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军事探索发现全纪录
24671300000008

第8章 著名战争故事(2)

西周末年,周王室的实力大减,周天子虽然名义上仍保留着天下共主的地位,但势力已一落千丈,根本号令不了其他诸侯。在这种形势下,一些诸侯就乘机脱颖而出,开始挑战周天子的独尊地位。其中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国,在这场斗争中首先崛起,成为当时诸侯中最具实力和威望的一国。随着政治、军事实力的增长,郑庄公对周王室的态度也越来越变得倨傲不羁,不把王命放在眼里。这样一来,周郑之间的矛盾就变得尖锐起来,繻葛之战正是这种矛盾的产物。

早在周平王在位时,周、郑之间就互不信任,发生了“周郑交质”事件,即周平王的儿子作为人质留在郑国,郑国的公子忽也作为人质住到周都洛邑。到了周桓王继位后,更反感郑庄公的专横跋扈,于是将国政委交给虢公,后来甚至干脆剥夺了郑庄公的卿士地位,并把郑国的部分土地收为己有。

郑庄公恼羞成怒,从此不再朝觐周桓王,两国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周桓王不能容忍郑庄公的无礼犯上行为,于是亲自率领周军和征调来的陈、蔡、卫等诸侯军大举伐郑,一场大战终于在中原战场上爆发了。

郑庄公闻报周室联军倾巢而来,便统率大军进行迎击。很快,两军相遇于繻葛。为了赢得决战的胜利,双方都赶紧调兵遣将,布列阵势。周桓王将周室联军分为三军:右军、左军、中军。其中,右军由卿士虢公林父指挥,蔡、卫军附属于其中;左军由卿士周公黑肩指挥,陈军附属于内;中军则由桓王亲自指挥。

郑军方面针对周室联军这一布阵形势和特点,也相应作了必要而充分的部署。他们将郑军也编组为三个部分,郑庄公及原繁、高渠弥等人率领中军,祭仲指挥左军,曼伯统率右军,准备与周军一决雌雄。

交战之前,郑国大夫公子元针对周室联军的组成情况,进行了正确的分析。他指出,陈国国内正发生动乱,因此他的军队没有斗志,如果首先对陈军所在的周左军实施打击,陈军一定会迅速崩溃;而蔡、卫两军战斗力不强,届时在郑军的进攻之下,也将难以抗衡,先行溃退。鉴于这一实际情况,公子元建议郑军首先击破周室联军薄弱的左右两翼,然后再集中兵力攻击周桓王亲自指挥的周室联军主力——中军。他的建议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因此为郑庄公欣然接受。

另一位郑国大夫高渠弥鉴于以往诸侯联军与北狄作战时,前锋步卒被击破,后续战车失去掩护,以致无法出击而失利的教训,提出了改变以往车兵、步兵的笨拙协同作战方式,编成“鱼丽阵”应敌的建议。所谓“鱼丽阵”,即将战车布列在前面,将步卒疏散配置于战车两侧及后方,从而形成步车协同配合、攻防灵活自如的整体。

会战开始后,郑军方面即按照既定作战部署向周室联军主动发起猛烈的进攻。郑大夫曼伯指挥郑右军方阵首先攻击周室联军左翼的陈军。陈军果然兵无斗志,一触即溃,逃离战场,周室联军左翼即告解体。与此同时,祭仲也指挥郑军左方阵进攻蔡、卫两军所在的周右翼部队,蔡、卫军稍一交锋,便纷纷败退。周中军为溃兵所扰,阵势顿时大乱。郑庄公见状,立即摇旗指挥原来的中军向周中军发动攻击。祭仲、曼伯所分别指挥的郑左右两方阵也乘势合击,猛攻周中军。失去左右两翼掩护协同的周中军无法抵挡郑左、中、右三军的合击,大败后撤。周桓王本人肩膀也中箭负伤,被迫下令撤退。

