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热土丹青
24950500000023

第23章 独山子炼油厂时期(1961~1995)(3)

区商业、粮食、运输、邮电、新华书店、学校等各系统也都全力支援,要什么,支援什么。送货、送粮、拉运物资、送包裹信件、送图书到现场,学校组织学生到工地打扫卫生等。经过两年零9个月的艰苦奋战,1977年11月7日,催化裂化装置投料试车一次成功。1978年5月7日正式投产,经过3个月的生产,收回了全部投资1947万元(本厂自力更生投入1246万元)。独山子炼油厂二次加工能力大大提高:轻质油收率得到提升,比原双炉裂化总收率提高9%到15%;每年可增产汽油30万吨、柴油10多万吨、液态烃9万余吨;生产汽油不再加铅,汽油标号由66号提高到70号以上。就在这一年,国家下文取消66号汽油生产,独山子炼油厂从而避免了被停产的危险。

独山子这套由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己安装的催化裂化装置,自投产以后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同类装置中的达标装置,并荣获国家建设工程质量银质奖,这是独山子人创造的奇迹,也是独山子人的骄傲。这套装置的建成,是独山子炼油工艺的一次革命。它标志着独山子炼油厂的炼油工艺开始步入国内先进水平,炼油厂整体技术实力得到提升,炼油综合能力得到国家和石油部的认可。独山子炼油厂如同全国炼油百花园里一枝怒放的奇葩,引得国内同行和上级领导刮目相看。至此,独山子炼油厂开始踏上全国炼油发展的步伐,并逐步走进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2010年4月18日,独山子区政协办公室主任杨彦升、文史委主任邹锡山二人,带着区政协领导的委托,专程到乌市明园干休所拜访并看望了段振廷老厂长。段老虽年事已高,身患疾病,但对当年建催化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他说:“1974年冬季,我们开始筹建催化裂化装置。那时全国的催化裂化基本都是U型管IV型催化,只有玉门炼油厂有一套13万吨/年的小型分子筛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也是刚建成不久,是带试验性的。分子筛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是70年代国际先进工艺。当时讨论独山子建什么型的催化装置好,袁名遂、俞权平等同志一致赞成要搞就搞先进工艺,建分子筛提升管催化。在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后,我们才下了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建分子筛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

“建这套装置在当时可真是实实在在地靠自力更生啊!从设计、技术、资金到设备、原材料,什么都得我们自己解决。好在,第一我们有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当时的党委书记国际巩、副书记帕达哈·吐木尔、司马义·托乎提、党委政治部主任刘腾、副总指挥张广荣、总工程师袁名遂、张载欣,这都是一心干事业、非常好的干部。第二,有一支肯吃苦、敢打硬仗的技术干部队伍,如俞权平、杨延年、李汉文、胡玉智、李国璞、刘斗胆、杨万明、杨仲起等等,他们是全厂的中坚骨干,非常能吃苦。第三,全矿职工和家属有一股敢于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当时全矿不管是职工、家属、市政单位、驻矿工四团,包括学生都行动了起来。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建好催化。第四,有上级的支持和全国各兄弟厂家、相关单位的大力协作,缺什么,只要人家有,就一定支援我们。这就是我们当时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能建成先进的催化装置的根本保证。有了这种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我们当时建成的这套装置,的确在国内炼油行业创造了奇迹,也让我们扭转了落后局面,开始走进全国先进行列。同时,催化的建成投产,也带动了矿区市政建设的发展,商业、粮食、邮电、学校、职工住房和生活福利也逐步得到改善。”

“油城母亲”

为了工人们的吃、穿、住

1960年,共和国遭受了天灾人祸,全国经济紧缩,独山子矿区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粮食、副食品短缺,人们吃不饱肚子。随之而来的是不少人开始得浮肿病、身体虚弱。为了保证工人的体力,保证生产正常开展,矿区党委要求全矿各单位一是不再搞加班加点和大的会战,二是积极开展农副业生产。对50年代末矿务局建的“独山子菜园”和后来陆续在乌苏四棵树、八十四户、沙湾县安集海、新源县吐尔公等地建起的农场,则进一步扩大粮食耕种面积和蔬菜种植品种,以此作为对矿区缺粮、缺少蔬菜副食品的补充。这年的5月15日,独山子矿务局成立了矿区人民公社,组织矿区职工家属参加农副业生产和社会服务工作,这是矿区家属工开始走上油矿生产服务和社会生活服务的开端。

