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真是“心想事成”。老公走后第三天下午4点,我正在跟着电脑视频做瑜伽,只听一声怪响,电脑就开始不停地启动了。我镇定地在安全模式下把桌面上的东西“抢救”了,然后使用“一键还原”,结果电脑启动就总是在安全模式下,无论如何也搞不定……
不得已把儿子的电脑搬来用,发现他的电脑桌面是一幅红彤彤、打打杀杀的游戏场面。时值8月酷暑天,看着画面就燥热,想换一个桌面却怎么也未遂……短信问儿子他没搭理我。
结果第二天早晨打开电脑,发现桌面“好美”!完全不是昨天看到的红彤彤、打打杀杀的游戏场面,而是一幅晚霞映照下的孔桥,在水面上有美丽的倒影,漂亮极了。
难道是我看走眼了?还是“七仙女下凡”帮我换了桌面?最后我断定:一定是头一天天气太热,下班回来估计被热晕了,所以才把“美景”看成了“战警”,并要换之为快。
可是,直到再后来才恍然大悟:事实上既不是我“看走了眼”,也不是什么“仙女下凡”,而是儿子设置了一个程序,每过20分钟就显示不同的桌面。
每件事情都是我们观察自己的机会。我写这件事情是想说明:很多时候我们的主观感受控制或者说挡住了我们的双眼!比如我认为是“自己看走眼了”,或者是“仙女下凡了”,而那不过是自己的臆断罢了。
由此可见,要让真相浮出水面,我们需要保持内心的平静、意识的清醒。否则看到的只能是幻象。
如果把我们的心比喻成一湖秋水,那么我们看到的都是事物在水中的倒影而非事物本身。就像那幅孔桥图,水面越是平静,倒影越是清晰,越是如实地“还原”孔桥的模样。如果风来了、雨来了,倒影就变幻莫测甚至是消失不见了。
在这里“风来了”“雨来了”就意味着我们主观意念生发了,就像我当时猜测“看走了眼”还是“仙女下凡”,而真相并非如此。
的确,世间万物都是我们内心的外在投射。所以老子反复强调“无为”的重要性,就是提醒我们:要“一念不起”地观察、认识事物。所以有言道:“人心死,道心生。”
而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道德经·第37章》)
意思是说:道永远顺应万物本性而不强行规约万物,看起来好像毫无作为,实际上是无所不为。领导者若能守住这个道理,万物将能够遵循自己的本性生长。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难免滋生私欲,要用道来遏制私欲的滋生。用道来遏制私欲,就不会有私欲的膨胀。民众没有了私欲就会内心趋于平静,这样的话,天下自然就变得安定起来。
“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对于道的本性和功用的一种概括,也是我们描述道家处世主张时惯用地引语。我们必须了解的是:“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遵从规律,顺应万物的本性,不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这样的话,看起来似乎什么也没做,但实际上什么都做了。
在这里“不欲以静”可以看作“一念不起”,没有私心杂念。当然,面对事物的时候我们很难做到“一念不起”,我们会自然而然产生很多想法甚至情绪波动,此时就要谨记“万念俱灰”——头脑中的念头总是生生灭灭、川流不息,就像“风来了”“雨来了”,它们来去无踪影,我们无法阻止。只需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冷静面对事物的变化。
老子:最美不过“水样”人生
当世人穷尽一切追求“花样”人生的时候,老子告诉我们:最美不过“水样”人生。
那天跟好友通电话,她满腹牢骚说:“我总结这十年来的生活,怎么越想越失望?工作无望、婚姻麻木,未来渺茫……”
我跟她说:“我怎么觉得一切都越来越美好了呢?”我们同在一个单位里上班,年龄也相仿,对生活的感觉却完全不同。
的确,在挣钱数目上我没有前几年多了,但是压力和焦虑也没有了,最重要的是“野心”不再了,感觉自己的人生正向“无目的漫游”状态发展,但时时刻刻都有“回家”的感觉。
如果说现在还有什么目标的话,也全然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比如希望自己——像老子一样,“淡淡地”活着。
老子崇尚“水”,用“水”来喻“道”。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8章》)
意思是说:最高的善像水一样,自然地滋养着万物。它安然于人们鄙视的低洼处,因此近于大道。居善地,要谦让;心善渊,要宽容;与善仁,要善良;言善信,要诚信;正善治,要正直;事善能,要展现自己;动善时,要把握好机会。因为不争,所以无忧。
老子还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道德经·第43章》)”
意思是: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穿透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东西可以进入无间之隙。我因此知道无为的好处。这句话可以概括为“滴水穿石”。
的确,学习《道德经》是一个意识提升的过程,也是悟道的过程。
我个人的感觉是:如果以往只能站在地面上看前方,你的高度决定你只能看500米开外;现在你可以站在高楼上眺望远方,你的高度决定你能看到5000米开外;而将来你完全可以站在摩天大楼甚至是太空上看世界……
老子意味着认知的高度!而只要你对老子的辩证法有所了解,那么你就会知道,真正的高度往往是没有高度,如水。
