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现代女性礼仪与修养指南
2470000000030

第30章 现代女性应该知道的涉外礼仪(5)

英国人的饮食习惯是每天四餐,即早餐、午餐、午后茶点和晚餐,通常晚餐最为讲究。用餐时,对服饰、座次、用餐方式等往往都有规定。英国人吃饭比较有节制,一般只吃八成左右,狼吞虎咽或打饱嗝被认为是失礼的表现。此外,英国人也爱喝茶。喝茶有固定的时间,多半是清早、每顿饭后、午休时分、临睡前,且一次只喝一杯。英国的工作机关每天都有上下午两次各20分钟的饮茶时间。这期间,人们都暂停工作,有些单位还专设有饮茶室。除了茶和咖啡之外,英国人也爱喝啤酒、葡萄酒等非烈性酒。

2.法国

在人际交往中,法国人所采用的见面礼节,主要是握手礼、拥抱礼和吻面礼。一般而言,法国人所行的吻面礼,不但使用得最多、最广泛,而且在做法上也有一定的特点。法国人与交往对象行吻面礼,意在表示亲切友好。为了体现这一点,在行礼的具体过程里,他们往往要同交往对象彼此在对方双颊上交替互吻三四次。其实,法国人行接吻礼时,规矩很严格,并非真的要亲在对方的脸上,朋友、亲戚和同事之间只能贴脸或颊,长辈对小辈是亲额头,只有夫妇和情侣才真正接吻。

法国人有骑士风度,特别表现在尊重妇女方面。在法国人看来,如果不尊重妇女,就会被人认为是没有教养的粗人。

法国人乐于助人,待人彬彬有礼,平时礼貌语言不离口。在法国,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你好”、“对不起”、“谢谢”、“不客气”、“很高兴见到你”等礼貌用语。

法国人很注重在公共场合的形象,从不大声喧哗,也不能随便指手画脚、掏鼻孔、剔牙、掏耳朵;男子不能提裤子,女子不能隔着裙子提袜子;男女一起看节目,女子坐在中间,男子则坐两边。

法国人初次见面,一般不需要送礼,第二次见面时,则应考虑送些礼物,否则,就有可能被认为是失礼。礼品的选择要注意,既不要档次过高,又要体现出对对方的诚挚友谊。但是有些礼品要考虑对象才能送。例如,在与法国妇女接触时,不能以香水作为礼物,因为香水是西方人所必需的化妆品,通常人们都将其作为送给关系很亲密的人的礼物。

法国人很忌讳初次见面就询问对方的年龄,尤其是女子;忌讳黄色的花,认为它象征不忠诚;忌讳黑桃图案,认为它不吉利;所忌讳的色彩,主要是黄色与墨绿色。

法国人平时对动物看得很重,虐待动物,被视为不人道的行为。

法国人所忌讳的数字是“13”。在一般情况下,法国人不喜欢13日外出,不会住13号房、坐13号座位,或是13个人同桌进餐。给法国妇女送花时,宜送单数,但要记住避开“l”与“13”这两个数字。

3.德国

德国人民生活水平颇高、有薪假期长,公民出国旅游十分普遍。

该国的旅游业也很发达,有不少吸引游客的文物古迹和游乐设施。

居民中信奉基督教的约占一半,另有约46%的人信奉天主教。

除传统的宗教节日外,最主要的节日是举世闻名的慕尼黑啤酒节,该节从每年9月最后一周到10月第一周要连续半个月,热闹非凡,节日期间所喝的啤酒可汇集成河。德国科隆的狂欢节从每年11月11日11时11分开始,持续数十天,到来年复活节前40天才算过完。

复活节前一周的星期四是妇女节,妇女们这一天不但可以坐上市长的椅子,还可以拿着剪刀在大街上公然剪下男子的领带。

德国人早餐比较简单,一般只吃面包,喝咖啡。午餐是他们的主餐,主食一般是面包、蛋糕,也吃面条和米饭;副食喜欢吃瘦猪肉、牛肉、鸡蛋、土豆、鸡鸭、野味,不大喜欢吃鱼虾等海味,也不爱吃油腻、过辣的菜肴,口味喜清淡、甜酸。晚餐一般吃冷餐,吃时喜欢关掉电灯,只点几支蜡烛,在幽淡的光线下边谈心边吃喝。他们爱吃各种水果及甜点心。饮料,德国人以啤酒为主,也爱喝葡萄酒。此外,德国人在外聚在一起吃饭,在不讲明的情况下,要各自掏钱。

德国人好清洁,纪律性强,在礼节上讲究形式,约会特别要求准时。在宴会上,一般男子要坐在妇女和职位高的人的左侧。女士离开和返回饭桌时,男子要站起来以示礼貌。请德国人进餐,事前必须安排好。他们不喜欢别人直呼其名,而要称头衔。接电话要首先告诉对方你的姓名。与他们交谈,可谈有关德国的事及个人业余爱好和体育,如足球之类的运动,但不要谈篮球、垒球和美国式的橄榄球运动。

