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钱”规则
2494600000020

第20章 积极主动做事(3)

是的,那些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对待工作的人,总是能够尽职尽责;即便是职责范围以外的事情,只要对公司有利,他们也会积极参与,主动认真地去做好。反之,那些仅仅把工作当成挣钱工具的人不会有太强的责任心,消极的心态总是让他们说出“这不关我的事”、“这不是我的错”之类的话语,他们常常推卸责任,甚至为自己找替罪羊。

小马应聘到一家大型建筑公司当工程部经理。他的口才很好,又极懂得周旋,上班不久,就多次得到上司的夸奖,公司决定好好培养他。为了进一步锻炼小马的能力,上司安排他去处理在外地的一桩工程收尾过程中与当地居民发生的纠纷。临走之前,上司还特意找他谈话,说明这件事对公司的声誉有很大的影响,希望他能够与外地公司的几位负责人共同协调,把这件事处理妥当。

小马很不情愿去,因为他觉得这些善后的事务根本不属于他的职责范围,上司不应该让他去处理这种棘手的纠纷。因为一开始就带着这种消极的心态,所以他根本就没想做好这件事,他自恃是总裁派来的人,便一意孤行,不与分部负责人积极配合。他不了解当地的民俗民情,也不向人请教,随意作决定,导致分公司与当地居民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当总裁责怪小马时,他却把责任推到分部负责人的头上。总裁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调查后,不但给了小马罚薪处分,还对小马的人品和能力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但是,小马心里一直很不服气,他私下里向同事抱怨说:“这本来就不关我的事,却偏要我去处理。我看老板是瞧我不顺眼,故意给我难堪。”

事隔不久,小马又因为公司业务与分部那几位负责人进行了工作方面的交接,大家都记恨他当初嫁祸于人的做法,于是借机报复他,导致小马业务上的重大失误。无奈之下,小马不得不辞职,离开了这家极有发展前途的公司。小马的失败,追根溯源,正是他不敬业的心态造成了公司的损失和他个人的失败。

假如在一个公司内部,有许多人都不敬业,互相推卸责任,互相埋怨,出了错误就找替罪羊,这样必然会形成一种奇怪的“责怪链”,人人都会说“谁又把这个弄错了”、“不知道谁在上一个工序没有按时完成”、“这件事究竟谁负责”,但是人人都不会主动去把工作做好,这样的一个公司以及员工的未来绝对不会乐观。

推卸责任不仅对问题本身的解决于事无补,而且会影响团结,形成内耗。

同时,推卸责任也极大程度地摧毁个人的创造力,总是认为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没有必要去做的话,就会失去很多锻炼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

这样,个人价值也就永远没有可能得到提升。

社会在发展,公司在成长,个人的职责范围也在随之扩大。不要总以这不是我分内的工作为由来逃避责任、推卸责任。当额外的工作降临到自己头上时,我们不妨视为一种机遇。因此,抱怨分外的工作,不是有气度和有职业精神的表现。一个勇于负重、任劳任怨、被老板器重的员工,不仅体现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上,也体现在愿意接受额外的工作,能够主动为上司分忧解难。因为额外工作对公司来说往往是紧急而重要的,尽心尽力地完成它是敬业精神的良好体现。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地锻炼、充实自己,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假如有别的同事,把一些本来不应归你负责的工作交给你,或者你的上司在你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之时又吩咐你做另一件事,要尽量开心地接受,从而引起老板的注意。

其实,多做一些分外的工作不仅可以让你在工作中不断地锻炼自己、充实自己,而且会让你拥有更多的表现机会,让自己的才华充分地表现出来。

因而那些有成功潜质的人总是抱着积极的心态,自动自发地做些分外的事,为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不必什么事都等老板交代

永远主动找事做,而非等事做。这是衡量一个员工主动精神的标准之一,也是一个想要成事的员工必备的素质。

当今的商业社会与以往大不相同,雇主与雇员、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老板不是只需要会干活儿的机器,员工也不是只需要能挣钱就行的岗位。激烈的竞争、紧张的节奏、众多的变数,都要求员工不能什么事都等老板交代,要主动给自己找事做。

每位老板心中都对员工有强烈的期望,那就是:不要只做我告诉你的事,运用你的判断力,为公司的利益,去做需要做的事。

事实上,公司里总有一些人经常闲着无事可于,领导走过去询问原因,他就说:“您安排的事情做完了,没事啦。”这样的人每个公司都存在,他们认为,做完老板安排的事情就很不错了。然而,在企业里,虽然听命行事相当重要,但是个人主动进取的精神更重要。在新经济时代,昔日那种“听命行事”的员工已经失去竞争优势了,今天企业欣赏的是那种不必老板交代、就自动自发去工作的人。

很多工作了多年的老员工,也往往没有弄清楚管理者和企业对自己的真正期望是什么,他们以为忠实执行、做好分内的工作即可。然而,一个企业真正的期望是不要只做老板交代的事,要主动去做没有人吩咐但对公司有帮助、能让公司获得更大利益的事。当一个员工知道如何去发挥自己主动性的时候,他就有可能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人。

小赵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员工。一次,在和朋友聚会时,偶然她听到一个内部消息,市政府有意向在市郊划出一块地皮,用来建经济适用房,以解决市内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问题。得知这一消息后,小赵便立即多方求证这条信息是否可靠,同时还着手准备一些前期资料。她认为如果这个消息是真实的,那么一旦公布,市政府就会公开招标,到时将会有多家开发商去投标。如果自己的公司先做好了准备,中标的胜算不就更大了吗?

