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雄性不育两用系制种番茄中目前发现的雄性不育系是核不育单隐性基因控制的两用系,制种中用薯叶、绿茎、黄化等苗期隐性标记性状的两用系做母本,以另一个自交系做父本,生产一代杂种,两用系制种有两个繁种区。
(1)杂交制种区。繁殖杂交种子,技术要点:
①两用系在苗期根据标记性状,淘汰可育株,只保留不育株。
②父本与两用系的不育株按1∶5~8定植于制种田,母本垄作,双行定植,与人工取雄定植方法相同,但密度加1倍。父本集中定植于制种田方便灌水和管理的一角。
③在父母本开花授粉期不取雄直接杂交授粉,授粉操作与人工取雄授粉方法相同。开花授粉期仍需注意及时清除可育株及杂劣株。
④杂交果实成熟后,从两用系中的不育株上采收种子,即为杂交一代种子。
(2)亲本繁殖区。繁殖父本和两用系。
①父本的繁殖。可在隔离区内(隔离200m)按常规品种的制种技术进行。
②雄性不育两用系的繁殖。在隔离区内(隔离200m),两用系在育苗时按1:5的比例选留系内的可育株和不育株,定植方法与杂交制种相同。在开花期用可育株花粉给两用系中的不育株授粉,并进行标记。从标记的不育株上采收的种子,一部分供应次年生产一代杂种的母本,一部分留作次年繁殖两用系用种。其他制种技术参照番茄人工杂交制种技术进行。
5.人工取雄杂交制种技术人工取雄杂交制种技术是目前番茄杂交制种的主要方法,经过人工去雄,人工授粉,有效的保证了杂交种的杂交率。
(1)调节父母本花期。番茄花器小,花粉量少,为保证杂交过程中有充足花粉供应,通常父本较母本早播。父母本始花期相同,父本早播6~7d;父本始花期晚于母本5~7d时,父本早播15~20d。母本按当地正常播期播种,北方地区父本播种期通常在3月上中旬,在温棚播种。
(2)适时定植。5月上中旬晚霜即将结束,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定植,父母本按1∶4~6的株数比定植。父本单独种一个区域,要求水肥条件良好,以保证花粉供应;母本密度依品种而异,定植管理与常规制种基本相同。
(3)父母本植株调整。番茄杂交制种母本植株调整要结合栽培密度、母本生长发育特性、开花特性和授粉劳动力等进行。对栽培密度大、侧枝发生多、花序间距小、开花快的品种,采用单秆整枝或一秆半整枝;栽培密度小、侧枝发生少、花序间距大、开花慢的品种,采用两秆或多秆整枝。为了多发侧枝、多开花、多供花粉,父本一般不整枝。
(4)杂交授粉时间。6月上中旬开始,昼温达到25℃~30℃,夜温达到15℃~20℃时,是杂交制种的适宜时间。温度高于32℃,夜温高于24℃或低于12℃结实率下降。
(5)花序、花朵选择。主枝多从2~5花序中选花,侧枝从1~3花序中选花。每个花序中第1~3朵花作果良好,从第4朵花开始,作果率明显下降。因此,杂交制种时多选用花序基部1~4朵花杂交,其余摘除。每株坐果20~30个,若要提高产量,可增加杂交花序数,而不宜增加每序花朵数。
(6)花粉采集。父母本清杂后,每天就可以选花采花制粉,选花瓣开展度达180°,花瓣、花药呈鲜黄色的花朵,而花瓣翻卷、颜色变淡花朵、幼龄花朵花粉活性降低。采粉时根据授粉需要适时采集花朵,随采随用。采粉方法:摘下父本盛开花朵,取出花药放在油光纸上,晾在干燥通风处,3~4h花药开始干燥开裂散粉,将晾好的雄蕊放在小杯内用滤布盖住摇粉,杯口盖小碗,花粉落入小碗,用毛刷刷出杯内花粉,不可在摇粉器内放置附属物如硬币等,应直接由雄蕊摇出花粉,摇粉时间不可过长,以免摇出杂质。制好的花粉用玻璃花粉管收集(用直径1~1.5cm%玻璃管前端在酒精灯上熔化封口,然后吹制成前端膨大,一侧吹开直径0.5~1.0mm小孔的状态,吹制好后用小砂轮切片切开玻璃管),当天使用或冰箱冷藏保存第二天使用。
