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法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2529800000008

第8章 社会生活中的能力培养——素质教育(3)

法国孩子的“家庭理财课程”其实早在孩子3~4岁,即刚刚有“数”的概念并初步知晓加减法,懂得区分不同金额的钱币,明白金钱与购买之间的“有机关系”时,就不知不觉地开始了。在过圣诞节或生日时,孩子们第一次从大人那儿得到的零用钱可能仅为1~5法郎。法国家长们认为,让孩子早早拥有属于自己的“私房钱”有利于培养孩子经济上一定的独立性。对于这笔不起眼的“小钱”,家长们大多并不主张孩子们把它储蓄起来,而是鼓励他们合理地消费掉,如购买喜爱的零食、玩具或书刊。消费之后,则可以跟孩子交流一下“感受”,如是否合算、满意,然后再帮助他们分析一下这次消费是否合理、必要,并从中可以获取什么经验、汲取什么教训等等。此后当孩子正式上学后,随着孩子消费欲望的提高和消费种类的增加,零用钱可适当提升。但在这个年龄段,法国家长大多已经不采用每当孩子提出想买什么就给一笔零用钱的“零打碎敲”的办法——他们认定:与其让孩子每次向家长苦苦“乞讨”,还不如定期给孩子一笔零用钱并作出某些消费限制的规定更有利于培养孩子“计划用钱”的理财本领。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法国家长还大多在孩子升入小学高年级,即10岁左右时,就给他们设立一个个人的独立银行账户,并划入一笔钱,而且一般并非区区几十或几百法郎,而是上千甚至数千法郎。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中,这也是十分少见的。

法国家长之所以热衷为孩子开专门的银行账户,倒不是为孩子的高消费提供方便,也不是图自己省事,甚至也不是为帮助孩子学习保护好自家的“钱袋”(即私有财产),而是为了一个更宏大的目标: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明智、科学,而不是机械、盲目地“理财”。事实上,待孩子正式拥有了自家独立的账户后,让孩子通过消费来理财的学习才算系统、全面地展开了。当然,对着拥有大量零用钱的青少年、教师和家长平日十分注意,并及时加以指导。有的孩子由于控制能力较差,胡乱购买不需要或不合算的物品。父母发现后大都很少横加指责,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孩子学习理财时必须交的“学费”。他们所要做的,首先是告诉孩子独立账户的金额底线保留多少更为适宜,然后与孩子一起商议短期内的储蓄和消费目标。刚开始时的目标可以定得小一些,像买一件火车模型或一把瑞士军刀什么的,只需存钱几周便可以如愿。随后制订较大的目标,这就需要积攒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才能大功告成。倘若在需要耐心储蓄的期间,孩子经不起诱惑而乱花钱,那么他们就得为自己不合理的花销负责。

换句话说,责任人不是家长,而是孩子自己!而更重要的是,孩子从中可学到一种宝贵的责任心,领悟到一种辨证的得失观。

“独立账户”可能给另一些孩子带来的另一种极端则是在无意之中使其过度捂紧了自家的钱袋。他们往往会很自然地想到:既然这些钱都已归入我的名下,那么我就理应尽量缩小开支。如果消费合理又有意义,那么孩子还会受到表扬甚至嘉奖。“独立账户”不仅为孩子的合理消费提供了实习场所,而且也可帮助培养孩子合理储蓄的良好习惯,即所谓的“该消费时就消费,该节约时就节约”。

在专家的指导下,越来越多法国家长已认识到:要使孩子的“独立账户”真正发挥帮助孩子学会理财的积极作用,家长对账户“监控”的合理适度十分重要。要知道,如果家长对其尚未谙世事的未成年孩子过度信赖而对孩子账户的使用情况不闻不问,那么孩子可能很快便沦为大手大脚地胡乱用钱的败家子。而要是走另一极端,即家长事事管、样样问,孩子的一切消费仍由家长作定夺,甚至干脆将账户锁进自家抽屉里,那么孩子同样也会因没有机会亲身经历理财的过程而领悟不到理财的真谛,当然也难以达到“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目的。

法国人生性浪漫,不主张只知积攒钱财而不懂得享受人生的消费观念,很少有人去当“守财奴”。对于那些生性吝啬,把自己账上的钱财格外看重而尽量减少开支的孩子,父母会想办法积极地鼓励和引导他们大胆地消费,耐心启发并帮助他们做出消费计划。如买几张电影票邀请小伙伴们一起去看大片,或购置一双运动鞋,或给长辈送上一束鲜花。

一位法国教育专家说,“从小便着手教孩子一些经营和理财的‘正道’,对他们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很有好处,为他们日后成为有道德底线、守法守信的公民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提高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举措