如果说我们的前半生在学习如何doing(生存),那么我们的后半生该学习如何being(存在)。而老子是“存在”的高手!当世人穷尽一切追求“花样”人生的时候,老子告诉我们:最美不过“水样”人生。因为花会败,水长流。
说到“水样人生”,我联想到沈从文先生。读他的《边城》,味道是淡淡的,但是关于水的记忆却是隽永的。
这个自小生活在湘西沱江畔的著名作家在其自传中写到:“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都不能和水分离……水的德行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的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硬,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
沈从文一生豁达宽容,为人谦和,他从不与人竞争什么,即使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对待,他都能默默忍让,他的这种性情与水的性格又何其相似。
面对沈先生的成就,巴金先生曾感慨万分:“这些年我们先后遭逢了不同的灾祸,在泥泞中挣扎,他改了行,在长时间的沉默中,取得卓越的成就,我东西奔跑,唯唯诺诺,羡慕枝头欢叫的喜鹊,只想早日走尽自我改造的道路,得到的却是十年一梦,床头多了一盒骨灰……”
上善若水。如果生命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恒河,老子就是那宽广的河床,他让生命之河流经,不增加也不减少什么。老子只是反映生命,他不在里面选择,不管是什么,他都只是欣然地接受。
凯蒂:时刻活在自己的菩提树下
遇到问题时,我们的思路越多、越开阔,说明我们越拥有智慧。
中秋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那天午后,儿子和他的同学在我们家吃完午饭一起去他家玩了,下午4点的时候儿子告诉我,他要住在同学家。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之所以犹豫是因为那天是中秋,但是又想孩子早晚是要飞的,不如现在就放手。
下午老公也出去办事了,大约下午5点多的时候他短信说:不回来吃饭了。
当时我刚做完瑜伽,正想着孩子不在,我们两个怎么过中秋呢,突然得知他不回来了,第一感觉就是气愤。随后又想:中秋之夜,我孤苦伶仃,他跟谁约会去了?我本来可以安排活动的,为了他们俩我放弃出去娱乐,可他们却完全不体谅……
如此想下去我越来越愤怒了。
愤怒的能量很大,它告诉我要采取行动。第一个念头是打电话给老公,命令他立刻回来;第二个想法是,我现在就出去玩,最好夜不归宿;第三个想法是,即使今天我不出去,他也要对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可是,就在那一刻,拜伦·凯蒂在我身上“复活”了。
“这一切都是真的吗?换一种想法呢?中秋不也是平常日子吗?头天晚上我们一家还有儿子的同学在鸟巢逛夜景不是已经提前过中秋了吗?你选择不出去、陪家人,不是你自己的决定吗?你不是一直在告诫自己,你本就圆满吗?为什么没有人陪你过节就如此生气呢?这不充分说明,你的快乐需要别人来成全吗?”
如此的几个质疑、转念,气就消了。于是独自吃饭,带小狗出去散步,发现月亮如此皎洁明亮,天空如此辽阔。而我差点因“一念”而遮住这美好的“一切”!
那天晚上老公回来的时候,我根本没有问他去哪里了,因为“那”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拜伦·凯蒂提醒我们:“要在每件事情上善待自己。每个给我们带来不好感觉的念头都是一座坟墓。当我们感觉不好,那不好的感觉是在提醒我们——从那里弹开。”
的确,遇到问题时,我们的思路越多、越开阔,说明我们越拥有智慧。
比如老公没回家,女人的第一惯性思维可能是——他跟某个女人约会去了?而且问号很快就变成了感叹号!当我们有这样的念头后,自然而然越来越信以为真,于是就被念头所带来的情绪包围、左右了。
说实在的,自从结识了老子的“道”,掌握了拜伦·凯蒂的“转念作业”之后,我就拥有了终结烦恼情绪的武器,双管齐下基本上问题一来都能迎刃而解。
烦恼情绪通常是“不理解”的产物,而疏通这样的情绪需要的只是——质疑你的那些想法。
在《当一切改变时,改变一切》一书中,作者说:“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已将自己对愤怒或沮丧的体验缩短到12到15分钟,过后我就会抛诸脑后。悲伤会需要更长一点的时间,有半个小时,或者更久……我不会伤害自己。”
的确,你可以选择在痛苦中待几秒钟、或者是几周,甚至是几年……天堂、地狱不过“一念之间”。而只要保持觉知,每时每刻我们都可以活在自己的菩提树下。
所以说,拜伦·凯蒂是那个让我们“在转角处遇见幸福”的女人。
如果我们无法像老子那样,站在更高处看问题,那么至少我们可以尝试像拜伦·凯蒂那样,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而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可以让我们的人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以至于繁花似锦。人生是一本“易经”
人生是一本“易经”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道德经·第48章》
向外走,向内行
孩子的方向与我的恰恰相反,我们一个向外走,一个向内行,这符合我们彼此的人生秩序和方向。
孩子上小学期间,每个星期天上午都是他写作文的时间。这天他问:“妈妈,这周我写什么?”
