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会说一口漂亮话
24532400000007

第7章 第三天言之有情——会说话的人能把话说到对方心窝里(1)

说到这,那先看看“物往贵处说”这句话到底好在何处呢?

买东西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一种生活行为。人们日常购物的普遍心理是,自己能够用“廉价”购得“美物”,通常那些善于购物的人都具有用低价买好货的本领。

但是,即使不是购物的“精明人”,也会希望自己能做精明人才能做的精明事,即使自己不是善于购物者,但还是希望自己的购物能力能够获得别人认可的。

就像你花了40元买了一样东西后,被别人认为需要80元时,心里就往往会有一种兴奋感,觉得自己很会买东西。与此相反,你若是买了一件商品,自己花了80元,别人却认为只需40元就可以买下时,你一定会有一种失落感,觉得自己太不会买东西。

正是这种心态的存在,“物往贵处说”这种说话技巧便有了用武之地。

高冉欣买了一套新款的连衣裙,那天穿出来正好让李梦瞧瞧,其实李梦知道市场行情,这种衣服两三百元完全能够买得下来。于是李梦便在猜测价格时说:“这套连衣裙穿在你身上很漂亮呀,至少得花四五百元吧?”高冉欣听后非常高兴,笑着对她说:“你没想到吧,我花200元就买下来了!”

李梦的说话方式是很有技巧性的。明明能真正估计出那套连衣裙的市场价格,但是她却故意说高衣服的价钱,从而使对方产生成就感,心里自然就很高兴了。

“物往高处说”这个方法很能讨对方欢心,而且说出口来又很简单,你只要对对方购买的东西的价格高估就可以了。当然“价格高估”也要注意,首先你要对商品的物价心里有底,其次是不能过于高估,否则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与“物往贵处说”这种说话技巧一样,“人往年轻讲”也具有收买人心的奇特效果。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永葆青春,但是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增长,人也会渐渐地老去。所以,大部分人对自己的年龄就非常敏感,这其中,女人对年龄的敏感程度是最高的。试想一下,你明明是二十左右的年轻女孩,却被中学生叫做阿姨,你的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呢?或者你明明是一位刚刚三十出头的小伙子,却被别人叫做是中年人了,你的心里面能高兴吗?

出于成年人普遍存在的这种怕老心理,“人往年轻讲”这种说话技巧便有了讨人喜欢的“市场”了。这种技巧的特征在于把对方的年龄尽量往小处说,从而使对方觉得自己显得年轻,保养有方等,进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具体来说,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你说她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一个六十多岁的男人,你说他看上去只有四五十岁,这种“美丽的错误”,对方不会认为你是缺乏眼力,而对你心生反感的,相反,他们会从内心深处接纳你,喜欢你。

总之,我们这里所说的“物往贵处说,人往年轻讲”,说白了就是投其所好。当然,我们的出发点是光明正大的,我们的这种“投其所好”,无论是对自己、对对方还是对社会,都是非常有用的,它不仅能给对方、给社会带来欢乐,而且也为自己带来一个广泛的交际圈。对于这样“美丽的错误”与“无害的阴谋”,大家又何乐而不为呢?

找到和对方有“共鸣”的话题

相信听过收音机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收音机都是有频段的,只有调到相应的频段才会收听到你想要听的信息。比如:你要听“北京蓝调”,那就得调到“北京蓝调”的1018兆赫;你要听北京交通台,那就得调到北京交通台的1039兆赫……

其实,与人交谈也是一样,每一个人也是有相应的频段的,只有进入了他们认可或者说喜好的那个频段,进入他的收听范围,他才会对你以及你的说话内容感兴趣,我们和他们沟通、交流的时候才会非常流畅或顺畅。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够把握住对方频段呢?要想进入谈话对象的轨道或者频段,关键是要和对方保持“同步”。也就是说要和对方达到一种“共鸣”。从你口中说出的话,对方乐意听,愿意听,这就是一种“共鸣”。否则,你的言语就会成为没有任何效力的废物,或者引发厌恶的根源。

徐聪刚调到省委办公室那段日子,在部门里连一个朋友都找不到,但他连原因都不知道。原来,他认为自己在官场上步步高升,正是春风得意时,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都感到非常的满意,几乎每天都使劲地向同事们夸耀自己的工作能力,夸耀自己在来省委办公室求人办事的人面前的威风。然而,同事们听了后不但没有分享他的“得意”,还越来越疏远了他。

幸好,当了多年领导的老父亲给他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从此以后,他极少在同事朋友面前夸耀自己了。相反,他在老父亲的指点下,愿意主动去听同事和朋友们谈谈他们关心的事。久而久之,他的同事们都成了他的好朋友。

人们最感兴趣的就是谈论自己的事情,而对于那些与自己毫无相关的事情,大多数人觉得索然无味,很多事情也许在你看来意义重大,却常常不能引起别人的同感,甚至还会让人觉得好笑。

比如年轻的母亲高兴地告诉别人:“我家宝宝会叫妈妈了。”可旁人听了会和她一样地高兴吗?不见得。他们大概会想,这是正常的事情,谁家的小孩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何必大惊小怪!

