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美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24694300000008

第8章 贴近生活的课程设置(1)

课程设置的特点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有很多值得去了解和借鉴的地方。其课程体系设置主要体现了如下特点:国家建议、州级标准、学区决策、学校执行、校本课程、周期修订、分综合理。

美国教育部门规定,中小学教育中,语文、数学、科学、地理、历史、外语和艺术七门功课为主课,各学校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其他辅课都根据“贴近生活”的原则,由各学校甚至教师自行决定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只要资金和师资等客观条件具备,社会上有用,学校就可设课,学生可自由选择参加。

一般中小学都根据不同情况设置电脑、驾驶、机器操作、建筑设计、摄影、绘画、乐器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要求不同于职业学校,只讲授有关知识和一般技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国家建议:美国没有国家统一的课程,联邦政府和教育部只对全国的教育课程标准提出建议。另外,在全国范围内有很多非盈利组织提出各种课程改革计划及对课程发展提出科学性的指导意见。比如美国科学振兴协会提出的2061计划就是个关于美国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前瞻性研究计划。此外还有很多学科性的研究组织对学科课程进行研究,突出不断更新的教材和课程体系,如BSCS(Biological Science Curriculum Study)从1958年起就开始致力于生物课程体系的研究和突出生物教材,目前美国很多中小学和大学都采用BSCS的生物学教材。

州级标准:美国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制定检查权力和其他主要的教育行政权力主要由州政府教育部掌管。各州教育部都制定自己的课程标准,这些课程标准是学区和学校课程制定的主要依据,也是州教育部和各级教育部门对学校课程实施情况检查的主要标准。根据加州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生课程标准看,美国的课程标准制定的不仅具体、详尽,而且又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施的灵活性。

学区决策:无论是国家建议还是州级标准,最终教材使用和选择的权力都在地方的学区。美国各州的课程体系可谓一纲多本,各学区都可以根据本州的课程标准选择不同版本的教材。值得指出的是,教材的最终决策同其他一切事务的决策一样,由学区董事会集体决定。另外,美国公立学校的教材对学生免费提供,经费由州教育财政支出在学区教育经费中。

学校执行:学校根据学区的课程安排情况及教材的选择情况进行课程安排,执行学区的课程决策。学校在执行课程计划时必须遵循两个上级决策规定,一个是课程实施和检验要达到州级课程标准的要求,另一个是必须采用学区所规定的教材。也就是说学校课程执行的大纲和教材都是一定的。虽然这样,学校在执行课程的过程中也有很大的自主性,校际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是美国课程的另一个特点——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虽然学校执行课程的标准和教材已经确定,但学校在如何实施课堂教学,如何丰富学校课程体系上还拥有很大的自主性。首先,每个学校所提倡的课堂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同样上科学课(理、化、生等),有的学校采用综合理科的形式,有的采用分科教学的形式。甚至教学进度也不必统一,完全由教师自己调控。其次,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学生和教师的特点向学区申请开设校本选修课。一旦学区通过学校设置自己的特色校本课程,学校可以得到由州政府教育部和学区资助的课程经费。比如有的学校开设农业牧业课程,有的开设音乐类课程等。这些课程都充分体现了学校课程的特色。另外,值得指出的是美国中学课程采用学生选修学分制。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设置。比如美国高中的课程分为普通课程、高级课程和国际课程三个层次。其中后两种课程相对比较难,学生可以将这类课程的学分带入大学,并取得免修资格。所以,有很多优秀的学生努力在高中就选修高级课程。这些学校课程设置的自主性充分体现了校本课程的特点。

周期修订:美国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已经形成了周期性修订的制度。比如有的学区采用每六年为一个教材修订的周期,但每年启动不同的学科修订计划。今年是启动数学修订,六年后完成修订;明年可能是启动语文的修订,……如此周而复始,不断更新教材。教材修订的过程是:分析回顾、课程修订、选用教材资料、实施执行、检查调整。周期修订保证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断更新,也是对课程实施周期性监督检查。

