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释】
①巧:伪,虚浮不实。巧言:表面上好听而实际上虚伪的话。令:善,美。色:神色。令色:伪善的外貌。
②鲜:少。
孔子说:“满嘴说着花言巧语,满脸装着讨人喜欢的样子,在这种人身上,是很少有仁的品德的。”
【提示】
孔子从来主张正派、耿直、诚实,最痛恨的是那种巧言令色的人,因此一再予以痛斥。除《论语·阳货第十七》重述本篇本条内容外,《论语·公冶长第五》在“巧言、令色”之后,还举出“足恭”(过于谦恭以取媚于人)来一起加以批判。“巧言、令色、足恭”的共同特点是外装伪善,阿谀谄媚于人,内藏奸诈,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人当然无仁德可言,而为正直的人所不齿。
【事例】花言巧语毒心肠
战国时候,魏国有个大学问家隐居在鬼谷地方,号称鬼谷子。他有两个徒弟,一个是齐国人孙膑,一个是魏国人庞涓.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听说魏惠王招聘人才,庞涓决定去应聘。临行前,庞涓对孙膑说:“小弟这次去魏国,如果得到进身机会。一定也把哥推荐上去,让我们同享富贵。”
庞涓到了魏国,得到了魏惠王的信任,担任了大将兼军师。但是他并不想实践对孙膑的临别诺言。他深知孙膑的学问和本领远在自己之上,心里一直很妒忌,所以他没有向魏惠王推荐孙膑。尽管如此,魏惠王还是从墨子的徒弟禽滑厘那里得知,庞涓有一个师兄叫孙膑,学过他先祖父孙武子传下来的兵法,本领天下无敌,决定请孙膑下山。到了这个时候,庞涓才被迫向孙膑发出了邀聘信。
魏惠王打算拜孙膑为副军师,跟庞涓同掌军权。但庞涓不愿让孙膑分权,就假惺惺地说:“孙膑是我师兄,哪有弟为正、兄为副的道理?不如先让他做客卿,等他立了功,我就让位,当个副手也是乐意的。”其实,这时他已下了除去孙膑的决心。半年之后,庞涓伪造了一封孙膑从小失散的表兄希望孙膑跟他一起回齐国共建家业的信,安排一个心腹叫丁乙的装扮成孙膑的齐国同乡,把这封所谓“家信”交给了孙膑,骗取了孙膑的回信。庞涓又仿照孙膑的笔迹,把信中“为魏国做点事再设法脱身回乡”的内容,篡改成“假如齐王不嫌弃,我将尽力为齐国效劳”,然后拿了这封信到惠王那里,告发孙膑私通齐国,魏惠王大怒,将孙膑绑起来交庞涓发落。庞涓一见孙膑。装作吃惊的样子,说:“这简直是天大的冤枉!小弟马上到大王那里去保你。”他只在外面转了一圈,便回来对孙膑说:“大王一定要把哥哥处死,经我再三求情,总算把哥哥的命保下来了。不过,按照魏国的法律,要挖掉膝盖骨,在脸上刺字。”行刑以后,庞涓装模作样地派人把孙膑抬到宾馆休息,医治伤口,每天送饭送茶,自己也常去看望他.给他说开心话。过了一个多月,孙膑的伤口愈合了,但是两条腿不能动了,只能躺着,完全成了残废。
庞涓一心想杀死孙膑,他暂时留着孙膑,是因为他要让孙膑把祖传的十三篇兵法写出来。忠厚的孙膑还在感谢庞涓在魏惠王面前为自己说情,遵照庞涓.的嘱托,拖着残废的身体,趴在竹简上用漆艰难地书写着兵法。侍候孙膑的叫诚儿的老头实在看不过去,就把他打听到的庞涓的罪恶意图告诉了孙膑。孙膑这才如梦方醒。他通过装疯和禽滑厘的帮助,终于逃回了齐国。
庞涓真是一个巧言令色的卑鄙小人。
六、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第四》
【简释】
①好:动词。喜欢,爱好。
②恶:动词。憎恨,厌恶。
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正确地)喜爱人,憎恨人。”
【提示】
孔子认为,仁是区分善恶的标准。只有仁者才能清楚地辨别是非、善恶,采取鲜明的态度,真正做到爱憎分明。
【事例】
季布的价值
在秦末项羽的起义军中,有一员英勇的战将叫季布。季布最讲信誉,凡是有人恳求他,他一旦承诺,必然完成。所以在楚霸王的军队中,流传一句话:“得千金易,得季布一诺难。”
在楚军与汉军作战时,季布为将军,有几次带兵把汉王刘邦围困住,使刘邦败得很狼狈。但最后垓下一战,楚霸王项羽自刎于乌江之畔,刘邦取得了胜利。
刘邦做了皇帝后,一想起当年被季布围困的窘迫情景便十分生气,于是下令全国,通缉季布,能抓到季布的赏千金,有谁藏匿就灭三族。由于季布在江湖上的信誉,还是有人冒灭族的危险,把他藏匿起来。
季布化装为奴隶藏起来后,被卖到鲁地的侠客朱家。朱侠客认出了季布,假装不认识,把季布安排在地里干活。但对儿子说,种田的事你听这个奴隶的,吃饭时叫他和你一桌吃,不准虐待他。把一切安排好后,朱大侠便到京城,找到早年江湖上的朋友夏侯婴。夏侯婴同刘邦一同起义抗秦,多次立下战功,现在已经是汉朝的大将。朱大侠与夏侯婴在痛饮叙旧中谈起了季布。
“季布犯了什么大罪,皇上这样急迫地悬赏要捉住他?”