郑军的指挥者见周师溃退,十分振奋。祝聃等人遂建议立即追击,扩大战果,但为郑庄公所拒绝。他的看法是:“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凌天子乎?”于是战场便这样沉寂了下来。郑庄公这么做的含意便是,周天子地位虽已今非昔比,但威望犹在,不可过分冒犯,以致引起其他诸侯国的敌视和作对。为此,当晚他还委派祭足去周营慰问负伤的周桓王,以缓和两国间的尖锐矛盾。

繻葛之战,以郑庄公的胜利宣告结束。它对当时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它使周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传统从此消亡。同时也是诸侯国崛起,不听从天子之命,开始觊觎和争夺霸主地位的开始,标志着诸侯争霸的时代正式到来。

点评

繻葛之战,使周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传统从此消亡,同时也标志着诸侯争霸的时代正式到来。一场战争,使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文明繁荣期。假途灭虢

假途灭虢之战,是春秋初年晋国诱骗虞国借道,一石二鸟,先后攻灭虢、虞两个小国的一次作战。这次作战正应了“三十六计”中的“兵不厌诈”。

春秋初期,诸侯并立,大国兼并小国。位处中原地带的晋国,在这场弱肉强食的大混战中不断兼并征服其他小国,势力迅速崛起。晋献公在位期间,又把其南面的两个小国——虢国和虞国,预定为吞并的目标。

可是,晋国要顺利实现这一目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虢、虞两国虽然地狭人稀,国力弱小,但却是同姓毗邻,结有同盟。晋国同其中任何一国开启战端,都意味着要同时和两国之师相抗衡。如何拆散虢、虞两国的同盟关系,使自己避免陷于两线作战,这乃是晋国在吞并两国军事行动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终于,晋国大夫荀息想出了一条一箭双雕的妙计,即用厚礼重宝贿赂收买虞公,拆散虢、虞之间的同盟,向虞国假道攻打虢国,待虞国中计,虢国败亡后再图进举。晋献公听了荀息这一献计后,认为计谋很好,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顾虑,一是有些舍不得自己的珍宝,二是忌惮虞国那位贤臣宫之奇会揭穿晋国的用心。针对晋献公的犹豫,荀息一一予以妥善的解释,指出送珍宝给虞国,等于是将它暂时存放在那里,迟早还将收回。至于宫之奇,虽有些能耐,但他的意见虞公不一定会采纳,未足为惧。一番话,打消了献公的最后顾虑,他决定依照荀息的计谋展开行动。

不久,荀息携带着良马、美玉等奇珍异宝出使虞国。到了那里后,晋见虞公,献上珍宝,并向虞公正式提出借道攻虢的要求。虞公见到金银珠宝特别高兴,便收下了良马、美玉,答应晋国军队通过虞国土地去征伐虢国,并表示愿意出兵协助晋国作战。宫之奇认为此事大为不妥,在一旁加以谏阻,但虞公根本听不进去,只是一意孤行,硬朝着晋人的圈套里钻去。

不久,晋大夫里克、荀息统率晋国军队通过虞国的土地去攻打虢国,虞公派出军队同晋军会师,然后协同晋军展开军事行动。晋军在虞军的积极配合下,进展顺利,很快攻占了虢国的下阳,一举控制了虢、虞之间的战略要地,并通过此事进一步摸清了虢、虞两国的虚实,为下一步行动创造了条件。

时隔三年,晋献公又一次向虞国提出了借道伐虢的要求。这时虞国大夫宫之奇更透彻地看清了“假道”背后所包藏的险恶用心。指出“虢国如果灭亡,虞国必然跟着完蛋”,警告虞公“晋不可启,寇不可玩”,力图以虢、虞两国“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劝阻虞国假道于晋,伺机消灭晋国。可是虞公利欲熏心,根本不采纳宫之奇的建议,反而以晋为自己的同姓国,必不会害己作理由,又答应了晋国借道的要求。宫之奇见虞国灭亡近在旦夕,为避祸事,便率领族人逃离了虞国。

