书城刘宝厚诊治肾脏病经验
24256500000040

第40章 肾小管—间质性疾病(3)

(2)补碱:补充碳酸氢钠1.5~2mmol/(kg·d),即可纠正酸中毒,也有助于降低高钾血症。

(3)对低肾素血症性低醛固酮血症或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性低的病人,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9α氢化可的松(9α-THC),常须用超过生理剂量才有效。皮质激素可使肾小管产生氨增加,肾小管排酸增加,并增加钾的排泄,可纠正酸中毒和高钾血症。

(4)积极治疗其原发疾病。

(二)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根据RTA的临床表现,概属于“消渴”、“五软五迟”的范畴。其病因病机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脾胃失调所致。肾为先天之本,胎儿在母体孕育中濡养不足或母体受邪,以至肾气不足,先天亏损。肾虚则膀胱气化不利,开阖失常,酸碱代谢失衡,人体五脏之阴阳皆源于肾,即所谓“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所以肾气虚弱,可直接导致其他脏腑功能不足。肾藏精主骨,为作强之官;肝藏血主筋,为罢极之本。肝肾同源,精血充盛,则筋骨坚强,活动正常。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筋骨经脉得不到先天精血之灌溉,故手足无力瘫软或搐搦等症。脾为后天之本,藏营主运化,脾虚失运,水谷精微不能化生,外泄失度,导致低钠、钙等电解质紊乱。本症以虚症为主,当邪气乘虚而入时,也有湿热下注或热毒与燥屎相结者。

1.湿浊中阻,胃失和降证

主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疲乏无力,舌质淡红,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滑。

治法:健脾祛湿,和胃降浊。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味。砂仁10g,广木香10g,党参15g,炒白术10g,茯苓20g,陈皮10g,姜半夏10g,生姜10g,大枣3枚。

加减:恶心呕吐甚者,加伏龙肝30g、藿香10g,以和胃止呕;腹胀纳差者,加厚朴10g、黄连6g,以宽中健胃;若湿盛者,加炒苡仁30g、泽泻15g、佩兰10g、益母草30g,以利湿化瘀。

2.脾胃热盛证

主证:烦渴多饮,小便频数而量多,大便秘结,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胃热,生津液。

方药:白虎汤加味。生石膏30g,知母10g,粳米10g,沙参15g,麦冬15g,花粉15g,甘草10g。

加减: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0g、枳实10g、厚朴10g,以泻热通便;若烦渴多饮,脉数有力者,沙参加为30g,加黄芩10g、黄连10g,以清热生津。

3.肾阴不足,下焦湿热证

主证:疲乏无力,腰酸腿软,尿频涩痛,口干口苦,头晕耳鸣,遗精盗汗,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清热利湿。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12g,黄柏10g,生地15g,山茱萸12g,山药15g,茯苓15g,泽泻15g,丹皮10g,枸杞子10g。

加减:若阴虚较甚者,加女贞子15g、旱莲草15g、龟板30g(先煎),以滋阴清热;湿热较甚者,加车前子15g(布包)、滑石15g(布包)。

4.脾肾阳虚证

主证:多尿、夜间为甚,腰酸腿软,形寒肢冷,面色■白或晦黯,四肢无力,萎软不仁,甚至瘫废,腹胀,恶心呕吐。舌淡红,苔白或黑,脉细弱。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右归丸加味。熟地20g,山茱萸10g,山药30g,枸杞子10g,制附子10g(先煎),肉桂4g(研细冲服),杜仲10g,黄芪15g,党参15g,炙甘草5g

加减:若形寒肢冷,四肢不仁,可合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瘫废者可合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若四肢疼痛较甚,可加骨碎补30g、续断20g,以补肾养骨;恶心呕吐者,加陈皮10g、姜半夏10g、生姜10g,以降逆止呕。

5.肝肾亏损,髓枯筋痿证

主证:发育迟缓,身材矮小,鸡胸,手足抽搐,或骨骼畸形,或伴目眩发脱,咽干耳鸣,遗精,甚至步履全废,腿胫大肉渐脱。舌淡暗,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肝肾。

