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往往是某些病变的反映信号,其成因有明显的心理因素。但是由于长期受生物医学的影响,临床对待疼痛都往往比较重视镇痛药物的效果,而忽视了心理因素在疼痛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事实上,无论是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疼痛,或无明显原因的生理性疼痛,都有其心理诱因。心理不仅有可能是疼痛的诱发因素,同时还会影响止痛药物的实际效果。因此,对疼痛与心理因素的研究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疼痛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知觉,其中具有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
首先,疼痛会造成不同的情绪反应。一般来说,急性的疼痛会表现出不愉快、烦躁、焦虑的情绪反应,如急性胰腺炎、心肌梗塞等疾病引起的疼痛,焦虑、恐惧和不安的情绪反应极为冥想。而慢性疼痛的患者较为常见的情绪则是意志低沉、抑郁寡欢。疼痛久治不愈甚至会出现沮丧和绝望的情绪,对生活失去信心。剧烈的疼痛会使患者出现明显的不满和忿恨情绪,从而变得暴躁不安。
其次,几乎所有疼痛都会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事实说明,认知态度、心理暗示、注意力、情绪反应等心理因素对疼痛有着明显的影响。
(1)人们对疼痛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到疼痛的程度。有些人到医院看望病人后,身上会有不舒服之感。比如看到别人因腹部疼痛而确诊为胃癌时,有些看望者就会有胃部不适的感受,而且往往越想就越不舒服。尤其是当病人是同龄人、工作生活常在一起者时,这样的感受就会更加明显。这是因为人有联系与对比的心理,很容易把他人的病痛与自己的身体健康联系起来。而这种联系通过自我暗示的转变成了担心与忧虑,以至于萌生出同样的疼痛感觉。
也就是说,有些病痛完全就是心理作祟,如果内心认为有,总是去想病痛的存在,疼痛的感觉就会明显加重。事实上,这个问题从孩子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当孩子玩耍时突然跌倒,如果父母连忙问“痛不痛?”之类的关心话,孩子比较容易哭泣。而如果在孩子跌倒后,父母让他自己站起来,并笑着对他说:“不要紧,不要紧,没有事。”孩子往往能够减轻疼痛的感受,破涕而笑。由此可见,疼痛的认知,对于疼痛的程度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任何疼痛都会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无论是小孩子还是成年人,对于疼痛的感受都会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一般来说,处在催眠状态下的人更容易受心理暗示的影响。很多医生都能够通过暗示性语言对患者进行缓解疼痛的处理,这是十分重要的。积极地心理暗示能够减轻针刺、烧灼的疼痛,而如果采用疼痛渲染的语言暗示则会使疼痛加重。
事实上,医生再给病人进行治疗的时候,往往会反复地告诉病人“安静的休息,不会痛的”。对治疗后的病人,有经验的医生一般都会采用“好多了吧”“恢复得不错”等语进行积极地心理暗示。病人听到这样的语言,内心就会感到轻松,面露笑容,身体的疼痛也会因此得到减轻。相反,假如有人对病人“疼得厉害吧”,病人往往会感觉到更加疼痛。这就是心理对于疼痛的暗示作用。
(3)疼痛会受到注意力的影响。在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曾有一段华陀为关羽治疗箭伤刮骨疗毒的叙述,令人读后对关羽坚忍的大丈夫气概大感佩服。华佗割开关羽手臂上的伤口,用刀子刮臂骨上的毒,而英雄关羽还能够静心下棋。事实上,这就是转移注意力。
人体某处一旦受到刺激因素的伤害,随着注意力的集中,受伤的部位的疼痛往往会加剧。而如果此时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其它更重要的事情上时,疼痛往往会减轻,甚至被忽略。经常看到影片中,冲锋陷阵的战士受了重伤,还能够继续英勇战斗。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怕疼痛,而是由于注意力的问题。因为战士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在激烈战斗之中,对于自己身上的伤害也就失去了关注。尤其是对于一些慢性疼痛,注意力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慢性疼痛本来就不容易感觉到,但是如果患者集中注意力去“感觉”,疼痛就会明显起来。即使身体上没有疼痛,如果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去“感觉”疼痛,疼痛也会真的到来。而如果能够把疼痛放在一边,集中精力去做有意义的、自己感兴趣的事时,疼痛就会减轻许多。这一方法对于一些重病患者非常有效,值得提倡。
