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降血糖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24808700000021

第21章 药物调治的细节(3)

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只要出现饥饿、疲惫无力、头晕、眼前发黑、行为异常等症状,就必须考虑到低血糖的可能,此时要及时检测血糖。低血糖症状较轻者一般应进食糖果、葡萄糖片,喝一杯果汁、糖水或牛奶等,数分钟后,低血糖症状就会有所缓解。如果症状没有好转,一定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糖尿病患者不宜用十类药物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有些药物使原本没有糖尿病病史的人患上了糖尿病,使已有糖尿病的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了。易引发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以下10种:

利尿剂

使用利尿剂后,游离脂肪酸升高,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肝糖原异生增加;对胰岛素有直接抑制作用,增加儿茶酚胺的释放,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

二氮嗪

它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用于治疗严重的高血压或高血压危象。它能减少胰岛素分泌,增加儿茶酚胺的释放,改变外周对胰岛素的利用,增加肝糖原异生。使用此药治疗严重妊高征时,长期服用可导致严重的新生儿高血糖。

中枢作用的α-受体阻滞剂

动物实验显示这类药物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影响糖代谢,但是没有明显引起人体对葡萄糖耐受力降低的情况。

β受体阻滞剂

可抑制胰岛素的释放,减少肝脏、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但是,引起显著高血糖的不多见。另外它也可导致低血糖,且使发生的低血糖不易被察觉。

钙通道拮抗剂

研究发现维拉帕米能减少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增强肝脏摄取葡萄糖,有显著升高血糖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所致糖尿病又称类固醇糖尿病,所有的糖皮质激素都有致糖尿病的危险。

雌激素和口服避孕药

它们都能引起人体对葡萄糖耐受力降低,但是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没有增加,所以只是已有糖尿病的患者不宜使用。

链脲佐菌素

可损害胰岛β细胞,引起的糖尿病在临床上似Ⅰ型糖尿病。

环孢菌素

为免疫抑制剂,能防止Ⅰ型糖尿病进展,但同时会升高血糖,且为剂量依赖性的药物。

苯妥英钠

中毒剂量的苯妥英钠能引起高血糖,但治疗剂量不会。使用后,胰岛素释放减少,胰岛素水平下降,但引起葡萄糖耐受力降低的情况并不常见。

糖尿病患者正确选择降压药

糖尿病患者首选的抗高血压药物应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因为此药对患者具有以下作用:

(1)在发挥降压效用的同时,还能提高肌肉和脂肪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这一点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尤为重要。

(2)对糖脂代谢没有不良影响,有时还能起到改善糖和脂肪代谢的作用。

(3)能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防止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逆转或减轻左心室肥厚,改善心肌功能。

(4)对早期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患者,可明显降低微量蛋白尿,具有保肾的功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品种较多,包括福辛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苯那普利等。极少数的患者服用这些药物后可能会出现干咳等副作用,在停服药物后干咳症状随之消失。

如果单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压控制未能达标时,联合应用抗高血压药也有讲究,可考虑3种选择:

(1)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常用的有额沙坦、氯沙坦等。这类药不影响人体对葡萄糖的耐量,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2)联合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在降血压的同时,不影响糖和脂质的代谢。常用的有硝苯地平(心痛定)、尼群地平、维拉帕米等。

(3)联合使用利尿剂,尤其是小剂量的噻嗪类利尿剂,可减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噻嗪类利尿剂有排钠排钾的作用,易引起低血钾等副作用,一旦发生,应立刻停药或补钾。

另外,水苏糖作为纯生物制剂,能防止血管壁中的弹性蛋白分解,使血管保持良好的弹性,防止高血压导致的血管破裂。

降糖药不能与阿司匹林同吃

糖尿病患者合并疾病的种类比较多,尤其是心脑血管病的合并率高,因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有很多。阿司匹林的羟基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能与降糖药物产生协同作用,当阿司匹林和降糖药同服时,很容易导致低血糖。

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一些长效且药效较强的降糖药物时,如果合并服用阿司匹林,低血糖很快会发生。加上老年人的反应功能差,低血糖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及时发现和纠正,直到出现低血糖脑病症状或体征时才引起重视,对身体是极为不利的。