这一时期,家属工参与矿区服务的领域还比较窄,一部分是在此之前直接参加油矿生产作业的人员,如1958年由家属组建的矿务局“三八”钻井队,以及分散在器材供应、焦炭和沥青装卸等生产岗位的家属工。另一部分则是奔赴四棵树、安集海等地参加建农场,或在独山子西村种菜的家属,人数也较少。到1965年6月,矿区人民公社改为炼油厂服务公司。公司开办了缝纫厂,承担起了全厂职工工作服的缝纫及清洗任务。后又成立了基建队,承担了厂里挖管沟、砌油罐、给管线做保温、盖房子、刷油漆、烧红砖等许多工作,服务项目逐渐增多。

1968年“****”期间,为了解决矿区职工住房困难、口粮不够吃、副食和蔬菜供应紧张等问题,更多未参加工作的矿区家属们走出了家门,她们先成立了土块队,在队长李凤泉的带领下,家属们早出晚归,顶着烈日酷暑,不顾风吹雨淋,和泥巴,打土块、扎苇把子、盖住房,干得非常起劲。

这就是当时有名的“土块队”。

第二年,土块队改称“5.7”家属队(简称家属队,“5.7”系来源于毛主席“5.7”指示),人员迅速增至500余人,成立了家属队党支部。之后,家属队迅即扩张,相继成立了基建队、卫生队、生活服务队、装沥青队、装焦炭队和农副业队。基建队负责打土块、扎苇把子、盖住房;卫生队负责掏挖全矿厕所、通下水、打扫厂内外卫生;生活服务队开设挂面房、缝纫部、白铁部、理发部、食堂、澡堂、照相馆等,为职工生活提供服务;装沥青队负责厂里的沥青装卸;装焦炭队负责厂里的焦炭装卸;农副业队在东村和接受再教育的知青(学生营)一道,继续扩大开荒造田,上山拉羊粪,种菜种果树,养鸡养猪。1972年炼油厂服务公司的农副业也交给了家属队。

到1974年,家属队人员已增加到900余人,服务行业也由建队时的13种增加到26种之多。家属们把矿上当时的苦活、脏活、累活全揽了下来,如清挖打扫厕所、掏挖下水井、打扫厂区内外路面卫生、装焦炭、装沥青等,极大地支援了炼油生产和矿区生活供应,受到矿区党委的高度评价和重视,家属队连续五年被评为局、矿两级先进集体。

1975年4月,经矿区党委批准,在家属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家属管理站,因属集体经济,故取名集体经济管理站(简称集管站)。集管站成立了党总支,下设8个支部。此时家属工已激增到2700多人,下设工副业、农副业、生活服务三大部分共13个队、5个厂。到1983年,先后建起了家属管理站大院、东村农业基地大院、副业队大院、养鸡场大院、农业三队温室大院、苇子场大院、红砖厂大院等8个基地。固定资产由原来的几十万元增加到600万元,每年的总收入由原来的几十万元逐步增加到1200万元,最高近2000万元。利用这些收入,集管站又及时投资新项目建设,建起了当时独山子矿区最大的综合服务大楼;建起了总面积为25亩的温室大棚;与独山子区商业局合股建起了一座大型冷库;投资110万元建成了大型机械化万只养鸡场。在此期间,工副业、农副业和生活服务三大部分都有了长足发展。

工副业队1000多名家属,她们不仅承担着矿区一般的基建工程,还承接炼油厂停工检修期间的设备安装和管线焊接,预制保温块、水泥块,烧红砖、制涂料、维修房屋、糊纸袋、装沥青、装焦炭、打扫厂内外厕所,包揽了当时炼油厂的各种苦、脏、累活。

生活服务队200余名家属,开办了缝纫部、理发店、白铁铺、弹棉花、修自行车、轧挂面、照相等服务项目,开办了6个民汉食堂、2个代销店,在装油台附近建设了第三招待所,为外地油罐车司机提供食宿方便。

农副业队600多名家属,年年开荒造田,种菜、种果树,建成了东村农副业基地,每年轮换耕种的760亩菜地,年产蔬菜近3000吨。同时,建起了温室大棚、养鸡场、养猪场,种植蘑菇,加工酱油醋、粉面子、豆腐等,改善了当时职工群众的生活。

至此,独山子矿区家属工生产服务遍及厂内厂外,生活服务覆盖千家万户,成为了独山子矿区一支甘于奉献油城建设、吃苦受累冲锋在前的服务大军。家属管理站连年被评为局、矿两级先进集体。1978年,自治区在独山子召开了全疆工矿企业农副业生产现场会,参观由家属们建设起来的大型农副业基地及其移动式喷灌系统和半机械化千头养猪场。1982年,石油部在独山子召开了农副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交流会,向全国石油战线推广独山子办农副业生产的经验。

