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会说一口漂亮话
24532400000003

第3章 第一天言之有技——要会说话更要说好话(3)

“治学”本就是对教授的褒奖,因为没有成就的人是没有资格对大学生们“谈治学经验”的。而老教授只改一字,却尽得风流。人们更见其治学严谨,为人谦虚的风格,真可谓妙不可言。

三、转移对象法

当受到表扬或夸奖的时候,如果你感到在众人面前窘迫的话,你不妨想办法转移人们的注意力,使自己巧妙地“脱身”,把表扬或夸奖的对象“嫁接”到别人的身上。

有一年“八一”建军节,贺龙参加了兴县的文艺晚会。一位“少年诗人”朗诵自己的新作:“我要讲一个英雄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南昌起义,这个英雄就是贺老总!”刚朗诵到这里,突然有人喊:“小鬼,你这话不对头,南昌起义怎么只有一个英雄!”说话的正是贺老总。贺老总把他招呼到跟前,亲切地说:“小鬼,我告诉你,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是周恩来副主席,还有朱德、刘伯承、聂荣臻同志,那时我还不是共产党员呢,能算什么英雄?不过你朗诵挺有感情,回去好好改改,改好,再朗诵,下一次我一定还来听。”

贺老总不让“少年诗人”歌颂自己,而是把歌颂的对象转向周恩来、刘伯承等人,充分表现了他的谦虚、豁达、虚怀若谷的品质,在场的群众对贺老总更加崇敬了。这样就比直接说“我不行,我没功劳”之类的谦词好得多。

四、相对肯定法

面对别人的称赞,如果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不但起不到谦虚的自贬,反倒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

现实生活,类似这样的人屡见不鲜。比如有人称赞某影星演技高超时,她竟不屑一顾地说:“这算啥?”言外之意,她的真本领还没有拿出来。再如有一位小说作者,受到几篇评论文章的吹捧,就飘飘然如堕五里雾之中。当记者称赞他时,竟说什么“只不过手痒闲玩玩而已”!这种谦虚,充其量是一个“艺术阿混”,因为他对艺术缺少一种真诚的态度。

由此看出,谦虚要掌握好一定的分寸。

有一天,人们对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说:“你创建了世界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吗?”玻尔幽默而含蓄地说:“也许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自己的愚蠢。”

玻尔对别人的赞扬,没有自我炫耀,但也没有完全自我否定。而是相对地肯定了自己“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自己的愚蠢”的优点。他把自己的成绩归结为人人可以做到,又很难做到的优点,用来说明自己与别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也没有什么秘诀,既表现了自己的谦虚,又给人一种鼓舞力量。

只有掌握了诸如上列的谦虚之道,你才能在不张扬的同时,得到人们的嘉赏,也为自己的成功铺路。

必须说谎时,也要“一脸真诚”

我们听着《狼来了》的故事长大,并且受到大人们的告诫:做人一定要诚实,否则就会像那个放羊的小孩一样被狼吃掉。的确,诚实是做人的根本,这似乎毫无争议。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不自觉地会撒谎。特别是在适当的时候,一些善意的谎言,能让我们以及身边的人生活得更美好。

一架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遇到了沙尘暴,不得不迫降在沙漠里。但是飞机已经严重损毁,无法再行起飞,通信设备也损坏,与外界通信联络中断。乘客和驾驶员都陷于绝望之中。出于求生的本能,他们为了争夺有限的干粮和水而相互谩骂,甚至动起手来。

这时,一个乘客站了出来说:“大家不要惊慌,我是飞机设计师,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听我指挥,就可以修好飞机。”此言一出,好比一针强心剂,稳定了大家的情绪,他们听从那名乘客的指挥,自觉开始节省水和干粮;一切变得井然有序起来,大家互帮互助,和风沙困难作着斗争。

十几天后,飞机还是老样子,没有任何可以修好的迹象;但有一支驼队经过这里时,搭救了他们。

到达安全地带后,人们才发现,那个自称是“飞机设计师”的乘客不过是一个对飞机一无所知的小学教师。有人知道真相后就骂他是骗子,愤怒地责问他:“大家命都快保不住了,你居然还忍心欺骗我们?”小学教师从容地笑笑说道:“假如我当时不撒谎,大家能活到现在么?”

