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40岁健康生活手册
24807100000005

第5章 中年人的生理健康(2)

(4)淮山圆肉炖水鱼:淮山药15 ~20克,桂圆肉15 ~20克,水鱼(又名鳖)1只。先用滚水烫水鱼,使它排尿净尽,再把它切开洗净,掏出内脏,然后将水鱼肉、水鱼壳、淮山药、桂圆肉一起放入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服用。喝汤吃肉,每星期1次。食后有补肾益精的功效。

(5)炒黄花猪腰:鲜猪腰500克,黄花菜50克,姜、葱、蒜、素油、食盐、糖、芡粉各适量。将猪腰从中切开,剔去筋膜臊腺,洗净,切成腰花块。将黄花菜用水泡发切段。炒锅中放入素油烧热,然后放入葱、姜、蒜等作料煸炒,再爆炒猪腰,等炒到变色熟透时,加黄花菜、食盐、糖煸炒,再入芡粉,汤汁明透后起锅。顿食或分顿食用。食后有补肾益脾、固涩****的功效。

(6)椰子糯米蒸鸡饭:鲜椰子肉、糯米、鲜鸡肉各适量。将椰子肉切成小块,加糯米、鸡肉,放进有盖的瓦盅内,隔水蒸至熟。当饭吃,每日1次。食后有补脾、益心、摄精的功效。

(7)北芪杞子炖乳鸽:北芪30克,枸杞子30克,活乳鸽1只。先将乳鸽去毛及内脏,与北芪、枸杞子一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喝汤吃肉,一般3天炖1次,3 ~5天为一疗程,一疗程后即可见效。食后有补心益脾、固摄精气的功效。用于治疗早泄、阳痿、体倦乏力、盗汗、心悸等症。

(8)杞子南枣煲鸡蛋:枸杞子15~30克,南枣6~8个,鲜鸡蛋2只。先将鸡蛋煮熟后去壳,然后与枸杞子、南枣放锅内同煮。吃蛋饮汤,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3次即可见效。食后有补心脾、摄精气的功效。

(9)山药茯苓包子:山药粉100克,茯苓粉100克,面粉200克,白糖300克,猪油、青丝、红丝适量。将山药粉、茯苓粉置大碗中,加冷水适量调成糊状,移火上蒸30分钟,取出,调入面粉和好,发酵,稍放碱制成软面,再以白糖、猪油、青红丝(或果脯)作馅,包成包子,蒸熟。每日1餐,当早点吃。具有益脾、补心、摄精的功效。

40岁女人的性特点

有些女性在进入更年期后发现自己****居然比以前增强,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的高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拥有平静的日常生活;细心、体贴的性伴侣;绝经后不再担心妊娠的危险和避孕的失败;孩子都另立家业,从繁杂的家务劳动中得到解脱,夫妻可以再次回到二人世界等等。因此,有人把更年期这段时间称为“第二次蜜月”。

也有人从生物学角度认为,****在绝经期的增强是因为妇女不再受雌激素水平的影响,而雄激素的作用则显得尤为突出了。还有的人认为女性在这一时期性能力的增强则是因为此时生殖器区域建立了一个更密集、更复杂的静脉系统(静脉曲张状态),提高了性的敏感度。绝经期发生改变的只是性器官及生殖能力,但****和经历性快感的能力则是一种终身拥有的属性和本能。

中年人的性生活

我国医学十分强调对性生活的节制,认为纵欲(无度)会伤及元气,有损人体健康。现代科学家曾对****后兔子的脑垂体前叶作过细胞学检查,发现其嗜碱性细胞与嗜酸粒细胞的染色体均有所改变。而频繁过度的性生活,使垂体前叶对这些激素的分泌失去平衡,人体的神经系统的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因而出现疲劳不堪、精神恍惚、头晕目眩、失眠、食欲减退等多种现象,对身体危害很大。这里所说的是性生活“过于频繁”或“无度”。但正常情况下的性生活不应该存在这一问题。

