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感性与理性
在现代社会,从某种角度看,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感性的人和理性的人。这两种人都是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不可缺少的。
现代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理性化,理性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市场经济的广泛存在,市场经济是理性的经济。但是理性如果片面发展,变成了工具理性,就会造成人的片面化现象。人的片面化现象的一种表现就是,理性化容易使人的思想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进而形成一个自我的思想牢笼,人的理性越来越扩大,人的思想被理性控制着、消解着,最终人的思维变得单一了,没有色彩了。而人的思维从来都是丰富多彩的,人的思想也是有温度的,有情感的,如果人的思维变得单一了,人就成了可怜的动物。
如何把人的思维的色彩、情感的温度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与各种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场域,情感在这个场域中,推动着实践不断向前发展,情感是实践的动力。
由此我们看出,理性常常是由情感牵引出来的,同时,情感又常常蕴含着理性的成分。当我们在实践中,在情感中加入一些理性的成分,我们就会明白自己的情感到底是什么样的,是为了什么的情感,怎样控制情感。感性和理性在实践中,不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方面,两者无时无刻都处在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之中。
生活是瞬息万变的,人们置身其中,每个人的情感也常常是变化的、发展的。如果没有理性的控制,人的情感常常处于突变的状态中。反之,如果有理性的控制,人的情感就有了方向。
如何在人的情感中加入理性的成分,这就需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人的各种情感会充分表现出来,得到检验,并最终寻找到一个有价值的出口,让它在实践中发挥它的作用。从这一点看,情感界定着我们世界的各个向度,一个人的爱恨情仇,在这些表象的背后,往往都是由各种复杂情感的活动和意念决定着。情感决定着我们的世界,也决定着我们的价值,决定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在实践的过程中,当情感以兴趣、好奇心等方式将人的精神导向认识活动的对象时,情感是理性的发端,而渗入理性的情感才会定性,才会明晰化,成为认识的动力;当情感以愿望、动机、决心等形式将人类精神导向实践活动的时候,情感就定向化了,体现为人的意志。
这样看来,情感不仅为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提供了动力,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动力而且为人的认识和实践规定了方向,使它们按照既定的方向前行。可以说,没有情感,无论我们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就都失去了动力。
在情感的导引下,在我们前行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意志。意志和想像、回忆、欲望等一样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我们常说的坚持性、韧劲、耐性、忍耐等就是人的意志的一种表现。在实践中,我们尤其需要意志,意志是情感理性化的一种表现,意志和人的情感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坚定,现实世界的各种实践活动就是最好的“试金石”。因为在实践活动中,人们的行为、思想与社会生活发生着广泛的、深刻的联系,在这些联系中,人们的各种情感不可避免地迸发出来,这些爆发的情感接受着世俗世界的“检验”,并最终推动着实践向彼岸世界行进。
不断敞开真实的世界
赵慧在《人不断敞开真实的世界》一文中指出,知和行的活动是人类社会一直以来的重要活动,它们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进程之中。所谓“知”就是认识世界,所谓“行”就是改变世界。事物的各种意义产生于人们的知行活动,也呈现于人们的知行活动。(赵慧《人不断敞开真实的世界》,《新疆经济报》,2009年11月12日,4版)
从某种意义上说,意义生成并呈现于人的知行活动,以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变革世界与变革自己的历史发展为前提,世界与人自身的存在,表现为意义的形态。作为意义生成的前提,人的知行活动在本质上表现为一个创造性的活动。正是在成己与成物的创造性过程中,人既不断敞开真实的世界,又使它呈现出多方面的意义。
