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话说新农村
24284800000002

第2章 乡土中国的沧海桑田(2)

4.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远不如城市

长期以来,中国通过农业和农村的积累来支持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一方面使得城市越来越像欧洲,另一方面却基本没有将乡镇、村建设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投人入比较少,农村路、水电、厕所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普遍比较差,农村越来越像非洲,特别是学校、医院、邮局、商店、文化场所等配套设施非常不健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仍然比较落后。一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不容乐观,以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等饮水安全的指标衡量,全国还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未达到安全标准。由于长期得不到安全饮用水,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不良影响。二是农村道路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目前,全国还有近l00个乡镇、近4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近1万个乡镇、30多万个不通沥青路和水泥路,农村公路中沙石路占70%,缺桥少涵的问题比较普遍。三是农民生活燃料结构不合理。在农村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秸秆占30%,薪柴占25%,两者合计比例高达55%,一直是大部分地区农民生活燃料的主体,而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比重还非常低。四是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还用不上电。目前农村电力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仍比较突出,中西部地区农村电网还比较薄弱,全国还有约2000万农村人口用不上电,部分农村地区用电尚未实现城乡同网同价。要将农村建设纳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才能彻底改变农村建设落后的状况。

5.农村的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严重滞后

最近几年,通过在农村实施“六小工程”等措施,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是农村社会事业投人稳定增长的机制还没有形成,经济发展中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是短腿中的短腿。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农村中小学有危房面积3670万平方米,危房率6.6%,占全国中小学危房面积的81%。西部地区尚有100多万中小学生因校舍短缺不能就学。二是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5.6%,中西部地区农村乡镇卫生院危房率为33%.80%的乡镇卫生院需要装备或更新X光机等常规设备。三是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不足。四是农村受教育程度低。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五是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能力滞后。近50%的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达不到基本标准,由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占有率低,农村居民公平享有上学、就医的机会大大低于城市居民,有的农村地区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育的困难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高,文化生活贫乏,保持低生育水平的工作难度较大。六是部分农村乡风和社会秩序较为落后。由于农村的各种社会矛盾,农村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难度较大,“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败坏农村社会风气,农村养老覆盖率仅为10.8%。农村消费不安全,假冒伪劣现象严重;农民消费不实惠,农村物价涨幅高,如从2003年4月开始已经连续30个月涨幅超过城市;消费不方便,消费品流通网络不健全。总之,农村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严重滞后。

(二)、新农村提出的现实条件

党中央提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除了上述分析的农业、农村、农民等方面还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外,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农业己经进人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阶段,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和条件。

1、粮食生产和供给已具备较好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基本满足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1979—1998年的19年间虽然出现了几次波动,但总体上保持了迅速增长的态势,全国粮食产量先后登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和10000亿斤四个台阶,人均占有量达到800斤,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短缺局面,实现了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又出台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实行“两减免、三补贴、四保障”。即减免农业税,取消特产税;发放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严格保耕地,严控农资价格,加大农业投入。2005年,在上年超常增长的基础上,粮食生产继续发展,全年粮食总产量9680亿斤,比上年增产291亿斤。总的来看,中国粮食生产和供给已经为推进新农村设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2、农村非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部分地区非农产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中国经济结构悄然变化,非农产业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信息和重化工为代表的产业,已经取代了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支柱。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8.1%降到2005年的12.4%。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48.2%、23.7%上升到04年的52.9%、31.9%,2005年的47. 3 %、40.3%70.5%下降了23. 6个百分比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22.5%和30.6%,比1978年的17.3%和12.2%提高了5. 2个百分点和18.4个百分点。

3、农村基础设施大为改善

农村基础设施与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人新世纪以来的历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明确要求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可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六小工程”等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十五”时期,国家在继续搞好大江大河治理和开展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的同时,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债投资始终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2001—2005年,在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债投资中,安排农业和农村建设方面的投资达3140亿元,约占同期投资总规模的39%,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和农村投人最多、比重最高的时期。2003 ——2005年,国家投资500亿元,建成农村水泥路、柏油路17.6万公里,超过了1949 —2002年间的总长,全国99.6%的乡镇、92%的村已通了公路。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农村公路、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城市发展对农村支持带动作用逐步发挥,农村周边城镇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状况大为改善。部分地区积极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共建共享,城市供水、公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郊区延伸,城乡联系更为紧密。

4、城乡分割体制已有较明显的松动

长期以来,城乡分割体制将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农民与市民分离开来,形成了独特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一些国家失败的教训,中国政府开始在税费、户籍、就业、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和探索,一是城乡二元税制开始打破。农村税费改革先是以“规范、减轻”为基本原则进行改革试点。到2003年,试点在所有省份推开。农村税费改革不仅取消了原先336亿元的农业税赋,而且取消了“三提五统”和农村教育集资,农民得到很大实惠。2006年全部取消农业税后,与农村税费改的1999年相比,农民每年减负总额约1250亿元,人均减负约140元。据财政部门统计,2000 -2005年仅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村税费转移支付资金就有1830亿元。农村税费改革具有划时代意义,表明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将彻底退出中国历史舞台,打破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税制,加速了城乡统一税制的实现。

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开始受到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劳动力不断转移,农村阶层分化重组,部分农民融入别的阶层,形成了一些新的称谓,如“农民企业家”、“农民工”等,进城务工农民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没有完全摆脱“农民的影子”,但是农民的地位和形象毕竟有了很大的提升,迫切要求还农民真正的国民待遇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现二元户籍制度。

三是城乡二元就业制度逐渐被打破。近年来,各地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待遇和政策问题陆续改善。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明确要求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权益,切实保护女工和未成年工权益,严格禁止使用童工;逐步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进一步做好农民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农民工培训责任,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依法将农民工纳人工伤保险范围,抓紧解决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障问题;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等。

四是城乡二元教育体制改革得到改善。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决定2007年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五是城乡二元保障体制改革开始推进。国家开始拿钱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人。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

5、城市和工业已积累了支持农村和反哺农业较雄厚的基础

一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明显增强。经过5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能力明显增强。近27年来,中国财政收人增长很快,1978年中国财政收人只有1132.26亿元,2004年在达到26396亿元,比1978年增长23倍。

二是中国公共财政支农能力进一步增强。长期以来,中国公共财政投入农业的比例过低,2004年财政支农资金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仅为2.6%。如果扣除农村税费改革专业支付、粮棉储备支出等,财政支农支出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还不到10%。发达国家国内农业支持已经占到农业产值的30%一70%,2005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达到2975亿元,2006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达到3397亿元,比2005年增加42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