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2513900000027

第27章 修身齐家之方 养性慎独之术(7)

#13.吕岱与徐原情深谊重

【原文】

吴大司马吕岱①卒,年九十六。始岱亲近②吴郡徐原,慷慨有才志,岱知其可成,赐巾褠③,与共言论,后遂荐拔,官至侍御史。原性忠壮,好直言,岱时有得失,原辄谏争,又公论之;人或以告岱,岱叹曰:“是我所以贵④德渊者也!”及原死,岱哭之甚哀,曰:“徐德渊,吕岱之益友,今不幸,岱复于何⑤闻过!”谈者美之。

【注释】

①吕岱:字定公,海陵(江苏省泰州市)人。

②亲近:相当于“亲随”。

③褠:单外衣。

④贵:尊重。

⑤于何:从何处。

【译文】

吴国的大司马吕岱去世了,享年九十六岁。当初,吕岱的亲随吴郡的徐原,有正义感,有才略,吕岱知道他是个人才,就赠送他头巾衣服,并且常和他一起讨论商谈事情,后来就推荐提拔他,官做到侍御史。徐原为人性情忠直,说话直来直去。吕岱做事有不妥的时候,徐原与其争辩,有时还公开进行评论。有人就把这事报告给吕岱,吕岱感叹地说:“这正是我尊重徐德渊的缘故呀!”等到徐原死的时候,吕岱哭得很悲伤,说:“徐德渊是我吕岱的好朋友,现在不幸去世,我还能从哪里听到自己的过错呢?”人们谈起这事都津津乐道。

【心鉴】

结交挚友

孔子曾经说过:“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在朋友之中,对自己有利的有三种,有害的也有三种。正直的朋友,讲信用的朋友,知识渊博的朋友,是对自己有益的;而花言巧语的朋友,当面奉承、背后诋毁的朋友,专讲空话、不见行动的朋友,是对自己有害的。人生在世,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与人打交道,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择精忌滥,结交真正的朋友。

吕岱与徐原堪称我们的好榜样,二人既有同僚之情,又有私下之谊。当有人在私底下告诉吕岱,徐原对其略有微辞时,他并不计较,因为他知道,徐原是一个真正的朋友,所以才指其弊端。在徐原过世时,吕岱也因为失去这样一位真正的朋友而悲痛不已。人们常认为朋友的志同道合,就是两人看法总是一致的。其实不然,真正的朋友会在我们需要忠告的时候,适时地提醒我们哪里错了,哪里需要改进。更重要的是,在朋友面前,即使是话说重了,或是话说错了,都不会怕得罪他。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古语有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与品行高洁的朋友相处,耳濡目染,久受熏陶,你自己的身心也就会越发健康,并使得这种友谊散发出一种迷人的魅力;与品行卑劣的朋友相处,久而久之,你也会受到他的影响,从而渐渐地使自己的品行发生变化。人是一种社会动物,当把他和同伴隔绝开来时,他也就失去了自己一半的力量。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快乐地生活,就在于他和周围的人群发生了一种特别密切的联系,有一种极端重要的纽带,将他自己和其他人连接了起来,以至于别人的生活与思想时刻影响着他。人类只有通过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才能获得各种不同的精神养料。如果你的朋友是渺小卑劣的,你就会认同这种品质,并使它们在你心中更加根深蒂固;如果你的朋友是伟大高尚的,你就会发展这些品质,并使它们驱走你内心的阴暗。因此,我们一定要结交真正的朋友。

春秋时期,管仲与鲍叔牙是好朋友,管仲之所以能被齐桓公破格任用,完全是由于鲍叔牙的推荐,所以他常对人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可见,他对鲍叔牙十分感激。但是在管仲临死时,齐桓公打算让鲍叔牙接替他的职务,他却说:“鲍叔牙是我的恩人和好朋友,又是一位至诚的君子,但是,我认为他不适合执掌国政。”齐桓公问为什么,管仲回答:“鲍叔什么都好,就是对善与恶看得过于分明,别人有一点儿过错,他都不能容忍。为人处世,对别人的优点不忘于怀是可以的,但对别人任何错误和缺点都不能容忍,这是他的短处。”最后齐桓公选用了隰朋。这些话被齐桓公的幸臣易牙听到了,由于管仲曾经劝告齐桓公不要亲近易牙这样的人,所以一直怀恨在心的易牙偷偷地将听到的话告诉了鲍叔牙。鲍叔牙听后冷冷一笑,说:“对呀,这正是为什么我要推荐管仲的理由啊!管仲忠于国家,不讲私情,不吹捧朋友,你们如何能够理解?假如大王让我当司寇,专管驱逐佞人,那是很合适的,假如让我主持国家,你们可就没有容身之地了。”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感情非常深厚,二人并未因此而扰乱自己的思维、影响两个人的友谊,反而促使他们的友情更加深厚了。朋友有很多种,唯有真正的朋友,才会当我们有错误时,给我们以逆耳忠言;当我们面对困难时,给我们以锦囊妙计;当我们欲展鸿图时,又将助我们一臂之力;而当我们风光无限时,则远距离地祝福我们。真正的朋友是那些既能和我们一起分享人生,又能和我们一起共渡难关的人。