除宗教禁忌外,德国人对颜色禁忌较多,茶色、黑色、红色、深蓝色他们都忌讳;服饰和其他商品包装上禁用或类似符号;他们还忌吃核桃,忌送玫瑰花。

4.意大利

意大利的首都罗马有三多:教堂多、喷泉多和雕塑多,其他几个闻名于世的古城也有许多吸引人的古建筑和现代艺术品、游览设施,所以意大利是一个有诱惑力的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因为属于发达国家,有钱的意大利人也有周游列国的欲望。近年来,愈来愈多的意大利人前来我国旅游。

绝大多数意大利人信奉天主教。天主教在意大利有着很大的传统影响,首都罗马城内的梵蒂冈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意大利人过基督教三节的盛况为世人瞩目,他们的狂欢节在世界上很有名。意大利狂欢节在每年2月中旬进行,比德国狂欢节的时间短,和巴西的狂欢节过法也不相同。此外还有罗马建城节(4月21日)、情人节(2月14日)。蛇节无疑使害怕蛇的人望而生畏,因为这一天人们手中拿着蛇,街上爬着蛇。意大利人过新年要放鞭炮,摔瓶子、花盆等,热闹非凡。

意大利人喜欢吃米饭和面食,面食的种类繁多,不仅可以当主食,而且可以当菜肴。该国菜肴具有味浓、原汁原味的特点。由于意大利三面濒海,海鲜丰富,因此意大利人喜食海鲜,他们喜欢吃生的牡蛎及蜗牛。

来华的意大利人对我国粤菜、川菜比较喜欢,但川菜要不辣或微辣。餐后,意大利人喜欢吃水果,如苹果,也有人喜喝酸牛奶。酒是意大利人离不开的饮料,特别是葡萄酒,不论男女,几乎餐餐都喝。

吃一顿饭,菜只要两三道,但酒却要喝上一两个小时,连喝咖啡也要兑上一些酒。过节时,更要开怀痛饮。

意大利人亲友之间经常跳舞联欢,待人接物也颇多艺术情调。意大利大学生毕业后一般都有头衔,喜欢别人称呼他们的头衔。与意大利人的谈话内容可以是家庭、工作、新闻及足球,但不要与他们谈论政治和美国的橄榄球。

禁忌:意大利人忌菊花,因为菊花是他们祭坟扫墓时才用的花。

5.俄罗斯

俄罗斯人性格开朗豪放、健谈,讲礼貌,有修养,见面总是先问好,再握手致意,而且见面时要称呼对方的名字和父名,光称呼姓是不礼貌的。俄罗斯人见面和告别时,习惯于接吻和拥抱,特别是与亲20人和好友,要在面颊上连吻三下。俄罗斯人尊重女性,爱清洁,重视文化教育,热爱艺术。在迎接贵宾之时,俄罗斯人通常会向对方献上“面包和盐”。这是给予对方的一种极高礼遇,来宾必须对其欣然笑纳。

在称呼方面,过去,俄罗斯人惯以“同志”称呼他人。而今,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除与老年人打交道之外,这种称呼已不再流行。目前,在正式场合,他们也采用“先生”、“女士”“夫人”之类的国际通用称呼。在俄罗斯,人们非常看重人的社会地位。因此对有职务、学衔、军衔的人,最好以其职务、学衔、军衔相称。

俄罗斯人讲究“女士优先”,在交际场所里,男士往往自觉地充当“护花使者”。男士要让女士处处优先,比如出门时要为女士披衣;坐出租车,要为女士开门。在俄罗斯如果不尊重妇女,处处都会遭白眼。

与俄罗斯人交往时,忌问女子的年龄。称呼女性时,不要用“太太”

一词,否则引起对方不快。

俄罗斯人酷爱鲜花,无论生日、节日,还是平常做客,都赠送鲜花,平时送花都为单数,少则一枝,多则几枝,但是必须是单数,只有死了人时才送双数。

去拜访俄罗斯人时,一定要跟随主人之后进门,进门之后要脱下外套、手套和帽子,并且摘下墨镜,进门后不要忘记向女主人问好。

初次见面时,不要主动向长者、妇女伸手要求握手,而要等对方先伸手。

通常情况下,俄罗斯人在寒暄、交谈时,互相不提身体状况,不能说“你发福了”之类的话。在俄罗斯,几乎听不到“你身体真好”这类恭维话,因为在俄罗斯人的思维习惯中,说了这类话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俄罗斯人非常崇拜马,他们认定马会给人们带来好运。

在俄罗斯,打碎镜子和打翻盐罐,都被认为是极为不吉利的预兆。

在数字方面,俄罗斯人偏爱“7”,认为它是成功、美满的预兆。在俄语里,“7”经常被用来形容好的事情。对于“13”,则十分忌讳俄罗斯人信仰“左为凶,右为吉”,因此他们不允许以左手接触别人,或以之递送物品。俄罗斯人认为,如果你在路上看见有人手提空桶,或者挑着两只空桶,是不祥之兆。

