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人生德为先,先立德后从事,既先学会做人,然后才是做事。这对大学生中存在的有道德认知无道德行为的现象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具体到人际交往上,即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欣赏他人,共同提高。对不善交往的学生,要创造沟通的机会,培养交往能力。校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但对于不善交往的学生,这种形式却不很有效。针对这些学生最好是利用课堂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在班级中开展一些协调性的活动,为他们创造展示的机会,感受到自己在集体的位置,提高自信心。
目前,各高校均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对大学生因各种原因引发的不良心理反映起到了疏导作用。但咨询中心的作用因受学生认知和人员水平所限,还不能充分发挥。固提高咨询人员的综合水平也是当务之急。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教育基地,应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为社会提供富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人才。所以教育和教会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也有利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法策略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通过互相接触形成的人与人的联系。大学生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活的产物。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大都是在学习生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形式有同学、师生、家庭关系。大学生在校生活交往主要表现在学习上上承下继的师生关系以及同龄人之间的同学关系。其交往随时代的发展而注入不同的内容,交往形式不断丰富且越来越多样化。
大学生的性格日趋成熟与稳定,其价值观,世界观基本成型,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并且易趋固执,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坚持性,因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求一种宽松与自由的环境。在具体交往中表现为以下特点:以人格平等为基础;交往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的开放性;较单纯的精神性;期望值与理想较高;交往中的主动性以及合作意识强。
但是,一部分同学由于很少融入到一些实际活动中,导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也就对自己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认识。因此在具体的交往活动或过程中便出现了各种“交往不适症”或“交往综合症”。经历着各种酸甜苦辣的心理感受,给大学生活留下了一些阴霾;严重者心灵扭曲,精神紊乱、甚至自伤或他伤,给自己,他人、家庭、学校、社会造成了一些不可思量的伤害。
针对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之中的矛盾,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或方法来缓解或解除这些问题,从而使大学生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培养和增进接纳自己的意识,懂得完善自己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从而完善自己的大学生活。归纳起来,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主要有以下方法策略:
1.谦虚谨慎,摆正位置。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忘记过去的辉煌或阴影,把大学生活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平静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保持一种平和而理智的心态,谦虚待人。
2.平等相待,真诚相处。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决定了其人际交往的基础只能是人格平等,以诚相待。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别,但他们在交往中却都刻意追求平等,强者不愿被迎合,弱者不愿被鄙视。因此,在学习生活工作特别是困难面前,互帮互助。“善大,莫过于诚”,热诚的赞许与诚恳的批评,都能使彼此间愿意了解、信任、倾诉、交心。
3.主动开放。每个人所隐藏的内心世界,正是别人希望发现的奥秘,一般来说只有暴露了自己的内心,才能走进别人的心里。当你对别人做出一个友好的行动,表示支持或接纳他时,他的心理就会产生一种压力,为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他便会对你报以相应的友好行为。善于与人交谈和一起娱乐,能恰当分配时间与人交往、参加集体活动,往往会取得思想上的沟通、感情上的融洽。
4.心理互换与相容。生活中常常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不能很好的理解别人。但当你站在别人的位置看问题时,就会了解别人的所言所行,获得许多从未有过的理解,便会觉得与别人心理上的距离缩短了。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保留自己意见和按照自己意愿去生活的权利,彼此只能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别人,而不可能强制改变别人。如果时时处处尊重和理解别人的选择,不过高要求别人,就可以减少误解,有豁达心胸,从而达到心理相容。