(7)人工去雄。去雄前先清除非杂交果实、已开放的未去雄花朵、畸形花、无用花蕾,有花前枝的花序也要摘除。番茄人工去雄费工费时,正确选择去雄时间是提高种子纯度的关键所在,目前主要是蕾期去雄。选用开花前1d的肥大花蕾去雄,此时萼片彼此分离向外展开,淡绿微黄或乳白的花冠露出少许,花瓣的瓣尖尚未分离。去雄方法:左手固定花蕾,右手用镊子拨开花瓣后从药筒基部插入,掐断花丝,连同花药一起摘除。去雄要求花药摘除干净,不留残药,不伤子房和花柱,尽量保持花冠完整。
(8)人工授粉。去雄后1~3d授粉,此时花冠鲜黄色、花瓣180°展开、柱头光亮,是授粉的最佳时期。每天8~11时授粉效果好,下午2~5时效果稍差,有露水、雨天、雨后几小时不宜授粉,可以集中去雄。已授粉的花朵在2~3d重复授粉,可提高坐果率和单果结籽数。授粉要小心细致,涂抹花粉均匀一致,不能擦伤花柱。每授完一朵花后,从基部撕去两片萼片,作为已授粉标记,当天没有用完的花粉保存在冰箱中第二天使用。
(9)授粉后管理及采收。母本植株全部花序授完粉后,最后一个花序留3~4片叶进行摘心,对全株打杈、掰芽,集中养分供应果实生长。授粉后管理和常规制种相同,果实成熟后,严格清除无标记、标记不清、发病果,再收获、取籽、清洗、晾晒、收购入库。
§§§第二节辣椒制种
辣椒[CapsicumfrutescensL.(syn.C.annuumL.)],英文名Hot%pepper、Chili,别名番椒、秦椒、辣角等,茄科(Solanaceae)辣椒属一年生或者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栽培的辣椒和甜椒都来自中南美洲玻利维亚和巴拉圭的一种野生辣椒,以嫩果或成熟果为食。辣椒除食用外,长椒、指天椒、小指椒、樱桃椒等果实尖、长而辣者,可药用和观赏。
一、生物学特性
辣椒根系不发达,次生根形成少,吸收能力较弱,不耐移栽。茎直立,高30~50cm。单叶互生,全缘,短圆状卵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叶面光滑。主茎抽生6~15片叶着生一朵花,单生或簇生,俯垂;花多为白色。浆果,汁少,细长形果实多为2室,圆形及扁圆形果多为3~4室。种子着生在中轴胎座上,胎座硬化,形成空腔。果面平滑或皱褶,具光泽,果实呈扁圆、圆柱、圆球、长角、圆锥或线形。牛角椒和线椒的纵径达30cm以上,大甜椒横径达15cm以上,细米椒则小如稻谷。单生果一般下垂,少数向上;簇生果多向上,个别下垂。大型果多单生,结果数少;小型果结果数多,有的品种1株可结200~300个。果实未成熟时呈绿色,少数品种为白色、黄色或绛紫。随着成熟果实转色期不同,色素变化而形成酱色、鲜红色、黄色或紫色,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种子肾形、卵圆形、圆形,淡黄色,胚珠弯曲,千粒重5~7g,寿命5~7年。
辣椒生长发育周期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始花期、结果期4个时期。
1.发芽期自种子播种萌动到子叶展平、真叶显露为发芽期,约需7~10d,经催芽的种子5~8d子叶出土。苗床干燥,温度偏低,将延长种子发芽和出土时间。播种后土壤湿度过大,透气不好,则极易因缺氧窒息引起烂种、烂芽。
2.幼苗期真叶出现至第一朵花蕾显露为幼苗期,一般阳畦育苗需80~100d,温床或温室育苗需70~90d。在幼苗期,除营养生长,还开始进行花芽分化。
