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法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2529800000010

第10章 自由开放的教育形式(2)

法国教师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记录学生所提问题的习惯。翻开他们的教学方案,在科学主题下面,就是学生对这一问题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首先要对这些问题进行选择,然后确定教学方案。这一做法能够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课堂上的科学探究活动是真实的,他们是为寻求未知的答案在工作着,科学探索是要靠研究问题来不断推动的,对外界事物不断地提出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关键是创造提出问题的环境,让孩子们意识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且有权利提问。法国科学教育的确走出了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轨道,而把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他们力图通过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让孩子们从小懂得事实最为重要,证据是说明事实最有力的载体,尊重事实是最起码的科学态度。他们力图通过培养孩子对实验现象的解释能力,发展对事物进行缜密而有逻辑的思考,增进科学推理的能力。他们也力图通过激励和引导孩子提出问题,使之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培养其洞察力。

五、在尝试中建构知识

从案例入手,用案例推动教学研究的开展,即强调动手做和积极地思考。法国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靠信息交流和讨论使教师获得新的能力。其中,交流和讨论的话题就是教学案例。教师通过参加案例的生成,参与教学实践,获得指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

1.帮助孩子自己建构知识

法国教育十分强调孩子在科学学习中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他人的努力去完成。这一思想非常具体地体现在科学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关于学习主题的问题也是由学生提出的,实验的过程同样要学生尽可能地独立完成。他们强调,错误是学生必须经历的过程,错误往往能起到建设性的作用,错误要靠学生自己纠正,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自我更正。让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发现科学事实和概念,可能是科学教育的价值之一。

2.用简单的方式使孩子们理解复杂的科学概念

法国教师能够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设计成简单的教学活动的能力,是令人钦佩的。

例如,水的浮力主题,仅仅采用了几个相同大小的废饮料瓶和一个大饮料瓶就能解决问题。又例如,砸核桃的主题,仅仅从家庭必备的几种简单工具入手,就能引导学生饶有兴味地研究了不同工具的机械原理……这种深入浅出,从孩子身边事物中寻找科学主题的方法,应当成为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重要思想,这对我们如何开展科学教育很有启发。

3.重视实验记录,重视语言表达

实验记录已经成为法国科学教育的一个工具,成为学生学习生涯的人生档案和教科书。法国教师将学生的实验记录前后分成三份,一份是实验前的预想,一份是实验的真实记载,一份是集体讨论后的共同结论。可以说,三份实验记录的完成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认识过程。在实验记录中,学生要用文字加以说明,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要自己提出问题,对语言的要求很高。正是实验记录,强化了孩子们尊重科学实验事实的思想,帮助他们体验了科学研究过程,整理了思路。对语言表达的要求,又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帮助他们进行交流,从而有助于他们形成科学的概念和科学素养。

法国学生的高度自由

法国是个自由浪漫的国家,这种自由浪漫表现在教学上,就是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更多的空间、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灵活性,使教育更个性化,充分体现法国教育时刻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法国教育行政部门也充分满足学生对自由的渴望,给学生的假期多得出奇,一个外国学生,一两年之内是弄不清这些假期的。在法国,经常遇到去学校上课吃闭门羹的情景。兴致勃勃地去上课,到学校却看到教室的门上“铁将军”把门,门上贴着放假通知。法国学校除了11天的国家公共假日外,每年还有五次假期:十月底为期10天的万圣节假期,两周的圣诞节假期,二月份两周寒假(大多去滑雪),四月份两周春假,七八月份两个月的暑假。小学和初中每周三下午也不上课,再除去周六周日,他们一年中有170多天是在家中和社会上度过的。法国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书就放在学校里,没有家庭作业,放学后的孩子们快活极了。但学生们会充分利用假期的自由时间,到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进行参观学习,增长知识。18岁以下的人可以在这些馆所免费自由出入。法国各城市图书馆的借书证全市通用,这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方便,随便到一个图书馆就可以阅读、借书。许多企业也对学生开放,欢迎学生在假期里到那里参观见学、理论联系实践。

法国高中毕业生不需要高考,自由选择高校注册学习。法国从小学到高中采取一贯制,直接升学。高中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自己认为学习成绩好,可以到普通高中学习,毕业时参加全国会考,合格者获得一个文凭,相当于中国的高中毕业证,有了这个文凭就可以在全国任何高校注册,直接进入大学学习了。如果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太好,可以选择职业高中,用两年时间拿到职业技能证书,利于到社会就业。法国所有公立学校都实行义务教育,分文不收,小学、初中阶段甚至连教材、文具都由国家免费提供,高中开始收取教材费,大学只交一二百欧元的注册费。

在法国,再也没有比当学生更容易、更自由的事情了,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是什么民族、什么国籍、什么身份、多大岁数,只要你想学习,符合一定的入学条件,学校就必须接纳你,不会因为交不起学费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这也让一些想长期逗留法国的外国人钻了空子,他们就是每年注册学校,只要有法国学生身份,就可以在那里打工赚钱了。警察也拿他们没办法,不能把他们当作非法移民。

法国学生享有这么多的自由,把法国学生“宠坏了”,学生成了“上帝”,学生永远没有错,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会的老师。中国的学生学习不好,老师会把学生家长请去,大告学生的状,让家长配合老师督促学生学习。法国的教育出了问题从来不在学生身上找原因,而是在老师身上找。学生学习成绩差,家长会找老师,问老师是怎么教的。他们的思维是:学校花的是纳税人的钱,老师靠纳税人养活,纳税人把老师聘请来,当然要把人家的孩子教好,教不好当然是老师的问题。

