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是当代著名作家杜鹏程(1921—)的代表作、1954年发表的《保卫延安》。1949年作者写了100万字的报告文学,后九易其稿,写成了8章30万字的小说。小说以中国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广阔的西北战场为背景,以周大勇英雄连队为描写中心,着重反映在1947年3月至9月关键性的半年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几个重大战役,歌颂******的战略思想以及人民军队和陕北人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小说成功地塑造了革命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者周大勇、王志虎的英雄形象,同时塑造了旅、团、营、连各级指战员包括炊事员在内的英雄群像,特别是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战场延安保卫战前线总指挥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光辉形象。全书洋溢着高昂的革命激情,气势宏伟。小说问世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几年内就发行了100多万册,成为了国内文科大学中文系精讲作品,部分章节还被选入各类教科书,国内报刊发表了数十篇推荐和评论文章。冯雪峰称它“描写了一幅真正动人的人民革命战争的图画”,是一部“革命战争的史诗”。然而,作者后因彭德怀蒙冤受到株连而历经磨难:1959年后,作品被停止印行;1963年文化部下令“就地销毁”;1966年后被打成“****小说”、“大毒草”,作者因此被打成了“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1976年后,随着彭德怀的平反昭雪,作者和小说才重见光明。该书曾被译成英、俄、越南等国文字及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发行。
最著名的专写狱中斗争的长篇小说
最著名的专写狱中斗争的长篇小说,是当代的作家罗广斌(1924—1967)和杨益言(1925—)合著的《红岩》。1961年12月出版。罗广斌是四川省成都市人,1948年在重庆由江竹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在成都被捕,先后囚禁于“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1949年11月在重庆解放前夕,他组织了白公馆集中营最后一次越狱斗争。解放后一直在重庆市委任职,1967年2月10日被“四人帮”迫害致死。杨益言于1948年8月在重庆被捕,囚于“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11月脱险。解放后在重庆市委任职。他们曾于1950年7月与原狱中战友刘德彬一起写了报告文学《圣洁的鲜花》,于1958年写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第一次真实地向世人展示了被捕的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狱中同美蒋特务进行机智勇敢、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画卷。《红岩》,更以高亢的革命激情和现实主义真切动人的巨大力量,热情地讴歌了革命志士临死不屈的浩然正气和崇高的革命理想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小说描写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光明与黑暗的最后一场殊死的战斗。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解放,国民党反动派盘踞的重庆也已四面楚歌,而就在这里的“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和白公馆,却关押着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他们在狱中受尽了折磨和迫害,与美蒋特务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可歌可泣的斗争,后多次越狱,除少数脱险外,其余绝大多数都壮烈牺牲。小说充分显示了革命者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揭露了敌人在垂死挣扎时的疯狂与暴虐。小说以狱中斗争为中心内容,同时又描写了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挺进报》和城市斗争,以及华蓥山根据地的农民武装斗争,反映了解放前夕敌我双方的整个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作品塑造了一系列革命者的光辉形象,既集中刻画了几个英雄人物,又歌颂了坚持斗争不怕牺牲的战斗集体。江姐是一位成熟的女共产党员。她在赴川北欲与丈夫相会的途中,看到的竟是被敌人挂在城头的丈夫的头颅。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重大打击,她把眼泪流在了心中,决心化悲痛为力量,表现了她无比坚强的革命意志。她在临刑前吻别“监狱之花”,梳理头发整理衣裳,实践了她为共产主义牺牲“脸不变色、心不跳”的誓言。她是共产党员的楷模,是真善美的化身。另一位地下斗争领导人许云峰,在茶园突然碰到叛徒,他为了掩护同志,主动把特务引向自己,显示了他沉着机智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无论在审讯中还是在“宴会上”,他都表现了革命者不屈不挠的英勇气概。最后他把越狱的希望留给战友,自己却从容就义,更体现了他高度的共产主义思想品质。其他如从容稳健的领导者齐晓轩、长期装疯的华子良、充满激情的成岗、以身殉职的刘思扬等等,一个个无不栩栩如生。小说人物众多,生活广阔,但线索清晰,结构严谨,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长篇小说之一,被誉为共产党人的“正气歌”、革命英雄的丰碑、用鲜血写成的共产主义教科书。它先后被印行了24次,发行了480多万册,并被译成了多种文字,受到国外读者的高度评价。
