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解疑动机
年长的儿童,比如小学生读者,有时在生活中遇到了疑难问题,这时候他们已经知道可以通过传播活动来解决,比如通过图书、电视、网络等媒介,寻求具体知识或办法,以解决实际问题。
3.娱乐动机
抱有娱乐动机的儿童为数很多。年幼的儿童通过玩玩具的传播活动获得一次次的快乐;年长的儿童通过图书、电视等媒介的接触与使用收获愉悦。
4.他人赞许动机
人类有一些行为动机在于取悦别人,如果做了一件事得到别人称赞,就会感到满足,从而有了更大的积极性,这类动机叫作社会赞许动机。对于儿童也是一样,儿童在成人的鼓励下开展传播活动,比如阅读传播,如果成人赞许,阅读的积极性会继续保持并不断高涨。
(三)儿童受传兴趣
兴趣是人们表现出的情绪倾向。导致兴趣变化发展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大的方面:其一为自身因素的变化;其二为外部环境的影响。我们以阅读传播活动为例,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读书兴趣是不一样的。
日本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阪本一朗把它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
摇篮童话阶段(2~4岁),即所谓的“教养时期”。通俗地讲,就是教育该年龄段的幼儿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摇篮童话应短小精悍,最好以动植物为故事的主角,故事形式不拘,寓教于乐。
民间故事阶段(4~6岁),即“撒娇时期”。此阶段的阅读应使儿童分清善恶,懂得事物的道理。
寓言阶段(6~8岁)。儿童的生活环境由家庭扩大到学校,教育儿童尽快同社会相应是主要的课题,儿童应学会判断简单的是非道理,不再需要无条件地接受成人的“左右”。
童话阶段(8~10岁)。儿童通过学校、社会,开阔了视野,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并会出现有意识地说谎等毛病,应特别加强对该阶段儿童的生活、阅读辅导,增强儿童的生活信念,树立崇高的理想。
儿童阅读兴趣的发展还包括故事阶段(10~12岁)、传记阶段(12~14岁)、文学阶段(14岁~17岁)和思索阶段(17岁~)。
也有研究者根据读书兴趣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研究,把少年儿童的兴趣发展分为不同阶段:第1阶段:(4~6岁)绘画期;第2阶段:(6~8岁)传说期;第3阶段:(8~10岁)童话期;第4阶段:(10~15岁)故事期;第5阶段:(15~17岁)文学期;第6阶段:(17岁~)思想期。
早期儿童对于童话故事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是由于那时候正是人类内在仍具有创造性想象力的时期。作为真实民间故事的童话故事,总是关注着生命与死亡的真谛、善良与邪恶、谦卑中灵魂的成长,以及骑士精神的强大力量。内容由深刻的真理组成,它来自仍然处于半意识状态且具有创造性力量的精神。形式结构是那种孩子式的创造性幻想形式。这就是为什么谈论童话故事里的“谎言”是无意义的原因。孩子困惑的灵魂对生与死的秘密、对被困在暗夜下的地牢里、对从黑暗中复苏等都有一种直觉的知识。孩子无意识但却很真实地体验到自己体内的生命力量在促使生命成长,当意识苏醒时,孩子会体验到死亡力量和生命力量在对抗。童话故事把这些终极问题链接起来,可以使孩子的精神苏醒,并使孩子感觉到生活在地球上很自在。童话故事的结构形式与孩子自己的灵魂组织正好相吻合[2]。
成人在如何激发儿童的兴趣方面,是需要认真思考的。儿童的好奇心非常强,他们会对任何人和事情产生兴趣,但其兴趣的保存期限也非常短。因此,成人必须善于及时发现儿童的兴趣点,顺势加以指导。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学生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3]。最近发展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因为处于某一年龄阶段的最近发展区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下一个阶段的现实发展水平,而下一个阶段又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对于成人而言,要清楚地知道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儿童的兴趣。
(四)儿童受体的心理效应
1.威信效应
“威信效应”是指传播主体个人或群体的权威性、可信性对传播受体的心理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传播学研究认为,当传播受体把传播主体或信息来源确定在高权威性、高可靠性的位置上时,这种认定就会转变为对信息内容的相信。
也就是说,在儿童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要在传播受体心里建立这种威信效应。威信效应的产生,主要取决于父母、教师这样的传播主体在儿童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
2.自己人效应
“自己人效应”是指传播受体在信息接受活动中感到传播主体在许多方面与自己有相似或相同之处,并在心理上将其定位为“自己人”,因而提高传播主体的影响力。
由于传播受体一般都愿意与自己处境相同或相近的人交流,听取意见。所以传播主体要能够让儿童感觉是自己人,那么他就比较容易受引导进入传播状态。
3.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是指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个体在信息接受中,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正面的、有价值的从众心理,一般是合乎人们心意和受欢迎的。在儿童传播中,成人要利用受体的从众心理,开展广泛的人际传播,构建强有力的网络,让儿童采取与其他儿童一致的传播行为。
注释
[1]王会、武变瑛主编:《解读少儿生理和心理奥秘》,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第171页。
[2](荷)李维胡德:《孩子成长历程——三个七年成就孩子的一生》,薛跃文等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4页。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第四节 儿童在受传中的反馈
一、反馈概述
(一)反馈的含义
反馈(feedback)又称回流、回传,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罗伯特·维纳在其1948年出版的《控制论》一书中提出。反馈的概念本来是电子工程学上的名词,指的是发送出去的电波或信息的回流。反馈概念被引入传播学后,指的是受传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的一种反应。施拉姆在《传播概论:传媒·信息与人》一书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在大众媒介方面,我们也有各种形式的反馈从目的地传回给信源,帮助它调节此后的输出物(信息)。来自读者、听众的信件、电话是一种反馈;对于广告的反应、广播的收视率、报摊零售与订户的增减等等也都是反馈。教室里的反馈也有多种形式,迷惑不解的表情、厌倦的迹象都在告诉讲课人:需要讲清某个观点,或者该换个话题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