事实上,由于中年人出现的生理变化使得身体的强壮程度和性功能已不比往日,且均有所减退,所以在性生活方面自然也就需要减少次数。需要指出的是,适度的性生活不仅使人精神愉快,而且会延长人的寿命,因为它是维持中年以后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处理好这一阶段的性生活,有利于人生最后三分之一岁月中的家庭幸福。

更年期夫妻间的性生活涉及一些生理、心理的微妙变化,一次性生活需要调动人体一些肌肉、骨骼、大脑、内分泌、情绪等生理和心理的活动。也就是说一次和谐的性生活,对更年期妇女来说是一次全身机体协调运动的锻炼。相反,那些回避、压抑、拒绝性生活的妻子,不仅违反人的生理需求,影响健康,还会从心理上使丈夫感到不愉快,影响夫妻关系。即便是由于生理上发生一些不适的变化,暂时不能过性生活时,也应通过依偎、拥抱等方式,保持肉体亲密接触,维持心理平衡,加强情感交流。

反过来,从生物相互调节的原理来说,和谐的性生活对更年期妇女的卵巢功能、垂体下丘脑功能的调节又起到促进作用。从青年时期一直维持着的和谐性生活,不断给妇女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良性刺激,有利于刺激卵巢的功能,减缓更年期妇女的衰老,还有利于改善神经精神状态,增强妇女的自信心。同时有良好和谐性生活的妇女往往显得精神饱满、外貌年轻,皮肤也富有弹性与光润,对外界的反应也比较灵敏。

40岁的人体生物钟养生

生物钟养生法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这种养生法对延缓衰老,强健体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生物钟养生法是指要建立规律有序的生活习惯,使生活规律与人体生物钟互相协调,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处于更年期的人们应根据特定的生物规律活动周期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表以顺应人体内部的规律,达到防治疾病和增进健康的目的。生物钟养生法须注意下面细节:

1 最佳起床时间。早晨5~6时是人体生物钟的“高潮”,体温升高,此时起床会精神抖擞。

2 最佳睡眠时间。人体生物钟在晚上10~11时会出现一次“低潮”。因此,最佳的睡眠时间是晚上9 ~10时。如果晚上11时还未入睡,那么过了12时再入睡就不那么容易了。

3 最佳工作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2时,这一时段工作效率最高。一般来说,上午从事脑力活动对身体有益,下午从事体力活动有利健康。

4 最佳用脑时间。上午8时大脑具有十分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上午10时精力充沛,下午2时动作反应敏捷,晚上8时记忆力比较强。

5 最佳锻炼时间。冬春季的早晨6~7时不适合锻炼,夏秋季的早晨5~6时空气新鲜,气候凉爽,是锻炼健身的好时机。平时上午9时和下午4时做做健身操对健康十分有益,因为此时肌肉温度高,黏滞性最小,关节动作最灵活。

中年人的养神与养生

古医籍《寿世保元》有诗云:“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大意是:人想延年百岁,首先要屏息、敛气、保精,以养其内在精神。养神是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保持精神健康,才能真正长命百岁。

1 养神传统学说

传统中医学认为,精、气、神乃人身之三宝,是祛病延寿的内在因素。神,在人体中居于首要地位,惟有神的存在,才会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体现,也就是人的精神状态、思维活动的重要内容。古代养生家强调指出:神强必多寿。神强就是脑神经健全之意。只有脑神经完整健全,才能主宰脏腑协调、肢体运动、五官通利,使全身处于阴阳平衡的正常生理状态。因此说,精盈、气充、神全,为养生长寿之根本,而调摄精、气、神的关键之处又在于养神。

安神者在于七情调整适度,喜、怒、忧、思、悲、恐、惊各依法度,适可而止。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五脏所伤则精神就会涣散,精神涣散则神志就会衰减,神志衰减则诸病就会丛生。以上三者又相互关联,又互为因果。所以,神只可得,不可失,只宜安,不宜乱。伤神则神衰,神衰则健忘失眠,多梦烦乱;神不守舍则发为癫狂,甚则昏厥。

