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形成上下互动的支农投入格局。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是各级政府的共同事务,各级政府都有投入的责任。因此,应根据支农事权数量、事权责任、事权贡献、事权主体、事权难度等综合因素,科学划分和界定中央与地方的支农事权,分清各自的投入责任。对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产品生产、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农村社会保障和灾害救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主要应由中央和省(区、市)政府给予支持和保证。地区性和小区域性的农业事务,应主要由市县政府负责。中央和省(区、市)财政可以对经济困难的地区,给予适当的补助。
三要处理好国家和农民的关系,建立国家激励与农民投入相结合的机制。从根本上来说,农民应该是农业投入的主体。但在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投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要进行必要的扶持。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替农民决策和投入。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国家和农民的关系,注重发挥农民投入的积极性。同时,要转变政府决策机制,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四、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决定》强调,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决定》指出,要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人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一)我国农村金融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也初步建立,特别是2003年以来,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农村金融的改革力度和建设步伐,农村金融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一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二是调整改革农业发展银行职能;三是农业银行改革取得突破;四是组建了邮政储蓄银行;五是多种形式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和组织的金融创新工作稳步推进;六是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农产品期货市场进一步发展;七是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开展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
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扶持力度。近年来,为支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其中对农村信用社就有发行央行票据1656亿元化解历史包袱,给予支农再贷款支持,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实行优惠税收政策等。此外,还有对农村扶贫贷款给予政策贴息,对农业银行实施不良资产剥离等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为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和提高支农服务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形成了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银行、证券、保险、期货、担保、典当等机构种类丰富,存款、贷款、汇兑、支付结算、保险、证券、期货业务品种比较齐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截至2007年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网点12.4万个,从业人员约150万人,存款余额9.1万亿元,贷款余额5.3万亿元。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农村金融不落后,特别是农业贷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农户贷款覆盖率两项重要指标,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处于较高水平。
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服务仍有许多不足,农村金融在现代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远未发挥。一是与城市相比,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部分农村地区金融网点出现空白;竞争不充分,新业务不多,与农村金融的多元化需求形成强烈反差;农业保险和抵押担保发展滞后,缺乏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农村的有效机制。二是农村金融风险仍然偏高。农村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不完善,不良贷款率高,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金融生态环境亟待改善,高利贷、非法集资有抬头趋势。三是农产品期货和农业生产保险支持下的订单农业发展不足。发展订单农业是促进农业信贷增加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由于期货定价比重较小,农业保险覆盖率低,特别是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尚未建立,订单农业处于探索阶段。
(二)加快新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正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现代化的农村金融应当具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应当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应当为“三农”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一是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包括存款、汇款特别是农民工汇款、人寿保险、医疗保险、信用卡、生源地助学贷款等,还应提供储蓄以外的、适应农民水平的其他投资品种。二是为农业生产和流通提供有效金融服务,特别是给予有力的流动资金支持。三是为农业和农民提供风险管理的金融服务,如期货(包括远期中的化肥期货)、保险(特别是气候、巨灾、病虫害保险)。四是为支持农业开放提供金融服务。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支持农业引进来、走出去,在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紧缺类农产品进口方面发挥金融的服务功能,促进农业生产。五是为土地投资、水利设施、防灾减灾、农产品开发、农业科技等投资活动提供金融服务。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村金融服务也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比如向农业科技,特别是在转基因技术的投融资机制建设方面,提供大力的金融支持。各类金融机构都要积极支持农村改革发展,为建设这种与现代农村经济相适应的农村金融制度,当前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放宽准入政策
要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人政策,建立和完善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低成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一大问题是,由于监管和准入标准高,符合农村金融需求的金融机构不能及时设立;另一方面,现存农村金融机构中有部分经营失败后市场退出,而市场补充却不能及时跟上。这是造成我国农村金融网点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调整和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优化农村金融基层网点布局,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
适应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和农民金融服务多元化的需求特点,要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地区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加强监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积极探索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途径,积极支持涉农机构跨区域兼并重组、出资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同时,应当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此外,要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2、坚持三结合