这次晋献公亲自统军借道虞国攻打虢国,声势远较前一次为大,可见其志在必得。晋军进展迅速,很快兵临虢都上阳城下,加以团团围困。虢国弱小无援,数个月后即为晋军所灭。晋军随即胜利回师,行经虞地驻扎时,即乘其不备发动突然袭击,生俘虞公,轻而易举地灭亡了虞国,最终达到了吞并两国的目的。在历史上,假途伐虢也经常为一些人所仿效,而成为强兼弱、大吞小过程中所惯用的策略手段。比如,北宋赵匡胤,“假道荆湖”袭占荆、湖,并灭南平、武平两地割据势力,就是显著一例。当然,此战中所反映的唇亡齿寒的另一层道理,也为后世弱国联合以抗击强国的斗争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假途灭虢之战,体现了相当丰富深刻的军事斗争艺术,因此受到历代兵家的广泛重视。著名兵书《三十六计》还曾将它立为一计,以概括军事斗争中这样一条重要规律:战争指导者有意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利用敌人贪利、畏怯等弱点,借攻击第三者为由,顺势渗透自己的势力,控制对方。一俟时机成熟,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攻击,一举消灭或制服对手,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

点评

假途灭虢之战,体现了相当丰富深刻的军事斗争艺术,著名兵书《三十六计》还曾将它立为一计,以概括军事斗争中一举消灭或制服对手,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一条基本策略。同时,从虞国的失陷中我们也总结出利欲熏心、害人害己的道理。

“仁义”的失败——泓水之战

泓水之战,是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一次作战,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因思想保守、墨守成规而导致失败的典型战例之一。它标志着商周以来以“成列而鼓”为主要特色的“礼义之兵”行将寿终正寝,新型的以“诡诈奇谋”为主导的作战方式正在崛起。

春秋时期,趁着中原地区的齐、晋、秦无力争霸的时机,南方强国——楚国,乘机进入中原,攫取霸权,其他小国人人自危。

于是,宋襄公便出面领导诸侯抗衡楚国,以“仁义”为政治号召,召集诸侯举行盟会。在盂地盟会上,宋襄公轻车简从前往,结果被楚成王手下的军队活捉。楚军押着他攻打宋都商丘,幸亏太宰子鱼率领宋国的军民进行顽强的抵抗,才抑制了楚军的攻势,使其围攻宋都数月而未能得逞。后来,在鲁僖公的调停之下,楚成王才将宋襄公释放回国。宋襄公遭此奇耻大辱,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把矛头指向臣服于楚的郑国,决定兴师讨伐它,以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挽回自己曾为楚国俘虏的面子。郑文公闻知宋师大举来攻,立即求救于楚,楚成王果然迅速起兵伐宋救郑。宋襄公得到这个消息,才知道事态十分严重,不得已被迫急忙从郑国撤军。

十月底,宋军返抵宋境,这时楚军犹在郑国境内向宋国挺进途中。宋襄公为阻击楚军于边境地区,屯军泓水以北,以等待楚军的到来。十一月初一,楚军进至泓水南岸,并开始渡河,这时宋军已布列好阵势。

宋大司马公孙固鉴于当时楚、宋两军众寡悬殊的情况,再加上此时楚军正在渡河,正给宋军以可乘之机,于是公孙固建议宋襄公把握战机,乘楚军渡到河中间时予以打击。但是却为宋襄公所断然拒绝:“这样不符合仁义之道。”就在公孙固懊恼错失良机之际,楚军已全部顺利渡过泓水。

楚军渡河后,开始布列阵势,此时军形散乱,正是宋军大举进攻的绝好时机。这时,公孙固又奉劝宋襄公乘楚军列阵未毕、行列未定之际发动攻击,但宋襄公仍然不予接受:“这样不符合仁义之道。”公孙固只能在旁边看着楚军布阵扼腕叹息。

一直等到楚军布阵完毕,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宋襄公这才觉得此时已是“符合仁义”的出击时间,于是宋军击鼓向楚军进攻。