最早反映蒙古族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
最早反映蒙古族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是现代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1930—)的《茫茫的草原》(原名《在茫茫的草原上》)。1957年出版。它通过对官布等蒙古族牧民的骑兵队与贡郭尔扎冷的反动武装在茫茫的草原上所展开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武装斗争的描写,热情歌颂了草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解放战争中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及获得彻底解放的英雄壮举。作品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独特生活道路和鲜明生动、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厚重的地方色彩以及浓郁的抒情笔调。它的问世,使蒙古人民如火如荼的斗争生活第一次展现在了世人的眼前。它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0周年时,被评为了文学一等奖。
最短的文言小说
最短的文言小说,是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365—427)写的《陨盗》。全文25字:“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附床一呼,二盗俱陨。”全文形象、生动,语言流畅。它有人物、情节,有头有尾。堪称言简意赅的杰作。它比美国近代著名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的一篇25字的科幻小说约早1500年。
最短的白话小说
最短的白话小说,是《解放日报》发表的一篇超级微型小说《第一篇稿件寄出之后》。全文仅“等待着??”3个字。它也是我国最短的一篇小说。作者对寄稿人在稿子寄出之后的心境进行了分析:当他那处女作寄出之后,定会以急切的心情盼望着它的发表,甚至想到能赖此一鸣惊人、一举成名,同时也想到了可能石沉大海不被发表的不幸结局。寄稿人思绪万千,想说的话很多很多,但这些恐怕都无济于事,最后只有凭公正的编辑定夺,总之,是好是歹,唯有“等待着”。小说虽短,但令人读来余味无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最早的方言小说
最早的方言小说,是清人花也怜侬即韩邦庆(1856—1894)所作白话章回小说《海上花列传》(《绘图青楼宝鉴》、《绘图海上青楼奇缘》)。它在光绪时连载发表,全书64回。小说以上海为背景,以赵朴斋、赵二宝兄妹的经历为主要线索,写他们从农村来到上海为生活所迫而堕落的故事。赵朴斋经不起花花世界的诱惑,因狎妓而困顿沦落,终日吃喝嫖赌,最后不得不以拉洋车为生。赵二宝为挽救哥哥,历尽千辛万苦,最后不但未能如愿,反而被迫沦为娼妓。小说反映了日益殖民地化的上海腐败的社会面貌。书中描绘人物性格、刻画世态人情,细腻传神。其人物对话全用苏州话,开了方言小说之先河。
现代最早的白话小说
现代最早的白话小说,是历史学家陈衡哲(1893—1976,笔名莎菲)在留美期间写的短篇小说《一日》。1917年6月发表在美国的《留美学生季报》第二期第四卷上,比在国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早近一年。它是一篇纪实小说,叙述美国女子大学学生一天的生活情形。其文笔生动,幽默、颇富情趣。作品收在她后来出版的唯一的一本小说集《小雨点》中。胡适在《小雨点》序言中说:“当我们还在讨论新文学问题的时候,莎菲却已开始用白话做文学了。”虽然《一日》的深度和影响力均远不及鲁迅的《狂人日记》,但它毕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初试啼声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现代最早在国内发表的白话小说
