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金)
960年,北宋政权建立,在整个宁夏恢复州、县建置,但到1002年,北部川区及盐池县实际被西夏割据政权控制。1038年,元昊称“帝”,建立西夏政权,以兴庆府(后改中兴府,即今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为都城。从此,宁夏北部政治、经济中心从灵州北移至兴庆府。西夏版图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及萧关,北控大漠,后期增辖今青海全境。其在宁夏境内多数时期以萧关(今宁夏海原县高岸乡草场古城)为界:萧关以南先属北宋,后属金;萧关以北始终属西夏。北宋王朝为抵御西夏南侵,在宁夏南部设立级别与州相同的镇戎军、德顺军、怀德军,军下置城、寨,寨辖堡。1130年,金攻占宁夏南部原属北宋之各地,建置改军为州、县。西夏割据政权实行州、郡、县三级建置,特别重要的州还增设府。但在宁夏境内,由于州一级建置特别多,很多都是州县同在一地,所以县级建置在史籍中极少出现。
(第一节)北宋在宁夏北部的建置
960年,赵匡胤以兵变方式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至1127年都城陷金,史称“北宋”。北宋初仍沿袭五代的州、县两级建置,宁夏各地分属灵、盐、原等州。至道三年(997年)分全国为15路,宁夏境内各州皆属秦凤路。咸平五年(1002年)后,萧关(今宁夏海原县高崖乡草场古城有遗址)以北皆被西夏攻占,北宋朝廷只控制今宁夏固原地区大部及同心县东南小部。庆历元年(1041年),北宋分陕西沿边为秦凤、泾源、环庆、鄜延4路,宁夏南部改属泾源路。元丰年间(1078~1085年),再分全国为23路,加上崇宁年间增设的京畿路,即为《宋史·地理志》所列24路。其中,宁夏南部复属秦凤路,包括3军(镇戎军、怀德军、德顺军)、3州(原州、渭州、西安州)。建炎四年(1130年),上述军、州皆被金攻占。
被西夏攻占前的灵州北宋的灵州城仍在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古城湾,是朔方节度使(亦称“灵武节度使”)驻地。开宝二年(969年),节度使冯继业奉诏至汴京,赵匡胤与诸节度使宴饮,“杯酒释兵权”,废节度使。这个已有250年历史的军镇从此不复存在。北宋灵州初领回乐、温池、鸣沙、灵武、弘静、怀远6县。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削减到只剩回乐县,其余都降为镇,连同原有之镇共管8镇,即清远、昌化、保安、保静、临河、怀远、定远、灵武镇。辖境包括今整个宁夏平原。至道初年杨琼疏浚河渠溉田数千顷,当时只有户籍4000余户,课利45万贯。至太平兴国年间有户口26061户,为多民族杂居,各少数民族户口占多半。咸平五年(1002年)被李继迁攻占时,连灵州城郊都有蕃部三族:傍家外生族巡检司使移香族、媚家族巡检使保尾族、越邦族巡检使罗香族。州境:东西80里,南北580里。东南至汴京2530里,至长安1250里,东至盐州300里,西至贺兰山60里,南至庆州640里,西南至凉州900里,北至丰州937里。
回乐县治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古城湾。宋初有12乡,太平兴国年间管10乡。咸平五年(1002年)被西夏攻占。辖境包括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灵武市、青铜峡市的河东部分。
