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钱是赚出来的,不如说钱是“理”出来的。事实告诉我们,会理财,才有成为富人的可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特别是在初级阶段,具有较高的“财商”,是决定以后能否致富的关键所在。
1.要有正确的金钱观
观念决定行为。想要致富,首先必须有正确的金钱观。而且是适合自己的正确的金钱观,这会对你的赚钱方之路产生巨大的积极的影响。
为什么有些人一辈子为金钱焦虑?为什么有的人在黄土地上耕种了一辈子,到头来还不能解决自己的温饱?
为什么有的人挣到钱总比他应该或能够挣的少?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担心损失金钱而害怕投资?
下面,我们对几组关系来进行比较:
1.资产与负债
想要致富就必须对自己资产和负债状况认识清楚,这样的人才是财商高的人。我们可以把资产和负债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里去思考。赋予它更多的内涵和外延,如情感、健康、心态、道德、社会责任等等。把自己放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去创造更多的资产。
2.职业与事业
(1)你的职业通常是为别人打工,也就是为金钱工作。换句话说,你正在关注别人的事业。你的事业与人的职业是完全不同的。关注你的事业不是最重要的。
(2)你的事业是你不需要到场也能给你带来现金流的一切,你的职业是你;必须亲自去做,并因此换取报酬的工作。
(3)不知道事业与职业的区别是你财务知识贫乏的表现之一。
3.投资与消费
(1)投资与消费是财富减少和增加的重要方面。穷者的消费是有多少花多少,而富者往往把消费变成一种投资。
(2)投资和消费是可以转换的,有时富人的消费反而是一种投资,而穷者的投资则变成了一种消费。
(3)穷者对微小的消费也斤斤计较,这是对金钱恐惧的一种表观。而富人敢于大胆地、合理地消费,因为他们知道转化。
4.理想与手段
(1)梦想是成功的第一步,但如果人有梦想而没有手段,那所有的梦想都只是幻想,空想或妄想。
(2)手段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所有的手段都必须依附于正确的思想,才能结出善意的硕果。每个人都有梦想,但许多人在现实之中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更多的人则是缺乏实现梦想的手段。要想过河,必须具备桥、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否则,“过河”只能是一种空想。
5.赚钱之道在于积累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愿望,总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财源滚滚而来,潇洒地做一回大老板。但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却难以梦想成真。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有些人赚钱心太急切了。小钱不想赚只想挣大钱,看不到小溪汇集在一起能积聚成大海。
日本明治时代有名的船舶大王河村瑞贤,年轻时好长一段日子无所事事,在家赋闲无聊。后来生活日见拮据,他想:“我不能这样贫穷下去,应该干一番事业。”于是他拿出少许钱给乞丐,叫他们到处去拾人家丢掉的生菜。然后卖给贫穷的劳工们。当他开始做这项生意时,不少人讥笑他,讽刺他,甚至有的朋友拒绝与他来往。而河村根本不在乎这些,他拼命地干起来。他认定这些“小钱”是他事业的全部基础。“等着瞧吧”不出几年,河村又投资船舶业,成了著名的船舶大王。
有一个外省来的补鞋匠。从几毛钱缝缝补补做起,年纯收入竞达数万元。这不起眼的生意,虽然挣的都是小钱,可积少成多。
正是由于他们有一种细致、认真,不耻于赚“小钱”的做法,使他们日后财源滚滚。对我们来说确实很有借鉴作用。如果我们抓住身边的小钱,不让赚钱的机会从身边溜走,莫以利大而为之,由小钱到大钱,终有一天你也会拥有大钱的。
要想有钱必须树立正确、积极的金钱观。
2.理财的心态要端正
理财的技巧很重要。但是,有一样的技巧更重要的就是个人投资理财的心态,心态不对,再好的技巧也理不出财来。
自古以来,钱财的吸引力令人难以抵御,试问谁不想拥有很多的银行存款和个人财富。可是人的贪婪,令人永不知足,为了追求钱财,有些人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家庭、肉体、良知、甚至自己的生命。有些人对于敛财、聚财如痴如醉,殊不知“贪心”正是理财的首忌。
另外,很多人在进行个人理财时,特别注重如何掌握个人理财投资技巧:怎样将个人有限的资金去生钱获利,怎样在股市上选择合适的股票,怎样购买投资基金,怎样投资房地产等等。这些都不错,为了有效地进行个人理财,必须了解和掌握各种投资工具的特性和技能,然后,具体地去分析、研究、决策和实施,为理财服务。但是,有一样要比投资技巧更为重要,那就是树立正确的个人投资理财心态,心态不对,即使有最好的理财方法,你也不见得有什么收益。
每个人在进行个人理财时,首先要对自身地位、钱财实力作周密的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个人理财计划,并有效地去实施,理财需要细心、决心和耐心,要作长期打算、长远考虑!绝不能贪多贪快,贪念往往令人失去理智,急功近利地希望快速发财,为追求短期利益而漠视风险,其实这不是理财投资,而是在投资、搏命。“贪心”是万恶之根,它不仅导致个人财务上的亏损,还危害个人的身心健康,贪心带来忌妒、愁绪、不安、苦闷和烦躁,贪心泯灭人性的知足、平静、安宁和喜悦,这些都比财富更加宝贵,是金钱所不能买到的。
因此,每个人在进行个人理财之前,必须深刻地反思一下自己的理财心态,客观公正地衡量一下自己处在何种心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理财心态,调整自己的理财计划和步骤,要正确地对待自己、对待理财!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去进行个人理财,可以相信,钱财自然顺理成章,不请自来!
