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辈子做个富人
2466100000011

第11章 富人赚未来的钱(1)

富人买入资产,穷人只会支出,中产阶级买他们自以为是资产的负债。李嘉诚说:“当别人不明白的时候,他明白他在做什么;当别人不理解的时候,他理解他在做什么。当别人明白了,他富有了;当别人理解了,他成功了。”由此可见,穷人最缺的不是财富,而是创造财富的思维。能解决问题是最有效的思维。一个会解决眼前实际问题的人,他不仅能赚到现在的钱,而且能赚到将来的。

改变从做决定开始

不做决定就是风险

许多人尽管在理论上认为做一个有主见、有胆识的人是重要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不会有什么改变。

在公司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这样的人。他们事事都向上司请教,听从上司指令行事,他们只做看似不会给自己带来困扰、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纰漏的事。以为这样做自己就可以躲开犯错误的机会,从而躲开惩罚了。

他们总是很胆怯,不敢做任何决定。因为做出决定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如果自己决策失误,那就要承担责任。

事实上,不做任何决定,就真的没有风险了吗?建新大学毕业后,来到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公司竞争激烈,眼见同事们不断更换新面孔,建新很担心自己能力和经验不足,生怕一不小心做错了事,丢了饭碗。于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建新什么事都要征询主管的意见。

一天,经理让他和主管一起做一个广告策划项目。接受了这个任务,建新每个细节都要向主管请示,等主管做决定。一次,主管终于不耐烦了,训了他一顿。建新有些闷闷不乐,然而,在工作过程中,他还是不敢擅自做主。不巧的是,这时主管有事请假几天,建新更是无所适从,每天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什么都不敢做,坐在椅子上对着材料干耗时间。

建新的举动都被经理看在眼里,他觉得这个年轻人总是推脱责任,工作态度不佳,任务也迟迟不能完成,很快找了个理由解聘了他。

我们曾建议在必要时寻求他人帮助,这不等于事事依赖他人。建新害怕在工作中犯错误,因而采取事事请示的办法。而实际上,过多的请示,并不意味着做事认真,相反,会给人缺乏独立工作能力、不负责任的印象。

从建新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做任何决定,其实往往会带来更大的风险。这种依赖行为等于把自己的命运交付到别人手中。

当然,也许你没有建新那么倒霉,而是在别人的带领下完成了任务,在一个工作环境下稳定了下来。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凡事不愿做决定,会让你慢慢变成一个缺乏进取热情的人,因为没有意识到“劳心”的必要性,你逐渐成为公司最平庸的一员。虽然这种鸡肋似的生活一天天叠加,那些个人创业成功的事例不断刺激着你,另谋出路的想法不断地在脑海中出现,然而因为习惯了“不做决定”,你连下决心走出去的勇气都失去了,最后只有望着别人的财富艳羡。

“做决定”与“听命令”

可是,有人说,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呀!难道要我妄下结论吗?

事实上,我们主张独立思考,并不意味着凡事都自作主张,不与别人商量。

在实际生活中,对于那些刚参加工作、经验不足的人来说,遇到问题完全靠自己决策可能是有困难的。这时,不妨先开动脑筋,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真的不能完全靠自己决定时,还应该学会把握“做决定”与“听命令”之间的度。提供给你一个非常有效的建议,那就是:把请示换成建议。

把请示换成建议,就能使一个人从不负责的“没头脑”员工,一跃成为有主见、会思考的工作高手。比如上面提到的建新,在遇到难以决策的问题时,就可以提出自己的几个方案,并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劣,与主管商议。这样一来,一方面开拓了主管的思路,帮助主管制定更好的决策;另一方面,主管的回馈,也帮助建新把自己的思路调整得更加明晰。

做个能干出事儿的实用主义者

瞎忙出不了成绩

一天,一位老板找到管理学教授诉苦,他感觉自己每天要工作十三四个小时,体力透支严重。教授也为他这种工作状态发愁:“要是企业再扩大十倍,你岂不是得累死!”教授建议他每天起床后,每隔两小时就记下自己干的工作,这样坚持两个星期。结果,这位老板发现,他每天有百分之七十的工作都是在做无用功。

拿“生意”一词来说,西方是“business”,原意为“忙碌”,所以人们就认为忙碌是应该的。实际企业领导者做生意的最高境界是“规划全局”——再说具体些就是管好人等于管好企业,自己掌握最有利的资源和人脉。如果明白这一点就会清楚如何轻松高效做事。

不只做生意,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刚做初中语文老师的欣欣向同宿舍的好朋友李老师抱怨,每天要上课、批改作业,早晚还得监自习课,累得喘不过气来,备课还得拖到很晚,结果考查时发现学生成绩却很不理想。李老师告诉欣欣,她要先“考察”一下欣欣每天的工作都是怎么做的。