任何事物,任何人的存在都是意义的形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知行活动,因此,每一个人都是一种独特的意义形态,都是与他人截然不同的一个意义的存在。一个人的存在价值,要通过个体的知和行表现出不同的意义,个体从他所从事的职业中,不断打开一个又一个真实的世界。就记者而言,采访就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在现实世界中的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一种活动。而记者的行则表现为把采访的内容写成新闻作品,并发表在报纸上,这也是记者改造世界的一种独特行为。事物的意义于是生成在记者的采访和写作的过程当中。如果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了一个新的理念,这个理念就是事物的意义,这是记者很重要的一个社会责任和工作能力。反之,如果一名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始终缺乏对事物意义的发现,那么这名记者就是不合格的记者,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记者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给事物赋予意义。
每一个人都是未完成的存在,自始至终是一种动词性的存在,总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完善之中,这就决定了人不能只在一种规定性上生产自己,而是要将各种要素、各个层次、许多方面综合起来,充分考虑到人的本质所体现出来的复杂性,深入挖掘深层次中的诸多元素,在多种规定性上生产自己,更好地进行自我塑造,创造人的价值。
从这一点来说,人活着既要创造自己,又要创造世界。创造自己就是成己,创造世界就是成物。成己成物就是人们把真实的世界打开,是敞开世界的过程,比如记者采访一个地方,就是敞开这个地方的真实世界,发现这个地方的多方面的意义,让更多的人从多种层面认识这个地方,并最终能在某种程度上改造这个地方。
人的知行活动本质上就是创造性活动,而且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过程,也是贯穿于每个人一生的过程,每个人都不能不面对它,都不能不进行知行活动。如果一个人在知行活动中没有发现事物的意义,这个事物在你的面前是没有光彩的,在他人的面前也是没有光彩的,因为事物缺乏了思想的内涵,缺乏了可以承载丰富生命活动的意义,事物就是静态的、干瘪的。每个个体都需要理解事物的意义层面,给客观事物赋予意义,这才是人的知行活动的目的所在。
如果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抓不住事物的意义形态,抓不住人的意义形态,那么我们对事物,对人的认识就是不完整的、零碎的、片面的,这是没有创造性的知行活动,在这样的知行活动中,人自身就没有在这一过程中走向自由之境,人的生产和生活都是被动的。人只有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才表现出意义,人自身才能最终走向自由之境,从而不断敞开丰富多彩的真实世界。
7.1.2记者的超越与突破
身为新闻人,似乎总在被这些问题所困扰:为什么我们的新闻缺乏深度?为什么我们的新闻枯燥乏味?为什么我们的新闻缺乏感染力?为什么我们的新闻总是不够美……不仅读者对此不满,我们自己同样对此不满。
被内心的迷障所困时,我们最需要一把理性的“剪刀”——用它剖开一层层“遮蔽”。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要摆脱迷茫,就只有从“云深”中超越出来。
记者这个职业,本身就承担着追求超越和突破的社会使命。
记者的一生,注定就是追求超越和突破的一生。
是啊,超越与突破——谁不想呢?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超越?从何处突破?
纵横之一:思维之超越
谁也无法否认,现实中,平面思维、碎片思维、孤立思维、单线思维、定型思维、爬虫思维……这些思维方式经常“不请自来”地体现在我们的新闻作品当中。这样的作品,不仅读者会抱怨其琐碎、浅薄、枯燥、无味,我们自己也会觉得很郁闷、很无奈。
而当我们品评一篇精彩的新闻作品时,我们常常可以从中发现与上述不同的思维方式:立体思维、系统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开拓思维、飞行思维……哪怕有时候只是这些思维方式的“灵光一现”,就足以给我们的新闻作品带来新亮点、新气息、新感觉。
认知、体验和表达,是记者工作的核心任务。
而如何认知、如何体验、如何表达,则直接受控制于记者的思维方式。
作为“时代船头瞭望者”的记者,思维须超越一般人的高度。