所以,与人交谈时,要竭力忘记自己,不要总是谈你个人的事情。每个人都非常重视自己,也会希望别人重视自己,如果你与谁谈他比较关心,或者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你一定会给对方以最佳的印象。

马克是一家民营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在创业之初,由于国家政策、大众观念等对私营企业的偏见,他们遇到很大困难,各种批文很难拿到,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他在多次拜访国土局某局长失败后,他想再这样做,自己将永远失败。马克在反复研究了人际关系并思考后,他终于找出对方喜欢的东西,来一个“投其所好”。

“一天,我又到局长那里拜访。这一次,我学会了观察,我有了新的发现——局长办公座位上方有一幅巨大合影。上面,局长同余秋雨先生坐在沙发上开心地笑着。于是我对他说:‘黄局长,我一直想请余秋雨先生帮我签个名,但从未如愿,我听说,您跟余先生关系非常好,您怎么会跟他那么铁?’这一问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黄局长的脸色马上变亮了。”

“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本人很喜欢文学,很多年前,余秋雨还没有成名前,我们就是朋友……”

接着,马克又“小心翼翼”且“轻描淡写”地向黄局长提出自己与王蒙先生有很深交情,超过他的预想,黄局长马上说:“有时间,你请他到深圳来,我来‘埋单’。”

关于这个话题,他们谈了足足两个小时,离开时,马克带着已批过的申请报告和局长对他工作更多支持的承诺。

现在,黄局长早已离休了,但他们仍然是很好的朋友。

他们从开始交谈到最终熟悉,以至于取得了申请批复的成功,就在于马克找到了“余秋雨”、“王蒙”这些双方的共同点。

要想和对方有“共鸣”,关键是找话题。有了好话题,就能使谈话自如。好话题的标准是:至少有一方熟悉,能谈;大家感兴趣,爱谈;有展开探讨的余地,好谈。

那么,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找到“共鸣”的话题呢?

(1)要选择众人关心的事件为话题,最好是大家都了解或者亲身经历的事件。这类话题是大家想谈、爱谈、又能谈的,人人有话,自然就能说个不停了,以至引起许多人的议论和发言。

(2)巧妙地借用对方的某些材料为题,借此引发交谈。比如借助对方的姓名、籍贯、年龄、服饰、居室等,通常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关键是灵活自然,就地取材,其关键是要思维敏捷,能达到由此及彼的联想。

(3)假如是首次见面的陌生人,可以先提一些“投石”式的问题,在略有了解后再有目的地交谈,便能谈得更为自如。如在乘火车时询问邻座:“老兄是哪里人呀?”顺着这个话题往下走,这就有了和对方产生“共鸣”的机会。

(4)通过陌生人的兴趣,往往能顺利地进入话题。如对方喜爱打扑克,便可以此为话题,谈打扑克的情趣。如果你对扑克略通一二,那肯定谈得投机;如你对扑克不太了解,那也正是个学习的机会,可静心倾听,适时提问,不仅能让你增长知识,还能让对方感到得意。

交谈要有味道,要谈得投机,谈得其乐融融,就要找到一个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只有双方有了“共鸣”,才能够沟通得深入、愉快。而且,要找到这样的话题并不难,只要双方留意,就会发现彼此对某一问题有相同的观点,在某一方面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或者有某一类大家都关心的事情了。

迎合期望,谈对方最得意的事

每一个人都有自认为得意的事情,这事情的本身,究竟有多大价值,是另一问题,而在他本人看来,却认为是一件值得终身纪念的事。你如果能预先打听清楚,在有意无意之间,很自然地讲到他得意的事情,他一定高兴听你说话,并对你大有好感。

比如,一个人给你看了他小孩的相片,就一定要夸夸他的小孩,如果你无声地放回去,别人一定会不高兴;一个人升官了,第二天见到他,一定要用大官的头衔去叫他,用大官的职权去恭维他……扮演一个捧人的角色,记住对方特别的日子,或是特别的事情,在关键的时候提出来,就会给对方以惊喜。

一次,爱德华·查利弗先生为了赞助一名童子军参加在欧洲举办的世界童子军大会,急需筹措一笔经费,于是就前往当时美国一家数一数二的大公司,拜会其董事长,希望他能解囊相助。

爱德华·查利弗在拜会他之前,就听说他曾开过一张面额一百万美金的支票,后来那张支票作废了,他还特地将之装裱起来,挂在墙上以作纪念。

所以爱德华·查利弗踏进他的办公室后,立即便针对此事,要求参观一下他的这张装裱起来的支票。并告诉他自己从未见过其他人开具过如此巨额的支票,很想见识见识,好回去说给小童子军听。

