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育学
2548600000045

第45章 德育的方法(3)

我国的教育传统,历来喜欢把被教育的孩子分成三六九等,先框定出好坏优劣,然后再给予不同的对待,所谓“转变差生”即是不同对待的典型说明。按这样的思路及敦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多半是循规蹈矩常不利于个性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各种奇才的培养和成长。而且,在我们评出的“三好学生”中,许多学生从小就产生了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这又无形中使孩子们造成了人为的人格的不平等,使许多学习成绩差,却很可能成为专才的学生被扼杀在摇篮中。

为此,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正确处理评定标准的共性与学生个性的矛盾。标准是适用于所有学生的,但每个学生的品德表现千差万别,各有其个性特点。同一条标准,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不同起点的学生,在表现程度上,在反映状态上,在发展速度上,都是不相同的。如果离开了每个学生品德表现的差异性,事实上就不可能有客观的评定。

2.评定标准要符合可行性原则和可测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评定标准要符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所定标准不是少年儿童高不可攀的。可测性原则是指标准应翔实具体、便于操作。

(二)怎样的品德评价才有效

在我国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环境中,智育是“硬指标”,德育是“软指标”,很多学校的德育仅仅局限于让学生遵守学校和课堂纪律。学校给家长的学生成绩单中,分数、名次写得很细致,但操行评语却很简单,而且千篇一律,流于形式,甚至随成绩好坏而上下浮动。我们不妨剖析一则考试分数决定品德等第的评语实例。

学生甲:为人质朴,性格内向,平时不多言语,团结广大同学,尊敬师长,对自己要求严格,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学习上有偏科现象,使学习成绩不突出,课堂上、班会上不敢发言,本学期学习成绩提高幅度较大,积极参加学校及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有较高的自我修养,望今后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积极参加班级各项活动。

考试成绩:政治95,语文98,数学96,外语93,历史95.5,地理98,生物94,体育及格,音乐良好,美术优秀,总分669.5分。

操行等级:优等。

学生乙:为人质朴,平时不多言语。性格内向,对自己要求较严格,从不违反课堂纪律和自习课纪律。团结广大同学,尊敬师长,学习较努力,成绩较上学期有明显进步,值日工作认真负责。望今后课堂上和班会上大胆发言,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加强外语学习,在稳定学习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各科的分数,争取思想上的进步,做全面发展的学生。

考试成绩:政治80,语文90.5,数学79.5,外语64,历史90,地理82.5,生物78,体育良好,音乐良好,美术优秀,总分565分。

操行等级:良等。

从以上两则评语实例中,我们发现甲乙两个学生是同一个班同一班主任评定的,他们之所以一个为优等,另一个为良等,其依据不在行为表现而在于考试分数的差异。

我国中小学生的成绩通知单是太注重分数了,哪门功课考了多少,在班里排第几名,总分是多少……这些,是绝不会有所含糊的。然而,对学生的操行评语,却是简略从事,从政治表现、团结同学、行为习惯、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学习刻苦(或努力)、关心集体等方面每一方面用一个固定的短语来加以界定,最后加上“望今后在学习上更加努力”这样一句让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话。千人一篇,千篇一律,形成操行评语上的大话、套话一其实是空话的“八股文”。

还有的教师不了解或看不到学生的实际变化与潜在变化,因而感到开头一学期的评语好写,而后来就越来越难写,年年一样,学生与家长看了乏味,更谈不上什么激励作用了。下面是某学生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四个学期的评语,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某学生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评语:响应号召,热爱劳动,诚实,拾金不昧。学习较努力,态度积极,善动脑,积极发言,爱学习,成绩较好。

该学生四年级上学期评语:响应号召,关心班级,守纪律,团结同学,诚实,拾金不昧。学习努力,勤学习,善动脑,发言积极,成绩较好。

该学生四年级下学期评语:响应号召,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工作较负责,诚实,不乱花零钱。学习努力,爱动脑,有独立见解,发言积极,成绩比较好。