要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商业性农村金融,就是为“三农”提供的金融服务要价格合理,把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彻底区分开来;就是要求农村金融服务具有可持续性,建立农村金融和农业经济的共生关系;就是要形成一种农村金融与“三农”持续互动的良性机制。发展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就是要探索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政策性金融,就是要确保国家意图的贯彻实施。
建设商业性、合作性、政策性三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适用于信用体系和存贷机构建设,保险机构的建设同样适用。农村保险体系建设也是要以商业性为主,包括在病虫害、疫情、人寿、医疗保险等方面,都要大力发展商业性保险。同时,合作性保险要做有力的补充。此外,政策性保险,特别在巨灾保险方面,要起到关键性作用。
3、达到四点要求
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要达到“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四点要求,这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全国金融机构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的改革要求是一致的,都强调要充实资本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强调安全运行,保持经营稳健;强调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对于农村金融组织,还特别强调要健全服务“三农”的功能。
4、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农村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金融实力小,然而,农业的战略产业地位不会改变。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疏通融资渠道,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农村,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财政政策方面,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杠杆的作用,通过贷款贴息、担保、税收减免等措施,引导和带动更多商业性信贷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支持农村信用社提高服务能力;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特别是建立有效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农业生产。
货币政策方面,中央银行运用包括支农再贷款、农村金融机构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允许农村地区存贷款利率适当上浮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农村;提供多种工具和政策指导,引导邮储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给予农业发展银行再贷款和发行金融债便利,支持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和发展农业生产;通过支持进出口行,支持我国在农业项目上的引进来和走出去。
(三)各类机构在农村金融领域中的功能
1、农业银行
坚持农业银行为农服务的方向,强化作用,落实责任,稳定和发展农村服务网络。
农业银行作为服务我国城乡两个市场的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农”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强化农业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责任,巩固和发展在农村地区的网点和业务,充分利用在县域的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为县域地区骨干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龙头企业、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户提供零售金融服务。同时,支持农业银行为农村信用社、社区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金融组织提供金融批发业务。按照“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方向进行股份制改革后,农业银行将继续保持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地位。
2、农业发展银行
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长期信贷支持。
农业发展银行是农村政策性金融的主要载体。2004年7月,国务院决定农业发展银行要坚持做好粮棉油储备贷款的供应和封闭运行管理。在此基础上,根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新情况,审慎调整业务范围。此后,根据银监会的批复,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逐步扩大到支持农林牧副渔生产、流通和加工转化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生产资料贷款,农业小企业贷款等更广泛的农村经济领域,支持“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也适当拓宽,开始市场化发债筹资和通过开办同业拆借、组织企业存款、与邮政储蓄办理协议存款等方式的市场化融资,降低资金成本,增强支农能力。
农业发展银行将通过深化内部改革,完善功能定位和运作机制,改进服务,拓展支农领域,加大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长期信贷支持,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
3、农村信用社
健全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保持县(市)法人地位稳定,发挥为农民服务的主力军作用。
农村信用社是为“三农”服务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主要面向镇、乡、村、农民提供金融服务。2003年以来,通过发行专项票据,推动农村信用社完善公司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初步化解,正向激励机制得以确立,新的管理框架基本形成。目前,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盈利能力明显提升,支农资金数量明显增加,可持续性经营能力明显提高。
要进一步鼓励农村信用社朝着更加贴近“三农”的方向发展,坚持为县域和农村提供零售金融服务的方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完善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组织形式和内控机制。维护和保持县(市)联社的独立法人地位,省级联社主要履行行业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防止通过行政手段推动农村信用社的兼并、重组和联合,人为将农村信用社做大或法人层级做高。
4、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地区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人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是农村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的问题,有利于弥补部分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和低成本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形成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有利于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目前,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贷款子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试点进展顺利,发展势头良好。其他各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正在探索之中。农村信用社推广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反响,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发放的小额信贷迅速跟进,小额信贷模式不断创新。为完善支持小额贷款组织发展的法律环境,有关部门正在起草《放贷人条例》。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的融资渠道逐步拓展。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正在不断探索。
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强监管,防范风险,引导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