理财先理心,心态正才会安心赚钱。
3.“财商”是训练出来的
有些人埋头于事业,无暇顾及理财,出了问题时回头看时才发现四面楚歌,再去学习理财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想赚钱必须花点时间去学习理财,它会使你事半功倍。
如果提及2001年中国最“火”的排行榜上的畅销书,那么非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穷爸爸》系列及其称为“富人摇篮”的“现金流”教具莫属。有些人更干脆,把它称为“财商风暴”。
罗伯特·清崎的亲生父亲,是美国夏威夷教育总监,头上有博士光环,人很聪明,但是一生清贫。罗伯特·清崎称他为“穷爸爸”;罗伯特·清崎还有个同学迈克,他的父亲受教育不多,但是始终在创办新的企业,后来成为夏威夷有名的富人。罗伯特·清崎称他为“富爸爸”。这两个爸爸对小时候的罗伯特·清崎教育是完全不同的。
穷爸爸努力存钱,而富爸爸则不断地投资。一个说:“挣钱的时候要小心,别去冒险。”而另一个则说:“要学会管理风险。”一个相信“我们家的房子是我们最大的投资和资产”,而另一个则相信“我们家的房子是负债”。一个爸爸要求老板更多的关心他,满足他的要求,很关心加薪、退休政策、医疗补贴、病假、工薪假期以及其他额外津贴这样的事情。另一个爸爸则信奉完全的经济自主。一个爸爸教小罗伯特·清崎怎样去写一份出色的简历以便找到一份好工作,另一个则教他写下雄心勃勃的事业规划和财务计划,进而创造就业的机会。一个爸爸希望小罗伯勃·清崎努力学习,获得好成绩,找个挣钱多的好工作,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教授、律师或会计师,或者去读MBA,另一个爸爸则鼓励他挣钱,“不要为钱工作,要让钱为你工作。”
罗伯特·清崎听从了“富爸爸”的话先后创办了许多家企业,今天已经是百万富翁。
1985年,已经是企业家的罗伯特·清崎为了使“财商”教育更加形象化和容易学习,他发明了成人版和儿童版的“财商”教具“现金流”。不料,为了形象说明该教具思想而出版的书籍《富爸爸穷爸爸》面世后却不胫而走,在美国行销了一千万册以上,在世界上风靡至今,掀起了一场“财商风暴”。在西方,无论是莎士比亚的戏剧还是马克思的资本论都对金钱和资本进行过无情的怒骂和抨击。许多人都记得莎翁言:“金子,把恶变成善的,把丑变在美的……”也知道马克思对资本的剖析“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但是,无论是何种制度、何种文化,都必须承认人们追求财富和幸福是不可剥夺的权利是天经地义的事。正像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一样。
美国投资家、作家、日裔美国人罗伯特·清崎和美国企业家、注册会计师莎伦·莱希特合著的《富爸爸穷爸爸》一书,则从个体的人出发,分析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穷人之所以成为穷人的自身因素,提出一个全新的“财商”概念,向传统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他们认为,存在富人和穷人的分野,是源于不同的金钱概念,穷人是遵循“工作为挣钱”,富人则是主张“钱为我工作”。富人是因为学习和掌握了财务知识,了解金钱的运动规律并为我所用,大大提高了效率,而穷人则缺少财务知识,不懂得金钱的运动规律,没有开启自己的财商。尽管有的人很聪明能干,接受了良好的学校教育,有很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但由于缺少财商,还是成为穷人,成不了富人。
《穷爸爸富爸爸》一书中的富爸爸、穷爸爸都是聪明能干的人,但两人对金钱、财务、职业、事业的看法有所不同,最终决定一个终生为财务问题所困扰,而另一个身后留下了数千万美元的巨额财产。
《穷爸爸富爸爸》一书提出了“金钱是一种思想”的观点,认为有关金钱的教育和智慧是开启财富大门的钥匙,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社会发展到新世纪的今天,社会经济体制、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则都表现出可变的特征,货币形态也从铸币、纸币发展到电子货币,而我们对于金钱的本质及其内涵的理解却仍然困于传统的范畴,这是科学技术和文化不能同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中国还处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过渡之中,社会制度、法律缺席还没有从根本上与国际接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提出许多投资理财方法还不能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运用,就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词语一样。但中国已加入WTO,习惯于贫穷的中国人正在汇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之中,追求财富成为人们的最大潜力,开启中国人的财商,挖掘中国的金钱智慧,将会具有更加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4.想要赚钱,就要让钱转
