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24946300000171

第171章 新闻表现论(34)

小农意识的“二律背反”现象还有许多表现。例如,节俭与奢侈,平和与残忍等。小农意识中的“二律背反”结构和双重人格模式,不仅妨碍了小农心理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完善,而且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它使得小农为了保全自己,以主观代替客观,以情感取代理性,从而摒弃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以致是非不分。它使得人们之间缺乏真诚感、信任感和合作精神,对人往往阳奉阴违,分化了群体的凝聚力。所谓“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知人知面不知心”等警世恒言。它养成人们为人处事小心谨慎,把主要精力不是放在追求科学知识和真理问题上,而是放在研究人情世故的变异性、复杂性问题上的习惯。这种既妨碍人们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又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的双重背反的社会意识结构和双重人格模式,理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加以批判和摒弃。

生活,就是复杂的代名词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由自然半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礼俗权威型向法治法理型,由一元到多元化,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孤立的民族发展史走向世界历史的社会大转型期。这种社会大转型不只是经济上的、技术层面上的,也不单纯是制度上的、社会管理层面上的,而且也是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层面上的。在这个全方位的社会大变革、大转型时期,必然会产生、出现许多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其中主要是基于自然经济和落后的小生产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是一场系统性、整体性的革命,它不仅要变革那些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且要变革主体自身,变革内化和积淀于人们头脑中的陈旧而落后的社会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尤其是根深蒂固、落后而保守的小农意识。它要求整个社会系统都必须实现由封闭向开放、由一元向多元、由保守向进取、由传统向现代的跃迁。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主义统治,并且又是一个小生产极其广泛和发达的东方农业大国、农民大国。在旧中国,小生产犹如汪洋大海。建国初期,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9.4%,时隔60年之后,仍在50%左右。我国许多农村地区至今仍然处在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落后状态之中。目前,我国农业基本上仍处在以手工劳动为主,还保留着以小生产方式经营的家庭副业,“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养鸡换油盐,砍柴烧炭换点零花钱”的格局还没有完全打破。虽然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铲除了小生产赖以滋生的社会土壤,但是,长期形成的自然小生产的落后状况并为未彻底改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的商品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一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开始脱离贫困,达到温饱,走向小康和富裕,但是,长期形成的农民小生产者的文化心理、思想意识落后的状况也并没有彻底改变。在我国,小农意识的存在和影响是极其普遍、深广的。它不仅存在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存在于农民的意识和潜意识中,而且也存在于城市,存在于相当一部分工人、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头脑中。中国的工人、干部和知识分子不仅与农民有着直接的血缘联系,而且还有为数较多的工人、干部和知识分子,其本身就是由农民转化而来或来自农村的。即使是在城市里成长起来的工人干部和知识分子,在农民小生产汪洋大海的包围和笼罩中,其头脑中也不可避免地要打上小农文化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深深印迹。这就决定了变革小农意识的广泛性和普遍性,也同时决定了变革小农意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虽然小农意识是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形成的,但是,当它一经形成和定型后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牢固的稳定性。它并不因为其自然经济基础的消失而马上消亡,而是牢固地占据着人们的头脑,并通过影响、支配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来主宰和调控人们的行为方式、实践方式,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纵深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极大惰性力。由于小农意识具有广泛性、普遍性和深层性的特点,它横向拓广,渗透到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纵向延伸,深入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往往成为人们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东西。它的背理性、落后性、反动性又为人们习以为常、容易接受,因而,它是一种极其可怕的保守力量。

列宁曾经指出:“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如果说有什么东西可以毁灭我们事业的话,那就是这个。”这种小农意识、小生产习惯势力之所以可怕,就在于它是以潜在的、自发的、隐蔽的方式起作用。它如同鲁迅先生所描述的“无敌之阵”,但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时刻笼罩在你的周围,从而使得真正的勇士和改革者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它往往借助于亲人或良友“善意”的目光、良言、温存来关怀、规劝勇士和改革者,使之棱角磨平、孤独和自我解嘲的实在性,从而使得真正的勇士和改革者陷入孤立、孤独和自我解嘲的境地,身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它是套在真正的勇士和改革者脖子上的无形枷锁,是我们民族前进道路上的沉重包袱。

小农意识中最本质的特征是非主体性。因此,变革小农意识,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小农意识的现代化转型是必要的。

当今中国的社会生活,具有明显的“超时空复杂系统”的特征。在中国这片多种地形地貌构成的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一座座现代化大都市、大中小城市、小城镇与广泛的农村共生;原始的游牧、农耕生活方式,与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城市生活共生;各种历时态的生活方式形成一个共时态的复杂巨系统。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大潮冲击、裹挟之下,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社会转型时代图景。

多样化生活的交融,多种矛盾的交织,多元文化的融合,新旧观念的碰撞,这一切构成了社会生活空前丰富、色彩斑斓的底色。

复杂,就是当今社会生活的总概括。

转型,就是这个时代的母题。

变化,就是我们把握时代母题的质点。

社会生活在变化中出现的新质,是新闻认知、表现和传播的指向。

进入生活深处,这个“深处”,是一种穿透,是一种钻研,是一种探索性的深度认知。

以现代视角钻研现实生活

《中国农民调查》的引言中,有一段讲述,对我们理解“进入生活深处”有着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月北京第一版)