“季布为项羽大将,几次围困皇上,使皇上狼狈败去。皇上心里很怨恨,所以一定要捉住他,以消心头之恨。”
“你看季布为人如何?”
“季布是条好汉,一言九鼎,对朋友义气。”
“当年刘项两家争夺天下,手下大将各为其主,季布围困皇上,打败刘家的军队,是一个将军的职责。现在项羽失败,皇上胜利了,难道要杀尽项羽所有的部下吗?现在皇上初得天下,应向全国示以宽厚,得到全国的拥护,怎么可以为了个人的恩怨而急着捉拿得罪过自己的人呢?这表示皇上的心胸不宽广。难以容人。”
夏侯婴被朱侠客说得频频点头。
朱继续说:“季布是一员战将,能攻善战,在江湖上声誉也好,如果被皇上逼急了,他会做出些事来的。譬如他可能向北投向匈奴,或向南投向南越王。皇上为了个人恩怨把一个战将逼到敌国去,不是心胸太狭窄了吗!怎么像一个皇帝啊!”
夏侯婴觉得朱大侠说得有理,同时也察觉出来,季布可能就隐藏在朱家。便说:
“朱大侠。你说要我做什么?”
“为了国家的利益,你找个机会给皇帝建议,赦免季布.这有利于提高皇上的威望。”
夏侯婴答应了朱大侠的要求。过了不久,皇帝下令赦免季布.撤销了追捕令。
又过了些时候,皇上召见季布,并任命他为郎中,后来季布又被任命为河东太守。
从朱侠客、夏侯婴、刘邦三人对季布的态度可以看出,惟有朱大侠扮演一个“能好人,能恶人”的仁者角色。他对季布好恶的评价,最为客观公正,最符合国家利益,所以他的意见能左右夏侯婴和刘邦。特别是他的意见实际上符合刘邦的最大利益,所以最终为刘邦所接受。当然,刘邦作为一国的君主,能从善如流,改正错误认识,也是难能可贵的。
七、杀身成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简释】
①志士:有志之士。
②仁人:仁义之人。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的,只会勇于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成全仁德。”
【提示】
本条强调保持仁的理想比保全生命更重要。
【事例】我自横刀向天笑
谭嗣同(1865一1898),是清末维新变法领袖之一。他著有《仁学》一书,大声疾呼变法图强,冲决罗网,振兴中华。他在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办起“南学会”,出版《湘报》,宣传变法;还办时务学堂,创电信,置轮船,建电厂,使湖南成了维新变法的先驱省。1898年百日维新中,谭嗣同被光绪皇帝召到北京,帮助皇帝处理各地呈递上来的奏折,起草文件。半个月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谭嗣同听说慈禧跟荣禄密谋,要在天津阅兵时以武力逼迫光绪皇帝让位。皇帝的处境十分危急。谭嗣同在征得皇帝同意下,请袁世凯出兵救皇上。袁世凯却连夜通过荣禄向慈禧太后通报了这个绝密消息。慈禧太后立即发动政变,把光绪皇帝关进了瀛台。
政变一发生,谭嗣同的好友便来通风报信。此时,谭嗣同要逃走还完全来得及。但他非常镇静,只是默默地收拾书稿。每天都有人来催促他赶快逃往日本,他始终没有打算走。他说:“我国二百年来,未有为民变法流血者,流血请自嗣同始。”他把收拾好的书稿送给将要逃往日本的梁启超。梁启超含着泪水再次劝他一起走,被谭嗣同再一次拒绝了。
谭嗣同早就知道自己会被捕,他毫不畏惧,照样四处奔走,积极活动。他还想把光绪皇帝救出来。他找到北京大刀侠客王五策划营救,但最终因束手无策未能达到目的。
1898年9月26日早晨,荣禄派人逮捕了谭嗣同。狱中,他从容自若,从地上捡起一小煤块,在墙上题了一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两天后谭嗣同被绑赴刑场,临别时,他高昂着头,对来观望的老百姓大声朗读自己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死时才三十三岁,他“杀身成仁”的高贵品德,他的不怕流血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了许多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志士。
八、任重道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8.7》
【简释】
①士:统治阶级的最下层,靠知识、勇力或管理才能为高级贵族服务,属一般的知识分子。
②弘:宽广。毅:坚毅,刚强。
③仁以为己任:以仁为己任。把实现仁看作自己的责任。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他们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把实现天下的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重大吗?为此奋斗到死才罢休,难道不遥远吗?”
