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
1831年秋天的一个傍晚,雨果在书房倚窗外眺,凝望着窗外缤纷的落叶,不觉心中怅然。他曾希望既能恢复同圣佩韦之间的友谊,同时又能保住家庭的幸福。但现在看来这种希望已经破灭了。
雨果曾给圣佩韦送上一册《巴黎圣母院》,期待着从他那里得到一篇关于《巴黎圣母院》的文章。尽管他们之间已有3个月没有通信,但雨果仍确信能轻而易举地唤起圣佩韦的责任感,重新唤起对他的敬慕。
然而雨果却错了!这段时间圣佩韦性情大变,变得尖酸而又刻薄。他肆无忌惮地向所有的朋友,甚至对一些教士谈起阿黛儿。他的虚荣心已得到了满足,因为整个巴黎都在谈论他们的爱情。雨果见没有回音,再次写信,邀他“长时间地、深入地、和风细雨地交谈”。没承想雨果的这一举动却激怒了那位多疑之人。1831年3月13日,雨果收到了圣佩韦的回信。信中说:“如果我对你说这种友爱仍和昔日一模一样,这种敬慕在我身上仍如同发自内心的、驯服的、家庭似的崇拜,那就是欺骗你……不管我对你是否有罪,还是可能在你眼里显得有罪,我都认为,我的朋友,在我们亲密友好相处时,你本人对我也有一些明显的过错,缺乏真诚、信任和坦白而产生的过错。”
读了这封信,雨果感到莫名其妙。过了5天,也就是3月18日,才给圣佩韦发信:“我不愿意根据你的信给我的最初印象复信,它太叫人伤心,太尖刻了。要那样,我也可能会不公平地写一通。我宁愿过几天再复。今天我至少冷静下来了,能好好读你的信了,不怕触动它给我留下的那个深深的创伤了。应当说,我不认为我们之间所发生的、天底下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的那些事什么时候会被遗忘……你该记得,在我生活中最痛苦的时候,在我不得不在她和你之间进行选择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些什么事。回想一下我怀着信守诺言和按你的意愿办的坚定决心对你说的话和对你的提议。请你回忆一下,并告诉我,你怎么能说在这件事上我对你不真诚、不信任、不坦白呢?而且还是在刚刚过去3个月之后,你就说出这些话来……我现在原谅你。但是,将来总会有一天,你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的……”
阿黛儿夹在这两个男人之间、因他们的争吵而忧患成疾,她病倒了。这使两人深受震动。为了阿黛儿,他们之间出现了短暂的握手言和;但因为彼此都缺乏信任,讲和并未带来什么愉快。圣佩韦写信给雨果:“我能去向你握手问好吗?”雨果则回答:“请你在近日内和我们共进午餐。一定。”可当3个人真的坐在一起时,情况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雨果留心地盯着妻子和朋友的举动;只剩他和阿黛儿后,雨果就对她发脾气。开始时,阿黛儿尽量以温柔来平息他的怒火,但后来,她自己也失去了耐心,对丈夫说道:“你折磨我,使我不如过去那样爱你,这难道是我的过错吗?”
