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苏石油公司后期,受****新疆分局党委和王震司令员的委托,已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后组建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的张仲瀚一段时间曾兼管中苏石油公司及独山子油矿的工作。
据钱萍个人回忆录记载,他根据****新疆分局党委和王震司令员的要求,经常去石河子向张仲瀚政委请示汇报工作,有困难就找张仲瀚解决,与他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和上下级工作关系。张仲瀚也经常来独山子油矿视察工作,发现困难和问题,当场给予帮助和解决。当时独山子油矿正在恢复建设,各方面困难很多,尤其物资供应方面,吃的、穿的、用的、住房等都很紧张,张仲瀚就从兵团各地调拨资助。因而,独山子油矿没粮了找他要粮,没清油了找他要清油,没菜了找他要菜,没肉了找他要肉。而张仲瀚是有求必应,凡是有的,他都尽力支援。当时,苏联专家吃肉多,每人每天一斤多,他们有200多人,加上矿上少数民族职工也喜欢吃肉,肉食需求量很大。但是,在张仲瀚的帮助下,矿上需要的牛羊肉,要多少,有多少,两个大地窖挂得满满的。矿上盖房子、修公路、铺设水管道,张仲瀚从兵团抽调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车辆给予支援,为油矿建设解决了很多困难,为发展新疆石油工业作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
另据农六师《五家渠文史》(第二辑)记载,为加快恢复中苏石油公司独山子油矿建设,1952年2月,根据王震司令员的指示,进疆解放军一兵团六军十七师(后组建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四十九团(该团三营即是新疆和平解放后于1949年12月6日进驻独山子油矿的第一支解放军部队,后改为农六师一〇一团),在团政委赵予征(后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和团长贺清德的率领下,全团1000多名指战员开赴独山子,帮助油矿搞建设。他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放下枪杆子,拿起瓦刀、泥抹子,吃的苞谷面,住的地窝子。没有菜吃,吃盐巴辣子面;没有鞋穿,打赤脚;没有技术,苦学苦练。每天凌晨4点起床,干到晚上10点收工,只用了3个月时间,就帮助矿上建起了3栋专家楼,挖了4个大油池,还修了柏油路,建了输油管,架了电线杆,受到苏联专家和油矿工人的连连称赞。苏方总经理聂列亭在总结大会上赞扬说:“四十九团这支老红军部队,在战场上是英雄,在建设中也是模范,真是了不起!”进疆解放军的全力支援,加快了油矿恢复建设。
1952年的一天,中苏石油公司独山子油矿食品供应处副处长刘锡田听说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甘祖昌(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六十年代初,辞去将军回乡当农民,曾轰动全国)正在乌苏,便立即赶去,向他汇报了独山子油矿职工生活供应情况。甘祖昌部长当即给独山子增加了流动资金,布置了工作任务,时隔不久就协调新疆省商业厅组建起了独山子矿区贸易公司。
奎屯农场是独山子油矿早期建立的蔬菜生产基地,每年为独山子供应不少蔬菜。后来移交农七师以后,该师领导明确保证,奎屯农场的产品,主要供应独山子油矿。
这一时期,伊宁、塔城、乌苏等地也积极支援独山子油矿建设,尽力扩大对独山子油矿的面粉、肉食、瓜果、蔬菜、葡萄、马肠子(一种肉制品)、牛奶、酸奶、马****等食品供应,深得矿区苏联专家和各族职工欢迎,有力促进了矿区各方面的建设。
建国初期的辉煌
沿用半个多世纪的泥浆处理剂
1950年年底中苏石油公司刚成立,苏方大批技术干部尚未到位,中方技术干部也只有油矿工作组的章涛、高劲夫、徐文杰等同志,他们在苏联专家就职之前,已经开始了实质性的油矿技术开发工作。从1950年11月起,他们就开始收集早期石油地质资料,高劲夫还托在玉门油田工作的老同学邓星照和校友潘文翰帮助收集有关资料,并支援了部分分析仪器。
