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且言吾辈研究之方法。初欲以自家所见为大家讲说,此恰中国式之讲学的办法,实觉不好。兹拟一研究方法,列出问题,请大家各人分担,搜集孔家关于某项人问题之材料,汇抄一处而究详孔子对此问题是何种主张,得一结果,作一说明,并附自己之意见于后,备大家讨论。算(余)再以自己所见为大家言之。如此既可验漱溟所见之是非。而漱溟所说果是,大家因下过一番心亦可领纳到深处,则彼此有益。问题分为正反两面;正面研究设为三问题。一曰伦理学原理问题。伦理学上有种种说法不同,孔子究竟作何主张。孔子之讲话关于伦理者最多,可搜罗在一处而考核之。是某非某,必要真切,然后再批评其价值如何。二曰形而上学种种问题。孔子于此似无多言,然虽无详细之讨论可闻,而亦自有其形而上学,大家可费心搜求推考之。三曰对于政府及社会将如何实施其教化,即问孔子对此大要如何主张。此正面三问题也,一问一答闪避不得,庶见真容。然吾人所注重尤在反面之研究。正面说某者是孔子主张,某者是孔子主张,不若反面说孔子不主张某也,某者非孔化也。不是的都去掉,便看见一亲切的孔化现于眼前矣。兹亦设为三问题,一曰孔化与欧化如何冲突,冲突者外所余如何。孔化与欧化实相冲突。社会上秉受旧化而不知其与新潮流相冲突,染领欧化而不知其与孔化相违反。倘大家俱习于糊涂过去,则孔化究竟在哪里,将永远沉埋不得见天日。幸得三五看得欧化亲切之人不肯模糊,是件好事。(关于东西化问题今不及说,容抽暇写出)吾人即以欧化反证孔化,两相较核所余何物,有无价值,请大家试搜求而考订之。二曰孔化与本土别家之异点如何。孔子本身排斥他家之言似少见,其它孔派则不少,如孟子之类。吾人即就道家与孔家如何乖异、法家如何乖异、墨家如何乖异之类搜在一处,反证孔子教化是什么个东西。如通常之自谓孔化者盖不知含若干杂色东西在内也(康长素最甚)。三曰人生问题。此问题特欲问孔子不主出世思想,而彼其住世思想究为如何之住世思想。对此世间将如何而住之。漱溟初入于出世思想时,盖甚薄视孔子,及后乃从此问题证出孔化之至足贵。住世的思想之最圆满者无逾于孔子,其圆满抑至于不能有加。溟告白中所谓西土思想无其类者即是此物,所谓欧土将弗能外之东方化者亦是此物,而彻上彻下孔子所谓一以贯者即是此物。六个问题溟既有答案,其答案罔非此物,而后始一变从前态度,叹服之无穷。但大家如对出世思想未十分领略,则对此问题或亦不甚得味耳。以上为三反面研究题。如此研究则数千年前之孔子将为吾辈一把掀出。上来六问题即请大家各自认定,认定之后从事搜集材料,与研思推考,依照下式作一研究报告书。(每人一题二题均听便)
一、题目
二、材料之罗列
三、由材料推定之结果
四、批评
材料搜集地即在普通认为孔家典籍者即可。至于致疑于种种经书以为非孔子者,由而指摘从此所得非孔子之化,此问题可不必顾及,吾人只认如此之化而已。俟有报告提出,即召集在会诸君开会一次,陆续研究至报告齐毕即以所得纂为一书。甚愿大家彼此帮忙,共成此事,彼此均属有益。抑且本土思想界、世界思想界均在枯窘彷徨,或非无补。
凡未加入研究者如荷留意及此,认题研究,深所欢迎。漱溟附及。
孔子真面目将于何求
今天得来到贵校演讲,鄙人觉着非常荣幸。所要谈的题目是"孔子真面目将于何求"。今天只能说到哪里去找孔子的真面目,至于孔子的真面目是什么,不是今天所能讨论的。我们要讲明到哪里去求,不可不先晓得"取材"和"方法"这两个条件,先说明了这两个条件,然后再论及孔子的真面目到底往什么地方求去。
(一)取材中国的书籍,真是"浩如烟海"。在这"浩如烟海"的书籍里,关于孔家的也多至不可数量。打算寻出一个头绪来,实属困难。现在只好就孔子手定的六经来讲,但是学者对于六经,尚有如"今古文"的争论,迄今无有定局。我们现在要研究他,也只好以争论较少的书为凭。如此我们的取材,可以分作两样:(甲)严格狭窄的取材:六经中比较着少有问题的是《论语》和《易经》;但《易经》的《系辞传》是否为孔子写的,也不能确定;所以最少有问题的,就是《论语》了。《论语》里虽也有假托的,如孔子对子路谈"六言六蔽"是,然而大部分还靠得住。(乙)宽泛的取材:不但那些假托的书籍中可以取材,那些先后各学派的书籍中也可以;至取材以通俗一般人对于孔子的见解,亦可作为研究的材料。他们所说的,不一定是对的;就是错了,我们可以问,到底为什么单错到这边来而不错到那边去?这是很可研究的。譬如一般人以孔家为迂缓或文弱,这必定有个缘故。他们的见解,虽然不对,但是可以指给我们一个大概的方向,让我们不往别的方向去寻孔子。我们所找得的结果,不一定就是迂缓或文弱,然而可以给那错看孔子的人说出一个缘故来。如不能说明这个缘故,那末,我们所得的结果,仍非其根本精神所在处。
