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一面之教育根本与知的一边之教育不同。即如我们上面所说知的教育之所以必要,在情志一面则乌有。故其办法亦即不同。知的教育固不仅为知识的授给,而尤且着意智慧的启牖。然实则无论如何,知识的授给终为知的教育最重要之一端;此则与情志的教育截然不同之所在也。智慧的启牖,其办法与情志教育或不相违;至若知识的授给,其办法与情志教育乃全不相应。盖情志是本能,所谓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为一个人生来所具有无缺欠者,不同乎知识为生来所不具有;为后天所不能加进去者,不同乎知识悉从后天得来(不论出于自家的创造,或承受前人均为从外面得来的,后加进去的)。既然这样,似乎情志既不待教育,亦非可教育者。此殊不然。生活的本身全在情志方面,而知的一边--包固有的智慧与后天的知识--只是生活之工具。工具弄不好,固然生活弄不好,生活本身(即情志方面)如果没有弄得妥帖恰好,则工具虽利将无所用之,或转自贻戚;所以情志教育更是根本的。这就是说怎样要生活本身弄得恰好是第一个问题;生活工具的讲求固是必要,无论如何,不能不居于第二个问题。
所谓教育不但在智慧的启牖和知识的创造授受,尤在调顺本能使生活本身得其恰好。本能虽不待教给,非可教给者,但仍旧可以教育的,并且很需要教育。因为本能极容易搅乱失宜,即生活很难妥帖恰好,所以要调理他得以发育活动到好处,这便是情志的教育所要用的功夫--其功夫与智慧的启牖,或近与知识的教给便大不同。从来中国人的教育很着意于要人得有合理的生活,而极顾虑情志的失宜。从这一点论,自然要算中国的教育为得,而西洋人忽视此点为失。盖西洋教育着意生活的工具,中国教育着意生活本身,各有所得,各有所失也。然中国教育虽以常能着意生活本身故谓为得,却是其方法未尽得宜。盖未能审察情的教育与知的教育之根本不同,常常把教给知识的方法用于情志教育。譬如大家总好以干燥无味的办法,给人以孝悌忠信等教训,如同教给他知识一般。其实这不是知识,不能当作知识去授给他;应当从怎样使他那为这孝悌忠信所从来之根本(本能)得以发育活动,则他自然会孝悌忠信。这种干燥的教训只注入知的一面,而无甚影响于其根本的情志,则生活行事仍旧不能改善合理。人的生活行动在以前大家都以为出于知的方面,纯受知识的支配,所以梭格拉底说知识即道德;谓人只要明白,他做事就对。这种思想,直到如今才由心理学的进步给他一个翻案。原来人的行动不能听命于知识的。
孝悌忠信的教训,差不多即把道德看成知识的事。我们对于本能只能从旁去调理他、顺导他、培养他,不要妨害他、搅乱他;如是而已,譬如孝亲一事,不必告诉他长篇大套的话,只须顺着小孩子爱亲的情趣,使他自由发挥出来便好。爱亲是他自己固有的本能,完全没有听过孝亲的教训的人即能由此本能而知孝悌;听过许多教训的人,也许因其本能受妨碍而不孝亲。在孔子便不是以干燥之教训给人的。他根本导人以一种生活,而借礼乐去调理情志。但是到后来,孔子的教育不复存在,只剩下这种干燥教训的教育法了。这也是我们以后教育应当知所鉴戒而改正的。还有教育上常喜欢借赏罚为手段,去改善入的生活行为,这是极不对的。赏罚是利用人计较算账的心理而支配他的动作,便使情志不得活动,妨害本能的发挥;强知的方面去做主,根本扰乱了生活之顺序。所以这不但是情志的教育所不宜,而且有很坏的影响。因为赏罚而去为善或不作恶的小孩,我以为根本不可教的;能够反抗赏罚的,是其本能力量很强,不受外面的扰乱,倒是很有希望的。
中国人的长处与短处厅长,诸位先生,诸位同学:兄弟很愿意同我们青年朋友谈话。今天觉得很抱歉的,就是大家站着来听。
好在今天天气不算热,诸位的辛苦或许少一点。今天要讲的题目就是"中国人的长处与短处"。
