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十大文豪——雨果
2431700000006

第6章 浪漫的旗手

美与丑的对照

童年雨果随母亲在西班牙居留期间,有一次去游览城内教堂。教堂里金碧辉煌。正当他对着壁画、石柱赞叹不已时,忽然教堂墙上开了一扇小门,从中钻出一个滑稽古怪的小人。这小人望空画了个十字,然后连击三下,马上又缩了回去,小门随之关闭了。原来这是教堂里安装的报时钟。小丑跑出来连击三下,表示三点钟。在这雄伟肃穆的教堂里,竟会出现如此滑稽的小丑,令人惊怪。更奇怪的是小丑的滑稽并没有破坏教堂的庄严气氛,反而更加衬托了教堂的庄严与神圣。这件事给雨果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他从中慢慢悟出一个道理,在悲剧中掺入滑稽丑怪,仍不会损害全剧的悲壮。

以后,雨果在生活中多次遇到这样的事情:在西班牙贵族学校念书时,校舍的森严、恐怖,使雨果感到十分压抑。可是,当早晨起床时,他被人唤醒,睁眼一看,面前站着的是一个相貌、打扮都十分古怪的驼背人。这个驼背人心地善良,工作勤恳,忠诚对待学生。现实生活中这个把丑与善如此鲜明地结合在一起的人物,更激起雨果内心一种隐秘的情感。

还有一个人是雨果的好朋友拉勃,一场大病毁了他的面容,眼眶、鼻子、嘴巴都烂掉了,牙齿黑如墨炭,只剩一只眼睛。然而这个人性情耿直,他的爽朗的笑声、高傲的眼光和丑陋的容貌形成鲜明对比。有一个年纪比他小得很多的小姑娘,竟深深爱上了这个丑陋的拉勃。这对相貌上美丑悬殊的情人的结合使人更加感到他们之间爱情的纯洁与真诚。后来这小姑娘不幸早逝,拉勃痛不欲生,每天都到她的坟头哭吊,不久也突然死亡。

生活中的崇高与滑稽、美与丑的共存与对照,给雨果以深刻启示:“真实的诗,完全的诗,是在相反事物的和谐之中,小丑存在美的旁边,畸形依靠着优美,丑恶滑稽藏在典雅、高尚的后面,恶与善相共,阴影与光明相共。”这些形成了维克多·雨果的独特的浪漫主义美学原则。这一美学原则,首先在《克伦威尔·序言》中得到理论阐述,然后又在他的戏剧、小说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一美学原则的运用,使雨果的创作呈现出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法国文坛上独树一帜。

初露才华

一八二九年,大仲马的五幕散文体正剧《亨利第三及其宫廷》在法兰西剧院上演,这一事件,标志着法国浪漫派对法国古典派取得不小的胜利。但是,雨果的朋友们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希望能有一出戏,既可以上演,又可以体现《克伦威尔,序言》中阐述的美学原则。当然,大家认为,这一使命只有雨果方能承担,雨果此时也萌发了这样的念头。

《亨利第三及其宫廷》首场演出时,雨果也去观看,散戏时他向大仲马表示祝贺。

“哈,我终于是你们的人了!”大仲马兴高采烈。

雨果接着说了一句:“现在该我的了!”

这时,雨果心里已经酝酿着几个题材。他先是选定了《玛丽庸·德洛姆》,不到一个月,全剧完成。

经性急的朋友们再三敦促,雨果决定举行一次剧本朗诵会。消息一经传开,法兰西作家们蜂拥而至。朗诵会在雕刻家德维利亚的工作室进行。巴尔扎克、缪塞、大仲马、维尼、圣夫、苏迈、斯达尔夫人、泰勒、梅里美、艾米尔·台尚兄弟等等如期赶到。雨果的朗诵,赢得阵阵喝彩。

朗诵刚一结束,肥胖的大仲马一把抓住雨果,以希腊神话中大力士赫拉克勒斯般的力气,把他举了起来。口中大喊道:“我们要把您送上荣誉的宝座。”还有些人则兴奋得发狂,跳跃、喊叫,他们感到,即使用“我受不了啦!”“我要昏倒了!”“我乐死了”这些感叹语,也无力表达内心的激动。

第二天早晨,法兰西剧院老板泰勒男爵不约而至,抢先为法兰西剧院要下了这个剧本的上演权。

三天之后,圣马丁门剧院老板阿莱尔也闻讯赶来。看到剧本手稿就在桌子上,拿过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在封面标题下写上已由他们剧院采纳的字样。面对这种情况,雨果只好告诉他,自己对各家剧院一视同仁,法兰西剧院已经抢先一步,他只能爱莫能助了。

又隔了一天,奥德翁剧院经理也登门拜访。雨果把阿莱尔写在剧本封面上的字拿给他看,同时告诉他,阿莱尔也已落到法兰西剧院的后边。

这位老板惨然一笑,仍拿起笔来说:

“雨果先生,请允许我在这位同行下边再开个收条。”

“那请便吧,不过我提醒您注意,前边已经有了两家。”雨果不愿让剧院白等。

“那无所谓,我就是乐意排队,天哪,谁知道呢?尽管前面已经有了两家,到头来,可能还是我上演这部作品呢!”

雨果在戏剧舞台上大显身手的时刻来到了!