记者追求超越与突破,首先当从“思维的超越”开始。思维的超越,看似复杂,却可以用“纵横”两字来统领。
纵,即思维的深度。把握事物,不仅看到眼前,更看到其过去、现在和未来;不仅看到表面的种种现象,更要看其背后隐藏的实质;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横,即思维的广度。把握事物,不仅看到其本身,更要看到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不仅看到其静态,更要看到其动态中的变化;不仅从正面的视角看,还要从侧面、背面、上面、下面等多视角看。
有了思维的超越,事物不是被复杂化了,而是被简单化了。中国历史不可谓不复杂、漫长,但我们把握的方法,无外乎“纵横”两字:纵向把握发展脉络,横向把握其各个领域的情况,并发现其中的联系与互动。《红楼梦》不可谓不宏大、细密,但从故事的发展、情感的演化、人物的关系等方面把握,也无外乎“纵横”两字。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只要心中装着“纵横”两字,思维的“遮蔽”也就不难打破。
复杂的事物,要在认知的过程中化繁为简地呈现;相反,看似简单的事物,往往需要在认知的过程中反映出其本来的复杂性。在化繁为简的过程中,新闻的“主观性”更加不容辩驳地凸现出来:不经过我们的主观加工,把纷繁复杂的事物、人物原貌表现出来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反映事物和人物,而无法将事物和人物原本不动地请上报纸版面或者电视镜头。
离开了超越思维,我们无法接近事物深层次的真实。
离开了超越思维,我们无法反映事物深层次的真实。
新闻采访写作的过程,就是提出、研究和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如果你在一次新闻采访中没有提出让自己感觉到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而是在茫然中跟着别人走,那这次采访是失败的。问题,是新闻存在的支点——没有问题的新闻,是站不起来的,更不要说进入读者的心里去了。
人的思维与人的四肢有着相同之处,那就是可以通过锻炼和使用变得灵活、强健起来。很多人平时很忙,累得一塌糊涂,但大脑却处于混沌的半睡眠状态,是为“忙混”。一个建立起超越思维的人,就有了摆脱知识贫乏的基础——他清醒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能够主动去寻找知识、储存知识。新观点的吸收,往往会成为进一步刺激人寻找新知识的动力。
纵横之二:知识的超越
“新闻”的本质是“新知”,记者本身是新知的传播者。
身为记者,常常感觉自己身陷于知识的“淹没”之中——知识的海洋,对记者来说是一种非常确切的比喻。记者总要面对陌生的知识,面对海量的信息,记者给人的感觉似乎是知道的很多,面对各个领域的专家时,又总是感觉到贫乏与苍白。
很多人给记者的定位是“杂家”,实际上这是一个肤浅的误导。记者要想从知识的包围中超越出来,首先要明确不能满足于做一个“杂家”,而是要立足于做一个“大家”——不仅要着眼于占有大量知识,更要从根本上构建起自己庞大而有序的知识体系。
从“知识的海洋”中超越出来,是很多记者梦寐以求的事情。
实现知识的超越,也要从“纵横”的维度出发。
纵,即向本专业深处探求。新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新闻无学”的认识是一种肤浅、片面的误解。现实中,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的脱节、甚至自相矛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作为记者,不仅承担着新闻报道的天职,更应该肩负起丰富和发展新闻理论的使命。在这方面,我们不可能眼巴巴指望别人——只有我们每个记者在实践中自觉探求、总结、升华,构建起强大的专业知识机体,才能拥有吸收和消化更多知识的能力。
横,即向多领域探求。记者除了具备专业知识素养之外,还必须向多知识领域迈进。多,不等于杂乱无章。记者对知识的猎取,不是为了占有而猎取,而是为了吸收和消化,并使之化为热量和能量,注入新闻报道的实践当中。记者获取的知识,必须是新知,必须是真知,必须是经过提炼和浓缩的新知和真知。这就要求记者不仅能自觉获取知识,更在获取的过程中淬炼自己驾驭、吸收、运用知识的能力,使自己能够在短时间内打破陌生知识领域的壁垒。
一般人身上往往存在这一个劣根性:在物质消费和享受中求新求异,而在知识的获取中却“喜同斥异”,尤其是对陌生的知识和思想领域,因为陌生而难懂,因为新奇而不好消化,就望而生畏、畏葸不前,甚至形成一种“下意识”的排斥之心。在互联网时代,知识本身已经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的驾驭和把握能力,在于我们的消化分解与吸收能力——这样的能力,不可能从“吃流食”、“喝稀饭”中锻炼出来,求知的路上,尤其需要“啃硬骨头”、“吃螃蟹”、“尝百草”的勇气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