三天下来,李老师给欣欣提出了建议:“你看,每天早晚自习时都要领着学生上课。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每天晚上你在上面讲课时,下面很多人都在打盹,许多孩子课下一直抱怨自己的时间太少。你完全可以让他们自己做题,个别提问,把典型的问题拿出来讲。还有,你每堂课都从头讲到尾,为什么不多提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呢?而那些非讲读课文你完全可以让学生备课自己讲。事实上,你应该把自己的包袱适当分给学生,把自主性给学生。”

欣欣恍然大悟,她按照李老师的建议尝试了,果然,每天的工作量小了,连备课都轻松了不少。以前,她总怕学生问题弄不懂,以为多带他们会更好,现在才发现,多放手学生积极性反而更高,以前孩子们一上语文课就皱眉,如今学习兴趣高了,效率也高了。

之后,欣欣不断反省自己的工作方法。她发现自己最大的错误是:只会干活,而没有思考,不善于安排。以前,她每天总是打乱仗,就知道天一亮起来干活,而没有一定之规。如今,她每天都会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理出一个大概条理,什么事该做,哪些自己完全不必要做。一个学期下来,欣欣完全从以前的疲劳中走了出来,教学成绩斐然。

许多人都像欣欣和那位老板一样抱怨过自己终日劳累。他们往往从早晨就开始埋头苦干,晚上要加班到很晚,周六也得自己在家赶活。

如果你总是处于这样的机械生活中,不妨停下来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凡事应该探究“有没有更简单的解决之道”。在着手从事一件工作时,先动脑,想想这件事情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法去做,或者去请教别人,而不是急忙动手,以致白白忙碌了一场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还说前面的欣欣和那位老板,两人之前每天劳累效率却很低,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做事前没有理清思路外,还有一个错误就是没有认清自己最该做的事情有哪些。

老板最该做的是什么?应该是掌控全局,让最合适的人去完成最适合的工作。老师呢?让学生学会学习。

工作中每个人都应该认清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有个人的邻居要在客厅里钉一幅画,请他来帮忙,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砸钉子,他却说:“这样不好,最好钉两块木板,把画挂在上面。”他找来锯子还没有锯两三下,又说:“不行,这锯子,得磨一磨。”于是,他丢下锯子去拿锉刀。锉刀拿来了,他又发现在使用锉刀之前,必须得给锉刀安个把柄。为此,他拿起斧头到屋外的一个灌木丛里去寻找小树。就在要砍树时,他又发现生满老锈的斧头实在是不能用,必须得磨一下……当他为磨斧头找不到磨石,又去买锯子而忙乎时,邻居早已把画钉在了墙上。

实际上故事中人要做的事情很简单——钉钉子,可是这个人被许多其他事情绊住了脚,忘记了根本目标,最终离目标越来越远。

每个人都应清楚自己最该做的事情。假如你是一个编辑,那就把扫描资料的事情交给制作部门;假如你是预算师,就不要揽起做资料的事情,资料员会为你做好;假如你是做渠道的,库房的事情就与你无关……

如果没有认清目标和最该做的事,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

而认清自己的职责范围,你就可以勇敢地对那些突然冒出的想法或强加给你的任务说“不”了。

选择完美时可能放弃了机会

一位年轻导演打算拍一部全新题材的电影,初出茅庐的他意气风发,先是召集“智囊团”进行长线研讨,之后又四处观光考察,收集资讯,他憧憬着,梦想自己能推出一个惊世骇俗的作品。助手提醒他尽快开机,他总是说在做最充分的准备。就这样,他为梦想激动着,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做着不着边际的事情,从一个主题又扯出无数个想法。时间越久,最初的目标越是模糊。一年过去了,国内大小制片公司已经多次把同类题材搬上了荧屏,他却迟迟未开机。直到有一天,助手告诉他,那个题材已经全无新意,他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最佳的拍摄时机。

这是一个典型的梦想完美而丢掉时机的例子。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可能期望太高,浪费了太多时间和力气去梦想最终的完美,结果却没有时间去做好任何具体的事情。

这类人错误的根源在于过于强求完美。然而他们又有别于那种谨慎型的完美主义者。

谨慎型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完美,同时又有些墨守成规。他们谨小慎微,因为过分重视事物的细节而忽视全局;优柔寡断,面临意外而不知所措。由于行为表现过度认真、拘谨和执拗,缺少灵活性,因此做事往往效率不高。

和谨慎型的完美主义者相反,这类人具有浪漫的理想,但却耽于梦想而无行动力,我们不妨把他们称为空想型完美主义者。

和这两类完美主义者相比,那些目标清晰、具有执行力、同时又能适时提醒自己“可以了”、“差不多了”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因为他们常常更能抓住机遇,应时而动。