近百年来,我们的民族,遭遇了一种不幸的命运,一直到今天,我们的民族还是在危难中,这是大家都看到的。在这种情形之下,证明了我们不能适应环境,证明了我们中国人的失败。这中间中国人定有许多短处,所以才有这样失败,这是常常听见人家说到的。我们承认中国人是有许多的短处,不过中国人的短处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相信短处是从长处来的,中国人的短处为诸位所看到的,其实都是正从他的长处来的:中国人今天的失败,都是从他过去的成功而来的。中国人的短处正是由他的长处而来的,那许多长处将来是可以救活我们的老民族,复兴我们的国家的。这些话也许有人相信不及,现在我愿意先从短处来说到长处,希望大家在听后都能有一个自觉!希望全中国的人也都能有一个自觉!我们自己的短处长处在哪里?如何纠正我们的短处,而发挥我们的长处?我们没有时间详细的说,在这许多长处短处里面,今天特别举出好多人常说中国人的"自私"来讨论讨论。在今日国际严重压迫之下,民族正在危难的时候,顶需要国家意识及团体行动。而中国人此皆甚缺乏,不很讲究,可是身家观念倒很强,如此对照起来显得中国人格外的自私。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也相当的承认,事实上也不好加以否认。记得我在三十年前,年纪很小的时候,读到梁任公先生的《新民说》,在那里面特别提到这个问题。他说中国人缺乏公德,私德极讲求。当时我不大懂那话。我想"公德""私德"是两回事吗?为什么中国人缺乏公德呢?而从事实上看来,中国人似乎的确缺乏公德,中国人自私心重。自私是怎样一回事呢?大家都知道人类是社会的动物,人类的生活是跟社会不能分离的,离开了社会就不能生活,自私便是跟社会分离开了,是反社会的。假若中国民族真的有这样一个大的缺陷,那中国还能在天地间存在吗?然而中华民族不但能够活到今天,并且居然能成了这样广土众民的国家,民族生命不但没有消灭而且还延续维持了四千多年的历史。他自己独特的文化,维持住他的民族的生命这样几千年,一直到现在,这不能不说是为他独有的成功。这种成功绝不是偶然的。若果说中国人真是像刚才说的那样自私,是反社会的,我就不能想象他为什么能有这样的伟大成功,民族的生命独特的文化维持这么久,那他老早就应灭亡了。由这点看来,我不相信中国人是自私。而一般人常常骂中国人"自私"!"自私"!难道是中国人血里带来自私,难道是先天的吗?我不相信中国人会先天的格外的自私。我相信如果说自私,那么中国人自私,外国人也自私。一定说中国人格外的自私,这是从哪里来的?这问题需要研究讨论。到底中国人自私不自私?自私到底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这是值得我们大家研究的。不过这个问题的解答,恐非短时间所能做到,就是再讲三次五次十次八次都是讲不完。现在我只简单的说一说,将我们研究的结果告诉大家。
从一面说,中国人的自私是由他特殊的社会构造里来的。这个意思就是说,中国的社会与外国的社会不同。中国人的自私是从他特殊的社会构造里训练成功的。假定我们暂时承认中国人自私,这种自私就是从社会训练出来的,养成这样一个自私。那么这还是一个习惯问题,而不是先天的问题。中国的社会怎样的跟外国不同?这个问题很大,一时不容易说明。我研究的结果,可以用两句话说明中国社会构造的特殊:(一)叫做伦理本位。(二)就是职业分立;意思就是说,在这个社会里有职业而无阶级。当然这是一个比较的话。在中国有职业而缺乏阶级,阶级对立的形势没有成功,中国社会里的职业是分立的,所谓七十二行不是对立的。在中国旧日的社会差不多让中国人在经济上,政治上,乃至于受教育的机会上,几乎人人机会均等,各有前途可求。中国固有社会差不多都是这样。为什么人人机会均等,各有前途可求昵?因为还没进步到工业社会,只有农业,还是以农业为主的时代。土地自由买卖,遗产均分,兼之蒸汽机未发明,小规模的生产工具,人人能有,于是在经济上造成了一个均等。说到读书,人人能念,并可以从考试制度进入仕途,造成中国人在政治上的机会均等。总而言之,政治上,经济上,与受教育的机会上,在中国过去的社会都缺乏垄断,而各有前途可求,富贵贫贱升沉无定。在这个的社会里,没有阶级与集团,因之没有集团生活,而散漫消极,各奔前程,就造成了刚才所说的自私。
其次再讲伦理本位。中国人是缺乏个人与团体这两个极端,不但没有这两个极端,而且对这两点的观念也是不大清楚。
