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庸处世智慧
2429800000061

第61章 “和为贵”,诚信做人的准绳(13)

亚里斯多德也认为,任何人都可能会发怒,那是件易事。但是对该发怒之人发怒,而且要发怒到恰当好处的程度,在恰当的时候发怒,并有恰当的目的,此外做到以恰当的方式发怒,要做到这些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就是说,应该发怒而不发怒也是不对的,发怒本身并不一定就是坏事,而是要做到恰如其分,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这就是最富挑战的事。也就是“中庸”所说的“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按现代的讲法来说,中庸之道就是某种情感的智慧。喜怒哀乐是人类的情感,这种情感生活是人类生活的根本,它产生与体验于我们的心中,乃人生自然的最重要与有意义的部分。但是这种内在的情感如何控制,如何表达却是智慧与达道之所在。和的意义就是某种智慧,使人可以将喜怒哀乐控制于恰到好处。而恰到好处的标准是什么呢?那就是“道”。道就是率天命之性而行之。这才有“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换句话说,道就像水对鱼儿一样,是不可能违背的自然法则,离开了“道”,你就难以生存。可以违背的道,就不是道了。

真正的道是不会远离人生,远离人情的。如果某种修道要求你远离人生与人情,那一定不是真正的道,是不可以为的道。所有人们将中庸之道理解为老好先生,和稀泥的做法,马马老老,和僵化的伦理道德是一种偏见和误解。关于《中庸》首章喜怒哀乐一段,《四书笺解》谈到中和的区分:“盖言此性之存乎喜怒哀乐未发之时者,则所谓中也。此性之发而为情,能皆中节者,所谓和也。”又云:“喜怒哀乐二节,言性情本有中和之德,以具众理应万事,故能存养省察以致之,则其功效有周互天地万物之大用也。”这是说,中与和是指性与情而言,而性情皆统于心(心统性情);心具中和之德以应万事,所以能由存养以致中,由省察以致和;人的致中和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成就,还可以促进宇宙的和谐发育。

《四书笺解》也提到“未发”与“不睹不闻”的区别,他说:“喜怒哀乐之未发,与不睹不闻不同。不睹不闻以事物未接言,未发以己之所以应物者未出而加一物言。彼所言者,道之常存于心;此所言者,德之可被于物也。”我们记得,朱子认为 “其所不睹不闻者,己之所不睹不闻也”。船山把不睹不闻解释为事物未接于己(故对物无所睹闻),这与朱子一致,与读书说有所不同。至于以“未发以己之所以应物者未出而加一物言”解未发,是说自己并未发出以加被于物。最后两句如果用以解说“不睹不闻”与“未发”的区别,更不如用来解说“中”与“和”的区别,即未发之“中”是指道之常存于心,已发之“和”是指德之可被于物。

3.为人不能感情用事

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饰。

——蔡邕《辞郡辟让申屠蟠书》

孔子认为,具有高深才德的人能控制住自己的情感,但操守必须严谨,行为要光明磊落,心境要平和稳健,气度要宽宏大量,绝对不可接近或附和营私舞弊的奸邪小人,也不要过分偏激激化矛盾而触怒那些阴险狠毒的奸诈之徒。

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北上攻打魏国,驻扎在祁山,命令李平负责后勤食粮的供给。当时正逢夏秋之交,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因此军粮没能及时供应,李平就派人假传圣旨让诸葛亮撤军。当诸葛亮率军返回后,李平对此装着吃惊,称军粮充足,不明白诸葛亮为何后撤,以此来推卸责任。同时他还向皇帝刘禅谎称他让诸葛亮撤军,是为了诱敌深入以便歼灭。诸葛亮将李平写给自己与皇帝的信相对照,揭穿了李平的谎言,查办他的渎职罪,削职为民流放到樟潼。对此诸葛亮又写信给蒋琬与董承说:“陈震过去对我讲,李平这个人很有心机。我认为既然如此,就不应干出这种蠢事。想不到李平却作出了像苏秦、张仪一样鼓舌如簧,颠倒是非之事来。”