分、综合理:分科和综合是近些年来课程发展的热门话题。例如美国加州主要采用的是分科教学课程体系。虽然美国教育界将理、化、生统一称作科学课,将史、地和公民课称为社会学课,但从州级课程标准看,各学科的标准还是相对独立的。此外,教材也基本是相对独立的学科教材。分科的课程体系保证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理解。但在学校执行课程时,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采用综合课程的形式,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美国课程体系中的分科和综合的合理运用有利于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提高能力。

美国“过于自由的课程制度”的最大缺点是标准过低。为此,社会各界一再要求设立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并把统一课程标准的建立作为20世纪90年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以此加强对学生进行统一的“基础教育”和“科学教育”。

丰富的教材用书

美国的中小学的教材,各州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突出了地方特色。美国中小学的教材程度并不太深,但联系实际,很引人入胜。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热爱乡土的观念从小便在心里扎下了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哪种门类的教材,都很注意不断创新,增添与时俱进的内容,很能吸引学生。比如说,美国老资格的宇航员格林风采不减当年,77岁高龄时重返太空,被传为佳话。几个月之后,这位美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心目中的英雄的故事便出现在教材中。再如,科学课努力做到与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同步,学生可以在教材中接触到最新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

学校经常请校外著名人士来讲座,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获取更多的现代信息。他们所讲的内容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艾滋病、航天飞机、空间站……

美国中小学教材编写得非常精细,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美国中小学一些课本里的教材内容可以说就是一部部生活百科全书、社会百科全书,生动地展示了社会与生活、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生活就是更轻松和充实。

美国中小学没有全国统一编写的教材,书店里各种类型的课本很多,每一门课都有各种版本的教材供各学校选择。无论语文、地理,还是科学、历史,各州的教材都各有特色,学生所学的内容贴近自己的生活,学起来也更有兴趣。

教师上课不采取“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方法,只要求学生记住课本上的主要内容。例如高中历史课本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时间、地点和人物交代非常详细,教师授课时着重补充课本以外的知识,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一些课程则完全以学生讨论的形式来进行,学生思想活跃,有时甚至想出比老师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另外,美国中学的课程给人的直观感觉是书本厚,内容细。一学年一本的《基础物理》1050页,《化学》1200页,《微积分》900页。每堂历史课都要预习二三十页课文。理科的课本叙述很细,学生只要认真读懂课本,就会做所有的习题,不需要去找课外辅导读物。作为语文课本的《英文文学集》有2800多页,包括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节选或全文。

教师只选用其中一部分内容。但是选中的内容要求学生读完整的原著。一年语文课差不多就要读好几本英文小说,这还不包括穿插其间学习的诗歌、散文和名人演讲等其他内容。

应该指出的是,除了数学,美国中学的其他一些课程内容,诸如英语(就相当于国内的语文)、历史、地理、科学、宗教等,无论是质还是量都要比国内强得多。以语文为例,中国的语文课本就是一本教材,一般250页左右。而美国的英语分有3部教材:一部《英语》,主要讲语法,有534页之多。一部是《拼写》,着重单词的拼写训练,有312页。还有一部《文献》,讲授各类题材的文学作品,厚达812页。

高一文学阅读欣赏课

这是一节高一的文学阅读欣赏课程。学生用的是教材是教师自由选定的莎翁原著《李尔王》。在课上,学生们先分角色朗读文本。从他们朗读的节奏和表情都可以看出他们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在朗读过程中,指导教师非常享受地倾听着,嘴里还不时地哼着音乐为学生的朗诵伴奏。同时,也随时纠正读音、示范语气以及提出一些问题。如,这个单词在前面什么地方出现过、怎么用的,人物在做这件事时是什么样的心理,等等。其中,大多数问题是关于人性方面的讨论、道德方面的探究。而学生的发言也十分踊跃。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始终保持着微笑的表情或者及时点评,或者及时追问。当最后教师讲到概括、总结性的问题时,学生全都在认真地做笔记,没有随便说话,没有小动作。他们的课堂秩序让人惊叹,那是一种时而活跃,时而深静的秩序;惊叹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自信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又尊重地聆听他人的看法。这样的语文课让人欣赏。