这时候,雨果便跪倒在她的脚下,请求原谅。接着又给她写信,表示歉意。为使他安静,阿黛儿请求当圣佩韦再来时,他都要在场。但这样只能使做丈夫的更加提心吊胆。
这一年的夏天,阿黛儿失去了对声名卓著的丈夫的爱。雨果尽管肝肠寸断、伤心欲绝,还是无奈地向情敌承认了这点:“你的行为正直而完善,你没有也不可能伤害任何人……都怪我可怜而又不幸的头脑,我的朋友!眼下,我比任何时候都更爱你。我恨自己,一点也没夸大,我恨自己竟疯到这个地步,病到这种程度。假如在什么时候你需要我的生命,我都会为你把它献上,这算不了什么牺牲。问题在于,你知不知道我现在是一个不幸的人?——这话我只对你一个人讲。我确信我已经为她献出全部爱情的那个人完全有可能不再爱我,这事可能与你关系不大。……是的,可怜我吧,我实实在在很不幸。我自己也不知道拿这两个人该怎么办了——这两个我爱他们胜过世间一切的人,而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可怜我、爱我、写信给我吧……”
这封信极大地满足了圣佩韦的自尊心,使他快乐无比。他一方面以胜利者的姿态致信雨果,给他指点;一方面又与阿黛儿通信。后者时而从邮局自领,时而以西蒙夫人的名义收信,并以信相复。信中她称圣佩韦为“我亲爱的天使”。
可怜的阿黛儿——清白一生的小公务员的女儿,生来与浪漫主义戏剧无缘,也不是演爱情喜剧的角色;她只是一个善于料理家务、多愁善感的贤妻良母。在这场“三角恋”中,她始终没有激动的欲望,只想和丈夫、朋友保持纯洁的关系。
但圣佩韦却不然。阿黛儿激起了他的情欲,也只有在阿黛儿委身于他的那一天,他对雨果的报复才算完成。
9月,圣佩韦终于使阿黛儿同意与他幽会。起初约会的地点是一所幽静的小教堂,他们躲在教堂圆柱后低声交谈;后来就到了圣佩韦的小房间里。
圣佩韦是如何引诱这位敬畏神明的女人迈出这失去理性的一步的呢?——通过嫉妒。他假装要去找别的的女人寻求安慰,于是阿黛儿害怕突然失去他,便答应了他的要求。这使他平生第一次征服了这个在别人看来是那样不可接近的女人。
维克多·雨果痛苦的心情可以想见!他不可能没听到那些流言蜚语;圣佩韦到处宣扬,整个巴黎都在谈论这场胜利。雨果曾为这份爱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仅为了征服这个女人,他就奋斗了3年;他是多么想建立一个既浪漫纯洁、又有肉体快乐的理想家庭!8年中,他满以为阿黛儿对他充满了虔诚的崇拜,于是便将全副身心都投入了自己的作品和战斗中。可他却错了!在他一门心思惦记自己的作品的时候,他却没有察觉身边的这颗心灵已经失望枯萎!猛然醒悟是可怕的:
“爱人者不被人爱是不幸的,啊!这真是可怕的事情。看看这个女人吧,多么迷人的造物!她优雅、妩媚;她娴静、白皙、纯真;她是家庭的欢乐和爱。但她不爱你,也不恨你。她不爱,这就是一切。你如果有勇气,就去探测一下这种失望有多深。请看这个女人,她不理解你。你跟她说话,她不听你。你的万缕情丝向她飞过去,她无动于衷,任随它们飘走,不加驱赶,也不予挽留。大海里的岩石也没有植根在她心中的无情冷酷、固执……”
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他身上有一种神秘的转化能力——化悲痛为诗章,一首首诗从诗人的笔下倾泻而出。1831年11月,他出版了他的新诗集——《秋叶集》。这是一部杰出的抒情诗作,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对年轻人,这些诗说的是爱情;对父亲,说的是家庭;对老人,说的是往昔……这是一些落叶,如同所有秋天枯萎了的叶子一样的落叶。这里根本没有骚动和喧嚣的诗;这里是一些宁静和平的诗句,是一些描写家庭、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的诗句。这是一道忧郁而恬静的目光,到处投射,投射在眼前的事物上,特别是投射在过去的事物上……”诗集中浸透的那种无可奈何的忧郁,吸引了1831年的读者,深深打动了他们的心灵。如《落日》组诗中的这一首:今晚,太阳已经在浓浓的云中落下。
明天将会有雷雨,还有傍晚和黑夜,
接着是黎明,曙光交织着点点飞霞,
又是黑夜和白昼,光阴可永不停歇!
时光一天天流逝,时光将齐头并进,
跨过巍巍的高山,跨过茫茫的海洋,
跨过银波闪闪的江河,还跨过森林,
林中有我们亲人亡灵的颂歌飘响。
在那大海的脸上,在那高山的额头,
有皱纹而不衰老,树木都常绿可爱,
越活就越是年轻;乡间的江河水流,
不断向高山取来波涛,再交给大海。
而我呢,岁月流逝,我就会背曲腰弯,
我在阳光普照下发冷,不久的将来,
周围是一片欢乐,我一去不再复返,
而世界依然广阔,依然是多姿多彩!
