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24946300000155

第155章 新闻表现论(18)

新闻采访的过程是探寻的过程,通过新闻记者的问、听、记,一步一步拨开笼罩在事实或人物身上的迷雾,逐步接近本质和真相,而新闻记者的高下就在这个阶段开始显现,优秀的新闻记者在这个岔路口和平庸的记者分道扬镳了:平庸的记者只停留在听取和记录上,把自己变成了忠实的记录者,不仅忠实地记录被采访对象的回答,还将被采访者的判断、观点照搬进自己的稿件,把自己变成了一台性能良好的“录音机”。优秀的记者则不然,他们也忠实地记录被采访者的回答,但在对待被采访者的判断、观点时有着和“录音机式”记者泾渭分明的做法,他们不是照搬判断、观点,而是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养进行分析、判断,而这种分析、判断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复合过程——不仅有逻辑判断、事实判断,也包括审美判断,更重要的是,越是成熟、优秀的新闻记者,这种分析、判断就越呈现出复杂性的趋向,就越接近于审美本质,事物、人物更加接近于它们的本来面目,越发将其身上的美或丑毫无遮掩地呈现出来。

新闻采访过程和审美过程是同步进行的,在大多数时间里是无法清晰地将它们一分为二。采访中的提问、听取过程是感觉、感受过程,进行判断、概括的过程也有感觉、感受的成分杂糅其中。采访过程中,记者不仅对获取的事实材料进行事实概括判断,逻辑分析概括判断,而且进行情感判断、审美判断。优秀的新闻记者在对事实、人物有了充分的了解,作出正确的判断之后,就会进入提升阶段。提升包括对事实、人物背后蕴涵的意义的提升,也包括情感和审美意义的提升,那些包含着人情、人性之美的事实、人物会深深打动新闻记者,推动他们加速进入审美过程中情感层面的感动阶段,并最终推动他们进入心灵层面的感悟阶段。这时候,新闻记者完成的不仅仅是一次新闻采访,更是一次审美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采访的判断、概括、提升、表现与审美过程中的感觉、感受、感动、感悟逐渐靠近、互动、结合,最终形成合力,使新闻记者将一个最初充满不确定因素的事实和人物变成一个清晰真实的事实、人物,变成一次审美过程。而新闻记者最后的写稿过程是将这个采访和审美的过程充分表现出来,是对这个合二为一的过程的终结。

优秀的新闻记者不仅是判断者、概括者、提升者、表现者,更应该是一个审美者,他们的新闻采访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能将采访的诸多手段和审美的过程完美地结合起来,发现世间的美,并弘扬这些美。

用美动人,最重要的是以情动人,以真情、激情动人。

好记者首先必是“有情人”

杨茜《试论记者的情感》一文指出,新闻追求客观公正,但新闻报道总是要由人来完成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总是具有一定的情感。因此,不可否认记者的情感在新闻报道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记者需要激情,记者贵在有激情,一个对新闻缺乏激情的人,难以成为一名优秀记者的。(杨茜《试论记者的情感》,《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年第16期)

新闻需要情感,需要投入,但看看现在媒体上的许多稿件,似乎已自觉不自觉的形成了一些常规的“套路”,类似的事件用类似的结构与写法,似乎无形中有了一个既定的框架,尤其是那种周期性举办的活动,翻开一些记者们的稿件剪贴薄,有时竟会发现关于某一活动的稿子,去年的和今年的居然只有时间、地点及人物和天气状况等描写的不同。一些人似乎已经成了职业的“写手”,而失去了那份对新闻的激情。

记者工作是一个充满挑战与变化的职业,激情的迸发是记者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虽然每天面临不同的人物和事件,工作中充满未知的事物,但从事新闻工作一段时间后,记者的新鲜感就会降低,因为该写的各类稿件都写了,该采访的地方也都去过了,曾经陌生的采访对象也日渐熟悉了,似乎新闻工作也可以“按部就班”了,新闻采写也变得“有章可循”了,于是便在不知不觉中远离了新闻的宝藏。