(4)情绪对于疼痛的影响可比较明显。事实上,情绪往往会直接地影响疼痛。情绪良好时,有病痛者会感到疼痛减轻,甚至会感到疼痛感消失。而处于焦虑、抑郁的情绪时,往往会使疼痛的症状加重。特别一些慢性疼痛者,疼痛与情绪的关系更为明显,如一些血管性疼痛或胃部疼痛,经常就是随着情绪的波动而变化。而在暴怒的情绪状况下,有些人往往会有胸闷、胃痛、头痛的症状。这就充分的说明了情绪对于疼痛的影响。
(5)态度与意志不同,疼痛的感觉也不同。面对同样的伤害性刺激,如果态度不同,对疼痛的感觉也不一样。在生活中,有些人的疼痛并不十分严重,却总是担惊受怕,以至于疼痛加剧。相反,有些重病患者疼痛剧烈,却能够泰然处之,毫不在意,最终使病痛得到缓解。如此不同的表现不仅与对待疼痛的态度有关,还与各自的意志有关。一般来说,自幼娇惯、任性敏感,意志脆弱、缺乏自制能力,及遇事善于夸张的人,对疼痛的耐受性差,而且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以至于对于疼痛感受比较注意。而性格坚毅、刚强、有自制能力者对疼痛耐受性强,而且对于疼痛的感受也不太敏感。
此外,疼痛的感受还与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性格外向者对疼痛耐受性强,内向者耐受性差。事实上,个体差异、遗传、素质、个人体质状况、个性、生活经历等因素都会痛觉,而心理因素为其中的重要方面。
从以上对疼痛感的心理各方面诱因的分析可以看出,心理因素对于疼痛感的重要影响,因此,在对待疼痛的基本态度上,应当重视心理防御。在处理疼痛症状时,心理治疗方法应该先行。当疼痛侵袭时,心理治疗不仅可以起到缩短病程,还能防止疼痛复发。如果平时有疼痛感者,千万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和良好的心态。这不仅有利于缓解与治疗疼痛症状,还对于身体全面健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紧张烦躁情绪中的腹泻和便秘
人吃五谷杂粮,身体难免会受到疾病的侵袭,各种各样的疾病总是对健康产生威胁,无论什么疾病,长期以往都会对身体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不论大病小病,都应该得到重视。须知,小毛病往往会引发大疾患,比如便秘、腹泻。事实上,很多便秘、腹泻症状所引起的麻烦往往比一些大病还棘手。
褚先生就曾经为便秘的症状烦恼过,那是他事业的高峰期,尽管每天的业务都纷至沓来,令其他同事羡慕不已,但是忙碌的褚先生并没有享受到成功的心情,反而为长期的便秘之症而倍感头痛。为了治疗便秘的症状,褚先生喝香油、蜂蜜水,空腹吃香蕉……用尽了各种办法,但是依然效果不好,便秘之症如同跗骨之蛆,阴魂不散地缠上了他。由于身体本来就比较弱,恐怕严重腹泻后身体会虚脱,因此,他也不敢尝试泻药。褚先生一直都希望能够找到一种缓和而且治本的方法。后来,褚先生认识了一名医生朋友。医生朋友了解了褚先生的情况后,建议他采取情志调节、规律生活习惯的方式为主,辅以药物进行治疗。不久,褚先生的便秘之症就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而且由于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便秘之症就再也没有复发了。
其实,像便秘、腹泻这一类症状,与生活习惯及心情也极大的关系。便秘和腹泻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不良的生活习惯之外,主要就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从生理医学的角度来看,大肠是由阑尾、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七个部分构成。直肠末端便是****,粪便就是由此排出体外。其中,乙状结肠与直肠结合的弯曲处是大肠腔最狭窄之处,便于粪便的贮藏,因此成为粪便的贮藏之地。事实上,大肠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汲取食物残渣中的水分,使其浓缩成粪便而贮藏起来。当粪便贮藏到一定的时候,大肠就会产生排便反射,通过神经网络传达到大脑。大脑接到信息后,就会向肠道下达进行排便的指令。于是,在大脑皮层的作用下,大肠就会发生蠕动,推动粪便通过乙状结肠进入直肠,最后通过****排出体外。这是正常的排便过程。