读者也许会想,诗人在写这首诗时不到30岁,何以发出“人生易老”的感叹呢?在《何处是幸福》这首诗中,读者或许能从中得到某种启示。诗人在描述了一个人所要走过的历程——童年、青年、老年三个阶段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一个人,上帝啊,就这样走着,总是越来越沉郁,
从光辉的摇篮,到充满阴影的坟墓。
这便是人的一生,这算是尽其天年!
在愉快、爱情和幸福中间,
这算是有他的一份!唉声叹气实是狂妄,
杯中斟满的便是这样的玉液!
唉!出世为人,活着盼望死亡的来临!
长而惋惜无欲的童令,
老而惋惜欢乐的青春,
死而惋惜晚年和生命!
何处是幸福?——可怜的人呵!
幸福,上帝呵,你曾给过我。
在失去了爱情的幸福和友谊的快乐之后,维克多·雨果战胜了悲痛,并将其以完美而又朴素的形式倾注在诗句之中。
1832年,从刚步入30岁的雨果身上,再也找不到18岁时那种天使般的魅力和新婚燕尔时的那种征服者的神态了,斗争和忧愁已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他的身体也开始显得发福了,脸庞变得丰满起来,威严的神态看起来不像个骑士,反倒像个皇帝。他把目光转向了内心世界,时常凝神沉思。他热爱战斗,可他需要有人支持;而他的朋友却越来越少了。圣佩韦不怀好意地旁观、窥视;拉马丁总是不冷不热,保持距离,而且,从1832年到1834年,他一直在东方旅行;浪漫主义圈子里的人觉得雨果超过了他们,因此牢骚满腹,如阿尔弗雷·德·维尼容忍不了曾是“亲爱的维克多”的成就,当《两世界评论》登载了一篇文章如此谈论雨果——“今日的戏剧、长篇小说、诗歌,都因这位作家而得到发展”时,他竟表示抗议,并且要求作出更正!
虽然,身边的朋友们明显地疏远了,他的文学成就也为他招来了更多的敌人。但雨果在世界文坛上的首席地位,却已确定无疑。自《欧那尼》、《巴黎圣母院》、《秋叶集》发表以来,拜伦已经去世好几年、歌德和瓦尔特·司各特也已站在死亡的门口,夏多布里昂和拉马丁则默默无声,雨果已无可争辩地成为世界第一流的作家。
1832年春,巴黎霍乱流行。一天,雨果的长子小查理被人从学校送了回来。孩子脸色苍白,一连呕吐了几次。不多一会儿,他的身体又开始僵硬发凉,脸色铁青,手指青紫。显然,他也不幸染上了霍乱。医生强调,除按他的方法治疗之外,还需要用法兰绒蘸上酒精不停地给孩子擦身。父亲亲自担负起这项工作。整整一个晚上,雨果往来于病榻和火炉之间,先把法兰绒烘热,然后用力摩擦孩子的皮肤。孩子还不停地呕吐、要水喝,不停口地叫着:“我口渴。”他娇嫩的皮肤虽被擦得发红,但摸上去仍旧是凉的。
直到第二天的早晨,孩子的体温和感觉才恢复过来,脸上开始有了血色。3天之后,小查理终于病愈,一家人这才松了口气,脸上出现了笑容。
巴黎城也乱了。当人们搞清楚并不是有人在水果和食物里投放了毒药而是霍乱流行的时候,纷纷跑回家里躲了起来。全城一片死寂,剧院大门紧闭,街角上堆着一堆堆装着死尸的麻袋——死去的人太多,已没有那么多现成的棺材。这一来,城里的孤儿、乞丐、无家可归的人就更多了。
有一天,雨果从《司法报》上看到了这样一桩案子。案犯克洛德·格是个工人,被工厂主辞退后,妻子儿女的生活没有了着落。迫于无奈,他便靠行窃养家活口,结果被判5年徒刑。在狱中,克洛德因对狱卒的虐待实在忍无可忍,便把看守打死,他最终也被判了死刑。