古往今来,医家、道家、养生家无不重视精神调养,他们认为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他们还认为养生的关键之处在于排除杂念,保持心地宁静专一,顺乎天理,这样就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中医还有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精养,精养不如神养的传统说法。这里所说的养神,主要是指注意保持精神卫生。要力求做到安静调和,神清气和,做到胸怀开阔,从容温和,切不可怨天尤人,性情急躁易怒。如果人们只注意养身,不加强饮食营养,不懂得养神,不善于养神,是难以获得健康长寿的。

2 养神的几种方法

(1)休眠养神。休眠说的是睡觉,通过睡觉使大脑处于休息状态,同时使身体内各部位的神经、关节韧带、肌肉和器官没有负荷或极少负荷,为进一步积蓄精力,恢复体质创造条件。如遇气候和环境条件复杂或劳作过重,常常会酿成过度疲劳和某些器官功能失调,因此,生活中应劳逸结合。生理医学研究表明:保证睡眠6~8小时所能积蓄的精力可供正常活动16~18小时的耗费。

(2)安心养神。心情清静安闲,排除杂念,能使真气流通顺畅,精神守于内,疾病无从生,形体虽劳作但不致产生疲倦。

(3)闭目养神。双目微合,设想一种轻松快意的念想,排除外界各种干扰,只要长期坚持下来,就有促进心脑神经和细胞功能的活化作用,对解除人体疲惫感有益。

(4)糊涂养神。是指在平时对自己的行为规范中,不做没必要的争执和较真,不计较鸡毛蒜皮的小是非,让自己的脑筋和心情松弛下来。

(5)娱乐养神。下棋、垂钓、跳舞、听音乐、看表演等娱乐,都可以养神。娱乐养神是调动某些不常运作的神经取代操劳疲惫的神经工作,充分调动自己各路神经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6)忍气养神。人要随时调节情绪,切勿冥思苦想和愤怒难平,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对长寿很不利。适时节制感情和忍怒宽容是心性修养高雅的表现,也是重要的保健养生之道。另外,生活中忍气养神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以心治神,并讲究心病还须心药医。

人的神志随四季节气而变。我国古人提出的四时调神健身之法,就是按照季节特点使精神情感做到春季活泼,夏令畅达,秋天恬静,入冬则藏而不泄。

中年人四时养生法

我国医学非常注意所处环境、季节、气候对人类健康长寿所造成的影响,并指出“人客观存在正常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所以,要延年益寿,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的正常变化,不应超越自然的变化而强为。四时养生法正是按照四季变化规律,调节人体各部分的机体功能,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中国古代就有顺应自然的多种养生方法,其思想基础,来源于老庄哲学。老子在《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倡人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自然观,主张顺应自然,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自然规律。《庄子·天运》中说:“自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四时迭起,万物循生。”即顺天应时,掌握四时变化规津,科学地调理养生。

因此,中年人养生须顺应生、长、收、藏的自然规律特点。

春天要把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控制宣达春阳之气,重点保护肝脏;夏天要使人身肌体气机通畅,宣泄自如,心胸开放,要重点保护心脏,保护阳气;秋天要保持阴气内守,保持内心的平静,要收敛神气,保护肺脏;冬天要早睡晚起,保养精神,固密心志,保护肾脏。

如此则阴阳平衡,保持自然界和人体的自然状态。

四时养生的原则是组成中医养生学的原始基础。在四时环境养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冬病夏治”法以和“生物钟”养生法,皆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和“四时环境”原则的具体应用。所以在春夏之际采用温补脾肾的方法,治疗秋冬季节容易发作的慢性哮喘病,常常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而用生物钟疗法治疗便秘、失眠等,其效果比吃任何药物都来得更好一些。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四时养生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疴病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背之。”这就是对四时养生法的高度总结与评价,是中国古代养生总结出的重要理论与精华,值得我们后人认真地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