借助这些努力和帮助,高劲夫等人从所搜集到的地质钻井资料中分析得知,在独山子钻井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提高钻井泥浆性能,配制出高密度抗高温腐殖酸钻井泥浆,而配制这种泥浆最重要的原材料是褐煤和重晶石。于是,高劲夫根据资料介绍和牧民提供的情况,带领化验室的同志们到阜康、乌鲁木齐、黑油山等地寻找褐煤原料资源。在黑油山寻找褐煤时,遇到了10级狂风,他们乘坐的卡车被狂风吹起的石子打穿驾驶室玻璃,驾驶室外壳油漆也被全部打光,成了一个白铁皮驾驶室。他们摸索着慢慢前行,带的水喝完了,口渴难耐,只好在大风中爬行着找水。后来他们在距汽车约一公里处发现一个水坑,水一晃动就起泡沫,还有红色的小虫,水又苦又咸,但为了生存,为了找到褐煤,他们只能用这样的水解渴,过后大家都拉起了肚子。经过千辛万苦,两天后他们终于在黑油山找到了褐煤煤层。经过多点取样、现场测试腐殖酸含量,将几十个含量较高的样品带回独山子,配制出了腐殖酸钠泥浆处理剂,后又做了全面对比试验,效果较好,确定选用。
接下来的难题就是解决重晶石原料了,高劲夫等人又查阅新疆省地质部门收集的零星资料,得知阿勒泰、哈巴河、伊犁、托克逊等地可能有这种原料。于是他们翻山越岭、趟河过涧,边走边看、边问边找,居然找到了可以大量开采的重晶石岩矿,于是建起了重晶石厂,大大减少了从苏联进口重晶石粉的数量。
随后,褐煤助剂生产也形成了规模,完全不用从苏联进口了。独山子油矿泥浆处理剂厂成立了,其产品满足了后来整个油田勘探开发所需。直到今天,独山子人在半个多世纪前自主研制的泥浆处理剂还在使用。在克拉玛依所属的各个油气田的浅层井和中深井的钻井过程中,至今仍然使用着高劲夫等人当年选料研制的这种泥浆化学处理剂。其耐高温、降失水和稀释的效果都非常好。
这项自力更生的技术开发,为国家节约了巨额的外汇,不但在当时是一项了不起的功绩,意义重大,即便在五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惠泽新疆石油工业,影响深远。
独山子油田步入鼎盛开发期
1936年10月至1944年2月,长达近8年的新苏合营,对独山子进行了首次规模性勘探开发。6年之后的1950年10月,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成立,又开始对独山子进行第二次更大规模的勘探开发。
中苏石油股份公司于1951年5月在独山子正式成立钻井处。当年,作为苏方入股资本的13部轻便钻机、中型钻机、重型钻机和14部井架及其他钻井设备器材陆续运抵矿区,钻井处所属的各钻井队及井架安装部、泥浆作业部、注水泥浆部、柴油机修理部以及管子站、电测站、井材厂等单位也相继成立,一切准备就绪。5月1日,第一口探井开钻。钻井处不仅在独山子地区钻探,而且承担着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其他地区的钻探任务。
1951年,有11个钻井队在独山子油田部署10口钻探井,实际开钻7口,完钻3口,钻井进尺0.86万米;
1952年,钻井队增加到17个,在独山子部署22口钻探井,完钻16口,钻井进尺2.22万米;1953年,有30个钻井队在独山子部署20口钻探井,完钻19口,钻井进尺2.16万米;
1954年,有28个钻井队在独山子部署19口钻探井,完钻19口,钻井进尺2.5万米。
到1954年底公司结束,共拥有各种钻机40余部,具备可钻3000多米深的钻井水平。井队最多时达到30个,4年间在独山子油田共部署油井71口,完钻57口(其中探井15口,生产井42口),钻探总进尺7.74万米。而在此前的1936年~1944年新苏合营的8年间,只打井33口,钻井总进尺10.61万米。因此,中苏石油公司时期是独山子油田历史上勘探开发规模最大、钻井数量最多的时期。1955年以后,勘探开发转向克拉玛依。
在钻井过程中,有一批井获得短期高产油气流。如位于独山子背斜褶皱西部的62a号井(此前在此附近已打62号井,但未钻够深度即报废,此井为区别于前面的62号井,故称62a号井),设计井深3000米,1953年2月15日开钻,1954年11月15日完钻。据1953年10月7日的《新疆日报》报道:“钻井处62a号井的职工们,发挥了泥浆泵和柴油机的配合作用,创造了在24小时内钻进155米的最新纪录,超过了玉门矿务局王登学钻井队24小时钻进138.63米的全国最高纪录。”钻这口井的目的是为了探明第三纪、白垩纪地层的含油气情况,进一步研究独山子背斜褶皱西部的地质构造情况。这口井本来是一口探井,而钻到2700米时,获得了工业油流,初期日产原油50吨以上。该井投产影响较大,派有公安警卫日夜值班,是矿区重点保护对象。1年以后产量下降,直至不能自喷,累计生产原油2443吨。