可是,这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弱小的宋军哪里是强大楚军的对手,一阵厮杀后,宋军受到重创,宋襄公也受了重伤,他的精锐部队已被楚军所歼灭。幸好在公孙固等人的拼死掩护下,宋襄公才得以突出重围,狼狈逃回宋国。泓水之战,就这样以楚胜宋败降下帷幕。

点评

泓水之战,宋国的失败就源于宋襄公在战争中“仁义”的表现。这场战争,使得宋国从此一蹶不振,楚国势力进一步向中原扩展,春秋争霸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这告诉我们,战争是残酷和血腥的,它不能掺杂一点的人情味。

退避三舍的城濮之战

我们知道,在军事上“先发制人”,争取作战中的先机之利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可是,在一定条件下,“后发制人”也是军事斗争的重要手段,其实质便是积极防御,即以防御为手段,以反攻为目的的攻势防御,它常常成为较弱一方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春秋时期的晋、楚城濮之战,就是历史上这方面的典型战例之一。

春秋时期,齐国衰落,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楚国乘机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发展到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控制了郑、蔡、卫、宋、鲁等众多中小国家。

正当楚国势力急剧向北发展的时候,在今山西、河南北部、河北西南一带的晋国也兴盛了起来。长期流亡在外的晋公子重耳历尽艰辛,终于回国即位,为晋文公。他执政后,对内修明政治,任贤使能,发展经济,崇俭省用,整军经武;对外高举“尊王”旗帜,争取其他国家的支持,从而逐步具备了争夺中原霸权的强大实力。

晋国的壮大崛起,引起了楚国的严重不安,两国之间的矛盾因此日趋尖锐。为了争夺对宋国的控制权,终于导致了这一矛盾冲突的全面激化。

鲁国因和曹、卫两国结盟,几度遭到齐国的进攻,便向楚国请求援助。而泓水之战后被迫屈服于楚的宋国,这时看到晋文公即位后晋国实力日增,也就转而依附晋国。楚国为了维持自己在中原的优势地位,便出兵攻打齐、宋,并想借此来扼制晋国势力的东进和南下。而晋国也不甘心长期居于黄河以北一带,于是便利用这一机会,以救宋为名,出兵中原。

在战争中,晋又与齐、秦两大国结成联盟。楚成王看到形势明显不利,就主动把楚军撤退到楚国的申地,并命令戍守穀邑的大夫申叔迅速撤离齐国,要求令尹子玉将楚军主力撤出宋国,避免与晋军冲突。他告诫子玉,晋文公非等闲人物,不可小觑,凡事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知难而退。

但是子玉却骄傲自负,根本听不进楚成王的劝告,仍坚决要求楚成王允许他与晋军决战,以消弭有关他指挥无能的流言,并请求楚成王增调兵力。楚成王优柔寡断,同意了子玉的决战请求,希冀他侥幸取胜,但是又不肯给子玉增加充足的决战兵力,只派了少量兵力前往增援。

子玉得到了楚成王增派的这部分援兵后,更加坚定了他同晋军作战的决心。为了寻找决战的借口,他派遣使者宛春故意向晋军提出了一个“休战”的条件:晋军撤出曹、卫,让曹、卫复国,楚军则解除对宋都的围困,撤离宋国。子玉这一招不怀好意,实际上是要让晋国放弃争霸中原、号令诸侯的努力。但晋文公棋高一着,采纳了先轸更为高明的对策:一方面,将计就计,以曹、卫同楚国绝交为前提条件,私下答应让曹、卫复国;另外,扣留了楚国的使者宛春,以激怒子玉来寻战。子玉眼见使者被扣,曹、卫叛己附晋,果然恼羞成怒,倚仗楚、陈、蔡联军兵力的优势,气势汹汹地扑向晋军,寻求决战。晋文公见楚军向曹都陶丘逼近,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选择有利的决战时机,诱敌深入,后发制人,遂下令部队主动“退避三舍”,向后撤到预定的战场——城濮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