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人文修养读本
24280500000015

第15章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6)

说有一个叫东郭先生的读书人,要到北方的中山(今河北省定县一带)去找官做。他赶着一头跛足的驴子,驴背上驮着一袋书,清晨赶路,遇到了一条被晋国大夫赵简子打猎射伤恶狼。他听了狼的哀告求救,动了“仁爱”之心,让狼钻进他装书的口袋里躲藏,用一番谎言冒险骗过了怒气冲冲赶来找狼的赵简子。但一等赵简子走远,这条恶狼从口袋里被放出来以后,竟凶相毕露,要吞噬东郭先生果腹。可怜的东郭先生无奈地对狼说,此事要按民间习惯请教“三老”评理定夺。东郭先生和狼先是问了老杏树和老牛,都无结果,最后请教了一位须眉皆白的老者,这位老人假装不相信他们的申述,要狼再钻进口袋试试,使狼中计受缚。老人要东郭先生用佩身短剑刺死恶狼,可是东郭先生却说:“这不是要害死狼了吗?”老人不禁又好气又好笑,说:“禽兽忘恩负义到这种地步,你都不忍心杀它,你这是仁慈到了愚蠢的程度,可不是君子所为。”

东郭先生在老人的帮助下,终于杀死了这条恶狼。

十一、贫而乐。富而礼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第一》

【简释】

①谄:谄媚,讨好。

②何如:怎么样。

③未若:不如,不及。

④贫而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引此句作“贫而乐道”,其意是虽贫穷,却乐于坚守仁义的为人之道。

子贡说:“虽然贫穷。却不去巴结奉承;虽然富有,却不傲慢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啊,但是还比不上贫穷却乐于坚守仁义的为人之道,富有却仍能谦恭有礼地待人。”

【提示】

贫无谄,富不骄,指一般善良的穷人和富人,他们都能按自己的身份坚守起码的道德品质。但他们只限于消极地“独善其身”。贫而乐,富而礼,则是指有道德修养的人,贫困者不光是安于贫困,而且因坚守仁义的为人之道而感到快乐;富有者不光是富而不骄,而且能谦恭有礼地对待别人。这就不光是“独善其身”了。后者的为人境界显然高于前者。

【事例】

不谋高官不羡富,乐守清贫教学生

元代有个名叫杜瑛的教育家,河北霸县人。辽金时期因为避难举家迁徙到了河南偃师一带。他在读书的同时,还结合天下大势进行分析研究,对古今的得失了如指掌。周围的人都认为他应当去谋一个高官,以享受荣华富贵。可是,杜瑛却乐于做一名教书先生,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和才华奉献给青年学生。

不久,一个名叫粘合圭的人在相州(现在的河南安阳市)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宅第,请杜瑛去做家庭教师。这样,杜瑛就把家搬到了相州。

一天,粘合圭对杜瑛说:“听说先生这些年到处流动,以教书为生,连一个固定的住处都没有,实在是太辛苦了。从今天起,你就住在我家,我准备赠你一座住宅,再给你一些良田,从此,你就可以安享富贵,安心在我家教书了。

原来,粘合圭并不是普通的百姓,他曾做过中书的大官,有的是用不尽的钱财。

听了这话,杜瑛的脸上并没有显出一丝高兴来,他郑重地回答说,“我过惯了清贫的生活,无功不受禄,我不需要田产和住宅。”

虽然粘合圭又劝说了一番,见杜瑛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勉强了。最后两人达成一个协议,由粘合圭借给杜瑛一套房子暂住着。

杜瑛夫妇虽然靠教书有些收益,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精打细算。

有一次,妻子看见杜瑛的衣服破了,就说;“我看这件衣服穿的时间太长了,你整日在讲堂上教书,也有些不像样,我去买些布料给你做一件新的吧。”杜瑛听后,笑着回答说:“我是个教书的人,主要是把学生教好,只要学生能够成才,我就有光彩了,这与我衣服的新旧有什么关系呢?”这样,妻子以后就再也没有提到做新衣服这件事了。

有一天,杜瑛正在房前休息,来了一个风水先生,神秘地告诉杜瑛,说是他家住宅下面藏有大量的金银财宝,不妨挖开来看看,发一笔横财是没有问题的。听了这些话,杜瑛仰天大笑说;“我一生两袖清风,从来不去想那些不义之财,即使有万两黄金,在我眼中也只是粪土而已!”