低血糖脑病是由于血糖浓度过低而导致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老年糖尿病患者是高危人群,患者的年龄普遍大于60岁,占全部患者总数的80%以上。当血糖低于2.8毫摩尔/升时,可能会在低血糖现象的基础上出现脑部症状,比如思睡、少语、反应迟钝等。随着血糖的降低,逐渐会出现意识不清、躁动、嗜睡,甚至昏迷。同时可表现为一侧肢体瘫痪,容易被误认为是脑卒中而耽误治疗。

所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血糖监测和降糖药物的选择,应以作用较为温和的二甲双胍和糖适平等降糖药物作为首选。另外,阿司匹林要使用小剂量(75~100毫克),每天清晨服用。二甲双胍和糖适平等应在餐中或餐后服用,每天2次。

补镁可防糖尿病

根据美国一家网站报道,哈佛大学医学院人员通过对12万人进行多年的饮食习惯调查,发现镁元素的摄入量与Ⅱ型糖尿病的发生成反比。

预防糖尿病,除了控制热量的摄入,补充足够的镁同样很重要。镁和钙元素、铁元素一样,是体内不可缺少的矿物元素,对维持血糖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摄入350毫克的镁,孕妇、哺乳期的妇女至少要摄入450毫克的镁。蔬菜中的茄子、韭菜、萝卜等,粮食中的小米、糙米、新鲜玉米等,豆类中的豌豆、蚕豆、黄豆等,以及坚果中的榛子、松子、瓜子等都是富含镁的食品。其中,绿叶蔬菜更是镁的最佳来源。

镁就存在于人们平时吃的食物中,关键是食物要吃得够量,才能保证充足的镁的摄入。建议大家每周吃1~2天纯素的菜肴,多吃绿叶蔬菜,多进食粗粮谷物,这样就能轻松获得身体所需的镁元素。

糖尿病患者普遍缺铬和锌

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缺铬和缺锌的问题。铬在糖和脂代谢中起到协助或增强胰岛素功能的作用,有助于控制Ⅱ型糖尿病和葡萄糖失耐病人的血糖和胰岛素。锌影响胰岛素的合成、贮存、分泌和完整的结构,锌缺乏将损伤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糖尿病患者有无并发症或合并症均与微量元素有关,有并发症或合并症时,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更大。

科学地补充铬和锌能有效调节血糖,改善胰岛素活性,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很有效果。

首先,最好以有机铬和锌进行补充。这种形式的铬和锌活性较好,容易吸收。无机铬难以被人体吸收,几乎没有营养价值。

其次,铬和锌不能同时补充,在人体内,铬与锌的吸收和代谢有着拮抗作用。也就是说,如果同时补充两种元素,那么一种营养素的吸收会抑制另一种营养素的吸收。所以,铬和锌分开补充是很重要的。

科学的办法是早晨补铬、晚上补锌,或者是早晨补锌、晚上补铬。这样做能避开铬和锌之间的拮抗作用,同时也能充分地补充营养素,有效改善病情。

糖尿病患者应适量补硒

人体缺硒是引起糖尿病的诱因之一,缺硒将导致一系列糖尿病症状及并发症出现。

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它被证实与人类及其他物种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联系。硒的生理作用有很多,比如消除脂质过氧化产物、抗衰老、消除毒素、参与免疫调节等。

糖尿病患者补硒,有利于对病情的控制,防止病情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胰岛细胞受损或功能没有完全发挥,而硒有抗氧化的作用,能保护胰岛,修复胰岛β细胞,维持正常的分泌功能。硒具有和胰岛素同样的功能,也就是说,补硒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硒还能增强肌肉、脂肪等周围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血糖的能力,既能降低血糖,又能保证细胞的能量代谢。

另外,补硒能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如预防白内障、高血压、心肌梗死等。

硒主要从两个方面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1)清除自由基。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有害物质,如自由基等。在高血糖状态下,大量自由基的产生,损伤了人体生物膜,导致多系统损害。硒可以提高机体抗氧化的能力,保护细胞膜结构,稳定各种体细胞的正常功能。

(2)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人体中几乎每种免疫细胞都含有硒,补硒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硒在人体中的生物学效应是双向的,过低或过高都可能造成脂质过氧化物上升,引发膜毒性。所以在补硒过程中,要注意把握用量,真正达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目的。