这位董事长毫不考虑地答应了,并将当时开那张支票的情形,详细地解说给查利弗听。查利弗先生一开始并没有提起童子军的事,更没提筹措资金的事。结果,那位董事长说过支票的事,就主动问爱德华·查利弗他今天是为了什么事?于是他才一五一十地说明来意。出乎他的意料,董事长答应了爱德华的要求,而且答应赞助五个童子军去参加该童子军大会,并要亲自带队参加,负责他们的全部开销,另外还亲笔写了一封推荐函,要求他在欧洲分公司的主管,提供他们所需的一切服务。爱德华·查利弗先生满载而归。

说对方最得意的事情,他一定会很乐意的。古人虽有“话不投机半句多”的话,可你只要抓住了对方的心理,不仅不会“半句多”,而且还会千句也嫌少,直至越谈越投机,越谈越相好。

杰瑞是美国一家煤炭商店的推销员。这家商店生意虽然不错,但相邻的那家规模庞大的连锁商店,用煤却从来不在他的店中进货。杰瑞百思不得其解,下决心一定要弄个究竟。

一天上午,杰瑞彬彬有礼地出现在连锁商店总经理的办公室里。“尊敬的总经理先生!”杰瑞说道,“今天来打搅您并不是为了向您推销我店的煤炭,而是有一件事想请您帮忙:最近我们准备就‘连锁商店的普及化将对我国产生什么影响’为题,开一个讨论会,我将要在会上发言。你知道,在这一方面,我是个外行。因此,我想向您请教有关这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情况。因为除了您,我再也想不出其他更加合适的、能给我以指点的人了。我想您不会拒绝我的请求吧!”

经杰瑞这么一说,原本约定只几分钟的谈话却谈了将近两个小时,这位经理不仅谈了他本人经营连锁商店的经过及他对连锁商店在国家商业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而且还送给杰瑞了一本书;他又亲自打电话给全美连锁商店工会,请他们给杰瑞寄一份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记录稿副本。

最后,这位经理说:“从春季开始,请你再来找我。我想本店的用煤由贵店来提供,不知行不行?”

一个长时间没能解开的死结,被杰瑞用两小时的谈话就解开了。

谈论别人得意的事不仅是一种博取对方的好感和维系这种好感的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促进别人继续努力为你卖命最强烈的兴奋剂,因为这是由人性的本能所决定的。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学会这一招。

不过对方得意的事情要从哪里去探听呢?那当然需要我们动动脑子了,试想就你的朋友之中,有没有与对方有交往的人,如果有的,向他探听当然是最容易的。如果没有的话,你可以多留心报纸上的新闻、其他刊物或自己平日积累的关于对方的得意事情,到时便可以拿来应用。

此外随时留心交际场中的谈话,像这些时候谈到对方得意的事情,也是很平常的事。但是必须注意,对方得意的事情,是否曾遭某种打击而消失,如有这种情形,千万勿再提起,以免引起对方不快,反而对你不利。因为对方在高兴的时候,你的请求,易于接受,对方不高兴的时候,虽是极平常的请求,也会遭到拒绝。比方他新近做成一笔发财生意,你去称赞他目光准,手腕灵,引得他眉飞色舞,乘机稍示来意,也是好机会。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全在于你随时留心,善于利用。

在这个社会上,会说奉承话的人,似乎比较吃香。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奉承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口里连说:“哪里,我没那么好”,“你真是很会讲话!”即使事后冷静地回想,明知对方所讲的是奉承话,却还是抹不去心中的那份喜悦。

应该承认,有的人是不吃这一套的。高帽就是美丽的谎言,首先要让人乐于相信和接受,所以就不能把傻孩子说成是天才,那样会让人感到离谱。

赞美人要准,奉承人手法要新,对于初次见面的人,哪一种赞美最有效呢?当然是谈对方得意的话题,这是对人委婉而有效的赞美。

如果夸赞对方“你真是个好人”,即使是由衷之言,对方也容易产生“才第一次见面,你怎么知道我是好人”的疑念及戒备心。但如果赞美你谈论让他感到得意的事情,情况就不同了。这种既成的事实与交情的深浅无关,对方也比较容易接受。这种间接奉承在初次见面时比较有效。

从对方得意的事情说起,是通往一个人内心的桥梁,也是与人交谈、求人办事的最佳捷径。如果你能投其所好,说的话深入人心,就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如果反其所好,只会招来对方的厌恶,给自己带来麻烦。因此,为了让对方坦然说出心里话,你必须尽早发现对方引以为自豪的地方,然后由此引开话题,以博得对方的好感。

语言中最次要的一个字是“我”

一篇题为《良好人际关系的一剂药方》的文章曾经刊登于《福布斯》杂志上,文章中这样写道,语言中最重要的5个字是“我以你为荣!”语言中最重要的4个字是“您怎么看?”语言中最重要的3个字是“麻烦您!”语言中最重要的2个字是“谢谢!”语言中最重要的1个字是“你!”语言中最次要的一个字是“我”。

亨利·福特也曾说过:“一个满嘴‘我’的人,一个独占‘我’字,随时随地说‘我’的人,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