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要根据个人的体质、体能,选择适量的体育活动。机体经活动后适度疲劳,需要以睡眠得以恢复和补偿。选择锻炼的时间以下午4~5点或晚间9点前为宜。锻炼后,若能再用温水泡脚并按摩,然后喝一小杯温牛奶,对防治失眠颇具功效。
肾虚运动疗法
肾虚是一个中医概念,而不是指西医的肾炎、肾盂肾炎一类疾病。中医认为,肾为人体先天之本,主生殖发育、藏精充髓、管理水液等。先天之本者,即一个人的体质好坏,主要与父母遗传下来的肾气多少有关:藏精充髓之意,就是人体内气血化生的精液(包括一切有益于人体的高级营养物质),都藏之于肾,并用之于维持生命活动:管理水液,是指人体水液的代谢最终通过肾与膀胱而排出体外。此外,肾位于腰部,主下肢,其表在耳。从上不难看出,肾是中医对人体认识中的一组功能概念总体,并非指西医的肾脏。
肾虚者,包括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等。肾气虚的表现为:体质虚弱,经常头晕眼花,耳鸣耳聋,腰酸腿软,不耐远行,夜尿频多,男性阳痿早泄,女性月经不调,不孕不育,脉细弱,尺部沉迟等。肾阴虚,在肾气虚表现的基础上,还有五心烦热、口干而不欲饮、尿黄量少、舌干少津、脉细数等:肾阳虚,则在肾气虚表现的基础上,还有四肢畏寒,遇寒更甚,尿色清白而量多,五更泄泻,舌淡,脉沉迟等。纠正肾虚的运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太极拳:太极拳是以腰部为枢纽的一项缓慢运动,非常适合体质有些虚弱的中老年人锻炼。肾位于腰部,经常活动腰部,可使腰部气血得以循环畅通,使肾气得到不断充养。肾虚病人大多腰部无力,而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可以使之得到改善,从而起到“补肾”的作用。此外,太极拳主张以气引力,可以平定内心的杂念,摒除私欲,从而起到保护肾精的目的。练习太极拳,最好是清晨在空气清新的公园内、树下、水边进行。
(2)自我按摩腰部: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早晚各一次,每次约200下。这些运动可以健运命门,补肾纳气。
(3)刺激脚心:中医认为,脚心的涌泉穴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早衰:舒肝明目,清喉定心,促进睡眠,增进食欲。对肾虚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咯血、鼻塞、头顶痛等有一定的疗效。现代医学也认为,脚部神经与大脑神经有着反射性的联系。按摩脚心对大脑皮层能够产生良性刺激,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备与抑制过程,对治疗神经衰弱及脑力疲劳有良好的作用。方法是:两手对掌搓热后,以左手擦右脚心,右手擦左脚心,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搓300下。
(4)强肾操:①两足平行,足距同肩宽,目视界端。两臂自然下垂,两掌贴于裤缝,手指自然张开。脚跟提起,连续呼吸9次不落地:②再吸气,慢慢曲膝下蹲,两手背逐渐转前,虎口对脚踝。手接近地面时,稍用力抓成拳(有抓物之意),吸足气:③憋气,身体逐渐起立,两手下垂,逐渐握紧:④呼气,身体立正,两臂外拧,拳心向前,两肘从两侧挤压软肋,同时身体和脚跟部用力上提,并提肛,呼吸。以上程序可连续做多次。
(5)缩肛功:平卧或直立,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呼气时,做排便时的缩肛动作,吸气时放松,反复进行30次左右。早晚均可进行。本功能提高盆腔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性器官的康复,对防治肾气不足引起的阳痿早泄、女性性欲低下有较好的功效。
腰肌劳损的康复锻炼
慢性腰肌劳损往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例如,长时间的体力劳动或运动,可因腰部负荷过重而造成腰肌的损伤。长期缺乏体育锻炼的胖子,站立时重心前移,很容易引起腰部韧带、肌肉的劳损。腰部长时间遭受风寒,也可以引起慢性腰背部僵硬、疼痛。急性损伤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彻底,也会发展成慢性腰肌劳损。劳累后加重是慢性腰肌劳损的特点,下面介绍几种效果可靠又简便易行的康复锻炼方法:
腰部前屈后伸运动两足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两手叉腰,作好预备姿势。然后做腰部充分前屈和后伸各四次,运动时要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腰部回旋运动 姿势同前。腰部作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旋转各一次,然后由慢到快,由大到小,顺、逆交替回旋各八次。
“拱桥式” 卧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五点支撑)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随着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头后部为支点进行练习。反复锻炼20~40次。