作为报告文学作家,我们的文学应该时刻保持与现实生活的对话。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作家应不应该缺席。因此,从2000年10月1日开始,我们从合肥出发,地毯式地跑遍了安徽省50多个县市的广大农村。随后,又尽可能地走访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大批从事“三农”工作研究和实践的专家和政府官员,作了一次长达两年之久的艰苦调查。我们从不怀疑,安徽省的农村面貌,在全国12个农业大省中是最富有代表性的;如果就农村的改革而言,安徽在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中,就更具有典型意义。因为被称作新中国农村三大改革的土地改革﹑“大包干”和农村税费改革,后两项改革,就源自安徽。

******不止一次地说过:“在农业问题上,在中央要对农业作出重大决策的时候,我往往是会到安徽来调查研究的。可以说,我们许多成功的经验都是从安徽来的,安徽为中国的农业作出了很大贡献。”******也说过:“事关农村的政策问题,我就想到安徽来听听大家的意见,因为这里有许多熟悉情况﹑又敢于发表意见的同志。我每次来都很有收获。”

因此,我们走进安徽的广大农村,其实也就是在走近中国的农民。我们本来就是农民的后代,并且也在农村度过了无瑕的童年岁月,今天,当我们奔走在已经变得陌生的田野,却依然像回到母亲的怀抱,内心的冲动几乎要溢出满眼的泪水。这种与大自然血肉般的亲情,是我们进入城市后再也没有感受过的。但是,当我们拿出今天的作家少有的激情和冷静,走近中国农民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隐痛。

我们想说,今天中国并非到处歌舞升平,我们还有很多困难的地方和困难的群众。现在许多人没有离开过大城市,以为全中国都像北京﹑上海那个样子,有些外国人来了,一看,也以为中国都是那个样子。其实,不是这样。我们要说我们看到了你想象不到的贫穷,想象不到的罪恶,想象不到的苦难,想象不到的无奈,想象不到的抗争,想象不到的沉默,想象不到的感动和想象不到的悲壮……

我们甚至没有想到,这次安徽省率先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是和二十多年前发生在安徽的那次“大包干”一样的惊心动魄;我们的采写工作又几乎是和这场改革同步进行的,势必注定我们的工作会和这场改革一样的激动人心,一样的悬念丛生,一样的充满着坎坎坷坷、一波三折,甚至,中途不得不和改革试点一样停顿下来,作痛苦的思考,将原有的计划打破。

我们同样不可能想到,问题严峻到我们竟不止一次地怀疑起自己的能力和勇气,怀疑如此重大而敏感的课题,作家能够胜任吗?不过,我们毕竟坚持下来了。因为我们相信,文学对社会的责任不是被动的,它不应该是生活苍白的记忆,而是要和读者们一道来寻找历史对今天的提示,因为中国的明天,只能取决于我们今天的认知和努力。

进入生活深处,常常很多人不知“从何而入”。一个主要原因是对这个命题本身缺乏了解。深入生活,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生活图景的建构,是一种对某一事物多角度、多层次、多向度的感知。

深入生活,关键是带着问题和思考,带着时代性的课题,带着对人的状态与命运深度认知的欲望。有些新闻人习惯于“蜻蜓点水”,归根到底是“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也即不知道自己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时代使命。深入生活,必须带有目的性,必须在时代的母题的指向之下展开。

当今时代的母题,就是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人的转型,即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型。在时代的大潮中,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命运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数。一个个人身上具体的“变”和“活法”,与社会转型的母题互为推动。在感知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个具体人物时,我们须将其放在一定的认知参照之中。认知参照越是丰富,人物的表现和意义就越是丰满。

生活,终归是人的生活。深入生活,也就是深入人的世界。不仅能进入人的行为世界,还要能进入其情感世界、心灵世界、文化世界、信仰世界……我们所能进入的人的世界越是“立体化”,对人的认知也就越是深入。

比如,现代人究竟具备哪些品质和特征?《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一书从12个方面大体勾勒出一个现代人的形象:(殷陆君《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行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第一版)

一、现代人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

二、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也就是说,他不仅自己乐于接受新的思想观念、事物和新的生活经验,并以新的非传统的行动方式去生活、创造,而且,它也不反对周围的人去这样做。

三、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看法。

四、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惜时。现代人更尊重和理解历史和传统,能够更好地利用前任的思想成果、物质财富去建设当代和创造新的未来。

五、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求效率。

六、计划。在公众生活和个人生活中趋向于制定长期计划的人。

七、知识。愿意吸收新的知识。热心探索未知的领域。

八、可依赖性和信任感。它更信赖人类的理性力量和由理性支配下的社会。一个现代人要比传统的人更能信赖一个初次见面的陌生人。

九、重视专门技术,有愿意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

十、乐于让自己和他的后代选择离开传统所尊敬的职业,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挑战。

十一、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

十二、了解生产及过程。对生产及其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做着分配给自己的工作,表现出个人期望能在认识生产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与创造力的兴趣。

这“十二条”,就是一个关于认识人的现代性问题的“认知参照”。这样的参照越是“立体化”,我们对人和社会的理解也就越能深入。

新闻深入生活,目的在于认知,在于研究,在于发现。

发现他人不曾发现的东西,并能在此基础上表现和传播新的发现——这是新闻的核心任务。

如果能在发现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见解,并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深刻。

这种先进的、创见性的发现、意见和见解,将会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新的知识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