此外还有1954年7月1日开钻的110号井,井深达到3002米,是独山子油田唯一一口超过3000米的深井。这是一口可以载入史册的井,因为在山前高陡背斜构造上的独山子油田,钻成一口3000米井的难度不是普通构造钻井可以比拟的。其强大的地层应力、塑性极强的“弹簧地层”、破碎带、附近温泉水层造成的异常高温……这其中每一个因素都可能导致钻井工作的失败。
五十多年后的今天,新疆油田公司仍然没有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有大规模的突破,其中最主要的瓶颈之一就是在此地层条件下的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还不过关。而今天的设备和技术力量远非当年可比,无法想象,当年独山子人在那样艰苦简陋的条件下是如何打出这口井的。
在独山子地区钻探的同时,公司还在安集海、乌苏西湖、霍尔果斯、托斯台、呼图壁、南疆喀什等地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钻探,但主要是作地质调查,不作开发。
探秘克拉玛依油田和准噶尔盆地
1951年5月1日,解放后的独山子油矿第一口探井——50号井和第一口开发井——38号井同时开钻。与此同时,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按照1950年4月13日全国石油工作会议确定的方针,同时将黑油山地区列为重点勘探区域,向这一地区不断增加技术人员,不断加强技术力量,不断完善技术设备。派往黑油山地区以及准噶尔盆地广大地区的野外勘探队,由最初3支很快发展为8支;地球物理勘探队由3支发展为15支,对黑油山以及准噶尔盆地广大地区加大详查、勘探力度,取得了大批宝贵的地质资料,不但揭开了克拉玛依油田神秘的面纱,而且为后来乃至今后几十年的地质勘探奠定了基础。
1951年,中苏石油公司独山子地调处派出苏联地质勘探专家莫依先科领导的4/51地质详查队,在黑油山周围200平方公里的地区内,完成了1:2.5万的地形测量和地质填图工作,描述了这一地区的油气苗和沥青丘,认为石油是在古生界地层生成后,沿裂缝游移到上部侏罗系地层的,是有希望的含油区。
同年,中苏石油公司独山子地调处派出苏联地质专家古申带领的电法勘探队,从独山子到黑油山作了横穿盆地的第一条剖面,在黑油山地区作了390平方公里的面积调查,确定黑油山是向东南方向倾斜的大单斜,发现了单斜上一些构造阶地和局部隆起,定量地提出了中生代沉积地层在南部厚度可达数千米的认识。
1952年3月至1953年4月,根据莫依先科的建议,中苏石油公司独山子钻井处在黑油山沥青丘附近钻了4口浅探井,以侏罗系砂岩为目的层,最深的2号井在502.6米出油,每日涌油100公斤,不久歇井。其他三口井也有不同程度的油气显示,但都没有得到有开采价值的工业油流。这使得中苏石油公司的大多数苏联专家,尤其是以公司专家组组长、地调处总地质师潘·切·捷列耶夫和总经理聂列亭为代表的公司高层“白领”专家们,对黑油山进行大举勘探的态度顿时转变,他们决定放弃黑油山,转而把勘探重点继续投向准噶尔南缘山前凹陷构造。
但有着野外勘探丰富实践经验、对黑油山探区地质构造有深入了解、首次提出黑油山“地台构造”的苏联“蓝领”专家勒·伊·乌瓦洛夫和大多数中方技术人员,却坚持“必须要跳出用局部构造来评价整体构造的思维,继续扩大对黑油山区域勘探”的观点,认为,准噶尔盆地的勘探突破点就在黑油山。
1953年11月末,中苏石油公司召开地质勘探工作会议,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会议研究的事项就是确定公司下一步勘探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会上,两种意见针锋相对,但专家组的权威优势使得会场气氛明显倒向潘·切·捷列耶夫一方。
两难的关键时刻,钱萍讲话了。他以中方经理的身份,不但巧妙地避开了聂列亭和潘·切·捷列耶夫对黑油山的片面断言,给专家组留足了脸面和下楼的台阶,而且明确地表示了他在黑油山评价问题上的观点,体现了作为中苏石油公司的中方经理,对发展中国石油工业所持的坚定决心和高度负责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