从1960年成立矿区人民公社,到1983年家属管理站完成使命,这是独山子矿区家属工队伍艰难创业的23年,也是家属集体经济完成原始积累的第一阶段,更是广大家属工们在特殊年代用赤诚、热血甚至生命为矿区生产和生活服务作出特殊贡献的金色年轮。

回忆创业时期的艰辛,王瑞芳(原劳动服务公司油品厂副厂长),邵玉霞(原劳动服务公司沥青队队长、十佳车间主任、市局劳模),姜义兰(原劳动服务公司沥青队队长),这些当年在工副业战线的家属队老一代创业者们,个个感慨万端。

已是满头花发的王瑞芳,快人快语,记忆犹新——

1968年3月24日,26岁的王瑞芳刚参加家属队工作,分在基建队。当时矿上炼油生产和生活用水都很紧张,厂里急需修建一条从西河坝西村到矿内老四区长达7公里的水管线,管沟要求挖深1.8~2米,厂里把这个突击任务交给了基建队。当时施工没有任何机械,只能靠人工、铁锨和十字镐。已是三个孩子母亲的王瑞芳,就和70多名家属工扛着铁锨、十字镐,风风火火徒步来到工地。三月的泥火山下,戈壁冰雪尚未化净,山谷冷风刺人,十字镐刨在冻土上只留个白印儿,她们就用火点着锯末烤化冻土再往下挖。中午饿了,大家就把自己带的苞谷馍馍放火堆上烤烤,一面说笑一面吃。就这样,她们天天伴着晨星徒步去,背着月光徒步回,孩子放家里大带小,没有谁叫一声苦和累,从3月一直干到6月,圆满完成了任务。

刚挖完管沟还未喘口气,适逢矿上进了许多新工人,无房住,矿上要盖住房。她们又接到新任务,每人发了一把铁锹、一个土块模子,去老水库后边打土块。刚开始她们每人每天定额100块,后来增加到120块,啥时完成啥时收工。打完土块,家属们接着又到泥火山里打砖坯、烧红砖。打砖坯每人每天定额500块,谁都不甘落后,许多人都超额完成任务。可烧红砖,家属们谁都不会烧,她们就请来石河子的师傅教技术。最初,一窑能装1万块砖坯,当第一窑砖烧好后,家属们高兴极了,立刻敲锣打鼓给矿区党委送了大红喜报。虽然烧的砖质量还欠些,但后来,随着家属们烧砖的经验日益增多,红砖烧的质量也越来越好。与此同时,矿上对红砖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1972年开春,她们又接受了改建30万砖窑的任务,要求7天完成。看到泥巴和得慢,供不上需求,基建队指导员兼队长高华芳把裤腿一挽,第一个跳进刺骨的冷水里和起泥巴。在她的带动下,大家只用了6天就完成了任务。家属工赵金兰怀着身孕坚持在红砖厂拉砖坯,结果流产了,她忍着痛苦悄悄到另一个山沟把孩子埋掉,回来就接着干活。基建队常年在室外工作,冬天一身雪,冻得手上裂口子;夏天满身汗,晒得脸上脱几层皮,中午饭就是啃几口自己带的干馍馍。这样的苦和累,在那个年代实在太多了,大家也就感觉不到苦和累,都默默挺着,没有谁打退堂鼓。

烧完砖,基建队的家属们紧接着又在老马号后边的山坡上烧水泥,在独山子中学对面盖住房。说起盖房子,家属们更是终生难忘。她们不信邪,不怕别人讥笑,什么“家属能盖房,母鸡变凤凰”。从放线、打地基,到砌墙、上檩条,她们边干边学。当时没有任何起吊机械,二三百公斤重的水泥檩条,全是家属们人抬肩扛,一根根地上墙、就位。她们先后在中学马路对面、老九区等处建了13万多平米的平房,缓解了矿区职工住房困难。1975年,炼油厂自力更生建催化项目,当时的家属队二连以人员技术素质高,敢打硬仗在全矿著称,被催化工程指挥部点将,承担了催化泵房和操作室的砌筑工程。她们在连长王家美的带领下,昼夜奋战在工地,高质量按时完成任务。1982年该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后来,她们用自己的双手又相继建起了家属管理站大院、东村农副业基地大院等八大基地。特别是当时独山子矿区最大的综合服务大楼,竟也出自家属们的双手,更让全矿区的人们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