峡口今青铜峡市青铜峡镇,黄河峡名,即东汉时之青山峡。黄河流经此处,两山对峙,其峡如口,故名。
温池县治今宁夏盐池县惠安堡镇北老盐池城,唐置县,五代是否存县未详。宋初仍为灵州属县,辖有2乡。太平兴国初(976年)废县以地属灵州。辖今灵武县西南部、盐池县西部、同心县东北部。县境内干旱少雨,多沙碛少水泉,在700里旱海(亦名“翰海”)中。县有盐池,称“温泉盐池”。咸平五年(1002年)被西夏攻占。北至灵州180里。
清远军今宁夏盐池县萌城乡宁甘省界南侧,北宋初为清远镇,淳化五年(994年)八月,为保护灵州道军粮运输安全,采纳陕西转运使郑文宝建议筑城,同月戊戌置清远军,辖今宁夏盐池县西南、同心县东北及甘肃环县北部。城在旱海中,为改善生态,郑文宝募民负水植榆槐等杂树,又募猫、狗、鸦、鸟至者,厚给其值。因其地含碱量高,树皆枯死,鸦鸟不留。咸平五年(1002年)被西夏攻占。
清远镇今宁夏盐池县萌城乡宁甘省界南侧,北宋初为灵州属镇,管蕃部九族(均党项族)数百户,族名分别称“青天076门”“泥悉逋”“罗泥”“罗泥磨庆”“噤埋”“嗓也移”“封家”“宗家”“越邦”,分布在今宁夏盐池县萌城、隰宁堡、同心县韦州及甘肃环县北境。另有汉户42。
清边镇今宁夏灵武县白土岗乡与吴忠市交界处,属回乐县,位于南入关中大路(时称“灵州道”或“灵武大路”)旁,地近旱海,北至灵州50里。后被西夏攻占。
浦洛河一作“溥乐”,今宁夏盐池县惠安堡镇北老盐池城。北宋初属温池县,后陷西夏。地在旱海中,其侧有温泉盐池,历代由朝廷管理专其利,北宋初年因战乱疏于监管。
怀远县治今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北魏始置,五代为怀远城,北宋初复置怀远县,隶于灵州,管3乡,辖今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及永宁县北部。北宋开宝年间降为镇,为灵州河外七镇之一,管蕃部六,即罗悉逋巡检使八池族,罗悉逋副巡检使浪崖族,小父儿巡检使池逋、崖埋、移逋、悉池族。置巡检使6员,均以本族酋长任之。另有汉户223户。咸平五年(1002年)陷西夏。南至灵州125里。
定远镇今宁夏平罗县姚伏镇略东,系灵州所辖河外七镇之一。管蕃部四族,即麴家族都指挥使麴守荣、池浪族巡检使西逋、富儿族巡检使越啜、小阿富儿巡检使遇悉逋,都指挥使、巡检使皆由本族酋长任之。辖今宁夏平罗县、石嘴山市、惠农县。咸平五年(1002年)入西夏。
临河镇疑在今宁夏银川市东郊掌政乡。北宋初置,滨临黄河,故名,系灵州所辖河外七镇之一。管蕃部三族,即小父儿义征使崖悉逋,鬼悉涡巡检副使瘦子、埋逋,各以其酋长任巡检使。咸平五年(1002年)入西夏。
保静县治今宁夏永宁县望洪镇,隋置弘静县,北宋初改名保静县,管3乡,辖境约当今宁夏永宁县中部、南部及青铜峡市的叶盛、小坝、李俊等地。开宝年间废县为镇。管蕃部六族:吐蕃村巡检使委尾、右厢巡检使成悉逋、右厢务下义征使罗庆、右厢务下义征使杨尉尉、狼唆村义征使理庆、鬼悉涡巡检使瘦子,多为吐蕃部族,各置巡检使,以其酋长任之。另有汉户175户。咸平五年(1002年)入西夏。西南至州60里,西至贺兰山93里。
鸣沙县今宁夏中宁县鸣沙镇,北魏始置,五代废。北宋初仍为灵州属县,辖3乡,辖境包括今宁夏中宁县大部及中卫县黄河以南地区。开宝年间(968~975年)废县存镇。咸平五年(1002年)被西夏攻占。东北至灵州120里。
灵武县治今宁夏青铜峡市邵岗堡西,西汉始置,五代废。北宋初仍为灵州属县,管4乡,辖今宁夏青铜峡市西部、永宁县西部。开宝年间废县为镇。东至弘静县40里,西至贺兰山60里,南渡河至灵州50里,北至怀远县70里。
昌化镇今宁夏中卫县城附近,唐末置雄州,五代后晋置昌化军,北宋初年置昌化镇,为灵州所辖河外七镇之一。管蕃部一:吐蕃村巡检使委尾一族。另有汉户42户。辖今宁夏中卫县黄河以北地区。咸平五年(1002年)入西夏。