听了这话,风水先生只好没趣地走开了。

但是,等到夜晚,家里的人又劝杜瑛说:“不妨挖开看看,如果有金子,倒是可以改善一下生活。”

“不可!”杜瑛严肃地说:“即使有金子,那也是属于别人藏在那里的,我们不应当去掘取他人的财物。我教书虽然所得不多,但已够维持基本的生活,不仅不应对生活有所奢求,最重要的是不能因为有不义的财物可占而违背了做人应坚守的原则。”

从此以后,家人再也没有提到这件事,一家人更加节俭,经过多年的努力,用节省下来的钱盖了一座房子,把借住的房子也还给了粘合圭。

粘合圭作为东家对家庭教师赠房给田,优礼有加,可谓“富而礼”;杜瑛作为一名独立的教育者受雇于人,视黄金为粪土,拒绝一切分外之物,全靠自己诚实的劳动所得维持生计,可谓“贫而乐”。他们都是道德高尚的人。

十二、吾从先进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论语·先进第十一》

【简释】

①先进于礼乐:指先在学习礼乐方面有所进益,先掌握了礼乐方面知识,而后去求官做的人。

②野人:在野之人,未曾有过爵禄的庶民、平民。

③后进于礼乐: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卿大夫的子弟等。

④君子:指卿、士大夫等当权贵族、世卿子弟。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没有爵位和俸禄、凭本事做官的在野之人;先有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凭世袭爵位和俸禄当官的贵族子弟。如果由我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提示】

孔子一方面是世卿世禄(爵位和俸禄世袭)制的维护者,一方面又认为那些享有爵禄世袭特权的贵族子弟,因为已有官职俸禄在手,对于学习礼乐不免虚应一番,学不出什么名堂。而平民只有通过努力学习礼乐,才能求得一官半职。所以,他们能学到真本事,真正的人才出自他们中间,应该受到重用的是他们,而不是贵族子弟。这反映了孔子不重身份重才干的人才观和可贵的求实精神。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还可看到礼乐的作用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礼乐不仅是调控官场行为的规范,而且是一套做官的本领,对做官具有成败攸关的重要作用。平民为了做官,固然非常勤奋学习礼乐,做了官的贵族子弟也不得不学。

【事例】

奴隶主贵族的没落

春秋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奴隶主贵族世卿世禄制的弊病被人们看得越来越清楚。郑国正卿(相当于宰相)子产对郑国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其中就有对贵族特权的限制,比如把田地划清疆界,挖好沟渠,承认土地私有。在私田上按亩收税,把农民加以编制,不让贵族任意兼并掠夺。农民有战功可以做甲士(小官吏,原来只有贵族才能担任),打破了甲士的身份限制,等等。孔子对子产一直十分钦佩,当子产的死讯传来时,孔子在弟子们面前流泪称赞子产的为人治国之道。比起子产来,孔子看到了世卿世禄制的一个更大的弊病,那就是这种贵族特权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来。

到了战国初期,魏国已经建立了封建政权,新兴地主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世卿世禄制已经严重阻碍了魏国的发展。魏文侯政治改革的第一刀便砍向了世卿世禄制。因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首要的条件就是要有人才,在孔子看来,培养不出人才的世卿世禄制这时已经成为阻碍魏文侯招募、任用人才的绊脚石。按照世卿世禄制,奴隶主贵族的封爵和俸禄都是时代相传的,即使儿子没有什么本领和功劳,照样继承父亲的封爵和俸禄;一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只是因为不是贵族,就被这种制度卡住了。孔子说,他宁愿选用那些平民出身的人才,但这只是孔子的良好愿望,官职都被贵族站住了,平民出身的人怎么上得来呢?

所以,魏文侯下决心废除了世卿世禄制,规定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谁有本领,就给谁官做,给谁俸禄;按本事和功劳大小分派职位;有功的一定奖赏,有罪的适当处罚。这项改革剥夺了腐朽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增加了新兴地主阶级参与政治的机会,为巩固魏国的封建政权创造了条件。

十三、十五志于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第二》

【简释】

①有:通“又”。十有五:即十五。

②立:自立。

③天命:古代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或把自己的意志假托为上天的命令,称之为“天命”。孔子信奉“天命”说。这里,孔子把“天命”视为“上天赋予自己的责任”。

④耳顺:听到什么就能辨别其中是非、真伪、善恶。

⑤从:同随。从心所欲:随心所欲。

⑥逾:越。矩:古代画方形的用具。引申为规范、规矩、法度。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就有志于学习,三十岁已能自立。四十岁已明白各种事理而不会疑惑,五十岁知道上天赋予自己的责任是什么,六十岁听到什么就能辨别其中是非、真伪、善恶,到七十岁就能随心所欲而不逾越规矩。”

【提示】

孔子把自己的一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至少向我们提供了这样有益的启示:一,孔子并不把人的思想和智慧看成天生一成不变的,而是认为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知识和积累实践经验而不断成长发展起来。二,在人生的开始阶段就要立下坚定学习的志向,而且要立大志,每个人生阶段都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朝着远大志向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奋勇攀登,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直至登上思想、学识和修养的顶峰。孔子通过这段谈话告诉我们,他本人就是依靠后天的一步一个脚印地勤奋学习和不懈探求,获得了丰富知识和高度的道德修养,最终才达到了在严格的社会规范世界中随心所欲、自由翱翔的至高境界。

十四、何常师之有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论语·子张第十九》

【简释】

①公孙朝;卫国大夫。

②焉:何,什么。这里意为何处。

③文武之道: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安邦之道。

④坠:坠落,散落。坠于地:掉到地下。指被人们轻视、遗忘而失传。

⑤在人:在人世间。

⑥识:记住,了解。

⑦焉:语助词,同“也”。

⑧常师:固定的老师。

卫国的大夫公孙朝问子贡:“什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当年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安邦之道并未失传,还留在人世间。贤能的人了解记住它大的方面,一般人只了解记住它小的方面。无处没有文武之道。我的老师什么不学?又何必一定要有固定的老师呢?”