1992年秋天,到上海出差的温州乐清五金机械厂朱厂长吃完晚饭后去街上散步。刚一拐弯,他就看到一家食品店门口排着长长的一队人。

仔细地观察这些人,朱老板发现那些急于尝鲜的顾客在买了糖炒栗子后,着急地剥着吃,但是却把栗子剥得四分五裂。

“能不能搞个剥栗器呢?”一个想法出现在朱老板的脑海里。

朱老板立即画出了剥栗器的草图,用镀锌铁皮作材料,每只成本只要0.15元,出厂价只要0.30元。

接着,他推开了商店经理室的大门。经理说:“这种产品顾客肯定欢迎,不过,上市要越早越好,最好在两个月内就上市。”

朱老板笑了笑:“我一星期后就送货上门。”

经理有点疑惑地问:“产品审批、核价什么的,没两个月怎么行呢?”

朱老板笑而不答。

当天晚上,朱老板将剥栗器的草图传真到了温州的工厂,工人立即开始制作模具,两小时后,模具生产出来了,冲床开始制作产品。

3天后,一卡车的剥栗器运到了上海。朱老板把产品推销给了每一位糖炒栗子摊主。看着自己的产品很快销售一空,朱老板不无得意地说:“这一批类似于汽水瓶盖的剥栗器至少创造了5万元利润。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就上市,是因为我没有按照商店经理的思路去做,而是告诉自己‘快速做出一个实用的东西就可以了’。”

这是最真实的生活,也许你会说“只用了4天就做出的东西能怎样呢”,实际上此剥栗器“工作”过程中没出一丝差错,更重要的是它最快最有效地解决了人们的难题。

人们常常仰视那些做事高效的人,以为他们的思想水平已到了无法企及的高度。

实际上,那些人往往是最简单的实用主义者,他们拿到一个任务,立刻会有快速完成的欲望,头脑中就马上反应出应该如何动手。“可以了”、“差不多”的暗示阻止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这并不是要在质量上打折扣,事实上习惯于高效的人绝不会交出一份自己不满意的作业。而一些迟迟拿不出成果的人,也许并不差在能力上,不过他们常常是先要憧憬一番,把将要做的事情想像得十分神圣,迟迟不敢动手,延误了时间,以致最后不得不草草收场。

这就是差别,而那些不受机会青睐的人的怀才不遇情愫常常来自于此。

不能等到完善后才有结果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人:上司交给一项任务,数周过去了,却迟迟不见人影,被问到后则回答说,我的工作还不到家,需要再完善一番;或者他在搞一个产品,要投入市场,完成了却不满意,改了一遍又一遍,把经费用完了,却始终说因为不够完善。

这些人中不乏具备真才实学者,然而却始终没弄明白做事的基本程序。

“完善后才能推出”是一个几乎让人绝望的谎言,因为那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道路。

可以看看我们电脑上的视窗系统,它满是漏洞,长久以来它一直饱受诟病,然而抱怨最多的人也离不开它,相反它却覆盖了全球95%的电脑。如果非要有个比较,我们可以说说IBM的OS/2。这个操作系统优于Windows,在稳定性、多任务与真正的32位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都相当优异。然而,OS/2却始终敌不过Windows,以至于IBM最后放弃了它的推广。

微软永远没有最完善。从1981年推出MSDOS 1.0系统,到4年后推出第一款视窗系统Windows 1.0,这些产品不但不能说完善,甚至并不比竞争对手优秀。就是今天,无论是Windows XP还是Windows Vista,也无法冠以“完善”一词。可是20多年来,微软靠着“推出—改进—升级”的套路让人无法比肩。

“先行动,再看结果”,永远是生活中最实用的经验。其实,它本身就是客观规律——不打出第一枪,你怎么知道离目标有多远呢?“岸上”思考一小时抵不上下河试水一分钟,真正要解决问题还得在摸索中进行。

多少时候,完善只是一个借口,真正的问题是他们对要公布于众的恐惧。当然,这不是说让你把任务草草收场,或者让创业者向市场兜售垃圾,或者明明知道产品有缺陷却不负责地推给客户。

我们强调的是只要项目足够完善就提交,以获得由你自己去进一步完善的机会,而不是因为拿不出东西被撤职;只要产品足够好,就尽快提交给你的用户,以获得现金收入。

有了起码的成绩或现金,这样才能保证你或你的企业“活”得更久。此外,只有公司看到项目实体,才能推进下一步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告诉你改进的方案;只有用户使用了,才能告诉你这与他们想要的到底有什么差距。

闭门造车,从来不会使产品更完美。恰恰相反,花费更多的时间,却常常使产品、作品背负了更多不需要的功能。别争了,试试再说

开会的目的本来是让大家讨论最好的方案,更好地解决问题。结果很多会议由讨论变成了扯来扯去的争论,有人说一,有人说二,耽误了时间也没有达到目的,回来后还得个人加班解决问题。也难怪,一开会就有人睡觉或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