保安镇疑在今宁夏中宁县老石空堡附近,北宋初置保安镇,为灵州所辖河外七镇之一。管蕃部一:傍家外生后巡检使拓跋第一族。另有汉户234。辖今宁夏中宁县黄河以北各地及青铜峡市之广武乡。咸平年间入西夏。
夏、宋灵州争夺战宋朝建立后,割据在夏、宥、银、绥等州的党项部落迅速崛起,不断挑起分裂割据战争。990年,辽国册封其首领李继迁为“夏国王”,侵扰宋朝的活动更加频繁。宋朝屡次派兵进剿无效,只好授其为“银州观察使”,赐姓赵(名保吉)。但李继迁不受笼络,决心西向,先占据了食盐丰沛的盐州,然后向富饶的灵州扩展。从996年开始,历时数年的灵州之战爆发。此时的灵州,四围都是少数民族:东面以党项族为主;西面以回鹘、党项为主;北面以吐蕃居多;南面通往关中的道路沿线九成是吐蕃和党项族。宋朝在灵州驻军数万,如果粮草断绝,不攻自破。而灵州周围的党项、吐蕃等族与朝廷交恶,又不可能给宋军支援粮草。因此,宋朝的灵州保卫战,最困难的是粮草供应。时任陕西转运使的郑文宝,就曾12次从关中押运粮草到灵州。其他宋将白守荣、王昭远等,也曾多次护送军粮至灵州,每次动辄40万石。而西夏一方,则专门袭击运粮队伍。996年春,宋太宗命洛苑使白守荣、转运使卢之翰等率兵护粮入灵州,行到浦洛河(今宁夏盐池县惠安堡北),夏军伏兵齐出,不但40万石军粮被劫,还损失兵员数千。宋太宗闻知,气得连饭都吃不下,决心要报浦洛河之仇。到九月,便调集5路大军攻西夏,结果3路未到,两路孤军深入,最后无功而返。1002年,李继迁见时机成熟,便调集党项诸部围攻灵州。宋灵州守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加之粮草断绝,知州裴济战死。宋帝紧急调遣6万大军驰援。援军才走到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市),灵州已经陷落。州城一下,所管8镇望风而降。自此,宋朝彻底失去对河套地区的控制。
宋朝对盐州的青白盐禁运宋朝初年仍有盐州的建置,州境东西248里,南北278里,辖境包括今宁夏盐池县大部。盐州境内盐湖众多,盐产量最高的有乌池,其盐泛青色,人称“青盐”;白池之盐呈白色,人称“白盐”。当地民众以牧牛羊、采盐贩运为生计,而青白盐绝大多数要销往属于宋朝的陕北、关中、陇东一带,然后换回粮食。至道二年(996年),盐州被西夏攻占后,北宋朝廷立即采纳陕西转运使郑文宝的建议,下令严禁青白盐运销,意在从经济上扼杀西夏割据政权。禁令十分严厉,规定如有私贩、偷运者,一律处以死罪。但食盐是民众生活所必需。禁令一下,内地百姓缺盐吃,西夏民众的粮食又断绝了来路,只好铤而走险私贩青白盐,“往往犯法抵死而莫肯止。”禁令“行之数月,犯者益众”。甚至屠杀小康堡居民,骚扰边境。沿边原已归附的党项族万余帐,也因此而叛归西夏。取舍利害,朝廷只得取消禁令。西夏建都立国后,于1045年与北宋议和,所提条件中有每年往宋境销售10万石青白盐一款。北宋朝廷不但不允,反而重新启动禁盐令,规定关陇民众只能食用山西产解盐。但解盐路远价昂,私贩西夏青白盐者愈来愈多,法不治众,只好减轻刑罚,将违禁者投放海岛。解盐价贵,民怨沸腾,朝廷不得不从财政拿钱补贴以降低盐价。不到一年,便因此亏空2000万贯而无奈停止补贴,青白盐禁令也随之名存实亡。
(第二节)北宋、金在宁夏南部的建置
西夏南面的边界在萧关。萧关以南地区包括今宁夏同心县、海原县南部,西吉、固原、隆德、泾源、彭阳全境,在1130年前都属北宋。由于地处军事防御前沿,朝廷在这一地区一般不设州县,而是设军、寨、城堡。宁夏境内先后设有镇戎军、怀德军、德顺军,其级别同下州,任命武官担任知军。而州的建置仅西安州一个。每个军管数个城、寨,亦有少数直辖堡、寨辖堡。寨分普通军寨和牧马军寨。普通军寨驻军2000~4000人不等,负责保卫所辖城、堡。牧马军寨则专为朝廷繁殖军马。1130年,金攻取以上地区后,因不与西夏兵戎相见,把军全部改为州,同时增设县级建置。
