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邮政储蓄银行扩大邮政储蓄银行涉农业务范围
邮政储蓄具有覆盖城乡网点面最广、交易额最多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其中超过2/3的网点和业务量都在县及县以下地区,在金融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为农民储蓄、汇兑和支付结算等基础服务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批准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后,邮储今后可以进一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第一,继续发挥邮储银行在农民存款、汇兑、支付结算方面的传统优势。第二,邮储银行在引导农民工汇款等农村额外储蓄资金投人“三农”方面发挥作用。由于农业生产率不高,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赚钱并通过邮储汇回农村,资金沉淀在邮储银行。通过为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提供资金支持的方式,邮储银行将这些农民工汇款转化为农村建设资金。第三,充分利用邮储银行点多面广的优势,建立符合“三农”需求特点的零售业务经营体系。目前已经做了些农村保险代理等代理性业务和简单的信贷业务。下一步,邮储应当积极探索新的农村金融服务业务模式,为“三农”提供更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四)需关注的几项新政策
1、农业银行改革
按照“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总体要求,农业银行改革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借鉴中行、建行、工行股份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农业银行改革也将包括处置不良资产、补充资本金、股份制改造、适时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择机上市等几个步骤。农业银行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把坚持服务“三农”方向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紧密结合起来。经过探索,初步明确了建立事业部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方案。
事业部制改革,就是要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需求,探索下沉决策重心,建立事业部一级的权、责、利相结合的单独核算、自我约束机制。原则上,对农业银行全部县域支行实行事业部制管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产粮大县、产棉大县等地区的县支行应作为事业部的核心组成部分。事业部比传统的分支行拥有湘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将“三农”和县域信贷业务审批权下沉到县域机构,简化业务流程,缩短决策链条,加强内控,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鼓励事业部加大面向基层、面向县域、面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保证更多的信贷资源配置到县域经济与“三农”。
农业银行改革,最终要达到全面改进“三农”金融服务的目的。一是加大对“三农”信贷支持力度。遵循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农民生产生活、现代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中小企业等方面的信贷支持,改进授权授信机制,优化信贷业务流程,提高信贷服务效率。二是创新“三农”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加大银行卡、代理保险、理财等产品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力度,为广大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简单易用、成本低廉的新型金融服务。三是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巩固并发展农村服务网点,大力推广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服务方式,提供代理和流动上门服务,有效扩大“三农”金融覆盖面。四是探索扩大“三农”金融服务渠道。发展农村保险、农业金融租赁,多渠道探索服务“三农”的新途径。
2、社区再投资
《决定》指出,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这就要求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要为当地发展服务。通过社区再投资,县域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其在本地区吸收的存款资金投人到其较为了解的当地市场,这对于繁荣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缓解资金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发挥了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那种认为农村金融服务赔钱的错误认识需要尽快扭转。实际上,只要把农村金融服务定位好,按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办好农村金融是完全可以盈利的,也为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带来很好的机会。
3、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
农村信用社在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表现在:股东的权责机制不明晰,透明度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省联社及其派出机构与辖内县联社“一级法人”社之间的关系尚待理顺;资本充足率低,拨备不足,会计标准低,抵御风险能力弱;激励约束机制和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内控薄弱;市场退出机制和及时校正措施缺乏,存在道德风险等。改进公司治理和加强风险管理,可以促使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有利于保持农村金融稳定。
4、大力发展小额信贷
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是我国当前小额信贷的主体。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根据农户的经济状况和信用程度,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的贷款,具有手续简便、利率优惠的特点。联保贷款是对联保小组成员提供的贷款。联保小组由居住在信用社服务辖区内有借款需求的、没有直系亲属关系的5至10户借款人自愿组成。农户联保贷款的主要用途及安排次序先是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费用贷款,然后是加工、手工、商业等个体工商户贷款。截至2007年年末,获得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农户数达7819万户,约占全国2.3亿农户总数的33%。人民银行对此给予了再贷款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反响。
在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模式的基础上,农村信用社积极发展了包括信用互助形式在内的多种小额信贷创新,在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扩大信用贷款发放。探索完善了扶贫贴息贷款管理模式。此外,邮政储蓄银行、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等机构在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也大力拓展了小额信贷业务,开发出符合当地需求的多样化的小额信贷产品。
5、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农村地区民间借贷较为普遍。民间借贷具有关系型信息的天然优势,可以利用财务报表等以外的信息,大幅度减少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正规金融难以涉足或供给不足的中小企业和农村地区的资金需求,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有利于形成多层次信贷市场,满足各类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民间借贷一般不具有货币放大效应,对宏观调控效果影响有限。对合理、合法的民间借贷应予以保护,并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政策,促其健康发展;对其他投资咨询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的民间借贷活动,要依法加强监督和引导,促其规范发展。同时,应注意到,民间借贷具有自发性与分散性的特点,对其风险和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对非法金融机构和洗钱、恐怖组织等非法金融活动和以诈骗敛财为目的的或具有投机性质的合会及非法集资行为,要及时进行司法介入,严厉打击。
