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工程建设队伍主要是各地图书馆、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十一五”期间,将以自有队伍和社会队伍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一支思想水平、业务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技术保障队伍和基层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基层文化单位工作人员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分级培训逐步形成国家中心、省分中心、市县支中心、乡镇和村基层服务点四级管理人员队伍,加快建设高水平的资源建设、软件开发、网站维护等专业技术骨干队伍。县级支中心要配备专职人员,农村基层服务点要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
(四)大力创作和生产优秀文化作品,积极开展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广大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丰富。但是受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滞后于城市,偏远地区滞后于发达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远不如城市居民。为此,中央要求,大力创作和生产农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着力丰富偏远地区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是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们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很大的进展。但也应当看到,在广大农民群众对文化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新形势下,看戏难、看电影难、开展文化活动难等现象在农村还比较普遍地存在。
1、大力创作和生产农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
要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引导和鼓励文化工作者面向农村、面向偏远地区、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创作生产更多符合时代要求、满足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需求的文化产品。要积极组织作家、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深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真实表现农村群众的喜怒哀乐,热情讴歌农村群众的精神风貌,使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反映农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为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同时,要引导公共文化设施、产品、人才等跨区域合理流动,向农村倾斜,为发展农村文化创造条件。积极探索城市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的有效途径,总结推广文艺大篷车进农村、流动图书馆进农村、城乡结对共建文化等有效做法,要建立鼓励“送文化下农村、下基层”的长效机制,推进文化“常下乡”。
2、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是营造农村文明新风的有效途径
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要不断丰富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载体,创新活动方式,推进农村乡土性、民族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要加强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为农村群众性文化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利用节庆、农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扶持农民业余文化队伍,支持农民发展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乡村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民间艺人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带头人。要加强农村文化和文化中心户建设,积极培育农村文化活动骨干队伍。
3、着力丰富偏远地区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促进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大力加强农村、偏远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农村、偏远地区居民提供基本的文化活动场所。完善有关政策,健全有关机制,激励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人才向农村、偏远地区流动,为发展和繁荣农村、偏远地区的文化提供人才保障。采取以城带乡、城乡共建,以文化发展先进地区带动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区域共建的形式,促进对农村、偏远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大部分时间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进城务工人员对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享受率不高,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匾乏,基本上处于单位、社区、家庭“三不管”的“孤岛化”状态。各地要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把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文化权益,活跃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纳人公共服务和管理范围。要深刻把握外来务工人员文化需求的特点,探索适合农民工的文化形式,为农民工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服务。
(五)发挥政府和市场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首先要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农村文化建设主要是公益性文化,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其次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需要完善。目前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文化投入明显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单位服务条件没有充分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要根据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总量与质量,提高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提供系统性、制度性、公平性的文化服务。
培育和管理好农村文化市场,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目前,农村文化市场整体发育程度还不够成熟,还存在市场布局散乱、文化产品供给贫乏,质量不高等现象。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资源配置的质量、效益和速度;逐步培养起多种所有制、多种领域、多种形式,有活力、有竞争力、有创造力的农村文化市场主体,调动起社会各界参与建设农村文化的积极性;尤其要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城乡各界投资农村文化产业,培育一批立足农村,辐射城乡的文化企业,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品牌。
三、农村教育培训服务
农村教育培训在我国农村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战略意义。我国13亿人口中,9亿多在农村。广大农村人口是否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大问题。
(一)发展农村教育培训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