(二)方法孔子所谈论的问题是很实际的。他拿生活的事实来讲授给人;他的每一句话,都可以代其一件生活的事实。我们讲孔子,不应只在文字上求,文字不过是代表观念的符号。譬如"仁""慎独"……全是代表观念的符号。后人则仅在这种话头上转来转去;虽然也能说出一点意思来,不过是极其"恍兮惚兮""迷离徜徨"的。我们要揭去符号的皮壳,找到它所代表的事实,好知道这究竟是指着什么说的,让那件事实灼然可见。这样,全不必引用书中的名言词句,也就可以明白了。如此,才有了根据,使我们可以开辟新的意思,可以继续着寻求。
凭借以上所说的取材和方法,我们现在来问:孔子的学问究竟是什么东西?从《论语》上所找来的结果:孔子所谓学问,是自己的生活,《论语》上说: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们不必瞎猜:"所学","而立","不惑"……这些名词的内容,究竟是指什么说的,我们现在通通的不知道。但是我们所能知道的,从孔子的幼年以至于老,无论是"不惑""知天命""耳顺"……都是说他的生活。他所谓学问,就是他的生活。他一生用力之所在,没在旁处,只在他的生活上。我们可以再从《论语》里,说两个佐证: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木匠的好学生当然是善做木工了。画匠的好学生当然是善画了。至于孔子的好学生,到底是会干什么呢?颜回是孔子顶好的学生,而他所以值得孔子的夸奖和赞叹,就在这"不迁怒,不贰过"的两点上。我们在这两点上,也不敢乱讲,说是什么意思。但是的确知道,孔子是指着颜回如此的生活,而夸奖而赞叹的。再看第二个佐证: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回顶大的本领,是"其心三月不违仁"。到底"不违仁"这个符号是怎讲,我们现在也无从知道:但是孔子所说的系指着颜回的生活,这个符号,就是代表生活,是可以断言的。
从此可知孔子自己的学问是生活;他的学生所以值得他赞叹,也是因为生活。根据这个结果,我们有以下的讨论:
(甲)我们将大方向已经确定了:就是知道孔子和他的学生一生所着力的是在生活上,我们就应当从生活上求孔子的真面目。若对于他的生活,能彻底的了解;对于他的面目,自然就认识了。认识了他的面目,然后才可去谈他的其他学问。
(乙)我们从此可以证明出来,在孔子主要的只有他老老实实的生活,没有别的学问。说他的学问是知识,技能,艺术或其他,都不对的,因为他没想发明许多理论供给人听。比较着可以说是哲学,但哲学也仅是他生活中的副产物。所以本着哲学的意思去讲孔子,准讲不到孔子的真面目上去。因为他的道理,是在他的生活上,不了解他的生活,怎能了解他的理呢?
(丙)平常人主张孔子的,攻击孔子的,多讲"三纲五常",以为这就是孔子的精神所在,其实这原是与孔子的真面目不大相干的。"三纲五常"是否为孔子的东西,我们无从知道。这些东西,全是属于社会方面的。若所谓"不惑""知天命"等等,只是他个人的生活,并未曾说到社会。即认三纲五常是孔子的东西,那也是由他生活上发出来而展布于社会的。所以打算主张孔子,或攻击孔子,要根本的着眼在他的生活上才是;若仅主张或攻击"三纲五常",就不对了,那也是主张攻击到旁处去了,断没论到孔子的根本精神上。
(丁)新经学家如廖平、康有为辈,都以《礼运》上的"小康"、"大同"来主张孔子。《礼运》是否为孔子所作,本已可疑;即认定为孔子的东西,也不过是社会政治的几方面,那也讲到旁处去了。只有去讲孔子一生着力所在的--生活--那才是讲孔子。若对于他的根本的学问没有了解,讲旁的,有什么相干?