6、农村担保抵押创新
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加快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有利于提升农户和农业企业的信用等级,有利于金融机构控制信用风险,有利于扩大农村信贷的供给。
关于信贷担保,可考虑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由政府出资、农民和农村企业参股,成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带动各种担保机构的发展。
关于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可考虑鼓励金融机构积极试点,按照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原则,试点探索发展符合农村实际的各类抵(质)押贷款,并在试点的基础上,简化规范业务流程,建立健全抵(质)押担保物品的评估、管理、处置机制,制定和完善农村贷款抵(质)押管理办法。原则上,凡法律没有禁止、物品权属清晰、风险可控、可用于贷款抵押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进行试点。
7、发展订单农业
发展以农产品期货和农业生产保险为支撑的订单农业是农村金融制度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农产品期货价格是农业订单价格形成的重要参考。通过对订单的气候性(等)损失做保险,易于实现以订单做抵押担保,可有效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有利于扩大农业信贷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订单农业能够有效稳定农业生产和促进农产品供求平衡,有助于推进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改进农产品流通体制。
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发展农产品期货,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农产品定价机制,是订单农业价格形成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交易品种扩大到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白糖、豆油等六个品种;交易量持续增长,成交金额年均增长率达30%以上,2007年达17.35万亿元。期货市场价格逐渐成为相关现货贸易定价基准的重要参考,在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期货市场可以引导农产品收购和加工企业利用农产品期货套期保值,避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市场风险,也降低了农业贷款的系统性风险。此外,保护农产品期货价格与保护现货价格相比,更有利于政府实现有效支持农业的目的。
8、加快发展农业保险
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保险对保护农业生产、保障农民利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除了作为订单农业支撑的农业气候性、病虫害等农业生产性保险外,符合农村和农民需求的健康、人寿、财产等各险种也应在商业可持续基础上加快发展。当前,我国已有28个省(区、市)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试点发展农业保险,2008年上半年,农业保费收人43.7亿元,增长迅猛。
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保险事业,扩大保险范围和保险对象,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首先,积极发展洪水、干旱等面积广、影响大、灾害频繁的专项巨灾保险,加快建立全国范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网络和农业保险基金。其次,积极支持专业性保险公司的发展,积极促进商业性保险机构的发展,鼓励引导商业性保险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开发适合农村需求的各类保险产品,探索建立多层次、多主体的农业保险网络。再次,健全再保险市场体系。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机制。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有力措施,鼓励各类商业性保险公司为农业原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建立有效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五、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此,深化农村改革,要着眼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努力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切实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完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设置,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我们党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根本途径,为下一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求我们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统筹的政策安排,不断调节工农、城乡发展关系,使城乡经济社会达到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推动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一体化;要求我们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引导城市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流动,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实现城乡产业的融合与协调发展。
(一)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是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不少地方由于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城市和农村各搞各的,其结果是虽然城市发展较快,但农村发展滞后且乡村建设散乱无序,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这种状况不仅使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较慢,而且使城市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最终将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按照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的要求,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分区功能定位,统一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居民生活区、工业园区、商贸区、休闲区、生态涵养区等,使城乡发展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
二是合理布局城乡产业,形成城乡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按照比较优势原则配置和组合城乡生产要素,促进生产力在城乡地域空间上合理分布。一方面要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形成集聚效应;另一方面要鼓励城市将技术成熟、产品成型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农村转移。农村要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主动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
三是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发展的差距在基础设施方面尤为明显,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统一考虑、统一布局、统一推进。要针对目前城乡基础设施差异大、各种功能布局不合理、设施共享性差等突出问题,坚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着眼强化城乡设施衔接、互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力度。特别要增加对农村道路、水、电、通信和垃圾处理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投入,提高上述设施的质量和服务功能,并与城市有关设施统筹考虑,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