宋、金的镇戎军及镇戎州宋称唐原州为“故原州”。至道二年(996年)九月,宋将李继隆实地考察关中至灵州的粮运路线,还朝奏请于“故原州”筑城以保护军运。宋太宗诏准。次年(997年)四月,令如京使胡守澄率师筑城,置镇戎军,级别同下等州,属陕西秦凤路。从此,镇戎军便成为北宋防御西夏的前沿军事要地。庆历元年(1041年)改隶泾原路,元丰后复属秦凤路。原辖今宁夏固原县大部、海原县及西吉县东部、彭阳县中西部。元符二年(1099年)七月二十七日,准户部、兵部奏,建镇戎军至西安州驿道。大观元年(1107年),朝廷在镇戎军建都(军用)仓,可储粟五百万石,取名“裕国仓”。辖城一:彭阳;寨七:东山、乾兴、天圣、三川、高平、定川、熙宁;堡二:开远、张易。民户:主1434户,客2696户。军城至本军边界:东85里,南30里,东南50里,西南50里,东北80里。东南至汴京2040里,东由本军界首至原州90里,东南由本军界首至渭州90里,西南由本军界首至德顺军40里,北至灵州425里。建炎四年(1130年),镇戎军被金攻占。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改为“镇戎州”,辖东山、三川两县及八寨三堡。兴定三年(1219年)六月十八日巳时一场大地震将州城震毁,次年四月二十一日动工重新筑城,动用军工、民夫2万余人,五月十五日竣工。
宋、夏定川之战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大营村硝河西北岸黄嘴古城,是镇戎军管辖的一个军寨,二者相距仅25里,筑于庆历二年(1042年)春。此寨位于秦长城及长城壕之外,依山而筑,足登中河,俯瞰镇戎军向西的交通大道,形胜易守难攻。是年九月,元昊率10万大军由天都山南下攻镇戎军。宋泾原路安抚副使葛怀敏率部经瓦亭北上,在镇戎军城外与当地守军曹英部会合。谍报夏军已在长城壕外结集,葛怀敏下令兵分4路进入定川寨依险御敌。夏军重重包围定川寨。葛怀敏见夏军势众,下令向镇戎军撤退,但寨前之河已被夏军堵塞住下游,水位抬高,又折毁长城壕上的板桥断其归路,还断绝了军寨的水源。被围一天,宋军又饥又渴。至夜间,周围尽是夏军火把,仍无法突围。天亮后,葛怀敏率将领奋力向镇戎军突围,刚急驰2里,进入深5丈、宽7丈的长城壕被全歼,将校16人战死,仅被俘士卒达9400余人。此即宋、夏“三大战役”中的定川之战。今定川寨遗址犹存,长约800米,上宽约150米,底宽约450米,人马骸骨依然可见。
镇戎军、镇戎州属地大观二年(1108年),镇戎军北部析置怀德军,辖境缩小,南至开城,东及彭阳,西迄张易,北082接杨郎。按当时地名分别为:
彭阳城今宁夏彭阳县城关,宋咸平六年(1003年)筑,属镇戎军。建炎四年(1130年)陷金废城为堡。西至镇戎军85里,南至渭州新寨40里,北至乾兴寨50里。
东山寨、东山县今宁夏彭阳县古城镇,宋咸平二年(999年)筑,属镇戎军。其地为两汉之朝那县城,今遗址尚存。建炎四年(1130年)陷金升为县。东至彭阳城30里,西至镇戎军50里,西南至安边堡30里,北至天圣寨60里。
乾兴寨今宁夏彭阳县石岔乡北境大庄村马岗堡遗址,宋天禧五年(1021年)筑,乾兴元年(1022年)赐名“乾兴”。属镇戎军。建炎四年(1130年)陷金。今遗址尚存,东西长520米,南北宽466米。东至原州界黑寨沟30里,西南至镇戎军70里,西至天圣寨,南至彭阳城50里,北至边壕70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