所以,为人处世,感情是可贵的,但不能感情用事。如果说感情骤然爆发出事业成功的力量,那么理智则是通向事业成功的桥梁。感情一旦失去了理智的约束,就难免把人带入失败的深渊,

我们曾有过这样的体验,运动少的人,突然心血来潮,剧烈地运动,很可能会引起心脏麻痹;肚子饿的时候,一下子吃太多的食物,就会造成肠胃的不适。一个人突然做出极端相反的事情,必定会产生负作用。所以,一个人言行若是走向极端,实在是很危险的。吉川英治所写的《宫本武藏》一书中的“断弦篇”,有这样的记载。

宫本武藏打败吉冈七郎之后,回到投宿的客栈时,发现吉冈的门下为了替师父报仇,早已在客栈内设下埋伏。于是武藏被迫躲在吉野大夫的房里,惊恐地度过了一夜。吉野大夫便以琵琶弦为例,对武藏说了这样一段比喻:“你这样子太危险了!情绪过于紧张,内心丝毫不能松弛。如果琵琶的弦像你这样的话,用弹指稍稍一拨,别说弹不出有节奏的声音,甚至连琵琶弦都会断裂。”

要保持适度的情绪是很难的。怎样做到恰到好处,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只能靠经验去体会。所以说,我们每天的一举一动,都只不过是在不断地追求中庸之道。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在《思想》中提到:一个人若不将自己的伟大表现出来,只表现自己的兽性,那就很危险了。相反,一个人只图掩饰自己的缺点,而夸张自己的伟大,也是危险的。然而,既不表现缺点,也不表现优点,就更危险了。只有两者都表现出来,才是有益的。所以,一个人虽不能自以为与动物相近,也绝对不可自以为是天使。也就是说,人是一种介于动物和天使之间的生物。

一个人爱出风头、唠叨不休,必定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可是过于沉默,别人也会敬而远之。为人处世也是如此,过分精明或一点也不精明,人生都不会如意。总之,在生活的经验中,我们知道,极力偏向任何一方,都是不正确的。

结婚之前的情侣,正如俗语“恋爱是盲目的”、“情人眼里出西施”所言,明明对方其貌不扬,可看在眼里却觉得分外可爱和美丽。一旦结婚之后,由于看得太透彻,便把恋爱时的甜蜜抛在一旁,开始互相挑剔和责备,从而造成婚姻的裂痕。

法国诗人圣布福针对这种人提出了一项忠告:“在一起生活,某种错觉是必要的,如果把生活的意义看得过于透彻,人生就太乏味了。”

人生就好像在蜿蜒崎岖的道路上驾驶汽车一样,如果脾气暴躁,猛踩油门,车子便会横冲直撞;如果疑虑重重,常踩刹车会使车子行进缓慢,甚至完全停顿下来。如果过于紧张的话,会使方向盘向左或向右无所适从,而滑出道路。过于松懈的话,到转弯的地方又会因疏忽而来不及刹车。

所以,希望开车能够平稳,希望中途不出变故而平安到达目的地,最好不要感情用事。

另外也不要不轻易发怒。《北齐书·王琳传》说:“喜怒不形于色。”发怒,是一时感情冲动的表现,当面对与自己意愿背道而驰的事情,或听到什么逆耳之言,不能用理智的、正确的态度冷静对待,没有能耐用合理的方法准确而又恰当地处理,比如:找对方理论,打电话把对方痛骂一顿,立即找人申诉,警告胁迫对方,干脆拳头暴力解决,更严重者摔东西,头撞南墙,踢桌子或踢狗,骂娘,大吼大叫,暴跳如雷等等,这种粗暴的表现,当然也是动于“中”的一种“情”,但必须控制住。因为愤怒者到一定程度时,会说出不该说的话,做出不该做事。人们发怒之后,就后悔不已。