(戊)证明胡适之先生《中国哲学史大纲》里面一条的不对:胡先生以为《学》、《庸》应在孟、荀之前,因为"儒家到了《大学》《中庸》时代,已从外务的儒学进入内观的儒学。那些最早的儒家只注重实际的伦理和政治,只注重礼乐仪节,不讲究心理的内观"。然而试看孔子的生活和"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都不是心理的内观么(用内观二字我本不赞成)?所谓"不迁怒"、"不贰过",更全是内心的生活;若说是"外务",那便大错了。孔子自己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要先"默"才去"学",这岂是"只注重礼乐仪节"呢?我们所能晓得孔子的,主要的是他的生活。从书中找他讲论生活的地方,又只有到《论语》里去找。但是《论语》一书不同《孟子》。孟子好辩,有长篇大论的文章容易观察出他的精神所在。《论语》只是零零散散的话语凑合成的,打算找孔子的特色,非得费一番整理的功夫不可。我们什么时候能将散乱的《论语》一条一条的整理出来;然后拿一个最重要的条件,贯串全部,就算得孔子了。例如: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仁者其言也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纳近仁。
以上这些话,可以归作一条去研究,即是说当作一个态度去研究。我们所归纳出的态度是:不要讲许多好话,只要实实在在的按着所讲的去实行在自己的生活里就够了。
再将别的一类的话,用同样的方法,归并成一条一条的,作为一个态度一个态度的去研究。这样,全部散碎的《论语》,只有几条,那时便容易下手研究了。
现在将孔子的生活的态度,举几条作例,给大家看:
(子)最昭著最显明的生活,就是"乐"。试看孔子自己怎样表明他生活的"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单从这几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是何等舒畅自得!"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可以见出孔子里边的那种乐趣,畅快,力量,是非常之大的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自己的生活是如此的乐,他顶好的弟子的生活,也是如此的乐。这"乐"字在《论语》里是常见的,并且没有一个"苦"字。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他的弟子子贡承认他是能这样作的,所以说"夫子自道"。"知"与"惑","勇"与"惧","仁"与"忧",都是对待的字。孔子说"仁者不忧"。到底仁者是怎样的呢?仁者就是"不忧"的人。反过来说忧者就是不仁了。要打算作仁者必得要不忧,不忧就是乐了。所以也可说,仁者就是乐的。更有许多话可引的,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乐,仁者寿。""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看他这般的乐,不厌、不倦,无时无地不是乐的,"乐"真是他生活中最昭著的彩色呵!此外还有一个最有关系的例:"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荡荡戚戚,都是生活的情状。这仿佛在伦理上的君子小人,也因此有了分别。以前所举的例,只是自己生活的情状;现在生活上的苦乐,却和伦理的善恶连到一块了。乐与善有关系,苦与恶也有关系。那末,设如人要不乐,就不免有做小人可能。
(丑)孔子生活上最昭著的彩色是"乐",最重要的观念,就是"仁"了。有人查过,《论语》内见"仁"字,凡一百零五次,专讲"仁"的,就有五十八章。从此也可看出"仁"字,是个最重要的观念了。
(寅)讷于言而敏于行。(见前)
(卯)不迁怒。
(辰)不贰过。
(巳)反对功利。如"君子放于利而行,多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
(午)礼乐。
(未)反对刑法。如"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等。
(申)天命。如"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五十而知天命";"乐天知命故无忧"……
(酉)孝悌。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以上各项不能一一详说,不过举个例罢了。我们要寻出一条道理来,试著去贯串以上的各项,如能通盘串起,那么这条道理便可以说是孔子的真面目。如果寻出的道理不能完全串起,便当放下它再去寻求。循著这个方向走才能说是正当的路。至于所得的如何现下不及备说了。
孔子学说之重光
今天开孔子诞辰纪念会,按中央规定的典礼节目,有孔子学说一项,现在由我来讲。
我常同大家说:中国近百年来遭遇一种不同的西洋文化,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打击,让我们历久不变的文化发生变化,显出动摇。大家又都知道孔子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关系,所以中国文化受打击,发生动摇,当然亦就是孔子学说的受打击发生动摇。此时孔子之被怀疑,是应有的现象,是不可少的事情。大概是应当这样子,不怀疑不行;只有在怀疑之后,重新认识,重新找回来才行。我曾告大家说中国民族精神,必须在唾弃脱失之后,再慢慢重新认识,重新找回来;他必不能是传统的传下来!因为传统已全无用处。可是重新认识,重新找回,很不容易!不能仍然敷陈旧说。几时是孔子学说重光的时候,我们不敢说。在眼前很明白的还是一个晦塞的时候,怀疑的空气仍然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