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儿童家庭用药小百科
24790400000034

第34章 儿童传播环境研究(1)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鲁迅先生曾指出:“儿童的行为,出于人性,也因周围环境而变,所以孔融会让梨。”“孟母三迁”也无非是想寻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的确,人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人类的一切活动也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那么,环境对儿童的发展起着什么作用?儿童传播环境有什么特点?成人应如何营造儿童的传播环境?

第一节 儿童传播的环境指向

一、环境的含义

环境,通常是指围绕主体的空间和作用于主体这一对象的所有外界影响与力量的总和。我们在讨论环境时,要包含特定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环境是没有内容的,同时也是毫无意义的。围绕主体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就构成了主体的环境。

对人类而言,环境是指人生活的空间范围内与人的生活密切有关并能影响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也称人类环境。人类环境习惯上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自然环境亦称地理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地质和土壤环境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的发展,逐步创造和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包括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社会环境。

杜威说:“环境包括促成或阻碍、刺激或抑制生物的特有的活动的各种条件。水是鱼的环境,因为水对鱼的活动、对它的生活是必需的。正因为生活不仅仅意味着消极的存在(假如有这样的东西),而是一种行动的方式,环境或生活条件进入这种活动成为一个起着支持作用或挫败作用的条件”[1]。

二、传播环境

传播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或者说,传播环境是传播这一过程实现的必要媒介,它对传播的进行会起到一定的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在现实的社会活动中,没有绝对孤立、封闭的传播活动,传播活动必然要依赖一定的环境来进行。人类在根据自身的目的和需求改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按照其自身的规律、方式制约和影响着人类的传播活动。

三、儿童传播环境

儿童传播环境,是指存在于儿童传播活动周围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儿童传播环境有多种分类,依据儿童传播活动参加者的感受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是指由传播活动所需要的那些物质条件、有形条件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所谓软环境,是指由传播活动所需要的那些非物质条件、无形条件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场所,其重要性、紧迫性容易呈现;后者是指围绕、弥漫在传播活动四周的由无形的精神因素构成的境况和气氛,其重要性和影响力是缓慢呈现的。另外,前者环境的需求比较具体、明确,而后者的需求比较模糊,难以量化。

依据儿童传播活动的存在形式来说,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前者是存放、容留传播活动的由有形物质条件构筑的空间和依据儿童传播活动所处的情境来分,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人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这是一种大环境;微观环境是指人们所处的具体生活环境,包括个人所在的家庭、社区、学校等,这是一种小环境。

注释

[1](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页。

第二节 环境对儿童传播的作用

一、环境对传播的作用

1.传播对环境具有依赖性

传播活动不是孤立的,不是超然于时空之外的,它必然要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来进行。任何传播媒介的产生和发展,都必须植根于某种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之中。一个时代的传播活动,一定是和这个时代的环境特点和状况密不可分的。信息社会中,传播对环境的依赖主要表现在对媒介创造的拟态环境的依赖上。正因为传播对环境有如此强烈的依赖性,人们对于建设良好的传播环境才尤为重视。

2.环境对传播具有影响性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孤立、封闭的传播活动,一定的环境因素必然要以某种方式影响、规定、制约着人类的传播活动。当环境因素有所缺失或扭曲时,不仅会影响到传播活动的产生和质量,也会影响到受众对传播活动的接受。《传播学原理与应用》一书中明确指出:“环境对人类的传播行为的影响带有多方面的性质。这种多面性是由环境的宽广性、传播行为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两者的互感、互动所引起的。尽管许多传播学研究者对环境中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但是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对人们的行为、观点、信念给予重大影响的是周围的环境,人世间不仅不存在绝对孤立和封闭的传播系统,而且人类的传播活动根本无法摆脱环境对它的影响和制约。”[1]

在传播过程中,环境对传播活动的影响是以一种无处不在的形式而存在的,它没有固定不变的目标和对象,也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是以一种无意识、不自觉的方式对传播活动产生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说明不同的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3.传播和环境之间具有互制性

在传播过程中,会面对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有理想的环境,也有恶劣的环境;有开放的环境,也有封闭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环境和传播活动之间,既可表现出互动互助、共进共荣的良好氛围,也可表现出互相影响、互为牵制的不良状况。为此,人们总是尽可能地营造理想的传播环境,使之在传播活动中发挥其正面效应。

环境虽然在传播活动中起着某种决定性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机械地决定传播活动的成败和效果。而传播活动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也会或多或少对其存在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传播和环境之间,始终表现为一种相辅相成、共进共退的互制性关系。

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

环境对儿童具有重要的作用。成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所受教育的唯一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行动,因而也在这个环境中思考和感觉。我们从来不是直接地进行教育,而是间接地通过环境进行教育[2]。接下来,我们就儿童环境作用作具体阐述。