一瞬间,大家就对这位教师另眼相看了:不仅不再以骗子的名头来称呼他,反而把他列为拯救大家的英雄。

有这样一句话: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当我们为了他人的幸福和希望适度地说一些小谎的时候,谎言即变为理解、尊重和宽容,具有神奇的力量。父母的一句谎言,让涉世未深的孩童脸若鲜花,阳光开朗;老师的一句谎言,让彷徨学子不再彷徨,更好成长;医生的一句谎言,让恐惧的病人从绝望的边缘走向新生……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时不时地撒些小慌,用来调节气氛或者是融洽关系。

比如:妻子的手艺本来不佳,但是丈夫看起来却吃得津津有味,而且边吃边赞:“味道好极了!”想必,妻子的心里必定如蜜一般甜美,从此做饭会更加用心,家庭也必定会充满温馨与和谐。

再比如:当一个同事突然改变了装束以后走进办公室时,总有人要赞美一番:“哇,你今天真不错!看起来年轻了好多。”说这话的大多是女人。亲热一点的还会上前摸摸衣服的质地,从上到下地打量一番。其实这位同事已经开始老了,毕竟四十挂零了么,这套衣服也并没有那么好,甚至是和她以前的衣服相近的。但是她会因为得到赞美而高兴起来,并对赞美她的人心生亲近。

可见,说谎已经逐渐成了一门成长的必修课。能够不损人又利己,说说谎又何妨呢?

但要注意的是,即使是要说谎,也要让谎言看起来很“真诚”,否则,你说的谎便会毫无价值,甚至产生反作用。

那么怎样让谎言看起来真诚呢?

比如,有人托你帮着安排工作,这忙你不见得帮不上,但却不想为此而去求人,透支自己的人脉资源。如果你直接说:“真不好意思,这忙我估计帮不了。”那对方多半会骂你不仗义。但如果你把谎言修饰一下,说得真诚一些,效果就不一样了。

你可以先坦率诚恳地说:“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会尽力而为的。明天我马上拿你的简历去找熟人……过几天你再来好吗?”

几天后,你应该抢在人家还没有来之时,去个电话或亲自上门去拜访。“这几天我一直为你的事活动,东门那个单位可能没有什么希望,南门那个单位却说要研究研究。”

再过两三天,你主动找到他:“真对不起,你托的事目前都已落空了,我找过所有我熟识的人,但是……真没办法,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可能你根本没去找那些熟人,但对方还是会对你感激不尽。

再比如,你出差去外地,有朋友托你为他购某种型号的产品。即使你知道“任务艰巨”,也请你不要马上拒绝对方的要求,应该马上接受对方所给予的用于购买商品的金钱,并坦率表明一定帮他找找,若有的话定帮他买回来。然后,在出差地点再给对方去个电话或电报,说你走完了几家大商场都没有发现那种型号的产品等。

通过上面的例子,想必你已经对“真诚的谎言”的秘诀通晓一二了吧?当然,这种方法不宜常用,只能偶尔为之作为应急之法。经常为之,定会露出破绽,遭人指责。大多数人都喜欢言出必行的人,却很少有人会用宽宏的尺度去谅解你不能履行某一件事的原因。

另外,还应注意,别让你的身体语言显示出与谎言不相符的信息,导致你的“真诚”露了馅。

如用手遮住嘴巴、触摸鼻子、摩擦眼睛、抓挠耳朵等都是人们在撒谎时常常不自觉流露出的“经典”动作。这些小小的肢体语言其实是我们潜意识对内心的一种真实的反映,所以只要你不小心就会被自己的肢体语言所背叛了。所以,在交际场合一定要十分谨慎自己的肢体语言,别在不知不觉中让它们泄露了你的秘密。

让你的表情为语言助兴

表情就像一台展示我们人的感情、欲望、希冀等一切内心活动的显示器。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由于其直观性,常常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与人交往时,不妨学着运用丰富的表情,为你的语言增光添彩。

表情中最具感染力的莫过于微笑了。发自内心的微笑,可以在瞬间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被视作“参与社交的通行证”。拿破仑·希尔这样总结微笑的力量:“真诚的微笑,其效用如同神奇的按钮,能立即接通他人友善的感情,因为它在告诉对方:我喜欢你,我愿意做你的朋友。同时也在说:我认为你也会喜欢我的。”