文由情生,情动于衷,虽然新闻作品强调客观冷静,但我觉得作品本身的客观公允与记者工作的激情并不矛盾。那些让记者觉得不得不写,不可不写,不忍不写的新闻作品,一定是能打动人心的具有生命力的作品。只有记者本身被真的感动,激动了,产生了激情,才能起到“感动自己的,就能够感动读者”的作用。记者在报道客观事实的同时也要有丰富的感情,一个感情贫乏的人,不可能体察人间冷暖,品味百味人生,连自己都打动不了,更何谈别人。

情感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不可否认,新闻传播学对“情感效应”十分重视。传播新闻都有特定的目的,新闻报道对社会、对受众必然具有某种意义,受众接受新闻不但能领悟这种意义,而且会产生情感上的反应。记者情感投入还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以情感人”是提高新闻质量和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新闻传播所需要的。“以情感人”的“情”既指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如喜、怒、哀、乐等,也指记者在采访及编辑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像兴奋、崇敬、感动、义愤等。新闻报道不可能完全回避感情色彩。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具备情感要素的报道更容易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

心理学认为,人的行动莫不受到心理的支配。情感以认识为基础,并成为由认知到行动的中介。它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它具有主体能动性特征,具有一种内在冲动力,这种冲动力能促进现实的行动。记者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报道的产生。

情感代表着一定的立场,传达着一定的观念。在新闻中包含的利益原则使传媒在对待新闻事件上会持不同的态度,当矛盾激化时,情感的作用更为明显。从大量的报道可以看出,新闻记者的情感对报道的产生及其效果具有较大影响。因此,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必须做到理性认知和情感并重,才能把握情感,不至于发生偏差失控,使报道符合客观,达到真实报道的目的。

无可否认,报道中也存在着情感偏差带来的消极影响。好的报道动情而不煽情。但如果记者只有感情而不进行理性思考,报道就可能失之偏颇。在报道中,记者的情感投入,常常可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但情感的投入要以对真实事实的正确认知为前提。对事实出现错误认知,其情感也随之出现偏差,甚至导致报道成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有时甚至会出现过激表现。不论是“情感的错位”,还是“情感的越位”,都可能造成新闻的失实。记者感情的过度投入,还可能导致传媒对本来细小的事情报道规模过大。片面地扩大事态以致导向偏离,对受众会有不良的影响。

情感的表达要公正,就要尽可能排除私心及不当利益的干扰。若从狭隘的地方利益出发,就会使新闻变样,渗入不正常不合理的情绪。记者工作的性质特殊,面对的是广大受众,如果把个人潜意识中的意见和带情绪化的东西,变成社会显意识的公开意见,把个人的观点扩展为众人的观点,在当今媒体强调媒体与受众的互动的背景下,更易使人们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不正确印象,造成表面的社会舆论,实质上会使受众认知上的偏差得到强化。

既然情感因素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那么记者如何合理运用这一因素使其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变得越来越亲切和善,越来越笑容可掬,媒体关注的焦点也不在仅仅局限于关系社会民生的国家大事,老百姓身边的生活小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新闻媒体上。出现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等一系列媒体理念。这便是近年来新闻媒体所倡导的“平民化倾向”,在这种趋势下,作为新闻传播者的记者更是必须具有这种“平民化倾向”。在从事新闻报道或制作视听作品时要尽量以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与平视的心态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使作品能够贴近受众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

这表现了这一时代媒体对和受众人性和自我意识的尊重。人类逐渐摆脱生存危机以后,信息消费就理所当然成为一种精神需求,人们已经不再需要那种“板着脸”硬邦邦的说教,训话式的新闻传播,这时候如果我们记者能自觉地感受、自觉地实践平民化这一思路的话,稿件、节目质量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设想一下,如果你真是把老百姓当做自己的“父老乡亲”,那种对受众的亲切、对丑恶现象的痛恨,从语言的变化上就能感受这种扑面而来的亲切,这种变化主要是语言最大限度地口语化,观众已经不需要把他的话再作理解消化,因为这种语言已经是非常实在,非常明了的了,就像拉家常一样,加上表情的亲切感,使老百姓感到内容的可信。节目应该从具体入手,老百姓往往看不到宏观,即便看到也觉得离自己太远,所以受众对具体事物的兴趣往往超过了宏观印象和对抽象概念的关注。

