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校外活动是指学生参加校外文化教育机构组织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是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课外活动已正式被国家教育部纳人中小学课程体系之中,成为活动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
课堂教学之余,学生仍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以及校外度过,他们在这部分时间里有选择地进行各种活动,不但可以获得科学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而且在塑造学生的良好个性方面起着课堂教学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当前国内外对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愈益重视,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已成为教育界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教育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范围,各种信息的传播已跨越了课堂和学校的大墙。因此,如何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问以及大量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便成为一个亟需解决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国内有人提出了“第二课堂”、“第二渠道”等概念,有的学校还积极进行了这一方面的改革实验。“第二课堂”、“第二渠道”等概念的提出,意在表明“课外、校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些概念容易使人误认为“课外、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种,为了更具体地、更明确地区分“课外、校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我们仍然采用“课外、校外活动”的概念。
一、课外、校外活动的功能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在其形式上、内容上与课堂教学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它在整个教育过程巾发挥着独特的功能。
(一)课外、校外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更加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
课外、校外活动能够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过程,其中行是德育的目标,也是结果。课外、校外活动,不但使学生知、情、意得到发展,重要的是为学生的道德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知、情、意、行的深化和养成。同时,由于课外、校外活动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多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学生往往愿意并易于在这类活动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并且印象深刻难忘。
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学生广泛接触现实社会和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大量接收多方面的信息,并不断对其作出反应,因而学生不但加宽课堂教学所提供的知识面,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增强了实践活动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
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学生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不但提高了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使其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有的活动还为学生走入社会准备了职业基础。
(二课外、校外活动能够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更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
在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学习活动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还有其他的精神生活和需求,例如属于道德、劳动、体育运动、社会交往、娱乐等方面的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使学生在文化生活上朝着正常的、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学生形成美好的人格提供了条件。同时,课外、校外活动在机能上较之课堂学习更着重于主体的自我表现和发展,良好的教育效能就在于主体的自我表现和发展与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之间协调平衡。因此,课外、校外活动能够协调和促进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陶冶了情感激发了求知欲,消除了课堂所造成的学习疲劳,使学生的身体得到良好的调节。当前,有些学校并不能很好地协调课堂学习和课外、校外活动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过分强调课堂教学,大量的课外作业占据了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使学生的精神生活枯燥,同时也使学生没有了自我表现和发展的领域,结果造成了学生身心的严重失调,或之厌学,或之变成了书呆子,产生了不少的教育问题。因此,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必须大力开展课外活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通过课外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
(三)课外、校外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使学生个性尽可能得到发展
学生在智力、体力、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发展方面是存在着差异的。课堂教学由于时间、空间以及形式、内容的局限,难以满足学生不同个性的要求。多种多样的课外、校外活动不但可以使学生从多方面塑造自己独特的个性,而且还可以尽展自己各方面的潜力,发展自己的才能,从而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
课外、校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相互配合,能够更完善地培养和体现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在强调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今天,注意发挥课外、校外活动的功能,使之与课堂教学产生良性互动,必然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正确认识课外、校外活动,充分发挥课外、校外活动的功能,才能真正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在关于课外、校外活动问题上,教育实践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例如:认为课外、校外活动是属于特长生的,普通学生不沾边;或认为课外、校外活动可有可无;另一种更为错误的看法是把课外、校外活动等于素质教育。凡此种种,可以看到某些人还没能正确认识课外活动的功能,更没能正确理解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课外、校外活动的特点(一)灵活性
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的,不经上级批准,学校领导和教师不能随意地增删和变动教学内容。课外、校外活动则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约束,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们实际要求和条件而定。体现在课外、校外活动的广度、深度、次数和内容等问题上有较大的灵活性。例如,课外、校外活动的内容多种多样,不但有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而且有激发丰富情绪体验的内容;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上可能是大型群众性集会,也可能是个体性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在要求上也是灵活多样的。
(二)综合性
课外、校外活动以活动为中心,既注意通过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注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运用。在课外、校外活动中,不但加深了学生的知识理解,而且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智力、体力,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以及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自主性
课外、校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在性质上是不同的。课堂教学是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来实施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服从安排。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学生却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参加任何一种活动。因此,较能充分表现学生的爱好、才能和特长,也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外、校外活动一般由学生独立自主进行,由学生自己计划、自己组织、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检查和总结,强调学生的独立活动。教师、辅导员处于指导和辅导地位,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组织才能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四)兴趣性
课外、校外活动强调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注重学生的必趣性和活动的兴趣化。一般来说,课外、校外活动不设考试一类的成绩考核算,而以展览会、文娱演出、运动会、墙报、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出现,这不但减轻了学生对考试的心理负担,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趣。
三、课外、校外活动的目标
1.巩固、扩大、加深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精神。
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念。
3.组织学生进行有益的文体活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4.发展学生在科学、技术、体育、文艺方面的兴趣和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