一、小班教学与活动使得人人素质提高

中小学实行小班(20名左右学生)上课。一般地,老师(有时也是2~5名教师组成指导小组)根据科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和教学目的的要求,设计一整套活动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该方案中的不同课题方案,分组(4~5人)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活动。

二、时间上的保障

法国每学年35个教学周。小学每周30节课,中学每周26节课,周三下午和周六、周日放假。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小学为例,小学设7门课程,分3组,给每组课程都规定了最低、最高教学时数。这样,教学时间获得保障,又可以灵活掌握教学时间。每周三下午,法国的小学和初中不开课,形成了法国独特的“星期三现象”。这时,学校的课堂关闭了,社会课堂敞开了大门。于是,不论是植物园、动物园、社区体育场还是博物馆、工厂,到处都是学生。利用这段自由的时间,学生在社会课堂学到得远比学校学到的东西要多。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三、课程围绕提高学生素质设置

法国中小学开设科学技术课,包括天空与地球、物质与能源、工艺创造、信息科学等内容。同时开设的有艺术教育、音乐教育和体育运动课程,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使得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公民。在课程设置方面,最有特色的是“发现世界”课程。它通过对青少年的生活、对周围环境的了解、对生活物质的形态与存在等,让他们了解物质、生活、世界、科学、自然界、宇宙等各个方面。

四、能力培养有明确的目标

小学教学大纲提出应培养儿童的3种能力:普通能力(包括言行举止和获取方法的能力)、掌握语言的能力、获得各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五、知识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采用灵活多样、深入社会的教学形式,从生活中提炼知识,教育不局限在课堂上的说教,这是法国教育的一大特点。学生们分组到图书馆、资料室、科研机关、商店、工厂等地实地查阅资料、调研、收集信息,通过向生活中学习使学生们感到科学知识的学习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以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学生从自己使用的易拉罐、塑料瓶、软包装盒、玻璃瓶等认识到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在进一步理解它们能否再生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

六、手脑并用法则与创新教育

在法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了美国的“动手做”科学教育改革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动手实践、表达看法。这种教育方法强调的是给学生学习科学的“钥匙”,即学习科学的方法,而不是给予多少知识。从90年代末期开始,教育部和工业部共同发起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创新会议,会议一致认为,创新是未来社会的主旋律。为此,学校把创新教育视为教育的重点。通过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

七、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协力

早在20世纪70年代,法国中小学就建立了由学校和家庭联合组成的“学校共同体”。“学生家长是学校经常性合作者”,“是教育共同体不折不扣的成员”。为此,教育界与社会各界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这种社会大环境对于学生的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动手做”即是典型的一例。这项活动在博物馆、科学实验室、大学、自然与历史研究所、工厂等各方的支持和参与下,5年间已在约4000个学校推广,在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引起极大的反响。

八、抓外语教育,提高未来公民的国际竞争力

法国的教学方案指出,学习外语有利于未来的国际竞争,它关系到法国在未来世界中的地位。因此,外语教学得到了加强。学生可以选择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或意大利语作为必修语言,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开设,每周3课时。

法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启示

尽管中法两国在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从培养未来世界的人才着眼,教育部门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培养目标是相通的。因此,法国的素质教育对我国现阶段推行的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增强社会对中小学学生的关心

素质教育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社会环境和成年人的示范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正如法国的“共同体”那样,从教育部长到普通百姓都关系这一问题。素质教育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做文化事业部门。为此,社会各部门应该做好学校的“助手”,尽一切可能提供条件为学生的实习、见习、参观、调研、考察等开绿灯。对中小学学生免费开放博物馆、科技城、青少年宫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更早地融合到社会。

二、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两手抓

在规定教学总学时的基础上,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这两个方面的课时要规定一定的比率,这就要求从整体上调整教育的目标。例如,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提高升学率,而是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同时,对各年级的教学大纲作一定的调整,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并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安排教学内容。例如,不搞“满堂灌”,而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钥匙”。

三、突出创新素质的培养

改变传统的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应用有利于学生思维开发的教学方法。以实践为基础,放开学生的手脚,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实现经验——知识——智慧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同时,在各种考试(包括高考)中加入素质教育(尤其是创造力)方面的题型,并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估。

四、将减轻学生的负担落到实处

学生素质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为此,要减轻学生的负担,营造一个宽松的教育氛围。这可以从减少学生的课时数和加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力度开始。例如,规定周末不得上(补)课;规定每周的学时数,其他时间不得补习基础教育课程。将学生带出课堂,进行更多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将他们早日培养成为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