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出《论语·为政篇》。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作为专家、学者,对不知道的东西,不仅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人丁肇中在某大学作学术报告时,面对同学提问是“三问三不知”。这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深感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也许,一些人在说“不知道”时往往被看做是孤陋寡闻和无知的表现,但丁先生的“不知道”却体现着一种做人的谦逊和科学家治学的严谨态度,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人非圣贤,不可能生而知之,治学之要,行政之本,就在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孜孜以求,来不得半点虚假。对不知道的东西,就不要充当“先知先觉”,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可以向贤人请教,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就不懂装懂,这样不但会被明白的人耻笑,而且还会错过向别人学习的机会。所以说,敢于正视自己的无知才是真正的智者。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语意:君子吃不求饱足,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语出《论语·学而篇》。好学的人需要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学,才能终有所成。古人认为,在生活条件方面,不宜过度追求舒适,甚至要刻意控制饮食。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如果每餐都是大鱼大肉,很难达到身体的平衡,是对身体不利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有度,如果吃得太饱,胃里的血液就会抢夺大脑供血,不利于思考。如果长久如此,当然会影响学习。同理,住得太好,也会消磨人的意志,家长们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几乎有求必应,他们的良苦用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于重视生活条件反而会消磨孩子的意志力,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在为人处世方面,也要精于思索,勤劳敏捷,多行动才能增加观察体验的机会。而时刻匡正自己的内心,对学习、工作而言也都是必须的。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以他人为师,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是很有用的处世智慧。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语意:心脏这个器官的职能在于思考,能思考便能得到事物的真谛,不思考便得不到。
语出《孟子·告子上》。心理学家说:“如果你每天花费一个小时,完全思考某一问题,五年后你会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以你自己为例,如果你知道自己还有发展的空间,可以变得更好,你将会寻求如何改变人生道路的方法。因此,你可以花费五年的时间,在这个漫长而艰辛的路上寻找答案,你应该相信,你一定可以找到答案。思考是最大的力量,你应该设法掌握这个过程,这样你就可以把握自己的人生。当然,也要看到,你的思考会受到正负两方面力量的影响:“正面”是创造性和建设性的因素,“负面”则是令人失望的和破坏性的因素。前者让你进步和改善,后者则让你放弃和被伤害。为了加深了解积极和消极的习惯性思考模式所产生的不同作用,想想以下的“情绪—思考—意象”的“启动过程”,将对你和周围人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喜悦、骄傲、爱、兴奋、乐观、热诚。接着比较恐惧、愤怒、罪恶、怨恨、嫉妒、绝望的影响。前者是使一个人具有创造性、建设性的影响,后者则相反。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积极或消极、建设性或破坏性地思考及行动。那么,怎么会有人选择消极呢?重点在于,没有人会故意选择消极思考。你可能让自己遵循习惯性的思考模式,不断重复。成人所有的思考几乎都有习惯性,具有潜意识的层次。英国的辞典编纂专家塞缪尔·约翰逊说:“习惯的锁链通常太小以至于难以察觉,但它又太坚固而难以打破。”我们平时养成了太多负面的思考习惯,我们都受制于某些习惯性的思考模式而不自知。“亡羊补牢,未为晚矣”,现在开始改掉坏习惯还不晚。不管我们的年纪有多大,习惯有多久,只要有改正行为的意识和技巧,我们就能改变它。我们可以不学那些自我挫败行为,而应学习一些积极的行为。成功的秘密就是成功者习惯了去做那些失败者不喜欢或不愿做的事。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语意:学习的人缺点有四类,教师必须知道才行:在学习中,有的失之于贪多,有的失之于过少,有的失之于把学习看得很容易,有的失之于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这四类缺点,是由于学习的人心理不同所致。了解他们的心理,才能补救他们的过失。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发扬他们的优点,补救他们的过失。
语出《礼记·学记》。传统的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种单一、机械的模式化教育,面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千差万别的学生,他们往往忽视了孩子们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制定统一的目标,用同样的方法教学,要求学生保持同样的步伐,从而导致优等生吃不饱,而差生却消化不了,天才的学生不能脱颖而出。因而学生犹如被填充的容器,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原有的个性,这显然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这种教学容易扼杀孩子的创新能力,导致学生因为别扭、困难而厌学,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丧失了原有的灵性。而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
因材施教要求教育者要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要有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体教学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出有助于他们成才的最优方案。其实这些原则对于大人同样适用,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意识到孩子是铁砧上的钢坯,需要反复锻打才能成形。而锻打方式若不得法,就会浪费一块好材料,得不偿失。
学问不厌,不知老之将至。
语意:不厌倦地学习请教,连将要衰老都忘了。
语出《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对于好学之人,学习绝对是件快乐的事儿。孔夫子便是如此,当他乐悠悠、喜滋滋地讲“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时,不知有多少学子愁眉苦脸,暗暗告饶。自然,对于有些学生来讲,学习是件苦差事,这不但与学习方法有关,也与学生的自主性有关。其实,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求知、思考、发现、试验的四重奏,若你用心学习,刻苦钻研,自会陶醉其中。你可以品尝文学艺术的精神大餐,也可以痴迷于数字王国的哲理逻辑;你可以细察物理化学的微观规律,也可以钻研宇宙星体的运行轨迹。多多少少都有“痴”的成分在内,而这份“痴”,正是其好学乐学的必然表现。正如“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一旦你主动从学习中寻找,乐趣自然而来,那么,或狂或痴,也都会变得容易理解起来。