从法国学生享受的这些自由可以看出,法国教育提倡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积极推广启发性教育。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一定的知识,而是教给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技能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就是说他们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教学的“自由度”成就“课本循环”

在法国,课本循环的使用已是有百年历史的传统。

一、法国没有“课本费”

对法国的家长来说,“课本费”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每年开学,家长们可能需要交的费用只有一种——午餐费。至于课本,法国的小学生和初中生都从学校图书馆免费借用,使用期是一个学期。借出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会提醒学生爱护课本,不要在上面做笔记。到了学期末还书的时候,绝大部分课本都是“完璧归赵”。除了表面看着有点旧,里面都是干干净净的。因此,法国一本教材的寿命是三到八年,而法国教材修订或者改革的周期是五到十年。进入高中,义务教育阶段虽然结束,但是很多高中生仍然可以从图书馆借到课本。至于那些学校图书馆没有提供的课本,学生们也不必买,因为很多老师的教学内容来源广泛,他们会在上课前向学生分发相关内容的复印件。

二、教学方法成就了“课本循环”

法国虽然有全国通用的教学大纲或指南,有统一的课本,但老师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仍然很大。通过法国学生可以了解到,老师在授课时有很高的自由度。拿着同一本教材,有的老师从第一页开始讲,有的老师则从中间某一篇开始讲。另外,法国的课本通常不会为老师提供例子去解释某个知识点,而是让老师自行选择。

例如在讲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时候,有的老师会在课上带领学生阅读一篇短篇小说,有的老师则会给学生们列一个书单,让他们自行阅读,两周以后学生们读完了各自的小说再开始讨论什么是“小说”。这就意味着法国的教材更多体现的是启发性而不是知识性。

法国的教材一般指引一个方向,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去观察、去发现。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并不需要在课本上作注释,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要点、做笔记。复习的时候,他们也是更多地依赖笔记,而不是课本。

三、教材循环展示平等精神

法国教育部新闻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法国的教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共和国的平等精神,而教材循环使用就是实例之一。学生不论贫富都必须使用图书馆分发的旧课本。

1881年,法国的《教育法》明确了“初级教育免费”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市镇一级政府率先行动起来,为辖区内的公立小学免费提供课本,一些市镇还会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文具。

时至今日,这一原则影响力更加广泛。市镇一级的政府负责小学的图书馆,省级政府负责初中的图书馆,大区级政府负责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图书馆。虽然高中已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但很多大区政府都尽力为高中生提供教材,还为职高的学生提供一些必备的学习用品,比如为烹饪学校的学生提供厨师的装备。

另外,课本循环使用还体现了节约和环保的理念。对普通的法国人来说,课本和书还是比较昂贵的,一本初中历史课本就要18欧元。所以连私立学校都鼓励学生买旧书,并为学生组织旧书交易市场。

《手的大小》课堂实例

在法国一所小学,教师让学生说出比较手大小的各种办法。

1.教师让学生说出比较手的大小的各种办法。

师:“我们每人都有一双手,它们一样大吗?”

“用什么方法知道手的大与小呢?”

生1:“可以将两手对着比一比。”

生2:“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手的长度。”

生3:“可以看看谁抓的东西多。”

教师肯定学生们提出的各种办法,鼓励每个学生深入思考。

2.学生在方格纸上画手的轮廓,并统计所占的格数。教师展示一张画有方格的纸。

师:“我们用这张纸来量一量我们手的大小。方法是,将手平放在纸上,沿手的外围画下手的轮廓,画好后数一数,在你的手中,有几个完整的格?有多少个半个格?把结果记录在方格纸上。”

学生画手的轮廓并统计它在方格纸中占有的格数。

3.学生报告统计结果,教师将其记录在大的统计表中。

4.学生用手抓珠子,统计并记录所抓的珠子数。

师:“有的同学提出看看谁抓的东西多,就说明谁的手大。”

“手可以抓什么呢?”

生:“可以抓橡皮、抓豆子、抓笔、抓笔刀。”

师:“我们来试试。以4人为一组,互相帮助,把抓到的豆子串在绳上,统计各自抓到的珠子数。”

各组先由一名学生抓一把珠子,穿在一根绳子上,另外两个人递珠子,另一人在旁边数数,四人轮流操作。

师:“想一想,怎样用手抓更多的珠子?”

教师分别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手可以抓多少珠子。并逐一将一串串珠子贴挂在黑板上,并将相应的数据记录在全班的大统计表中。

5.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比较手的大小。

师:“你们用什么办法知道谁的手最大?谁的手最小?谁和谁的手一样大?”

生1:“看表格上的数字。”

生2:“看珠子串的长短。”

生3:“数数珠子有多少。”

师:“怎样比较才能更准确?”

生1:“看手占的格数,还要看抓的珠子数。”

生2:“可以把手贴在一起比一比。”

6.评选班级中谁的手最大?谁的手最小?谁和谁的手一样大?

学生们根据格子数、珠子数判断出班上最大和最小的手。

在挑选一样大的手时,出现了问题,因为其中一个数相同,而另一个数有些差别,结果选出两对被认为可能一样大的手。

教师请最大的手与最小的手比较一下给学生们看,结果学生们惊讶地发现大手和小手相差真的很大。

教师请两对学生们认为一样大的手来比较与展示。

其中一对手的大小几乎完全一样,被判定大小相同,而另一对能明显看出有些差别,被判定不一样大。因为有的手会抓珠子,有的手不会抓珠子。虽然手一样大,但是抓的珠子数有差异。

……

此课堂实例中,法国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把握了教师的角色。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特别注重儿童的智力开发和训练,使学生学会运用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来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引导作用。法国教师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学中注意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培养儿童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