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话说新农村
24284800000001

第1章 乡土中国的沧海桑田(1)

——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发展思路

一、新农村新在哪里

1.新农村有新内涵

农村,是与城市相对的一个概念,是城市以外的地域(不包括海洋),是由农村生态环境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组成的复合体。与城市相比,其基本特点是人口密度较小、生产场所较分散、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家族血缘观念较重等。中国的农村,经历了传统的农村、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改革开放后的农村以及新时期的农村等几个发展历程。

传统的农村,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宗法权力为主导的礼治社会。从两千多年前的《礼记》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儒家的社会理想,即政治上追求“大同”,经济上追求“小康”、然而,这种理想,总是不能完全实现,除了文景之治、盛唐时代、康乾盛世,农村还算安定,农民还能乐业。大多数时期,农村总是经济凋敝,农民总是衣食难保。

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由于国家实行土地改革,农村风气和面貌为之一新。农民在经济上分得了耕地,得到了实惠,在政治上有了当家做主的感觉,农村文化氛围空前活跃。但是,土改政策能量刚刚开始释放,以195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中国采取了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政策,由此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画地为牢的户籍制度人为地割断了城乡联系和工农联系,把占人口80%的数亿农民紧紧捆缚在土地上。农民创造的大量财富成为工业化的原始资本。城乡之间产生了差距,工农之间出现了鸿沟。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后期,农村丧失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农民生活水平普遍低下。

改革后的农村,成为中国改革的先行区、试验区。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终于触动了农村古老的神经和僵化的体制。以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取代了长期的“大锅饭”体制,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焕发了投资开发的劳动热情。改革后的农村迫使农民面向市场,走出农村,进厂进城,务工经商,冲击着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和制度,促进了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但是,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型时期.传统思想障碍依然顽固,农村改革发展曲折坎坷,城乡分割制度没有根本改变,调整利益格局阻力重重,农村依然而临着深层次和突发性的社会问题。

新农村,是相对于传统农村、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以及改革开放后新时期的农村,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新内涵、新风貌的农村。与传统农村和计划经济时代农村相比,其基本特点有“五新”:

一是新居住环境。这里指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农村村域内和农户的房前屋后院内的环境整治,包括村内主要街道和通往各家各户的道路硬化、自来饮用水的供给、沟渠与水塘的修整、垃圾集中收集与处理、农户院内的院面硬化、沼气池的建造、改厕、改圈、改厨等。居住环境的好坏,越来越成为衡量新农村发达与落后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是新技术环境。新技术环境是指新农村处于信息化时代,涉及高效实用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和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新技术环境要求农村中成千上万分散经营的小农户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不断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体系,建立起覆盖县、乡,并广泛联合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营农户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站,推进农业信息和先进实用技术进村入户,从而帮助农民转变农业生产理念,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增产增收。

三是新体制环境。主要表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并且日益成熟.城乡户籍分割等体制正在打破,城乡统一的教育体制、就业体制和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障体制及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在形成。体制是全国统一的,而标准可以有地区差别.可以确定全国最低标准.也可以允许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提高标准。

四是新分工环境。主要表现在:全方位对外开放使得新农村建设开始处于全球分工体系之中;工业化快速推进使得新农村建设必须参与工业化进程,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而不仅仅是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城市化加速推进使得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在城市化的基础上;区域分工的深化使得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五是新居民主体。这里指农村居民应当具备时代的新观点,应当全而抛弃小农意识;个体和整体素质都要提高,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擅管理的新型居民,他们既是新农村的居住主体,也是新农村的建设主体;应当具有流动性,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在这四大新环境和一个新主体下,新农村表现为中央已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型农村。

2.新农村重在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促成具有上述内涵和特点的新农村所有行动的总和。要求我们发展农村生产,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民素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人。

一是发展农村生产,建设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为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农村生产,要求我们同时发展农业生产和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农村中小企业,特别是要求我们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建设现代农业,要求我们抓好两个环节。一方面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科技革命。主要是结合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迅速发展现代农业工程技术,促进工厂化高效农业日益兴起,大力实施农业科技人户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不断扩展农业生产领域。另一方面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农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道路,建立“资源一产品一消费一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新模式。

二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要求我们通过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为农村全面发展提供动力。一要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动摇,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切实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2006年,中国政府已经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结束了2600年农民种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要围绕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把农村综合改革推向前进。大力推进城乡分割体制改革,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二元分配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就业制度。大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国有农场改革,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农业保险试点范围。积极探索多种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三是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重点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建设,加强农村区域内道路、饮水、能源、电力、厕所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一池三改”,即农村户用沼气、改厨、改厕、改圈工程,改善农村房前屋后院内的环境。

四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公共事业。一要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把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放在首位,保障农村贫困人的基本生活。特别是那些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做好农村特困户救助和“五保户”供养工作,解决好偏远山区和受灾农民的温饱问题。二要进一步扩大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扶持范围,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大农村卫生事业的投人,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加强县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上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

五是努力培养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把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一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全面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基本文化素质,减少农民的文盲率。二要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着力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人才,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三要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提上重要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培训机制,增强培训效果。

六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人。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求必须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想办法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将伴随中国现代化全过程。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重要方略的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强农业内部挖潜,提高农业效益。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提高整体素质并减少农民,增强反哺农业能力,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加快发展农民增收支撑产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要根据各地不同的资源条件和不同经济社会基础,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二、 新农村提出的背景、条件

(一) 新农村提出历史背景

新农村,不是一个新鲜概念,它的提出,早在1949年初就已经出现。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战略思想。但是,在新时期新阶段提出新农村建设,是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的。

1、农业生产还没有走上现代农业的轨道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是农业发展大的基础并不牢固,现代化水平较低。一是农户小规模生产不适应农业集约经营,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中国有2.49亿农户,户均耕地为7. 3亩。农业集约经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目前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还较低,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左右,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和第三产业的1/4左右。二是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较弱,农业生产技术含量较低。农业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粮食稳定增产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况依然存在,传统耕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靠天吃饭在一些地方显得尤其突出,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三是农业的人力资本缺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较少。四是由于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品种结构与市场需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加上市场信息化程度较低和交通运输条件落后,大部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低。农业生产还没有走上现代农业的轨道。

2.城乡居民收人和消费差距还在扩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总体上看,城乡居民收人和消费差距还在扩大。1978 -200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人由134元增长到2936元,年均实际增长17.1%,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人为3255元,比上年增加319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2%,中国农民收人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还比较脆弱,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

3.农民的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

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权益、进城务工权益以及村民民主管理的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这种状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损害。中国的改革起源于农村,发源于土地承包。承包地不仅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有利于而不是妨碍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但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快速增长,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征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征地中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地方违法征占农民耕地的冲动仍然十分强烈,不给农民合理的经济补偿和生计安置,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引发大量农村群体性事件,仍然是影响农村乃至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暴露出中国现行征地制度方面的缺陷。

二是进城务工农民的权益受到伤害。农民工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和社会演进而出现的独特阶层,据统计,目前全国进城务工农民大在1.2亿人左右。民工潮和民工荒是中国就业问题的特殊现象,它不涉及农民身份转换和农民工权益,关系工人阶级成长壮大,还影响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但是,长期以来,城市和企业使用农民工,存在一些不平等的条件和不公正的待遇,一些地方出台了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这不仅造成对农民工本身权益的伤害,而且还造成了对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不平等。

三是村民民主管理的权益没有得到应有保障。目前,部分农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还没有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的制度还要进一步完善,广大农民群众还没有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村民“一事一议”和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还未健全完善,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