以前中国的读书人,多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不但诗琴书画要通,而且,医理射术也要懂些,如张衡,他不但是天文学家,还是文学家,他的《二京赋》名满京城,永垂青史。再如明末清初大儒傅山,诗书画三绝,医术也非常精湛,其妇科方面的著作在医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则是兼画家、雕刻家、数学家、工程师于一身。在他们身上,真正体现了“物艺相通”、“文理相通”。与他们相比,我们现在的年青人好像就懂得太少了。虽然时下信息发达,但多数人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满足表面知道,却不愿意深度思考。殊不知,思考的真正乐趣是那些站在门口看热闹的人所无法领会的。
君子不恤年之将衰,而忧志之有倦。
语意:君子不为年纪将衰而忧虑,而忧虑自己的意志倦怠。
语出东汉末徐幹的《中论》。在每一种追求中,作为成功的保证,与其说是才能,不如说是不屈不挠的意志。因此,意志力可以定义为一个人性格特征中的核心力量。概而言之,意志力就是人本身,意志是行动的动力之源。而且,它就是使现实生活绚丽多彩的希望。在所有的生物当中,人类的生活道路是最为曲折艰难的,因为只有人既有意志,又有思维,所以在我们每一次正确的选择之后,都需要以坚强的意志行为去实行它,否则不是因变故而走样,就是因引诱而迟疑。这不仅要克服客观上的困难、限制和阻挠,更重要的是要克服主观上的软弱、动摇和懒惰。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在充满崎岖的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最终到达我们期望的光辉的顶点。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优秀是一种习惯。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我们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坏的习惯。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我们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创造性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性地对别人友好,习惯性地欣赏大自然。要长久地坚持这些行为习惯,需要的就是坚定的意志。
闻一以知十。
语意:听到一个道理,可以推知十个道理。
语出《论语·公冶长篇》。比喻人要善于学习,会动脑筋,强调的是思维创新的方法。
当人的思维陈旧时,若不能及时转换思维,人的头脑往往会被习惯性的思考方式给锁住。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冲破固有的思维定式,灵活地思考问题,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你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大放光彩。
在中国浙江流传着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两个青年一起开山,一个青年把石块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卖给建房的人;另一个青年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杭州的花鸟商人,因为这里的石头总是奇形怪状。三年后,后者成了村里第一个盖瓦房的人。同样是考虑石头的用途,前者拘泥于定法,后者却考虑出新方法,开辟出新思路,赢得了新商机。可见,思维灵活对人有重要的影响,思维灵活的人不仅解决问题的速度较快,而且善于改变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思维灵活的人更善于调整自己,让自己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也更容易获得成功与快乐。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语意:衣食丰足、生活安逸但却没有接受教育的人和鸟兽没有什么差别。强调教育对于文明的重要性。
语出《孟子·滕文公上》。教育是打开人的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塑造人的灵魂的熔炉。一个在荒野中侥幸长大的孩子,不但他的智力和禽兽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他的作为人的灵魂也已经荡然无存了,这可以从曾经发现的狼孩儿身上得到证明。虽然它还没有完全丢失人的外形,但本质上已经和养育它的狼无异了。所以一个人的智愚程度以及他长大以后在社会上的形象,是和他在幼年、少年以及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密不可分的。但也应注意到,所谓教育,传授知识和培育道德,两者缺一不可。人没有知识固然不行,但只有知识而不知廉耻,则更为人所不齿。然而,我们常常过分地偏重传授知识,而偏废对人的道德培育。教育者灌输现代科学技术可谓不遗余力,相反对于怎样做人这样的大问题却看得过分简单。在教育别人之前,人应先反思自己,教育是两代人(师生、家长和子女)一起受教育的过程,是两代人一起成长的过程。
教育的关键是改造自己,当你在改造自己的时候,你也就在教育别人。当别人感受到你的改变时,你的教育就已经开始生效。当你感觉改造自己已经突飞猛进了,你的教育就快接近成功了。
学不可以已。
语意:求学不可停止,即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语出《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用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过去是注重对一个问题的反复推敲、时时感悟,在知识社会的今天,“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又有了一层新的含义: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我们必须经常“充充电”。古人云:“学无止境。”学习是件艰苦、长期的事情,来不得半点的虚假,也没有捷径可走。学不可以已,关键在勤。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无法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品尝不到丰收的甘甜;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探求不到知识的真谛。学习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不需要装腔作势,需要的是滴水穿石的钻劲。学习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一个手艺人,如果认为自己的手艺到了家,没有改进的余地了,那么就意味着他的长进就此停止。艺人什么时候一自满,他的手艺就再也不会提高。只有具备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坚韧,烈火那样的热情,才能产生出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否则,你前进的脚步只会就此停止。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语意:善于学习的人,会借用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语出《吕氏春秋·孟夏纪·用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的成功实践是自己的一面镜子。生命有涯,事业无限。有限的生命不可能体验所有的事物。直接经验是宝贵的,也是有限的,人的伟大就在于能借助思维从经验中获得智慧。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是自己获得智慧的途径之一。一个人的体验是有限的,重要的是向多数人学习,获得多方面的经验。也就是说,通过与人交往,从多数人的体验中学习。被称为日本“银座犹太人”的藤田冈,为了让下级学会观察和思索别人行为的成败,规定每月由公司出钱,选一部最新的关于训练经商头脑的电影,命令全体员工都必须去看,如果无特别的原因而缺席者,便从薪水中扣除一张电影票的钱,他本人也不例外。
真正善于学习的成功者,善于从已被实践反复证明的经典模式中学习,向对手学习,集众家之长是借他山之石的具体路径。善于从现有的状况中寻找有益的补充,就是在别人的成绩上建立自己的宫殿,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就自己的高度,望得也会更远。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语意:会提问题的人,就像砍伐坚硬的木头,先砍容易之处,然后再砍最硬的关节处。比喻做事要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