爱女之死

一八四三年,是雨果的“悲惨时代”。这一年中发生了两件事,对雨果打击很大。第一件是《城堡指挥官》演出失败;第二件事则是雨果长女莱奥波第娜意外身亡。

《城堡指挥官》是一部诗体三幕剧。这出戏是雨果多次莱茵河之行的结晶。剧中凝聚了他对这块土地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对日耳曼民族的深切关怀。同时,剧本也包含了他执著追求的社会理想:要有一个明智的权威,让公理和正义主宰被邪恶和苦难折磨的社会。

这个剧本是应法兰西剧院老板之邀而写的。然而,此时法兰西剧院的主角演员已经换人。新的女星对浪漫主义不感兴趣,因此,拒绝出演这出戏。从一八三八年以来,雨果多年没写戏了,想借这个剧本掀起第二次《欧那尼》之战。为了获胜,雨果特地派两个年轻助手去找画家南端叶,向他要三百个年轻人。“三百个下定决心,不成功便成仁的斯巴达人。”南端叶曾是当年《欧那尼》啦啦队的干将,如今晃动着长发,对派来的使者说:“年轻人,回去对你们先生说,已经没有年轻人啦!”

首场演出,情况就不妙。尽管经过准备,剧场里有不少朋友,嘘声、笑声、口哨声仍连续不断。到第二场、第三场演出时,剧场已经乱做一团了。雨果的戏剧,总有反对者,但遭到如此冷遇,还是第一次。

一天凌晨两点钟,雨果和剧院领事一同往回走,经过杜伊勒里王宫时,雨果越想越气,禁不住大声呼喊:“倘若拿破仑活着,在法国就会只有一件事,上演《城堡指挥官》,皇帝也会亲临我的排练。”然而拿破仑已经不在人世,夸张的浪漫主义也已不像三十年代那么激动人心了。

报刊上的评论更是落井下石。雨果夫人的情人圣勃夫在暗中得意。他在记事本上悄悄写下:“雨果的强大才干变得一天比一天更粗俗。”

善意的朋友们在维护这个剧本时也有所保留。评论家儒勒·雅南在《辩论报》上撰文为此剧辩护,私下里却毫不留情地说:“如果我是内阁大臣,我要给第一个喝倒彩的人颁发奖章。”

巴尔扎克在写给德·韩斯迦夫人的信中也说:“我看了《城堡指挥官》的首场演出,诗写得很漂亮。不过……笔下缺乏真实感。”

一八四三年是彗星回头年。《城堡指挥官》上演时,赶上肉眼可以看到彗尾的日子,人们争相观赏。一家报上登载了一条小道消息,说雨果曾经抱怨“连上帝也在和我竞争”。有个漫画家抓住了这个话题,创作了一幅漫画:雨果独自一个坐在空无一人的法兰西剧院售票窗口,愁眉苦脸地向天空张望,还配上四句打油诗:雨果凝视着蓝色的天穹,

低声向上帝探问根由,

为什么星星都有尾巴

《城堡指挥官》却没有。

这次失败,给雨果打击很大。他主动抽回剧本,并从此不再写戏。

有人说,浪漫主义是短命的。一八四三年三月七日,成了浪漫主义戏剧的“滑铁卢”,距《欧那尼》决战的胜利,刚刚过了十年多点。

文学事业的损失是可以挽救的,雨果的创作来日方长。莱奥波第娜的意外身亡,却是怎么也无法补救的事。

一八四三年二月十五日,雨果的长女莱奥波第娜和一个出身航海家庭的年轻人夏尔·瓦克里结了婚。婚礼在巴黎举行,婚后新娘将和丈夫一起到勒阿佛尔去住。

雨果对爱女将离开自己而依依不舍。在教堂里,他即席赋诗献给这对新婚夫妇:你要爱你那爱你的人,愿他使你幸福

再见!成为他的宝贝吧,你是我们的奇珍!

亲爱的孩子,从这个家到那个家去吧,

把幸福带上,烦恼留给我们。

这里,人们把你挽留,

那边,人们却在向你招手;

女儿,妻子,天使,孩子,

尽你双重的责任,

给我们留下怀念,给他们带去幸福,

含一点泪珠离家,带满面笑容进门。

莱奥波第娜婚后十分幸福。她写给父母的信总是热情洋溢:

“我到勒阿佛尔已经一个多月了,还成天被包围在如此欢乐与甜蜜之中,感到如此幸福,以致我不时地突然对这种幸福感到担心,我觉得太幸福了,则不能持久……”

《城堡指挥官》演出失败之后,雨果和朱丽叶准备做一次远游,以排遣心中的郁闷。莱奥波第娜已怀孕三个月,常常感到莫名其妙的惶惶不安。她恳求父亲别出远门。但是,雨果还是决定出发,七月九日,他和莱奥波第娜告别后,就踏上了当年跟母亲去西班牙的道路,去寻找当年的足迹。

一个月后,雨果与朱丽叶开始往回返。经过一个小镇时,俩人到一间咖啡馆小憩,顺手翻阅着几天来没有读过的报纸。突然,雨果被报纸上的一条消息惊呆了,泪水夺眶而出……

这是一份《世纪报》,上面转载了《勒阿佛尔日报》的一篇报道:九月四日,在维勒吉埃发生一起海上惨案。原来是莱奥波第娜随丈夫一起驾一艘小艇外出,归途中遇到风浪,船翻了。夏尔·瓦克里本是游泳健将,他试图救出自己的妻子,在经过多次努力无效后,也和妻子一起沉没到水中。

事后,年轻夫妇被人装入同一副棺材,葬在住房附近的小墓地。

雨果昼夜兼程赶回巴黎。王宫广场的住宅长时间笼罩着悲哀气氛。阿黛尔成天手里捧着女儿的头发,一声不响;雨果则默默地流着泪,一面哀叹:“我一半的生命和心死去了!”一面向上帝发出质疑:“啊,我的上帝,我究竟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情?”

他甚至扪心自问,这是不是由于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去追别的女人而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