突然想起头一天看过的一篇报道,我一边找出报纸一边随口说:“你看看这篇文章,能不能就《向正方形致敬》写点什么?”
那是一篇题为《“艺术新政”:奥巴马提升白宫艺术品位》的新闻报道。报道说:白宫对外开放的公共区域向来是被19世纪的静物、田园及肖像画统治着,这些充满古典气息的作品象征着尊贵和庄严。然而,奥巴马却希望用色彩明快大胆的抽象艺术来替代它们,这可谓是对传统“白宫品位”的一次颠覆。约瑟夫·阿尔伯斯著名的《向正方形致敬》就是奥巴马的选择之一……
孩子似懂非懂地看着,然后写下了他的作文。
当时我突发奇想:以同样的题目,母子分别作文,出一本书,应该不错。
没想到的是,通过孩子的作文,我发现了我们彼此人生方向与秩序的迥然不同。
以下是孩子的作文:
《向正方形致敬》其实是一幅画。画中有三个正方形,它们一个比一小,这三个正方形把比自己小的正方形包在里面。这幅画现在正挂在美国白宫里,它是奥巴马最喜欢的画之一。
这幅画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可以联想。数学家说它是几何图形;孩子们说它是积木;艺术家说它是通道。而我觉得这个《向正方形致敬》的标题一定有别的意思。
我是这样想的:每个正方形都是一个突破。你先突破一个,再突破一个,最后把最大的正方形突破了,你就将有成就。如果在突破中放弃了,那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
虽然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的,可是我还是要像这幅画指示的那样,不断地突破自己,不断地克服困难,最后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为国家做出一份贡献。
我想美国第一个黑人总统奥巴马把这幅画挂在白宫中的真正用途也是如此吧!
2009年9月20日星期日
仔细审视《向正方形致敬》,我感觉自己正由一扇大门走向更小的门,最后消失于无限……在我看来那就是自我以及身体消亡的过程,最后我将与最小的“门”,也许是一个点,融为一体……
孩子与我的方向恰恰相反,他正从一扇更小的门走向一扇更大的门。所以他说:“突破最小的,以至于到达那个最大的,就算有成就了。”
的确如此。他要做更大的“正方形”,所以他需要突破突破再突破,从而建立顶天立地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立足于社会。
由此可见,我们一个向外走,一个向内行,这正符合我们彼此的人生秩序。我追求更小的“正方形”,意即放下、消融自我。因为到了一定的年纪,你就会明白:外在的追求无穷无尽,而这正是我们焦虑、痛苦、烦恼的原因。
对于中年人来说,是该“往回走”的时候了,也就是了解自我、放下自我从而拥抱真我的时候了。而随着对自我了解的深入,“你”溶解了,逐渐靠近“无我”状态。这类似于“自我”的水滴,融入“真我”的海洋。还是那句话:如果让一滴水不干涸,唯一的办法是让它融入大海!
的确,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
那一个大过一个的“正方形”,可以看作不断成长的自我(往外走),那一个小于一个的“正方形”,可以看作不断缩减的自我(往内行)。自我的“扩展”是为了生存,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自我的“缩减”是为了更好地存在,为了充分认识自己真实的身份从而活在当下。这一内一外,有来有回,才是一个人圆满的人生。
道德:你内心的导航仪
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道在心,德在身,道德二字放在一起,就是我们常说的“身心合一”。
从孩子的作文里可以看出,他把每个“正方形”当作突破、挑战的对象。的确,“正方形”会让人联想到限制我们成长的藩篱以及“陈规陋矩”。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有社会的法规,学校有学校的校规,家有家规,人生在世就是在各种规矩中求生存、谋发展的过程。
记得大学一年级第一堂外国新闻史课上,郑超然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下了“夹着尾巴做人”几个大字。当时我们都很是不屑。对于初生牛犊,让他们“夹着尾巴”低调做人无疑是对牛弹琴。但是多年之后,低调做人正成为我的主流人生观。
也还记得中学的时候,爱好写作的我经常生造词语。语文老师总是指出“你不能生造词语”,那时我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直至大学毕业到报社工作后,老社长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胡杨,你有很多词是自己生造的。”当时就想,为什么作家能生造词语而我不能?一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姿态。
但是随着阅历的增加,渐渐发现自己不再有“生造词语”的冲动和癖好了,同时还发现“要言不繁,大道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