方药:虎潜丸加味。熟地20g,龟板30g(先煎),鹿角胶10g,人参10g,知母10g,黄柏10g,牛膝15g,锁阳10g,当归15g,白芍12g。

加减:若肾气不足,可加鹿茸3g(挫细粉冲服);髓海不足,可加阿胶10g(烊化);手足抽搐者,白芍改为30g;四肢疼痛,骨骼畸形,加骨碎补30g、续断20g;阴虚内热者,加丹皮15g、地骨皮15g;若兼见面色萎黄不华,心悸,怔忡,加黄芪30g、鸡血藤30g,以补养气血。

§§§第五节反流性肾脏病

反流性肾脏病(refluxnephropathy,RN)是由于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reflux,VUR)和肾内反流(intrarenalreflux,IRR)引起的肾实质性疾病。学龄儿童中发病率约0.3%。故RN是相当常见的疾病,是慢性间质性肾炎的常见病因。RN占慢性肾衰竭病因的10.0%。

一、病因病机

反流性肾脏病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尿液反流关系极大。引起尿液反流的因素与尿路感染、尿流动力学改变、免疫损伤和间质血管病变有关。

(一)膀胱—输尿管反流(VUR)

正常排尿时,膀胱肌肉收缩压迫膀胱壁内输尿管斜行段而使其关闭,从而防止由于排尿时膀胱内压力增高,而引起尿液反流,起到单向性瓣膜作用。当此机制有缺陷时,便可发生膀胱—输尿管反流,其原因为:①原发性VUR,最为常见,多见于小儿,为膀胱黏膜下—输尿管段的先天性异常;②继发性VUR,是继发于多种原因所致的膀胱颈或尿道梗阻。

(二)VUR及肾瘢痕的关系

VUR引起的肾内反流(IRR)的部位即为后来瘢痕形成的部位。VUR引起IRR及肾瘢痕可受一些因素影响,如年龄、尿路感染、VUR的严重程度、肾****类型及有旧瘢痕者易形成新瘢痕。

(三)遗传

原发性VUR常有家族性倾向。VUR患者家属中本病发生率约为15%,而嫡系亲属患VUR或RN的人群中52%在排尿性尿路造影时可见VUR。国外研究表明,携带HLAAW19和AW29抗原者,可能是本病发生的高危人群。有学者认为显性单基因遗传及环境因素综合所致可能性大。

二、诊断要点

(1)多见于小儿和青年女性。

(2)尿路感染是本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占RN的34.5%~54.7%。

(3)蛋白尿为RN的首发表现,随之出现高血压、氮质血症。

(4)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并X线断层摄片显示:①肾盏杵状变形及相应部位的皮质疤痕;②肾皮质变薄常发生于肾两极,单侧或双侧肾体积缩小或形态上不相称(两肾长度相差1.5cm);③肾盂、肾盏、输尿管扩张,而无器质性梗阻。

(5)排尿性膀胱尿路造影(MCU),半数成人可发现不同程度的膀胱—输尿管反流,小儿发现率则更高。此法的缺点是需插导尿管,有引起尿感的可能。

(6)同位素99mTCDAPA间接法膀胱造影(IVRC)检查,IVRC符合率可达71.4%。

(7)排除继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

三、治疗

(一)防治尿路感染

(1)定期排空膀胱,最重要的是二次排尿(5min内第2次排尿)。

(2)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治疗,最常用每晚睡前排尿后服复方新诺明半片,连用6个月,然后停药观察,如尿路感染又复发,则重新开始治疗,疗程1~2年。对磺胺过敏者,单用甲氧苄氨嘧啶50~100mg,每晚服。亦可用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每晚服0.1g。

(二)防治脱水

应保证充足饮水。

(三)控制血压

应控制患者血压在正常水平。

(四)中医治疗

1.膀胱湿热证

主证:小便频数、点滴而下,灼热刺痛,小便黄赤或混浊,或尿中有血,急迫不爽,少腹拘急胀痛,痛引脐中,或伴腰痛拒按,或发热恶寒,口苦呕恶,或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方药:清热通淋汤(作者经验方)加减。金银花30g,石韦30g,益母草30g,龙葵15g,地榆20g,海金沙15g(包煎),乌药10g,益智仁10g。水煎2次兑匀,分3次服(下同)。