在俄罗斯,蹲在地上,卷起裤腿,撩起裙子,都是严重的失礼行为。

(四)大洋洲的习俗礼仪

大洋洲是世界上第七大洲,由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许多岛国组成的。16世纪前,这里人烟稀少,只有土着人居住,后来随着英国和其他欧洲移民的迁居,大洋洲诸岛就成了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殖民地。

现在,这一地区大多数国家已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其中最先独立的是拥有世界珍稀动物袋鼠、鸵鸟、鸭嘴兽和黑天鹅的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多为英国后裔。澳大利亚人性格外向,容易接触和交往。在社交中,澳大利亚人礼貌友善,也比较随和。

和澳大利亚人交谈,除工会、宗教和个人问题外,其他话题几乎均可涉及。但是对于澳大利亚土着和白人的关系、袋鼠的数量及控制则属于较为敏感的话题,不宜过多涉及。此外,评论他们与英、美的异同,也是不明智和不受欢迎的。

在社交礼宾方面,澳大利亚与英、美无十分明显的差异。

由于澳大利亚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饮食菜肴风味也呈多元化,印度菜、中国菜、日本菜、意大利菜均有。澳大利亚人喜欢喝啤酒、葡萄酒,也喜欢喝茶和咖啡,喝茶时也可和喝咖啡一样加牛奶和糖。

2.新西兰

新西兰在1907年独立前是英国殖民地,现为“英联邦”成员国。国民绝大部分也是英国移民的后裔,讲英语。

新西兰全境多山,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2,经济上以农牧业为主,盛产肉类、奶油、乳酪和羊毛,并出口到世界各国。与我国有良好的贸易往来。

新西兰人中有的信奉基督教,属圣公会、长老会,有的信奉天主教。

主要节日为国庆节(2月6日)、圣诞节等。

由于盛产乳制品和牛羊肉,所以新西兰人的饮食中少不了这些食物。当然,他们的基本饮食习惯还是与其祖先——英国移民一致。该国虽然人口不多,但每年人均啤酒消耗量却很大。

与澳大利亚人一样,见面行握手礼。守时惜时,待人诚恳热情。

没有英国式的保守、刻板。

新西兰人受宗教信仰的影响,故也有西方人通常的忌讳。

(五)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习俗礼仪

1.非洲国家的习俗礼仪

非洲是人类的发祥地,也是人类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非洲现有居民四亿六千多万人,分属于两大种族,即北部非洲的欧罗巴种族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黑色种族。

非洲人性格热情奔放,其风俗习惯也因地而异,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部落生活的特征。由于长期的殖民地历史,许多非洲国家在文化和生活习惯方面,都不同程度地留有宗主国的痕迹。由于多数非洲国家都有过遭受殖民统治的惨痛历史,故非洲人十分痛恨种族歧视,对种族问题十分敏感。所以,在与非洲人交往时,应特别注意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对他们表示友好,绝不能流露出任何轻蔑之意。

南部非洲的黑色种族,是非洲大陆的主要种族,人口占非洲居民的三分之二。黑非洲地区仍十分贫困,饮食衣着都很简单。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普遍信奉本土的传统宗教。“上苍”被认为是最高主宰,巫师和宗教性秘密活动在非洲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北部非洲的居民多数为阿拉伯人,其风俗习惯与阿拉伯世界相同。

埃及是非洲最大的阿拉伯国家。

2.拉丁美洲国家的习俗礼仪

拉丁美洲泛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该地区国家大多讲西班牙语,巴西用葡萄牙语,海地说法语。

拉丁美洲原为印第安人的居住地。在15~16世纪期间,全部被西班牙、葡萄牙侵占而沦为殖民地,随之欧洲移民大量涌入。那里的居民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黑白混血种人、白种人、印第安人、黑人等。其中以混血种人和欧洲白种人后裔为主,约占60%以上。拉丁美洲人大多数信奉天主教,其次信仰基督教、原始宗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

拉丁美洲人热情豪放,热忱好客,能歌善舞。

拉美各国除欢庆元旦、国庆、圣诞节、复活节之外,还保留了不少民族传统的节日。巴西人每年要过“狂欢节”大跳桑巴舞便是典型的一例。拉美各族的习俗多而不同,均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祈祷平安无事、来年丰收是共同的特点。

拉丁美洲人主食多为面包、玉米饼。他们爱吃的副食品有牛肉、羊肉、鸡、鸭、鱼和各类蔬菜,但不吃蟹、鲍鱼之类的食品。他们善用的烹调方法是烤、炸、煎。

在饮食口味上既有欧美国家的特征,也有类似我们中国人的某些特点。

咖啡是拉丁美洲人普遍饮用的饮料,巴西产的咖啡闻名于世。此外,他们也习惯喝红茶,喜爱各种果汁等软性饮料,喜喝葡萄酒,喝烈性酒的人并不多。

与拉丁美洲人交往,一般行握手礼即可。对属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拉丁美洲友人只要注意尊重与友好,服务接待工作是不难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