糖尿病患者慎用维生素C

按照传统观点,糖尿病患者应服用维生素C作为辅助治疗。但是,盲目地补充维生素C对人体也是有害的。

人体内的抗氧化剂防御系统非常复杂,当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同自由基互相作用时,就变成了必须被其他抗氧化剂解毒的前氧化剂,而这个解毒过程在糖尿病患者身上进行缓慢。这种情况下,结构已改变的维生素C将会损害人体细胞。中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不应直接补充维生素C药片,而应该多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C。因为食物中的抗氧化剂能进行生化平衡,但维生素药片可能缺少这样的平衡机制。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只有准确化验出血糖、尿糖含量,才能知道病情的变化,才能制订出正确的服药治疗方案。但维生素C可使血糖、尿糖检验出现假阴性,因为它是很强的还原剂,可与化验血糖、尿糖的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使血糖、尿糖偏低。如果患者正静脉滴注维生素C,此时化验血糖和尿糖的结果会更不准确,因为静脉给药的剂量一般较大(大概2~3克),而且药物是直接进入血管,经肾脏排泄进入尿液。

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化验血糖和尿糖的前2~3天绝不能服用维生素C,也不可以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免影响化验的结果。

糖尿病患者应每日补钙

糖尿病患者很注意自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却往往忽视了要补充足够的钙。糖尿病引起的代谢紊乱会导致骨质流失,造成体内钙质不足,如果每天钙的摄入量低于1000毫克,是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的,很容易出现腰背疼、腿抽筋的情况。

糖尿病患者补充足够的钙质,除了有助于防止骨钙的丢失,还能促进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提高机体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能有效降糖。因此,无论是儿童患者、青年患者还是中老年患者,都不要忘记每天吃钙片。

从人们的日常饮食来看,喜欢喝牛奶、吃豆制品的人,每天摄入的钙含量大约在300~400毫克,而不喜欢吃这些食物的人,钙的摄入量相对较低。因此糖尿病患者每天至少要吃600毫克的钙片,才能满足身体需要。

选择钙片时,最好选择溶解度高、不刺激胃的钙片。如果有便秘、结石等症状,就要选择易于吸收的钙片。

能降血糖的中药

很多单味中药都具有降糖作用。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不仅在于降血糖,更重要的是通过辨证施治,采用综合措施来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

可以降血糖的单味药主要有以下几种:

黄连:黄连煎剂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从黄连整药中提炼出的黄连素能减少体重,明显改善葡萄糖耐量,还能促进脂肪燃烧,减少脂肪合成。

黄芪:黄芪多糖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玄参、生地、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黄精:能显著降低血糖。

地黄:包括生地、熟地,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并且能改善血脂异常。临床应用于治疗糖尿病时,常以生地配枸杞子、天冬等。

人参:人参多糖能降血糖,还能增加胰岛素对糖代谢的影响。对于轻症糖尿病,人参可与生地合用。人参每日用量应为3~9克。

山药:可降低实验小白鼠的血糖,并可明显对抗血糖升高。

麦冬:既能降低血糖,又能促使胰岛细胞恢复,增加肝糖原。

鬼箭羽:有降低血糖和增加体重的作用,并促使胰岛细胞增殖和胰岛β细胞增生。

除此之外,有降糖作用的单味中药还有:枸杞子、玉竹、葛根、山萸肉、桑叶、茯苓、桑葚、桑白皮、玄参、丹参、菟丝子、仙鹤草、地骨皮、知母、肉桂、花粉等。

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中医来帮忙

糖尿病的治疗除了要饮食、运动、药物三者配合以外,也不能忽视中药外用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中药治疗在临床上有较好的效果,运用起来也非常方便。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药膏贴穴

方法一:取生地、太子参、天花粉、枸杞子、玄参各30克,荔枝核40克,黄连18克,干姜、白芥子各8克,同盐酸二甲双胍一起研细末备用。

方法二:取神阙穴、肺俞穴、隔俞穴、肾俞穴、脾俞穴、关元穴,每次选3~4穴。

方法三:每穴用药末3克,加生姜汗调膏,贴敷穴位,24小时换药1次,半个月为1疗程,间隔5天再施下一疗程。

肺热者加敷曲池穴,胃热者加敷中脘穴。此法适用于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的肥胖患者。

中药含漱

方法一:取野菊花、荔枝核、黄柏各10克,金银花15克,苦参30克。

方法二:水煎取液500毫升,每日间断含漱,先含后漱口。

此法能治疗糖尿病合并口腔感染和牙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