加减:若大便秘结、腹胀者,加生大黄10g(后下)、枳实10g,以通腑泄热;若伴有发热恶寒,口苦呕恶者,加柴胡12g、黄芩10g、姜半夏10g,以和解少阳;若有感染性病灶,加连翘12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15g,以清热解毒;若血尿明显,加小蓟30g、白茅根30g、藕节15g,以凉血止血;若腰痛甚者,加焦杜仲15g、续断15g,以壮腰强肾;有血瘀者,加桃仁10g、红花10g、丹参20g。以活血化瘀止痛;若肾功能不全者,加金水宝。

2.肝肾阴虚,湿热留恋证

主证:低热或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口干少津,小便短涩,淋漓不爽,腰膝酸痛,或有头晕头痛,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弦细或滑数。

治法:滋补肝肾,兼清湿热。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0g,黄柏10g,生地15g,山茱萸12g,山药15g,茯苓15g,泽泻12g,丹皮12g,车前子15g(包煎),益母草30g,半枝莲30g,柴胡12g。

加减:头晕头痛,血压升高,加天麻12g、钩藤12g(后下)、野菊花10g、夏枯草15g,以平肝清热;小便短涩,淋漓不爽,加萹蓄30g、瞿麦30g、海金沙12g(包煎),以利湿通淋;大便干结,加生大黄10g(后下),以泻热通便。

3.气阴两虚,湿热未尽证

主证:小便频数,小腹胀痛,腰膝酸痛,疲乏无力,或劳累后尿频、尿急加重,头晕耳鸣,舌质红,苔少,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阴,兼清湿热。

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黄芪20g,太子参15g,生地15g,山茱萸12g,山药15g,土茯苓15g,泽泻12g,丹皮12g,车前子15g(包煎),白茅根30g,益母草30g,半枝莲30g。

加减:小便频数,小腹胀痛者,加萹蓄30g、瞿麦30g,海金沙12g(包煎),以利湿通淋;头晕耳鸣者,加天麻12g、钩藤12g(后下)、野菊花10g,以平肝清热;腰膝酸痛者,加杜仲10g、怀牛膝10g,以壮腰健肾。

4.气虚血瘀,湿热下注

主证:反复发作尿频、尿急、或有尿痛,多由疲劳诱发或加重,口唇及眼周发青,面色黧黑,妇女月经不调,量少色暗,或有血块。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沉涩。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液呈高黏状态。

治法:补气活血,兼清湿热。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0g,地龙10g,红花10g,益母草30g,车前子15g(包煎),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

加减:由疲劳诱发或加重明显者,加太子参15g、麦冬10g,以补气而不助热;夜尿多而清长者,加金樱子15g、芡实15g,以补肾固涩;尿频、尿急、或有尿痛,反复发作频繁者,加萹蓄30g、瞿麦30g、海金沙12g(包煎),以利湿通淋。

四、临证经验

国内对RN的认识较晚,临床报道较少,但本病并不少见。临床上遇有反复发作性尿感,原因不明的高血压、肾小管间质损害,蛋白尿,功能不全以及双肾大小不等病例时,应怀疑有RN的可能性。可先作99m锝-二琉基丁二酸(99mTc-DAPA)肾扫描检查及反流试验,或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并X线断层摄片,以明确诊断。

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临床重要性,主要取决于有无肾内反流以及尿路感染。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肾内反流是肾瘢痕形成的主要原因。而肾瘢痕的形成多在5岁以前,儿童患者即便为重度反流,若手术后VUR消失,则肾脏生长基本正常,若持续反流,则肾脏生长明显受影响,而重度反流,可致新瘢痕形成,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成人重度返流性肾病,宜做手术治疗,但若伴有蛋白尿,即已提示肾小球受损,预后不良,不宜再做手术。采用低蛋白饮食疗法能降低进行性肾衰竭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