5.合作协助,友好竞争。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彼此间的合作不可避免。你应该在别人午睡时,尽量放轻动作;自己听音乐时戴上耳塞;有同舍室友亲友来访,热情接待。“勿以善小而不为”。当你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时,彼此合作的契机便已来临。在与他人的竞争中,倡导“公平公开,既竞争又以诚相助,既竞争又合作。”
6.诫信做人。诚信原则亦即诚实守信原则。诚实,一般指真实、诚恳,没有虚假。人的真情实感对他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真诚是打开人的心灵大门的一把神奇钥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守信的含义包括“言必信”、“行必果”,是对他人的语言、文字等交流信息以及作用、能力所建立的依赖性期望。“信用”已成了现代社会遵守某种承诺的专用名词,如信用卡、商业信誉、消费信用、银行信用等等。人际交往中的诚实守信原则概括起来有如下含义: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说真话而不说假话,遵守和实现诺言。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只有真诚待人,才能谈得上与别人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
如果你能努力朝这些方向前进,你就会发现,一切正在悄然改变:朋友之间的不快荡然元存;能够畅言的知音越来越多;亲友间深挚互爱。你便会过得充实愉快,会觉得人际交往是一件自然与轻松的事,从而对学习生活持以乐观的态度,对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学生活以及以后的人生充满信心。
三、在人际交往中利用人际吸引的规律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个性、不同反映方式的个体相互选择、相互吸引是有规律可循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接近吸引律。指当交往双方存在着爱好、兴趣、态度及职业、背景等诸多接近点时,这些接近点能够缩小相互之间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使彼此间相互吸引,继而成为知己。因此,初次交往时,应多谈些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努力寻找双方的接近点和共鸣点,以深化关系,促进交往。
2.对等吸引律。是指人们都喜欢那些同样喜欢自己的人,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的道理。根据这个规律,人们在交往中,首先,要获得他人的喜欢就必须真心喜欢他人;其次,与人交往要留有发展余地;再者,良好关系一旦建立,就要用热情去浇灌,用真诚去培育。
3.诱发吸引律。所谓诱发吸引,是由自然的或人为的环境的某一因素而引发的吸引。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如果人们受到某种诱因的刺激,而这种刺激正好投其所好,就会引起对方的注意和交往兴趣,也会由感情而诱发吸引。如出席某种宴会,可以通过得体适宜的打扮、妙语惊人的谈吐,风趣幽默的故事等增强自己的吸引力。此外,还通过真诚的关怀、帮助、信任、容忍等因素来激发对方的情感,缩小双方的心理距离,从而相互吸引。
4.互补吸引律。当双方的个性或需要及满足的途径正好为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互相补偿的范围包括:能力特长、人格特征、利益需要、思想观点四个方面。如性格外向、直率、主观武断、脾气暴躁的人与性格内向、耐心、脾气随和、思维缜密的人配合工作时,由于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就易相互吸引,团结合作。互补吸引力在地位不等、角色不同的上下级关系和家庭关系中体现得最突出。
5.光环吸引律。是指一个人在能力、特长、品质等某些方面比较突出,或社会知名度较高,于是这些积极的特征就像光环一样使人产生晕轮效应,感到他的一切品质特点都富有魅力,从而愿意与他(她)接近交往。光环吸引律突出体现在能力、成就和品格等方面。如果一个人品质端正,待人真诚、热情,就会使人产生钦佩感、敬重感和亲切感,从而产生人际吸引力。
与大学生谈友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大学阶段是人生交友的高峰期,人生最宝贵、最美好、最值得回忆的友谊往往是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的。所谓友谊,是指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纯真感情和亲密情谊,是人类的一种高尚情感。友谊是以个人之间在情感上的相互依恋为前提的,是建立在思想、志趣、爱好、利益等一致的基础上的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一种基本需要。友谊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双方相互尊重;第二,彼此倾诉内心世界,有深层次的心与心的交流;第三,双方无利害观念,能无私地给予对方而不期望回报。在学校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培养和发展友谊,对于人生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
首先,友谊是鼓舞人前进的力量,令人欣慰,催人奋发。交往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在交往中如果得不到友谊需要的满足,就会感到非常孤单、寂寞和痛苦,轻则影响心境、情绪,重则会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友谊可以给人归属感、安全感和价值的认同感,从而产生奋发前进的动力。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在最困难的时候,恩格斯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和友谊,使马克思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造,所以马克思说,没有恩格斯的牺牲精神,我绝对不能完成《资本论》的写作。