农业发展最重要的是教育,教育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特别是农村教育。由于对农村教育的忽视而导致了农村教育落后和缺失,其后果是农业技术人员的匮乏与农村生产力的低下等。因此,要重视农村教育培训,积极向农村人口传播先进的农业科技,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引导农村人口爱护与保护农业发展环境,促进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和培训是促进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发展农村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农村人口素质主要包含技术技能、理论素养与思想道德素质等,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农村人口走向现代化的问题。在我国农村社会,由于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封建意识的残余及生态文明和管理意识的薄弱,农村人口素质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农民的农业科技素养低下,农村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屡禁不止。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通过振兴农村教育,促进农村人口向更高文明形态进化,使农村人口承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使农村人口掌握现代技术与技能等,已经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二) 农村义务教育迈入了全面普及的新阶段
1、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体制发生了深刻历史变革
2003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把农村教育摆在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作出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2005年底,国务院作出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人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2、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农村义务教育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410个攻坚县中有368个县实现了“两基”目标,其他42个县达到“普六”标准,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从2003年的77%提高到2007年的98%。五年多来,中央财政投人100亿元资金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新建、改扩建7651所寄宿制学校,满足了195. 3万名新增学生的就学需求和207.3万名新增寄宿生的寄宿需求,支持数以万计的学校改造危房和生活设施,使广大农村地区和边疆地区孩子的学习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3、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两免一补”,切实保障了所有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惠及1. 5亿农村孩子,基本解决了农村孩子义务教育阶段的上学难问题。
4、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了公共财政范围,农村中小学经费来源有了制度性保障
2005年底至2007年底,全国财政共投入改革资金926亿元,其币免除学杂费资金442亿元,补助公用经费资金118亿元,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90亿元,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资金47亿元,校舍维修改造补助资金等229亿元。所有的农村中小学都拿到了政府拨付的公用经费,学校的维修改造资金也有了稳定的渠道。
5、推进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规范化,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严格规范公用经费开支范围,不仅保证了学校资金安全,也促进了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在看到农村义务教育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认识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协调,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教学结构单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基础还非常薄弱,教学内容缺乏地方特色,办学条件、教师队伍水平巫待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总体投人水平还比较低,多数地方还是把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而忽视素质教育,等等。
(三) 新农民需要新培训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为“鱼”只能满足一时之需,而“渔”却让人有长久谋生的本领。让农民掌握致富的方法,教育是根本,只有通过教育学习,才能留给他们取之不尽的财富。因此,提高农民技能、妥善解决农民教育问题,是解决农民生存的一条根本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真正地让农民当家作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让农民自谋发展,才能提高他们的收入。所以,政府要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生存、发展的能力。只有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开阔其视野与思路,培养其“造血”能力,使扶持帮助成为可持续助力,才是解决贫困的根本。
1、新农民有新要求
抓好继续教育,是培养农民的重要举措,中央把新型家民定位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有文化,要求农民具备良好的文化基础,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要知法守法、崇尚科学、勤劳致富;懂技术,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要熟练掌握一至多项从事农业和农村生产的技能和技巧,实现科学种田、养殖和从事其他生产活动;会经营,要求农民应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能够合理组织配置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经营活动,获得经济效益。
教育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石。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全民的素质。中国人口56.1%是农民,以农民为主体的平民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的国民素质。
“知识改变命运”新型农民首先要“知识化”。现在的知识化已经不再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读书识字的概念了,学文化只是其中一项,更重要的是学科学技术,是接受职业教育,是实用技能培训。传统的农村劳动力要成为新型的技术工人。
2、新培训要有思路
培养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现在已经不能停留在过去“扫盲”的阶段和水平,要按农民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的需要,着眼于国家未来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着力从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培养现代市场意识,提高科学培养水平,增强进城务工技能等方面下功夫,对培训的制度、内容、途径、体制等方面进行新调整。重点如下:
重点一:完善农民培训的立法和制度。完善农村教育培训法规,确保农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主要是加强群众参与和监督,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和法律素质。国家要将对农村教育培训的支出增大,并固定下来,对农村教育培训的投资补助,应随国家的财力和农村的现状逐年增长。要尽量做到免费培训,按照“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逐步建立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的农村教育培训经费长效保障机制。
重点二:确定农民培训工作的内容及目标。加强农民培训要以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为重点,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为载体,以培育适应市场经济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要求、有文化、有专业技能、遵纪守法的劳动者为目标,要通过着力抓好农民的转岗转业培训、农业技术培训、农民的学历培训来培养新型农民。实践证明,农民教育培训必须具有超前意识,也就是要加强对未来农村市场需求的预测,并根据这种预测调整农民教育培训结构、组织教育培训活动。如果这种预测准确,与市场需求越一致,培养出来的农业人才适应能力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