3.始花期自第一朵花蕾显露到第一个果实坐果为始花期,需15~20d,这一时期是辣椒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的时期。
4.结果期自第一个果实坐果至采收完毕为结果期,随着各层次分枝不断产生,植株不断连续开花结果。正在生长的果实对茎叶生长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影响较显著,随着果实数的增加和果实的膨大,植株结果负担量增加,使新分化的花发育不良,坐果率下降。
辣椒对环境条件要求较苛刻,喜温暖,忌高温暴晒,怕寒冷。温度对辣椒生长发育影响最敏感,超出所能忍受的温度数小时,就会产生热害或冻害。种子发芽适温25℃~28℃,高于36℃或低于15℃种子不易发芽。幼苗期要求温度较高,白天25℃~30℃,夜间15℃~20℃,地温17℃~22℃。开花结果期适温20℃~28℃,夜间16℃~22℃;根系生长适温17℃~24℃,土温过高易引起表面根系褐变死亡,并诱发病毒病。辣辣椒品种抗性强于甜辣椒品种,小果型品种强于大果型品种。对光照强度要求中等,光饱和点30000Lx,补偿点15000Lx。过强的光照对生长发育不利,果实易发生日灼;但光照弱,也易引起徒长,落花落果,结实不良。对光照时间要求不严格,每天10~12h。温度适宜时不论日照长短,花芽都可分化。辣椒根系不发达,需水量大,供水不足引起落花落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且通透性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适宜中性或微酸性土壤,pH%6.5~7。对养分要求较高,花芽分化期要求充足的氮、磷、钾及适量的硼、锌、钼、锰、铜等微量元素。花期和坐果期需较多氮、磷、钾。大果型、青椒类型比小果型、线椒所需氮肥多。
二、花芽分化特点
辣椒花芽分化的始期在播种后35~45d,苗高约3~4cm,具有4片真叶,茎粗0.15~0.2cm。
当植株2片真叶展开,苗端分化有8~11片叶时,生长点突起呈圆锥体,开始花芽分化。此时温度过高容易形成高脚苗,着花节位高,花质量差。幼苗达到定植标准,即具有11~13片真叶的秧苗,植株上已分化的花芽少则24~28朵,多则28~32朵。辣椒花芽分化属典型的营养支配型,生长旺盛的植株花芽分化好。花芽分化适温24℃,白天温度低于15℃,夜间低于10℃,导致落花落果。低温时地上部分发育不良,花数少。花芽分化对光照要求不严格,但弱光不利于花芽分化。花芽分化期要水肥供应充足,茎叶生长协调,提高花芽分化质量。
三、花器构造及开花结实习性辣椒侧枝分枝特点为“假二叉分枝”。当主茎长到7~15片时,顶端出现花蕾,花蕾以下生出2~3个侧枝,侧枝长出3~4片叶时顶端出现花蕾,继续分杈。长到上层以后,分枝将不再有规律。主茎基部的叶腋也可抽出侧枝,但开花结果较迟,应及时摘除。辣椒的花为完全花,花单生,花瓣5~6枚,乳白色,雄蕊5~6枚,花药青紫色、乳黄色,花丝白色,散生在花柱周围。子房上位,3~4个心室,胚珠数百粒,中轴胎座。花柱1枚,长短因花朵而异,分长柱花、中柱花、短柱花等三种花型。以长柱花为正常花,易座果,与茄子类似。植株营养状况影响花柱的长短,营养不良的植株短柱花比例高,落花率也高。同一植株上,靠近主枝的侧枝营养条件好,多形成长柱花;远离主枝的侧枝营养状况差,中柱花和短柱花较多,座果率也低。