愤怒与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伤害的也只能是自己。当一个人愤怒而情绪激动时,整个交感神经系统都运作了,造成瞳孔扩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动脉收缩,肾上腺分泌等等,甚至有有气得咬牙切齿,全身发抖。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意气用事,结果是害人害己,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为人处世,完全不发怒是不可能的,但要把愤怒降到最低度,也就是说克制住自己而不走极端。就是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也要合理地宣泄怒气。

有位商人,对自己发泄怒气的方法说得非常有趣,他说:“当我自知怒气快来时,连忙不动声色地设法离开,跑到健身房,或和拳师对打,或猛力捶击皮囊,直到发泄完我的满腔怒火为止。”

当你遭受不公正的待遇时,大有心中怒气冲决之势,不妨确立一个“假想敌”,把无限不平之气都发泄在它的身上。古人留下了不少制怒的方法。有一个人性情特别急躁,一次受到过火的批评,他满肚子怨气,欲以拳脚施以报复。他的朋友见状,忙把他拉到菜地,命其挖土。他下意识地刨个大坑,尔后填上,再刨、再填,如此反复,终于胸中怒气消散了。还有人以笔作武器,将心中的话儿倾注到纸上,也是一种很好的自我宣泄方法。

4.用礼仪来维护友情

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孟子》

许多人交友常常涉及这样的误区:好朋友之间不需要讲究客套。他们认为,好朋友彼此互相了解,亲密无间,如兄如弟,讲究客套太拘束也太见外了。然而,他们不知道朋友关系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容不得半点干涉、强求和控制。彼此之间只有情趣相投、脾气对味则合、交,反之,则离、绝。朋友之间再熟悉、再亲密,也不能不尊重对方,不讲客套,否则,默契和平衡将被打破,友好关系将不复存在。

充沛的感情能促进和谐深沉的交往,这种感情不是矫揉造作,而是真诚的自然流露。中国自古为礼仪之邦,用礼仪来维护和表达感情是人之常情。

好朋友之间讲究礼仪,并不是在一切情况下都过于讲究礼仪。一味打躬作揖,则更加糟糕。朋友间的交往要恰如其分,不强交,不苟绝,不面誉以求新,不愉悦以苟合。

朋友之间,在非原则问题上谦和礼让,宽厚仁慈,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则应保持清醒,不能一团和气。见不义不善之举应阻之正之,如力不至此,亦应做到不助之。如果明明知道有人在行不义不善之事,却因他是长辈、上司、朋友,即默而容之,这是自私的倾向。有时候,立定了脚跟做人,的确是会冒风险的,也可能会受到暂时的委屈,受到别人的不理解,但是这种公正的品德,最终会赢得人们的尊敬。

《说唐》里鼎鼎大名的尉迟恭是一名莽勇的将军,却不知在唐史里,也是一位以“和而不流”著称于世的君子。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在朝间与吏部尚书唐俭下棋。唐俭是个直性子的人,平时不善逢迎,又好逞强,与皇帝下棋却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把唐太宗的棋打了亿落花流水。唐太宗心中大怒,想起他平时种种的不敬,更是无法抑制自己,立即下令贬唐俭为潭州刺史,仍不觉解气,他又找来了尉迟恭来,对他说,唐俭对我这样不敬,我想借他而诫百官。不过现在尚无具体的罪名可定,你去他家一次,听他是否对我的处理有怨言。若有,即可以此定他的死罪!尉迟恭听后,觉得太宗这种张网杀人的做法太过分,所以当第二天太宗召问他唐俭的情况时,尉迟恭只是不肯回答。反而说,陛下请你好好考虑考虑这件事,到底该怎样处理。唐太宗气极了,把手边的茶杯狠狠地朝地下一摔,转身就走,尉迟恭见了,也只好退下。