【提示】

本条的重点是讲“学无常师”。一个人想要得到渊博的知识,就应不分时间,不论什么人,只要他有真才实学,有一点比自己高明,他就是自己的老师,就应虚心向他求教。所以不必固定地以一个人为老师,专向一个人学习,而是只要有可能,他应该以众人为老师,学习众人的长处。孔子就是这样一个“学无常师”的典范。相传他曾经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问官于郯子,学琴于师襄,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虚心好学精神,孔子才成为知识集大成者,创立了影响千古的儒家学派。

十五、小忍与大谋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简释】

①乱:败坏。

孔子:“花言巧语可以败坏人的道德。小的地方不能忍耐,便会败坏大局。”

【提示】

花言巧语不是一般的言过其实。造成言过其实有多种原因,但往往是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而花言巧语则具有欺骗性,绝对涉及道德上的问题。

为了办成大事,在小事情上便要学会忍耐,这需要远见、智慧和耐性。因而在这里“忍”是一种良好的修养,是根据大局对自身行为的一种自觉的理性制约。“忍”又是一种策略,它可以是整个事件谋划中的一只棋子,一个步骤,一项安排。“忍”也可以是争权夺利斗争中的一种权谋,这需要看整个事情的性质,“忍”的目的和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何种手段而定。以“忍”成事,孔子在这里主要是指道德修养而言。同时孔子也主张在政治斗争中应有屈有伸,讲究策略,可以有适当的灵活性。

【事例】

忍辱负重顾大局

战国时,泰国强大,赵国是个弱国,时常会受到秦国的欺侮。先是在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假意表示,愿拿十五座城来交换赵国的稀世之宝和氏璧,实际上是以势压人,强索硬夺。赵惠文王迫于压力,不得已派蔺相如带玉出使秦国。蔺相如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挫败了秦王的诡计,把和氏璧安全地带回了赵国。蔺相如因此被封为上大夫。

秦昭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于四年之后,即公元前279年.又邀请赵惠文王到秦国的渑池相会,搞什么敦睦邦交,共叙“友谊”,其真正目的是借此羞辱赵王。蔺相如陪同赵王赴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与秦国君臣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又以自己的大智大勇,使秦昭襄王欺辱赵国的阴谋没有得逞。蔺相如以功高被封为赵国的上卿,职兼将相,位次排在廉颇之上。

廉颇自恃功高,不愿屈居蔺相如之下,心怀不满地对左右的人说;“我为赵国将军,攻城野战,出生人死,立有大功。蔺相如只有口舌微劳,竟然位居我上。何况蔺相如原是宦者令缪贤的门客,出身低贱。我排在他的下面,是莫大的耻辱。”并扬言:“我若见到蔺相如,定要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廉颇的话,不愿与他相会,每当朝见赵王的时候,就托病不往。有一天,蔺相如因事外出,在路上望见对面廉颇过来,忙令车夫将车拐进旁边的胡同躲避。

蔺相如的门客纷纷为此不平,相约来见相如,进言道:“我们所以前来投奔先生,只是因为倾慕先生高尚的人格。如今先生与廉颇同为上卿,廉颇口出恶言,先生避之于朝堂,又避之于街市,太过分了。普通人这样做也会感到耻辱,何况身为将相呢?我们见识浅陋,不配在先生门下,请让我们告辞。”

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问他们:“依诸位之见,廉将军能比得上秦王吗?”众门客齐声说;“廉将军当然不如秦王。”蔺相如接着解释说:“即使像秦王那样的威风,天下莫敢抗,我蔺相如尚且敢公开呵斥他,羞辱其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愚笨无能,难道惟独畏惧廉将军吗?但我考虑,强大的泰国之所以不敢入侵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今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势必削弱抵御外敌的力量。秦国若知道了,就会乘机入侵赵国。我之所以躲避廉将军,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而以私怨为轻。”

此话传到廉颇耳中之后,廉颇很觉惭愧,便袒衣露体,背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廉颇跪下说道:“我这粗野低贱的人,肚量浅狭,开罪于相国,相国能如此宽容,我死不足以赎罪。”蔺相如见廉颇负荆请罪,忙将他扶起,好言相慰。于是将相二人重归于好,结为“刎颈之交”,成了誓同生死的好朋友。

蔺相如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十六、何谓过

子曰。“过①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第十五》

【简释】

①过:作动词用,指犯过错。

孔子说:“犯了过错而不加以改正,这才真叫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