不说《英语》,《拼写》,单是《文献》,其内容编排就绝非其他国家的语文教材所能比拟。不仅文章的内容涵盖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口头传说等各类题材,而且,每一题材也都由若干篇不同时代、不同类型风格、写作特色、语言表达也各不相同的文章组成。文章之外,还另配有背景报道、作者介绍以及文章分析、阅读理解等相关内容。此外,每一课还专门列有关联文章的文献网址,以方便学生的课外阅读。

除了英语,美国中小学的社会(历史、地理)教学也令人叹为观止。以初一的历史为例。美国的初一历史,并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在哪一年发生了哪些事,而是侧重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历史?如何寻找历史与现在的关联?人类如何发现历史?他们通过埃及胡夫金字塔发掘历程的讲述,告诉学生考古学家是怎样去从事考古挖掘的,包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应该如何进行现场发掘记录?他们还通过古罗马历史学家菲利尼对公元79年所发生的维苏威火山爆发的描写以及1785年画家奥古利克根据菲利尼的描述而创作的油画的比较,让学生们去理解什么是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什么又是第二手资料。并要求学生对于自己所接触到的历史资料,都问上一声:谁是作者?这属于哪一类的资料?这个资料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是什么时间?最后,他们还根据复活节岛上的史前巨石遗迹的考古新发现告诉学生,人类又是如何不断地修正对历史的认识的。

从出版社拿到的教材一般包括学生用书、教师用书、教学辅助材料等。其中,教师用书编写得非常详细、全面,几乎包括了学生用书的全部内容以及相关知识,同时还有大量的篇幅用来指导教师如何上课。有这样一个真实的笑话:

一位中国教师在参观一所小学时对校长说:“能否给我一套你们学校的英语教材以便我进一步了解美国课程的情况。”当时校长很为难,没有马上回答。那位教师觉得这校长挺小气的,几本教材还舍不得。可是过了两个星期,那位美国校长突然打来电话说:“教材给你搞到了,马上送去。”结果来的是一个货运卡车,一共10大箱教材——从出版社直接运来的。里面不仅有学生和教师用书,还有听力磁带、光盘和图片等。

这时,中国教师才知道为什么那位校长当时没有马上答应。原来对于美国教师而言,一套教材意味着所有的教学用书和教学辅助资料。这是价值上千美元的财产呀!没准儿经过学区董事会决议才能定呢。

正是由于美国教材的编写非常丰富、全面、细致,教师拿到教材后只需整体规划课程的安排,考虑如何将丰富的资料用于教学,参考教师用书实施每一节课就可以了。

但也有学校和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安排中并不完全按教师用书实施,在确保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他们将自己的课程整合成综合性课程,如:以主题性课程实施,以学科交叉性课程实施等。

在美国,学校周边自然环境大多很优美,放眼望去,赏心悦目,这是优质的教育资源;整个社会都重视教育,这更是教育资源。在美国,令人羡慕的是有众多的博物馆,尤其在华盛顿,博物馆之多几乎可用星罗棋布来形容。有自然历史博物馆、美术博物馆、儿童博物馆、邮政博物馆、间谍博物馆、大屠杀博物馆……各门各类,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美国的青少年从小就是生活在这样优越的文化环境里,充分享受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节假日,老师会带领着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在航天博物馆,学生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航天飞机;在邮政博物馆,可以看到第一枚“黑便士”以及邮车是如何演变的;在自然博物馆里,可以操作电脑、查资料、做有趣的知识游戏,也可以钻到空心大树中观察蚂蚁的生活。工作人员还把毛毛虫放在小朋友的手上,让他们感受虫子的蠕动,克服对小动物的恐惧感。值得一提的是,在博物馆里,许多年轻的妈妈用儿童推车带着非常小的孩子来“参观”,让小孩子从小熟悉于此、习惯于此。应当讲,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也是终身受益的。

开放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应居于教育体系的核心,因为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以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为目标的现代化课程体系决定现代化学生素质。

美国课程设置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其内容比较重视让学生学习与现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相关的知识,特别注重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