唐太宗回去后,一来冷静后自觉无理,二来也是为了挽回面子,于是大开宴会,召三品官入席,自己则主宴并宣布道:“今天请大家来,是为了表彰尉迟恭的品行。由于尉迟恭的劝谏,唐俭得以免死,使他有再生之幸;我也由此免了枉杀的罪名,并教我以知过即改的品德,尉迟恭自己也免去了说假话冤屈人的罪过,得到了忠直的荣誉。因此,赐尉迟恭绸缎千匹。”

苏轼说:“威不可立也,惟公则威;明不可作也,惟虚则明。”唐太宗这样做,当然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公正”;同时,他也感谢尉迟恭。假使尉恭真的按他的话去陷害唐俭而致其死,又安知唐太宗肯“公正”起来,不冶罪于尉迟恭呢?与朋友相处也是一样,如果是真的待人,就应该对他加以爱护,不但帮助他渡过种种难关,而且也要帮助他克服种种缺点。这才是珍贵的情感体现。

5.如何同情人好好相处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之谓性也。

——《孟子》

她和男友相恋三年,她应该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的妻子。但在她的记忆中,男友一直不曾对她温柔地说过“我爱你”,觉得他一点都不浪漫。

直到有一天,男友郑重地对她说:“我们该结婚了。”她找不出拒绝的理由,但也找不到立即应允的感觉。她说要考虑一下,她想让男友给她讲出答应的理由。男友竟点点头,没有表示任何异议。结婚成了摆在她面前的严峻的问题,能不能嫁给一个缺少浪漫的人呢?

不少年轻人习惯于将爱情幻想成充满浪漫的故事,会得到许许多多出人意料的惊喜。但实际上,在爱的历程里,最让人感念一生的,往往不是那些平常总挂在嘴边的“浪漫”或“刺激”,而是那些不经意地渗入两个生命中的小小细节,看似无心的一举一动,其实包含了心与心的共鸣以及爱的默契。

一对夫妻一起上街,并肩走着。到了一个拐角处,街道忽然变窄,本来在丈夫右边的妻子轻巧地向前一跳,跑到了他的前面,走在他的左边。丈夫忽然慌了,急忙跑步赶上,将妻子拉到右边,说了声“危险”!一辆大卡车就在此时呼啸而过。

并没有惊魂的事情发生,只是卡车将地上的泥水甩了男友一身。他仍在嗔怪妻子:“不是告诉过你,走路要在我的右边,为什么不听?”这只是一瞬间,妻子却感到超过一生的感动和幸福。丈夫一直对她呵护有加,即使走路时也要将她放在右边的内侧,他用他的身体为她遮挡左边外侧的人流及一切。

妻子感到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而在这之前她总是以为他不懂得爱,不够浪漫。

真正地爱一个人时,其实不需要用什么招式,你只须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用心去体会对方的快乐和痛苦,并在对方感到失意时及时伸出温暖的双手。

爱人在生活上给了我帮助;爱人在事业上给予我支持;爱人承担了家庭中许多的责任;爱人将和我一起度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你要真诚地赞美爱人!

发自内心的爱,最有力量,也最容易引发彼此的共鸣。在对方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的双手;在自己遭受挫折的时候,对方也会鼓励你鼓起勇气,不断拼搏;在你寂寞的时候,爱人带给你心灵的安慰;在你快乐的时候,爱人和你一起分享;爱人带来了生活的甘泉;给了你工作的激情。所以要真诚地爱自己的妻子或丈夫!

明白这一点,你就知道什么比浪漫更珍贵了。

男女相识相爱,走进婚姻的殿堂,彼此之间要互存感恩的心态,感谢对方来到自己身边,无怨无悔地陪伴自己;感谢对方付出了真情实意,共同构建一个小家庭。

“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因为我有爱,所以我幸福。”记住白朗宁的这句话。夫妻相处久了,相互的缺点要能彼此忽视,彼此包容,要看到对方的优点,并经常赞扬对方,让对方在家庭里永远觉得自己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感觉自己在家庭里的分量无可比拟。

虽然婚姻生活是琐粹而平淡的,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努力去适应,同样我们也能够从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