记者在采访中投入自身的情感,设身处地感受对方,并让对方也感受到这一点,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一旦采访对象在情绪情感水平上感受到记者的角色换位,就很容易与之产生默契、交融和共鸣。移情,对沟通双方情感、融洽彼此关系、促进相互合作的确十分有效。所以,记者在采访中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情感,既能设身处地捉摸和感受对方的心理,又能巧妙地选择语言或非语言手段把自己情感准确地传递给对方,这样才能感染对方,形成良好的心理互动,为采访创造融洽的氛围。

6.2.4《股海》的突破

《股海》是什么?

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就是一个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创造。2008年12月,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股海〉的突破》。

《股海》是什么?

《股海》是一篇新闻文学。它刊发在2008年12月13日的《新疆经济报》6版,作者陈颖。作品为我们描述了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新疆乌鲁木齐的股民在波涛汹涌、难以预料的股海中沉浮的人生命运和生存状态。作品以诗性的语言、戏剧的结构、哲理的思考、强烈的审美、高度的真实,为我们立下了新闻创新道路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股海》是一朵创新之花、一颗突破之果。这朵奇葩,是新疆经济报创新土壤上发出的众花之中最美的一朵;这棵鲜果,是新疆经济报这棵大树上结出的硕果之中最甜美的一颗。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这样的好新闻,是新疆经济报十年如一日坚持新闻创新、推着记者成长的结果。其过程之艰辛,呕心沥血之沉重,难以用笔墨形容。同时,近年来,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从冯永芳到帕蒂曼,从王春华到陈颖……记者们开始屡屡突破,新闻作品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这对我们来说,不仅意味着收获,更多的是鼓舞、是鞭策,是奋进的鼓点、号角。

《股海》是一出人间大戏。它把我们请进了剧场,来欣赏一场载歌载舞、声情并茂、波涛起伏、美不胜收的大戏。序幕是“我”的独白,记者站在舞台上,盈盈万福,眼波流转,落落大方,与观众做着思想的交流,探讨着“幸福与人生”的真谛。第一幕,记者带我们走近了“海边”。第二幕,是记者自己的故事。第三幕,进入“海港”,交易所里的众生相扫描。第四幕,主角是一个“老太太”、一个“姑娘”、“抽烟男子”的长镜头特写。第五幕,是阅尽股海的“看海人”。第六幕,“杨”和“赵”的传奇。第七幕,一个“大老板”进出“股海”的心路历程……一幕幕场景的切换,一个个人物的悲欢离合,一段段故事的传奇情节,一朵朵股海浪花的飞溅,现实生活就这样被作者复活在舞台之上。

《股海》是一幅现实主义的社会生活长卷。味道和感觉,细节和眼神,色彩的变幻,散点的透视,悲悯的情怀,现实主义的内质。工笔、白描、漫画、渲染、烘托、泼墨……《股海》就这样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在股海的沉浮中,人生百态一览无余”的社会生活长卷。你看记者“出海之前”的速写,把“我要去看的是股海”的那种兴奋与不安描绘得多么传神;你看写“排队买认购券”的一节,不就是一幅栩栩如生、颇有些黑色幽默的漫画吗?还有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那个“脸上有些痘痘,不像是青春痘……急得火痘痘”的姑娘;那个抽烟的男子,“烟雾弥漫了他的脸,隐隐约约中,我看到一块白色的东西贴在他的脸上”;“老太太的眼睛里有一种迟钝的满足”——这是多么传神的笔法,不仅活灵活现,更是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