“飞燕式”俯卧床上,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不要使肘和膝关节屈曲,要始终保持伸直,如飞燕状。反复锻炼20~40次。
以上方法于睡前和晨起各做一次。
抱膝滚动治腰痛
腰背酸痛是一种常见病症。引起这种病的原因很多,如急性腰扭伤未及时治愈,留下了慢性腰背痛的病根;长期弯腰工作,腰肌过度疲劳造成的慢性腰肌劳损:腰背部受风寒潮湿,引起了风湿性疼痛:老年人脊柱骨质增生,压迫了周围的神经:缺乏体育锻炼的人,腰背肌肉过早萎缩退化等。
经常腰背酸痛的人,采用吃药、打针、针灸、理疗等虽能减轻症状,但却除不了根。采用古老的抱膝滚动疗法,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方法是:仰卧在床上,两眼看天花板,屈膝屈髋,两大腿紧贴腹部,两手十指交叉,抱住膝下小腿部,并使小腿尽量向胸腹部靠紧,然后用力向左滚动,以左耳、肩、手臂挨着床为止,回转身再向右侧滚动,与左滚同。如此反复滚动30~50次,即感到浑身轻松,腰部的疼痛减轻。每天早晨起床时和晚上睡觉时各滚动一次,便可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抱膝滚动疗法的原理是:屈膝抱腿使身体形成圆团状,能牵伸腰背部的肌肉使达到舒展状态。滚动使腰背部肌肉与床面发生机械性摩擦,运动使肌纤维拉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增强,有更多的养料和氧气运送到腰背部。于是腰背部肌肉的抵抗力增强,促进炎症和肿胀消退:牵伸开挛缩的肌肉和韧带,可防止瘢痕粘连、肌肉萎缩和骨质增生:维持正常的腰背部功能,使腰背酸痛的症状逐渐消失。此法简便易行,没有副作用。
下肢静脉曲张防治操
下肢静脉曲张是不少妇女的常见症状,妇女怀孕后从事需久坐、久站等工作者,都可能引起下肢静脉曲张。该病症使患者的腿常青筋突起、淤血和浮肿。因而,再漂亮匀称的腿也会因此而变得丑陋不堪。不仅如此,患者稍微干点儿重活,双腿就显得酸软无力,全身都会因血液循环不畅而感觉虚弱。其实,下肢静脉曲张是能够改善的。如避免久坐、久站工作并注意多做抬腿运动,对于既已形成的下肢静脉曲张,作适宜的腿部运动也能缓解症状,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据研究认为,游泳是防治静脉曲张的最佳运动方式,因为此时肌体压力得到减轻,而水的压力则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但游泳锻炼常因条件制约。运动医学专家编制的一套腿部运动体操,经常练习,有助于保持下肢静脉血管的良好舒张性,减轻血流的冲击,对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恢复受损血管的功能大有好处。该康复操共分10节:
(1)膝伸屈运动。取仰卧位,头部垫一小枕头,双腿绷直,双手掌心朝上枕于头下。双腿膝关节依次微微抬起、放下,做屈张练习,左右腿分别各作6~8次。
(2)抬腿运动。姿势同上。双腿并拢,两腿依次抬起至45°,进行4~5次。
(3)分腿运动。姿势同上。双腿绷直,在缓缓吸气的同时,尽可能地向两侧分腿,再呼气,并拢双腿,反复4~6次:弯曲双腿,膝盖尽可能分向两侧压去,后再并拢,伸直双腿,回到原来的准备动作,如此进行6~8次。
(4)腿上举运动。取侧卧位,头部垫一小枕头,双腿绷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先举起右腿,在空中停留数秒钟后放下,再以左腿重复上述动作,交替进行4~6次。
(5)摆腿运动。姿势同上。双腿绷直,依次上举后左右摆动:抬起双腿,模仿骑自行车的动作,前后摆动,各进行4~5次。
(6)侧分腿运动。姿势同上。绷直双腿,左右依次最大幅度地侧分腿,腿勿抬起,各进行4~6次。
(7)腿侧圆周运动。姿势同上。抬起一侧腿,在空中做圆周动作,更换另侧腿做同样动作,各进行8~10次。
(8)侧抬腿运动。先取右侧卧,右手枕于头下,左臂沿躯体伸展。左腿伸直,向上抬起6~8次:身体再取左侧卧,重复上述动作。
(9)膝侧后摆运动。先左侧卧,左手枕于头下,右臂沿躯体伸展。右腿弯曲,膝盖向腹部贴近,后再伸直,用力后摆,如此反复6~8次:身体转取右侧卧,重复上述动作。
(10)侧踢腿运动。先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腿用力向前踢,后再用力向后摆,身体弯曲,如此反复6~8次:身体再转向右侧卧,用左腿重复上述动作。
以上运动,每天操练1~2次,做完运动操后,人取仰卧位,把手置于腹部,深吸气收腹,再呼气放松,进行2~4次。
罗圈腿的体疗
“罗圈腿”又叫“O型腿”,是小儿患佝偻病下肢畸形的一种主要类型。这种畸形用中西药治疗难以痊愈,但采用体育疗法,可以得到矫正。其具体方法如下:
(1)夹物蹲立。站立地上,两腿并拢,将一本书夹在膝关节处,然后下蹲,蹲后再站立,如此反复30次。
(2)扶膝旋转。站在地上,两腿并拢,两膝关节靠近,两手扶住膝关节,身体下蹲,然后再左右旋转,连续50圈,每日2次。
(3)并膝侧移。立在地上,两膝并拢,两腿紧挨在一起,慢慢向左右移动,每次移动50步,每日2次。
(4)仰卧分腿。仰卧床上,两大腿并拢,两膝关节呈900弯曲,两小腿向两侧分开,然后再并拢,如此反复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