现代最早在国内发表的白话小说,是鲁迅在1918年用白话文创作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它于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第四期第五卷上。早在戊戌变法的1898年,裘廷梁就在《苏报》上发表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文章,大胆提出:“废文言而崇白话”,正式点燃了白话文的星星之火。第二年,陈荣衮在《论报章宜改用浅说》一文中,提出各种报纸必须改用白话。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明确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同年2月,陈独秀亦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改革文学形式、提倡白话文学。其后,在中国大地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向文言文宣战的群众性的白话文运动。首先,新诗在“诗体解放”的口号下,迅速冲破了旧体诗的束缚,新文学运动的许多成员纷纷尝试以白话文写诗,胡适的《尝试集》开了中国白话诗的先河。现代文学第一位女作家陈衡哲在美国留学的1917年6月,首先用白话文创作了短篇小说《一日》并在美国发表。但当时国内的小说,却仍用文言或半文半白创作,与发展的形势极不适应。鲁迅为使“天下之农工商贾妇女幼稚皆能通文字之用”,为使小说的形式适应变化了的内容的需要,大胆打破传统的文言文的桎梏,用“四万万中国人嘴里发出来的声音”,用人民大众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创作了新文学史上在国内发表的第一篇而且是著名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的问世,可以说才真正开了中国白话小说的先河,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尤其是它那彻底反封建的重大主题,使小说白话文这一形式远远超过了它自身的意义和影响。小说发表后,很快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以白话文创作小说的人越来越多,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白话文运动深入广泛的发展。至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终于决定将白话作为“国语”,并通令全国国民学校采用。
最早的机器人小说
最早的机器人小说,是1500年前中国古籍《列子·汤问》中记载的一个机器人的故事。它也是最早的科幻小说。传说周穆王从西方巡游回来,途中遇到一个名叫偃师(乐师)的工匠,从他那里得到了他所制造的一个假人(木偶)。那个木偶人能歌善舞,昂首低头,动作表情悉如真人,甚至在结束时,还有感情地用眼光挑逗王室侍女。穆王见此大怒,要将它和偃师一同斩首。偃师急忙拆开明告,原来尽是用皮革和木头涂上原料所做。偃师再次装好复原。穆王好奇地拆下了它的心脏,它便不会发声;取掉它的肾,它便不会走路。穆王这才放心并感慨道:“人之巧乃可与造化同功乎?”,遂高兴受之而归。那木偶人,与今天的机器人大同小异,令人不得不惊叹不已。这个故事有人物、有情节,是一篇十分有趣的微型小说,特别是它细致地描写了一个能歌善舞的机器人,栩栩如生地叙述了它的活动,还写明了它的内部结构,纯乎是一篇不折不扣的机器人小说。它的出现,比世界同类作品要早得多,可见我国古代人民在1500年前便有奇特大胆的科学幻想精神和令人敬佩的科学思维能力。
最早有意创作的科幻小说
最早有意创作的科幻小说,是光绪三十一年(1906年)上海小说林社出版的《新法螺先生谭》第三篇。作者东海觉我(徐慧),他在书的首页和尾页都明确地印上了“科学小说”一词。“法螺”为古代做佛事用的乐器,书中比喻“荒诞不经”。它描述了新法螺先生遨游月球、火星和金星的故事,行文流畅,清新隽秀,表现了作者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较多的自然科学知识,他开了文人有意识地创作科幻小说的先河。
现代最早的科幻小说
现代最早的科幻小说,是小说家、剧作家老舍(1899—1966)于1932年写的长篇小说《猫城记》。它写“我”在乘飞机赴“火星”途中失事而坠落猫城后所经历的一切。它以猫城影射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中国,主要写国民性的弱点,其中的猫人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这个严肃的主题。小说对黑暗的旧中国作了广泛而深刻的抨击,但也歪曲地描写了人民革命运动,对革命进行了不应有的嘲讽。作品是他政治上彷徨时的产物,表现出作者痛感社会腐败却又找不到出路的悲观情绪。作品发表不久,老舍便公开说它“是本失败的作品”。1980年,日本把它列入了《科学幻想小说文库》翻译出版。
最早的科幻小说集
最早的科幻小说集,是现代科普作家顾均正(1902—1980)的《在北极底下》。1939年出版。该集收作者在1934年以后的几年中所创作的科幻小说。
最大的科幻小说集
最大的科幻小说集,是当代饶忠华主编的《中国科幻小说大全》。1982年12月出版,共3集。它全面反映了中国从古代神话、早期科幻小说到现代科幻小说的概貌和当前科幻小说创作的概况。共收1980年底以前发表的全部作品508篇。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古代神话,收《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4篇;第二部分是中国古代科学幻想故事,收《偃师造人》、《能飞的木鸢》等9篇;第三部分为中国现代科幻小说,有《新法螺先生》、《十年后的中国》和《和平的梦》等4篇。收入了1950年至1965年科幻作家郑文光、于止、王国忠、童恩正、肖建亨、刘兴诗、赵世洲、迟叔昌等的全部作品。所收1976年至1980年的作品约占全书的2/3,其中科幻作家叶永烈、王晓达、金涛等的作品全部收入。作者在保持原作特色的基础上,将每篇作品缩编为故事梗概。书后附有《20年来考察太阳系的新发现》一文及书名和篇名索引。它集我国科学幻想小说于一书,为研究我国科幻文学提供了重要资料。
最早在国外流行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