古语有云:“势力之交,难以久远。”因权势、利益而结成的友谊是不会长久的。那些只要你有权有钱,就会围着你、讨好你的人,绝不是你真正的朋友。而一旦罩在你身上的权势光环消失了,那么他们也会自动地在你面前消失。势利的人最难为同舟共济的依靠,他们视财如命,一旦你成为他们获得权和钱的障碍,或者说你可以用来换取权和钱,那么他们就会将你抛弃,而那份友谊在他们的心中自然变得一文不值。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认识的朋友也就越来越多。我们有的时候总是以兴趣相投作为选择朋友的唯一标准,而不论对方的思想品行。只要是讲朋友义气,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同样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肯为我赴汤蹈火,我就会为你两肋插刀。至于是不是有利于自己、他人和社会,则根本不去考虑,这其中难免就会鱼龙混杂。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一来,肯定会影响到自己的。因此,我们在结交朋友时,一定要避免和那些品行不端的人交往,以免沾染恶习。

要想立足于现代社会,人际网络必不可少。你可能希望多认识一些人,多结交一些朋友,以便有利于自己事业的发展。但切记交友在精而不在多。爱默生说过:“一个真挚的朋友,胜过无数个狐朋狗友。”一个思想与你接近,理解你的志向,能够鼓励你全力以赴去做每一件事的品行高尚的好友,会影响着你未来的发展。真正的朋友,可以在精神上给予我们慰藉,使我们的身心得到更大的快乐,勉励我们在道德上得以提高。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加选择,一味地以多交朋友为荣,则会整日忙碌于应酬,耗费自己大部分的精力,也必然会影响到你对朋友的观察和鉴别,这对你自身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明代的苏浚在《鸡鸣偶记》里,把朋友分为四种:“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那种甜言蜜语不绝于耳,吃喝玩乐不绝于行的朋友,虽然可以带来一时的欢乐,但却无法做到贫贱相扶、患难相助,只能使人耽于欢乐、消磨意志,这样的朋友不交也罢。只有那些“缓急可共,生死可托”、“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的朋友,才是值得我们倾注一生的热情去相交的朋友!

#14.狄仁傑虚怀若谷

【原文】

太后①谓仁傑曰:“卿在汝南②,甚有善政,卿欲知谮卿者名乎?”仁傑谢曰:“陛下以臣为过,臣请改之;知臣无过,臣之幸也,不愿知谮者名。”太后深叹美之。

【注释】

①太后:指武则天。

②汝南:指狄仁傑在担任豫州(汝南为豫州治所所在地)刺史时的事。

【译文】

武则天对狄仁傑说:“你在汝南,办了很多好事。你想知道当时那些说你坏话的人的名字吗?”狄仁傑表示谢意说:“陛下以为我有过错,我请求改正;知道我没有过错,是我的幸运。我不愿意知道那些说我坏话的人的名字。”武则天听后感叹不已,深表赞美。

【心鉴】

自省自制

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有言:“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古代的君子十分注重自省自制。无事闲暇时,反省自己是否有闲杂的念头;有事忙碌时,反省自己是否因忙碌而意气浮躁;人生得意时,反省自己待人接物是否有骄矜之色;人生失意时,反省自己是否有怨天尤人的情绪。从中国传统的儒家观念看来,懂得自省自制的人堪称是社会中理想的人格楷模,是为君子。自省自制可以使人保持以安静的心境来作细密的打算,减少行动上的失误,抛弃那些不合时宜、不合规范的幻想。现代人也应该做到自检自省,严于自律。

当武则天要告诉狄仁傑,什么人诋毁他时,狄仁傑却拒绝知道他们的名字。因为他懂得自省自制,凡事不是看别人怎样对待自己、评价自己,而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省自身、控制自身,这样自然就可以做到洁身自好、不惹是非,进而达到正人之境了。人们习惯于从他人身上找毛病,却不知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知道,有些时候他人对你的偏见和诋毁,是由于你自身的表现造成的。因此,人们应该习惯于自我控制、自我反省,如同狄仁傑一样,能够做到洁身自好。

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人,只有当他能够自我控制和驾驭自己的灵魂时,他才能获得自由——对于任何人而言,这才是唯一真实的自由。”自省自制是一切美德的根本。如果一个人任由自己的冲动和激情来支配,那么,从那一刻起,他就会随波逐流,成为追赶强烈欲望的奴隶。因此,不能进行自我控制的人,就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许多人会误认为自省自制就是否定自己或限制自己,其实自省自制是与自觉同义的。自省自制是由一种内心的修炼发展为自我控制,是毅力的具体表现。不知道自省自制的人,会任由宿命的摆布。他们只看到别人在做什么,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善于自省自制的人,则已经把命运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们鼓励自己进一步发展,并审慎地策划自己的未来。是否能够达到自由,这就要看他们自省、自制、自控的程度。看过《圣经》的人都会发现,备受推崇的往往不是那些能攻城略地的人,而是那些能够主宰和控制自己灵魂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勇士和英雄。因为这些人都能够对自身的思想、言论和行为进行自省自制。只要能够坚持自省自制,就能够维护自己的尊严,做到自我控制,那么你内心的各种邪念也就没有了藏身之处。如果一旦纵容这些邪念任意地滋长,人类必将走向犯罪,甚至会导致社会的退化和堕落。因此,我们一定要有自省自制的习惯,这样就能够始终保持自己心灵的纯净,从而塑造出更加完美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