该学生五年级上学期评语:响应号召,守纪律,团结同学,诚实,能严格要求自己,不爱花零钱。学习努力,有分析能力,知识面较广,成绩比较好,希望今后加强练习,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上面四则评语纵跨了三个学年,处于学生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阶段,这其中显然会有许多变化,但是评语却未能反映这些变化。这让家长很难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其实情况,也影响到所要着手进行的家庭教育,这样就没有充分发挥操行评语应有的作用。

下面的这则案例或许能开拓我们的思路:

奇特的纸袋

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认为:“数字本身根本说明不了儿童的具体的学业成绩。”“儿童不需要分数,因为分数会阻碍他们对知识的渴求,阻碍他们在学校快乐和愉快的生活。”于是,这位教育家在每学期结束时,不向家长送成绩单,而是送一只纸袋!

请看小学一年级学生拉里的纸袋——

纸袋正面装帧美观,上面画着鲜花,微笑的太阳,还用彩色泡沫塑料笔写着:“献给亲爱的父亲和母亲——拉里敬上。”打开纸袋,里面是拉里亲手制作的东西(共23页):2页书法范例;2页她自己编写的故事;3种作业(选词填空作业、自编的数学习题和例题、自画的几何图形);5幅图画;2页剪贴;4页作文(《我在语言课上学会了什么》、《我懂得了哪些数学知识》、《我所知道的皮罗斯马尼亚》)。此外,纸袋里还有一份用打字机打的有着教导主任和校长阿莫纳什维利签名的鉴定。这份鉴定有500多字,却无一句大话、空话、套话。例如:“她的字写得很漂亮,但我们建议她注意字母的间距,要写得均匀。”“她爱上了俄语。……我们建议她在俄语发音上要多下点功夫。”“我们建议她学会快速阅读,在暑假里读完六七本儿童读物。”

可想而知,当家长们收到纸袋——这份奇特的“成绩单”后,其欣喜的心情定会溢于言表。他们会仔细察看孩子准备的每一件作业的样品,把鉴定大声地朗读一遍,甚至怎样地帮助、引导孩子更加茁壮成长……毫无疑问,这纸袋,和仅仅是简单地填写几个抽象分数成绩单相比,其作用要大得多得多……

令人欣慰的是国内的许多学校已经开始了学生品德评价的改革。广东江门市的农林小学发给学生的是富有童趣的《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你真捧》、《老师寄语》、《学生自语》等栏目让人耳目一新;广州市某小学的《学生发展成长册》更是丰富多彩,它被制成彩包的、活页的,有很多的插件、可插学生的作业、作品(手工制作、图画……)等。近年来,国内外品德评价的改革呈现这样的一些趋势:

●强调与学生的过去比,纵向比,强调进步,强化学生的后天努力;

●鼓励学生的自评与自律;

●注重品德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总之,凸现品德评价的教育性,淡化品德评价的鉴别性、选拔性。

(三)进行品德评价要注意的要点

1.品德评价要做到公正台理,切合实际。教师要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当学生表现好时,就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或奖励;当学生有错误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或处分;奖惩要一视同仁,该奖则奖,该罚则罚,按规章办事,不讲个人感情。

2.品德评价应得到集体的支持。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集体对个人的评价相符合,并得到集体舆论的支持时,才会产生既教育个人,又教育集体的教育力量。特别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奖励和严重的处分,最好先让学生进行充分酝酿讨论,有群众基础时才进行。

3.表扬、奖励、批评、惩罚要适当,要有教育意义,不要滥用。过多地运用表扬和奖励就不能使学生或集体感到光荣,会使学生无所谓。运用处分更要慎重。由于处分是一种消极的方法,它的副作用大,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因而,除非犯错误的性质和情节十分严重,不进行处分不足以警戒以外,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使用。在学校中禁止用体罚或变相体罚,也不得以劳动和罚款作为处罚手段。

上述德育方法各有特点与作用,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学校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科学运作的结果,更是教师的修养和教育艺术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