其次,友谊是青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青年人都渴求友谊,青年时期的朋友关系往往能超过父母、老师的密切关系。青年人寻求友谊,在精神上、人格上模仿和吸取朋友的长处,是青年社会化的一大特征。对大学生来说,同窗同学的友谊,能促进学问上的相互切磋、品德上的相互砥砺、思想上的相互启迪,从而推动社会化的进程。大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友谊不仅能支撑愉快而充实的大学学习生活,而且能伴随一生,使自己永远感受学生时代同窗的温馨和力量。
对青年期而言,友谊是一种最主要的情感依恋和人际关系。在大学生特殊的生活环境里,学生们对友谊有一种更加强烈的心理需求。没有友谊温暖的大学生很少有生活幸福感。大学生的友谊通常是在学习、生活与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交友范围广泛。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大学生活中几种常见的交友形式。这些友谊随对象不同,特点也各不一样。
1.同性友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自己的班级里,有一个或两三个同性的知心朋友。同性友谊在男女大学生中的需求程度几乎是相等的,但侧重的方面多少有些差异。男生的友谊更多强调兴趣爱好的一致,女生的友谊则更多倾向于情感上的依恋。女生比男生更加细腻,亲和需求也更强烈。一般来说,独来独往的男生多于独来独往的女生。在失去友谊之后,女生似乎也更容易陷于悲哀。
2.异性友谊。对大学生而言,异性友谊富有动人的魅力,也往往易于出现问题。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表现出对异性友谊的强烈需求,而异性友谊对大学生自尊心的影响程度往往大于同性友谊。对同性表示友谊若被拒绝尽管也有些难为情,但若被异性拒绝,往往就觉得十分狼狈。与此同时,由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青春期对爱情的渴求,异性友谊常在爱情门外徘徊。大学生自己常常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界线,异性友谊比同性友谊带来的烦恼也更多。
3.同屋相处。同屋相处也可产生一种友情。因为同处一室,学生们更容易彼此产生友情,从相伴上课到生活互助及至心灵交流。然而,由于距离过于接近,彼此优缺点尽露无遗,所以同屋相处往往是在初进大学时非常友好,随着时间的延续,同室操戈的情形常常发生。
因此,不少学生说最难相处的是同屋。同屋关系的好坏对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有极大的影响。
一、友谊的获得与培养
真正的友情并非轻而易举地就能获得,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育,经彼此之间的相知相解,方才得以绽放出友谊的花朵。
(一)尊重别人,尊重自己
尊重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尊重人包括对他人地位的承认、利益的维护、人格的敬慕、情感的接受、处境的体谅等等。如果自恃智力、能力或其他条件的优势而轻视别人、盛气凌人,必然会损害别人的自尊心而使别人同你疏远。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对社会的贡献也不尽相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尊重他人是获得友谊的前提条件。同时,大学生在同学交往中还要尊重自己,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既不自高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所以,只有既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又保持自己应有的自尊心,才能赢得同学们的信任与尊重,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二)热情真诚,乐于助人
真挚的友谊要靠热情与真诚来播种。对同学、朋友的热情,意味着关心、爱护、患难与共。思想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照顾,既能够使别人感受到友谊的温暖,不断取得进步,又能使自己树立较高的威信,建立亲密和谐的同学关系。友谊是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经过相互了解,以共同的志向和理想为其连接的纽带。相互了解要靠真诚作基础,朋友间必须实事求是,如实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真诚,就没有彼此的信任,更谈不上相互帮助和相互支持。
友谊需要滋养,忠诚是滋养友谊的源泉。对待朋友一定要坦诚相待,以真诚换真诚就可以在自己与朋友之间架起心灵之桥,在此基础上合作共事。出于贪图利益和好处的实用主义“友谊”,是不会持久的。要想得到真正的朋友,就要敞开自己的心扉,讲真话以诚待人。在利益面前,如果丧失了对朋友的忠诚,也就抛弃了珍贵的友谊。
(三)心胸开阔,宽宏大量
同学之间由于在家庭、经历、素质等方面客观上存在着差异,所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冲突。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同学交往中的矛盾冲突,就需要有宽宏大量的气度,容忍别人的过失,虚心听取同学的意见,主动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并在成长之路上不断前进。
二、正确对待竞争与友谊
有的同学反映,自己在处理与同学间的竞争与友谊的关系时,往往感到很难恰当地处理好,感叹“鱼与熊掌难以兼得也!”确实如此,现代社会各方面都充满着激烈的竞争。而交朋友讲友谊又是个人不可或缺的,因而出现这样的困惑也不奇怪。同学之间同窗几载,竞争与友谊会伴随始终,因而如何正确对待竞争与友谊也是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