(一)脑科学研究中的环境作用

脑科学研究者认为,大脑发育并不是一个完全由基因控制的预定性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受外界输入影响的过程。在大脑发育和行为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的交互作用。在出生前后,大脑神经网络根据电信号的输入而不断地进行着重构。出生前大脑网络中的输入主要是来自内部的自发活动;而在出生之后,随着幼儿各种感觉器官的成熟,外界环境刺激的输入对大脑网络构建所起的作用逐渐增强。

根据《儿童发展概论》一书介绍,学者Greenough把实验鼠放在“丰富多彩、生气勃勃的环境”里(与其他老鼠一起饲养,并提供许多“玩具”供其玩耍)饲养,发现其大脑视觉皮质单个神经元的突触数量,比在单调贫乏的笼中单独饲养的老鼠要多20%~25%,同时伴有神经血管和神经胶质细胞数量的增多。Greenough通过一些实验发现,丰富环境里的老鼠与那些待在“贫乏环境”中的老鼠相比,具有更好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由于神经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导的主要通路,Greenough推断说,在“丰富多彩环境”中的老鼠拥有更多的神经突触,所以更“聪明”[3]。

丰富环境的刺激和丰富的经验可以促进神经突触形成,有利于大脑与行为的双向建构。因此,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充满生气、缤纷多彩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的活动经验、大脑结构和认知能力能够不断地在其中协同发展,成为早期教育者的迫切任务。幼儿需要感受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包括各种颜色、气味和声音的刺激。食物、玩具、音乐和家务活动是早期育儿的刺激方式。随着年龄增长,唱儿歌、讲故事、做游戏和观察自然等活动都有助于丰富幼儿的生活情境,使其大脑认知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游戏有利于发展儿童的知觉辨别能力、交流能力、精细动作和大动作控制能力,以及想象力等。体育性活动刺激则能促进大脑功能的平衡发展,有利于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开发,并具有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功能。

另外,环境对人的神经可塑性具有一定影响。行为主义动物实验心理学家拉施发现,成年人的皮质感觉定位可在其外周神经损伤后完全改组,即通过训练成年人的皮质感觉代表区是可以改变的。神经科学家阿哥扬等发现,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轴突损伤后不能再生,外周神经系统轴突损伤却可以再生;神经科学家也发现成年的青蛙、鱼等两栖类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视神经被切断后,经过训练能够重新修复。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神经元轴突的再生呢?研究发现不是神经元的年轻与否,而是所处环境影响了其可塑性。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环境为少突胶质细胞,而外周系统为多突的施方细胞。也即少突胶质细胞的环境不利于神经元轴突的可塑性再生,而多突的施方细胞环境有利于神经元轴突的可塑性再生。由此可见,环境对于神经可塑性是具有帮助的。

(二)儿童发展理论中的环境作用综述

1.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又称刺激—反应(S—R)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通过环境的改变和对行为的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一个人的习惯是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过程中学会更快地采取行动的结果。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认为,人格是由环境中的行为习惯形成的,“彻底改变人格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改变个体的环境来塑造个体,用此方法使新的习惯加以形成。他们改变环境越彻底,人格也就改变得越多”[4]。华生甚至宣称通过特殊环境的创设,他可以把婴儿塑造成任意类型的人。斯金纳强调环境变化与行为变化之间的函数关系,他的总结是人的一切行为都依赖于现在或过去的环境和刺激。

2.精神分析发展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是依照渐成论原则而开展的一个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环境的作用表现在能决定每个阶段是否顺利度过,且在不同文化的社会中,各阶段出现的时间早晚可能不一致;个体的发展过程,是以自我为主导,按照自我成熟的时间表,将内心生活和社会任务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个既分段又连续的心理社会发展过程。他提出“同一性理论”,即将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状态的整合和协调一致。

3.人本主义发展理论

人本主义发展理论主要是强调人的遗传禀赋,强调人的内部复杂动机系统,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达目的而进行创造的能力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而个人所处的物质、社会和文化环境只能促进或限制人的潜能在或大或小的范围内实现。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强调,理想社会应依赖人类内部动机系统自我指导原理,反对在行为上被塑造或塑造他人的行为。

4.建构主义发展理论

认知建构主义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其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皮亚杰强调主客体相互作用,儿童认识活动中的双向建构。他指出建构过程中的图示、同化、顺应、平衡4个核心概念,其中平衡就是主体对外界干扰所进行的一些积极的反应的一个集合。这里的外界在皮亚杰看来,主要是语言和教育的影响。社会建构主义代表人物维果茨基认为,所谓的发展,就是指心理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功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功能转化的过程。在与他人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的协商过程中,并在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建构而成。维果茨基强调通过社会源泉、文化中介、活动实践等环境因素来建构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