有一位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研究心理学,退休后,就和丈夫商量着开了一家心理咨询所。没想到,生意异常红火,每天来此的人络绎不绝。预约的号甚至排到了几个月以后,有人问她,她如此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老太太说,其实很简单,他们夫妇的主要工作就是让每一位上门的咨询者经常操练一门功课:寻找微笑的理由。比如,在你下班的时候,你的爱人给你倒了一杯水;下雨的时候,你收到家人发来的让你注意安全的信息;在平常的日子里,你收到了一封朋友发来的写满祝福和思念的电子邮件;在电梯门将要合拢时,有人按住按钮等你赶到;清洁工在离你几步远的地方停下扫帚,而没有让你奔跑着躲避灰尘;有人称赞你的新发型,雨夜回家时发现门外那盏坏了很久的路灯今天亮了等诸如此类的生活细节,都可以作为微笑的理由,因为这是生活送给你的礼物。

那些按他们夫妇要求去做的人发现,几乎每天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十来个微笑的理由。时间长了,夫妻间的感情裂痕开始弥合,与上司或同事的紧张关系趋向缓和,日子过得不如意的人也会憧憬起明天新的太阳。总之,他们付出的微笑,都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微笑的力量非凡。它有助于缓解负面情绪,并有利于人们之间的交往。微笑能引发健康的情绪,减轻生活的紧张感与环境的束缚感,使你的生活变得快乐。

一位业绩卓着的推销员,推销的成功率高得让人不敢想象。他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在每次敲开陌生人的门之前都对着随身携带的镜子微笑,当他觉得自己的笑容足够真诚时,才带着这样的微笑去敲门,客户就是因他这样永远不变的笑容而情不自禁地被俘获了。

微笑的功能是巨大的,但要笑得恰到好处,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微笑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

微笑的要求是:发自内心、自然大方,显示出亲切,要由眼神、眉毛、嘴巴、表情等方面协调动作来完成。要防止生硬、虚伪、笑不由衷。可以自己对着镜子练习,一方面观察自己的笑的表现形式,更要注意进行心理调整,想象对方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是自己多年不见的朋友。还可以在多人中间,讲一段话,讲话时自己注意显现出笑容,并请同伴给以评议,帮助矫正。

另外,眼睛也是表情中的一大亮点。眼睛一直都被人们称为心灵的窗户,泰戈尔说:“一旦学会了眼睛的语言,表情的变化将是无穷无尽的。”这说明,眼睛语言的表现力是极强的,是其他举止无法比拟的。

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时,目光的交流总是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信息的交流要以目光的交流为起点。应该学会在不同场合与不同情况下运用不同的目光。

见面时,不论是见到熟悉的人,或是初次见面的人,首先要睁大眼睛,以闪烁光芒的目光正视对方片刻,面带微笑,显示出你的热情和喜悦。如果和对方是初次见面,还应微微点头,行注目礼,表示出尊敬和礼貌。

开始交谈后,应当不断地通过各种目光与对方交流,调整交谈的气氛。交谈中,应让目光始终停留在对方身上,表示对话题很感兴趣。但应当注意,交流中的注视,决不是紧紧盯住对方的眼睛,这种逼视的目光是失礼的,也会使对方感到尴尬。应当自始至终地都在注视,但注视并非紧盯。用目光笼罩对方的面部,同时应当辅以真挚、热诚的面部表情。用目光流露出会意的万千情意,使整个交谈融洽、和谐、生动、有趣。

交谈和会见结束时,目光要抬起,表示谈话的结束。道别时,仍用目光注视着对方的眼睛,面部表现出惜别的深情。

在集体场合,开始发言讲话时,要用目光扫视全场,表示“我要开始讲了,请予注意”等。

此外,在交谈中,随着话题、内容的变换,也要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或喜或惊,或微笑或沉思。也可以增加交流的意义和沟通的力度。比如:当别人诉说自己的不幸时,你要流露出伤心和惋惜的表情;当别人诉说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时,你可以眉头微皱,露出愤怒的表情……这样可以让对方感到你是和他感情一致,站在统一战线上的。而在诉说自己的请求或者困难时,则可以流露出或惆怅或诚恳的深情,这样便于对方理解你的难处,感染对方伸出援助之手。

总之表情语言是千变万化的,但都是内心情感的流露。学会掌握和运用表情语言,能让你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找到打开话匣子的钥匙

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中碰到陌生人的时候,起初会感到不自然,彼此之间好似隔着一道铁门,或者出于羞涩或不自信,不知道该如何打开话匣子,如何说出话来才能让对方喜欢。因此而错失了许多结交朋友、展示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