一些同事见了,不解地问:“小赵,你干吗自讨苦吃呀?你现在做的这些事,老板可没吩咐你呀!再说,如果那个消息是假的,你岂不是白忙一场?”

“如果是真的呢,我现在做的这一切不就变得非常有价值了吗?”

小赵坚定地回答道。

两个月后,这个消息得到了证实。市里有实力的几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立即忙碌起来,开始了投标前的紧张准备工作,小赵所在的公司也不例外。就在经理紧急召集中高层管理人员开会、商讨竞标工作的运作时,小赵拿着一摞厚厚的资料敲开了会议室的门。

“你不是财务部的员工吗?”总裁看到那一摞资料,既高兴又意外。

“是的。”

“谁让你这样做的?”

“没有人吩咐,但我认为主动并提前去做这些,能给公司带来帮助。在其他公司还在忙着收集资料时,我们就可以动手制作标书和筹备其他事情了,这样我们将会占尽先机。”小赵的话刚说完,会议室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公司领导层对小赵的感谢,又是对她自动自发工作的肯定。

在后来的竞标中,小赵所在的公司果然一举中标。在庆功会上,总裁郑重地代表公司向她敬了一杯酒,并宣布小赵将接替即将退休的财务主管的职务。

也许你会说,小赵是幸运的,她只是主动做了一点点事情,公司却给了她很多很多。事实并非如此,公司之所以重用小赵,不只是因为她主动收集了一些资料,对公司的中标起到了重要作用,公司更看重的是她的这种工作精神和工作态度。试想,一个员工在做好自己分内工作的同时,还主动去做没有人吩咐但是对公司却极为重要的事情,这样的员工不受嘉奖、不受重用,公司还会嘉奖重用什么样的员工呢?因此,可以这样说,小赵的幸运是她积极主动去做事情的必然结果。

微软企业文化的一个精髓是员工要自己找事做。每一个员工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既要有很强的责任感,同时也要有激情。简单地说,微软的工作方式就是“给你一个抽象的任务,要你具体地完成”。

其实,“工作”是一个包含诸如智慧、热情、信仰、想象和创造力的词汇。没有人会告诉你需要做的事,这都要靠你主动思考。在自动自发工作的背后,需要你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智慧、热情、责任。当你清楚地了解了企业的发展规划和你的工作职责,你就能预知该做些什么,然后马上行动,不需要老板吩咐。

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呢?坦率地说,现在许多年轻人,大多数隋况下是茫然的。

申明从一家名牌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他担心自己因能力和经验不足而不小心做错了事,丢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于是,申明做事尽量征询主管的意见。

有一天,经理让申明和主管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一个房地产销售方面的广告。对任何一个细节,申明都要向主管请示,等主管作决定。主管终于不耐烦了,训了申明一顿:“你就不能自己动动脑子吗?这么点儿小事也要我来作决定!”

申明有些闷闷不乐,心想:“作决定本来就是主管的事,我又不是主管,如果出了什么差错,我可承担不起。”所以,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事事向主管请求。不巧的是,这时主管有事请假三天,申明更是无所适从,在办公室里对着材料干耗时间。

一天中午,经理找申明谈话:“阿翔,那个广告策划方案做得怎么样了?”

申明说:“主管不在,所以有很多问题都不能决定下来。”

一个星期的期限已经到了,这个广告策划方案没能及时完成,经理只好把它转交给另外一名员工去做。另外,经理觉得申明总是推脱责任、工作态度不积极、任务迟迟不能完成,于是他找了个事由,解聘了申明。

申明害怕在工作中犯错误,所以采取事事请示的办法。而实际上,过多的请示并不意味着负责;相反,这样往往会给人胆小怕事、缺乏独立工作能力的印象。其实,申明的心理根源,还是出于对个人利益的患得患失,他缺少的是对本职工作的独立思考与认真负责的精神。

很多人事无巨细地向上司请教,听从上司指令行事,他们只做看似不会给自己带来困扰、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纰漏的事,以为这样做自己就可以躲开犯错误的时候,从而躲开惩罚;这种缺少敬业精神的人,通常不会把工作当成一种充满激情的事业,而只把它当成混口饭的一种手段。他们事事从个人利益出发,置公司利益于不顾。但是他们不知道,当个人的自私影响公司的健康发展时,个人的利益也就无从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