【提示】
孔子认为,实行仁德不是一时一事,不是短期作为,而必须长期坚持。在他的学生中,他只表扬了颜回能长久地不肯离仁,批评其他人不过是短暂地接近仁。孔子学说的直接继承者曾子发展了这一思想,把实行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在空间上扩展到了全天下,在时间上终其一生,真是任重而道远。《论语》既强调实行仁德的主观能动性,又强调实行仁德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是符合辩证观点的。
【事例】
一腔热血献中华
秋瑾从小就聪明好学,能诗善文,她又崇侠好武,骑马舞剑,养成了刚烈的性格。自称为“鉴湖女侠”。
秋瑾21岁时,就被父亲做主嫁给了官宦子弟王廷钧,来到了北京。在北京她结识了具有维新思想的邻居吴芝瑛夫妇。从此她逐渐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秋瑾越来越觉得与王廷钧志趣不同,决定摆脱封建礼教束缚,走出国门,到日本去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
到日本后,她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热心革命活动。1905年冬天,清朝政府串通日本当局,禁止在日留学的中国学生的革命行动,留学生被激怒了,秋瑾更是怒不可遏。一次集会上,秋瑾提出全体罢学回国,但是也有学生主张念完书再回国,两种意见相持不下时,她一个箭步跨上讲台,“唰”地抽出一把刀,往台上一插说:“我希望留下来的同学不要忘记国家的灾难和耻辱。我是要立刻回去的。如果有谁回到国内,胆敢投靠清廷,卖友求荣,欺压同胞,请吃我一刀!”
1906年初,秋瑾离日回国。回国以后,她奔走于上海、浙江之间,联络会党,研制炸药,创办《中国女报》,准备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政府。她和光复会首领徐锡麟商定,于1907年7月初,分别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
但是,局势有了突变。由于走漏了消息,徐锡麟在安庆遇难。秋瑾所在的绍兴革命党人,也暴露了目标。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以推翻清廷、光复祖国为己任的秋瑾清醒地认识到,革命任重道远,敌人异常强大,不是少数人或一代人的努力就能成功,必须以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来唤醒民众,换取革命的胜利,就毫不退缩地对劝她离开的同志说:“革命必须流血才能成功。今天,我们女子在革命上还没有流血,那就从我秋瑾开始吧!”
秋瑾被捕了,敌人用尽种种酷刑逼她供出革命党的秘密。她严词拒绝,答道:“革命党人不怕死,要杀就杀!”
敌人把纸笔给秋瑾要她写供词。秋瑾奋笔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大字,表达了她对祖国对人民眷恋和担忧的悲愤心情。
1907年7月15日,秋瑾壮烈牺牲,年仅32岁。她的死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抗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的民主革命的洪流中。
九、仁与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第十二》
【简释】
①颜渊:姓颜,名回,字子渊。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②克:克制、约束。己:自己。这里指自己的私欲。
③复:恢复;实践,履行。
④礼:是古代社会对礼貌、礼节、礼俗、礼仪、礼制、礼法等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⑤一曰:一旦。
⑥归:称许,归顺。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一切私欲,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合乎礼的规范,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就实现仁的理想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要由着别人吗?”
【提示】
《论语·八佾第三》中的“人而不仁,如礼何?”是从仁的角度来论述仁与礼的关系。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怎么去实行礼?也就是说仁是礼的根本基础。本条的“克己复礼为仁”,是从礼的角度来论述礼与仁的关系,礼是体现仁德精神的礼,仁是通过礼对人们私欲的抑制和言行的规范而实行的,也就是说礼是仁的表现形式。我们通常所说的,礼以仁为本,仁以礼为用。离开了仁,礼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礼,仁又缺少了重要的依托。仁是内核,礼是外壳。其源盖出于此。
十、以礼节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第一》
【简释】
①和:恰到好处,和谐适中。
②斯:此,指“礼”与“和”。
③小大:无论小事大事。
④由:遵循。
⑤节:节制、约束。
有子说:“礼的运用,贵在处理任何事情都能做到恰到好处。以前的圣明君主治理国家,都能把做到这一点作为最高的美德,大小事情都遵循着礼仪规范来办,把事情处理得当。但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如果只知道为求得当而求得当,不用礼的规范来加以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提示】
本条强调,不论小事大事,礼有无所不在的节制功能。凡事处理以达到和谐适中、恰到好处为最高境界,但不是无原则的“和”,而必须是在礼的节制下的“和”。
【事例】
错爱吃人狼
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恰到好处,这是孔子立身处世的信条。
孔子很敬重老子,曾视老子为师,请教过老子。有人问孔子:报怨以德,怎么样呢?孔子却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应该以公正无私来对待怨仇,用恩德来回报恩德。问的人本以为孔子是“仁爱”论者,用恩德来回报人的仇怨,严己宽人,应该说是仁爱至极了吧,孔于肯定会同意的。但他却没有想到,孔子又是一位“以礼节和”论者,主张什么事情都要受礼的节制,做到恰到好处。如果大家都以德报怨,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就只能助长作恶者的气焰,使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危害社会。因为,反正受害者会以“德”来回报“怨”的嘛!其结果必然走向反面:不仁至极。这是孔子所不愿意看到的。
明代有一个“中山狼”的寓言,也说明仁爱必须有礼的节制方能成为儒家所倡导的真正的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