便秘与腹泻并不是正常的排便过程,而当不良情绪作用时,往往会造成排便活动出现紊乱。当大脑皮层受到情绪影响时,指挥排便的作用就失灵,肠蠕动也会因此受到抑制,乙状结肠会发生痉挛,这样的结果就是造成粪便滞留,这就是便秘症状。同样的,当情绪影响大脑发出指令时,还有可能造成大肠蠕动作用增强,造成乙状结肠松弛,这样就产生腹泻的现象了。
对于便秘与腹泻症状的病机,医学家们曾经为此做过实验。试验者用直肠镜长期观察人的乙状结肠,并有意识地利用心理因素刺激受试者,使其产生不良情绪。他们发现,当受试者处于忧郁、失望、愤怒、焦虑、反抗等不良情绪状态时,他们的大肠蠕动会受到了抑制,并且乙状结肠也痉挛地收缩,致使粪便滞留,这样反复多次,便秘现象就发生了。而当受试者内心情绪为恐惧、内疚和不满时,大肠蠕动则会增强,从而产生腹泻。由此可见,不良情绪会造成不正常排便现象,而在不同的情绪作用下又会造成截然相反的排便现象。
另外,根据临床观察,情绪紧张的人会产生腹泻、便秘交替的情形,医学上把这种症状称之为“结肠激动症”。如果患上了结肠激动症,很可能会因此患上溃疡性结肠炎。由此可见,无论便秘、腹泻,还是结肠激动症、溃疡性结肠炎,都与心理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预防与治疗这些病症之时。应该注意心理的保健。
面对便秘或腹泻之症时,除了注意饮食卫生、规律作息之外,还必须注意心理卫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心理矛盾和冲突。这样,有利于上述疾病的治疗和保健,恢复肠道排便的正常功能,促进身心健康。以下是防治便秘及腹泻的一些提醒:
(1)调节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如果每天生活在烦躁、不安,情绪紧张、暴躁,就会忽略身体的不舒服信号,同时也会引发或者加重症状。因此,应该放松心情,放开怀抱。在紧张的工作后,应该享受轻松愉快的生活。
(2)平时多喝水,多吃些水果蔬菜。补充身体水分与果蔬,不仅是消化系统的需要,也是肠道润滑的需要。不仅如此,喝水还能够防止抑郁,对于不良情绪有调节作用。
(3)按时睡眠,多运动锻炼身体,避免长时间坐着。长时间坐着会导致便秘的现象,尤其是上班总是坐在办公室的人,便秘现象比较严重。这是因为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都比较大,而且运动比较少的缘故。
总而言之,便秘与腹泻不利于健康,并对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应该注意预防。临床观察表明,长期便秘甚至可能引发“肛裂”与癌变。而严重的腹泻对于人的身体而言更是一场大劫难。因此,平时应该保持愉快的心情,改掉不好的饮食习惯,远离那些垃圾食品。须知,唯有身心健康,才不会让生活失调。
要有好心态,不要“没病找病”
健康也许并非人类唯一追求,但可以说,健康是人类无差别的共同追求。尤其是中老年人,由于健康的理解已经具有相当的深度与广度,故而保健方面的知识非常关注。然而,俗话说“四十以后病找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开始走向衰落,疾病的施虐让人们变得草木皆兵,对于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自信了。一旦身体遭受了一些刺激,有些人就会捕风捉影、自寻烦恼。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今天这里难受,明天那里不适,四处求医,然而医生一查,没毛病。还有一些人,往往“听风就是雨”,明明是轻微的胃痛,偏偏忧心忡忡地认为得了胃癌。这种“没病找病”的行为,使得“患者”痛苦难言,而诊断者则哭笑不得,无从下手。
“没病找病”的行为在中老年人群体中最多,表现的最为广泛,几乎每一个老人都翻过这样的毛病。人到了中老年,身体的许多机能都逐渐开始下降,这本来是自然的生理现象,但许多人不能正确面对和接受,所以经常和自己年轻时的状态相比。这样一比,自然就出现了优劣差别了。于是,便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实际上,大部分“没病找病”的人都是自我暗示的心理作祟。在各年龄群体中,中老年人的自我暗示心理作用是非常强的,他们也是极容易受别人的“感染”的群体。当看到邻居得了病,并听说他们的表现后,中老年人就喜欢对号入座。比如别人得了心脏病,就会自感胸闷气短,呼气困难。一旦听说心脏病有头晕症状,偶尔头晕了,就会每天摸脉搏,测血压,恐怕患了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