甜椒发育成熟的花蕾,常在7~10时开放,2~3d后凋落。辣(甜)椒以开花当天的花粉生活力最强,活性花粉占85%以上;开花前一天的花粉次之,活性花粉约占58%;开花前二天的花粉活力低,活性花粉仅占21.3%;开花后一天的花粉则活力明显下降,活性花粉仅19%。花药多在开花之后开裂散粉,但天气炎热干燥时,往往花蕾尚未开放而花药已开裂散粉,形成自交果。辣椒授粉8h开始受精,14h达到70%,全部受精需24h以上,与番茄大体相同。花粉管萌发伸长的最适温度20℃~25℃,16℃以下或30℃上受精不良,大量落花。雌蕊在开花前2d即具受精能力,以开花当天受精能力最强,开花前一天次之。开花前二天、前一天及开花当天的授粉坐果率分别为21.4%、57.1%、71.4%,开花后二天、三天雌蕊受精能力明显减弱或丧失。
四、品种类型
辣椒属植物分为长柄辣椒、木本辣椒、毛辣椒、一年生辣椒等四个种。辣椒(Capsicumannum)来源于Annual,即一年生辣椒,普通辣椒及Bell%peppers,Jalapenos,New%mexican等品种都属于这个种。由于辣椒在世界各地被长期种植、驯化和培育,使辣椒产生了很多变异,并带有极强的地域性,各地都有适宜品种。辣椒的辣度用辣椒素含量表示,将辣椒辛辣的程度分为0~30万单位不等。无辣味的西班牙甜辣椒辣度为0单位,墨西哥的哈巴涅拉辣椒辣度最高,为30万单位。辣度与辣椒的颜色有一定关系,一般红色辣椒要比绿色的辣,绿的则比紫色、黄色、黑色辣椒(多为甜椒)辣。辣味浓度在国内以中国云南思茅、瑞丽等地的涮辣椒为最,朝天椒、细米椒次之,牛角椒、线辣椒又次之,大甜椒辣味最淡。
根据辣椒果实的特征,可分为五个变种:
1.长椒类(C.rutescensL.(C.annuum)var.longumBailey)多为中早熟,果多下垂,长角形,辣味强。按果形长短,又可分为三个品种群:①长羊角椒:果实细长,座果数较多,味辣;
②短羊角椒:果实短角形,肉较厚,味辣。③线辣椒:果实线形,较长大,辣味很强。
2.甜柿椒类(C.frutescensL.(C.annuum)var.grossum)又叫灯笼椒、菜椒,植株中等、粗壮,叶肥厚,果实肥大,果肉肥厚。按果实形状又可分为三个品种群:①大柿子椒,中晚熟,果实扁圆形,味甜,稍有辣味。②大甜椒,中晚熟,抗病丰产,果实圆筒形或钝圆锥形,味甜,辣味极少。③小圆椒。果形较小,果皮深绿,有光泽,微辣。
3.樱桃椒类(C.frutescensL.(C.annuum)var.cerasiforme)植株中等或较矮小,分枝性强。果实朝上或斜生,呈樱桃形,果色有红、黄、紫,极辣。可以制干椒或观赏。
4.圆锥椒类(C.frutescensL.(C.annuum)var.conoides)又名朝天椒,植株与樱桃椒相似;果实为圆锥形或圆筒形,多向上生长,个别下垂,果肉较厚,辣味中等。
5.簇生椒类(C.frutescensL.(C.annuum)var.fasciculatum)枝条密生,分枝性强;耐热,抗病毒;果实簇生向上直立,辣味强,油分含量高,多做干椒栽培。
观赏辣椒多为栽培种或杂交选育,品种多,容易杂交变种。果形、果色特别,果形有尖锥形、球形、纺锤、卵形等;果实有朝天或下垂性;果色有黄、橙、红、紫、黑等变化,美丽。观果为主,作园艺栽培,又可作调味料食用。观赏辣椒制种技术与栽培辣椒相同,常见的有樱桃小辣椒,其他还有:
1.长果朝天椒(C.annuum‘Fiesta’)株高20~40cm,果实尖锥状,朝天簇生于茎顶端,果色由乳黄转至橙红至鲜红,味极辛辣。
2.五彩椒(C.annuumcv.‘Cerasiforme’)株高20~40cm,果实卵形或锥形,果色由淡黄转为橙红至鲜红,兼有紫色镶嵌,同一株混合多种果色,味辛辣。
3.彩叶椒(C.pubescenscv.‘Piccolo’)叶色有乳白、紫、黑等斑纹,果实深紫黑色,卵球形,观叶、观果。
五、制种技术
1.培育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