“又是死刑!他们何时才会罢休?”激愤之中,雨果写出了短篇小说《克洛德·格》(1834年发表)。同1828年发表的《死囚末日记》的主题一样,两部小说所描述的都是当时不公正的酷刑,抨击那个被富人和权势者掌握着的社会法律。他永远忘不了孩提时代所见过的那些被迫害的人们,教父的话——“自由高于一切”一直在他耳边回响。他想写一部关于“穷苦人”的长篇小说,特别是想写一个被法律的鹰犬追逼的罪犯。当时,他已在构思一个高尚的主教形象,并做了一些关于狄涅主教米里哀——一个圣徒的笔记。他希望成为一个社会小说家和穷人的辩护人。但与此同时,他也专心于发财,签订出版合同时和出版商讨价还价。这并不奇怪,他有一个家庭、4个孩子靠他抚养。为了确保4个孩子的前途,他需要钱;昔日的清贫,教育他一丝不苟地管理他的账目。
当时人们认为,要想在文学上发迹,最好的捷径是剧院。一出戏如果演足50场,每场票房收入2000法郎,总收入就是10万法郎,剧作者从中可得12000法郎,而且还能得到5000法郎的稿费。当时雨果的《欧那尼》头三版就收入了15000法郎,而《巴黎圣母院》只给雨果带来这笔收入的四分之一。更重要的是雨果知道,戏剧可以——也应当发挥一种政治和道德的影响:“戏剧就是讲台,戏剧就是论坛。”反对压迫者,保护被社会排斥、被放逐的人——这便是雨果心爱的戏剧主题。6月1日,雨果开始写《国王取乐》。这个剧本的构思是雨果在布卢瓦时产生的。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弄臣特里布尔,就出生在雨果将军家附近。在父亲家中,雨果从《布卢瓦志》中发现了这个人物。他完全抛开了真实事件,以弗朗索瓦一世为中心人物,构思了一出情节剧。
在杜伊勒利宫花园里,老人们正在散步闲谈。雨果向花园深处走去,在靠近塞纳河边,他找到一个僻静的角落,那里摆放着一把椅子,最近他常去那里散步写作。因长期在灯下工作,加之每天傍晚看日落,雨果的眼睛十分疲劳,眼眶常常发炎。医生让他到有草木的地方多走走,草木的绿色对他的眼睛有好处。雨果戴上眼镜,开始工作起来。他已经写了好几天了,今天一定要把第一幕写完。国王的侍从特里布尔,相貌奇丑,对荒淫的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俯首帖耳;同时他又是一位慈爱的父亲。然而,国王却要夺走他心爱的女儿……
突然,枪声大作,绿树丛中的静谧被打破了。有人高声喊:“喂,花园里的人们快出去!马上要锁门啦。”
雨果急忙收拾好稿纸,向外跑去。铁栅随即在他身后关上。原来巴黎又发生了起义。大街上枪弹乱飞,连个人影都看不见,各家各户门窗紧闭,而这个地段恰好又没有店铺,雨果只好藏身在路旁两根石柱之间。王家军队正在进攻起义者的阵地,见难以攻下,便改用包围的计划。射击方向改变了,雨果这才得以离开这个危险的避难处。
起义从一个街区蔓延到另一个街区,巴黎沸腾起来。“公民们,拿起武器!共和国万岁!”的口号响彻巴黎每个角落,激励着全城的居民。不到一个小时,便筑起了数百个街垒。起义者占领了军火库、市政厅和巴士底狱。枪声彻夜不停。政府调动了常备兵团和重炮部队同起义军作战。6月6日晚,起义被镇压下去了。
第二天,雨果到台尚家赴宴,听朋友们讲述了这次起义的情况。工人们的英勇无畏,深深感动了雨果。13年后,他在《悲惨世界》里再现了6月起义的日日夜夜。虽然他本人没有参加1832年的街垒战,但他笔下的人物都参加了这场建立共和国的战斗。
巴黎正加紧整顿秩序,全城特别戒严。居民到了晚上,连大门都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