中国人不但对国家观念不清楚,即个人意识也不清楚。中国人既没有团体,也没有个人,他们有的只是一个家。家庭、家族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占了极重的地位,有极深的关系,因为中国人把家庭、家族看得非常之重,所以在生活的方式中,只知道有自己与家庭,与外国人的生活完全不同。这种家的观念,不但是在家庭、家族盛行,并且将这种观念推之其他,例如:师生,东伙,邻右,社会上一切朋友侪辈,皆比之父兄的关系,或兄弟的关系。在中国旧社会里,无论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上的社会关系,都让他家庭化伦理化,一切相关系的人,彼此皆有应尽之义。在这个伦理本位社会里,不单是师生如父子,即每个人对于四面八方的关系都是这样,大家彼此都要负责,就是说我对于父母负责,对于叔伯负责,对于舅舅负责,对子女负责,对兄妹负责,对血统有关系的人都要负责,对妻要负责,对妻党也要负责,而且对朋友也得负责,我今天没有钱,如果你是我的朋友,或是我的学生,便要给我钱帮助我的生活。所以每个中国人要对四面八方有关系的人负责,四面八方也要对他负责,每个中国人对每个中国人都是互相负责,彼此皆有应尽的情谊。如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之义恭,以及夫妇亲戚朋友,这个并不是空话,是在事实上表现的。这样伦理关系在经济上有特别的表现,在中国没有个人财产,财产都是家庭的,父子、夫妇、兄弟、孙祖都共财,族有族产,家族亲戚朋友都有分财通财之义。可是外国则不然,外国人的财产是个人的,他们不但父子兄弟异财,夫妇也异财。不如中国一切相关的人,随其亲疏厚薄,都有其自然应尽之义。中国的伦理关系,就是情谊关系,也就是表示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有句俗语:"有上三家穷亲戚,就不能算富,有上三家富亲戚,就不能算贫。"如有两个熟人同在饭馆里吃饭各自开钱,是绝没有的事,多半是大家争着开钱,意思就是说你的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在钱财上不分彼此,因为是这样的中国人,天然形成相互的负责,互相顾恤,生活上就有无形的保障。所以说到中国社会的组织,职业分立,伦理本位八个字算说尽了。
职业分立就是机会均等,各有前途可求。伦理本位就是一切相关系的人,皆有其情谊而互以对方为重,在生活上大家互相保障,互相负责。那么,像方才所说的伦理本位的意思,若是大家连锁起来,便会很容易救济中国社会的散漫了吗?有些外国朋友曾经同我讨论这个问题。他们问我中国的伦理可以救济中国的散漫吗?我说不是,中国社会散漫倒是从伦理来的,中国人缺乏公德,都是从伦理来的。再进一步研究,伦理本位是从哪里来的?方才说过,中国人的家庭关系较外国人来得特别重,中国人人都有家,难道外国人没有家吗?不是的。外国人怎会没有家呢?不过中国人的家庭关系在社会里较之外国人显得特别重罢了。这个原因,主要的是由于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而来。因为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也没有集团生活的反动,因之也缺乏个人的观念。
中国人总是身家观念重,家庭的关系格外看重,而集团与个人才显得很轻。比如说吃饭,中国人是几个人共同吃一桌菜,而外国人吃饭虽然也是在一桌,但菜却是每个人各自分一份,由这里也可以说外国人吃的是团体饭和个人饭,中国人吃的是家庭饭。由吃饭的法子,就完全表现出了中国人是家庭的不是团体的,可是也没有个人。不但是吃饭如此,就是住房子也是如此。中国人住房子总是以一家为单位,西洋人差不多是以村落为单位。他们的村落里有一座教堂,中国人则大半聚族而居,村中有一姓或几姓的祠堂,每一家庭都有供奉祖先牌位的厅堂。从这吃饭住房子看来,中国人充分表现家庭观念,西洋人则表现团体与个人观念。关于这一类的情形,话是说不完的,现在只是指出要点来告诉大家,就是刚才说的,西洋人很早就有集团生活。其集团生活乃是从宗教演成的,宗教就是西洋人集团生活的开始,西洋人集团生活的锻炼就是由于宗教。中国则缺乏宗教,或者说很早就没有了宗教,社会构造很为特殊,前面所说的"职业分立,伦理本位"八个字,便是中国社会的写实,因此,中国人就很缺乏团体生活。西洋人在中古时代就过的集团生活,那时不但宗教的权力很大,就是经济上也不是放任主义,而是干涉主义的基尔特社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