资金只有在不断反复运动中才能发挥增值的作用、经营者把钱拿在手中,或死存起来,或纳入流通领域,情况则大不相同。钱财必须产生滚雪球的效应,否则就与废纸无异。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曾对资金做过生动的比喻:“资金对于企业如同血液与人体,血液循环欠佳导致人体机理失调,资金运用不灵造成经营不善。如何保持充分的资金并灵活运用,是经营者不能不注意的事。”这话既显示出这位企业家的高财商,又说明了资金运动加速创富的深刻道理。
有的私营公司老板,初涉商场比较顺利地赚到一笔钱,就想打退堂鼓,或把这一收益赶紧投资到家庭建设之中;或把钱存到银行吃利息;或一味地等靠稳妥生意,避免竞争带来的风险,而不想把已赢得的利润又返回投资做生意再去赚钱,更不想投资到带有很大风险性的房地产、股票生意之中。从而造成把本来可以活起来的资金封死了,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实,经营者最初不管赚到多少钱,都应该明白俗话中所讲的“家有资财万贯,不如经商开店”、“死水怕用勺子舀”这个道理。生活中人们都有这样的感觉,钱再多也不够花,为什么?因为“坐吃”必然带来“山空”。试想,一个雪球,放在雪地上不动,只能是越来越小;相反,如果把它滚起来,就会越来越大。钱财亦是如此,只有流通起来才能赚取更多的利润,正所谓“钱财滚进门”。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爱钱的人,他把自己所有的财产变卖以后,换成一大块金子,埋在墙根下。每天晚上,他都要把金子挖出来,爱抚一番。后来有个邻居发现了他的秘密,偷偷地把金子挖走了。当那人晚上再掘开地皮的时候,金子已经不见了,他伤心地哭了起来。有人见他如此悲伤,问清原因以后劝道:“你有什么可伤心的呢?把金子埋起来,它也就成了无用的废物,你找一块石头放在那里,就把它当成金块,不也是一样吗?”
现在,大家若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人所劝说的话,是颇有一番道理的。那个藏金块的人是一个爱钱的人,他把金块当做富有的标志,忘记了作为“钱”的黄金只有在进行商品交换时才产生价值,只有在周转中才产生价值。失去了周转,不仅不可能增值,而且还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那么和埋藏一块石头,确实没有什么区别。如果那个人能够把黄金作为资本,合理加以利用,一定会赚取更多的钱。即便一个公司老板手中有一定数额的资金,但他从思想上已不再愿意把钱用来再赚钱,不愿意把钱用来周转,那么对于他未来的事业来说,就像是人体有了充分的血液,但心脏已坏死,不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一样,他的事业也会静止不动而死亡。
资金只有在不断反复运动中才能发挥其增值的作用。经营者把钱拿到手中,或死存起来,或纳入流通领域,情况则大不相同。经营者完全可以把钱用以办工厂、开商店、买债券、买股票等等,把“死钱”变成“活钱”,让它在流通中为你增利。其实,学过一点资本论的人都知道,流通增利的奥妙在于钱财能够创造剩余价值。一个简单的道理,用货币去购买商品,然后再把商品销售出去,这时所得到的货币已经含有了剩余价值,也就是说,原来的货币已经增值了。假若经营者能够出色地管理着自己的工厂,办好自己的公司,看准炒股的时机,让它健康地运作,时间越长久,钱财的雪球便越来越大,经营者手中的钱财也会变做一棵摇钱树。
也许有许多经营者会反对上述的阐述,也许有许多经营者还是认为储蓄能够使自己的钱财四平八稳地增值。是的,储蓄不是不好,但世上有哪个百万富翁是靠储蓄起家的?经营者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储蓄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不是经营者储蓄的钱重要,而是那份决心,自制才重要。经营者千万不要指望你的储蓄会使你致富。即使地下市场的高利息也不足使你致富。一块钱在一年内赚不到15%,便是错误的投资。也许你说储蓄很安全,赚利息也很容易。试问一下,当你知道死储蓄只会使你一天比一天穷困,你还会觉得安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