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寨、隆德县宋代的隆德与今天的隆德是两个地方。北宋天禧元年(1017年)初筑城,地名“邪没笼川”,当地土语称“羊牧隆城”,在今宁夏西吉县将台乡南境火家集有遗址。庆历三年(1043年)改为隆德寨,系牧马军寨,属德顺军。金升隆德县,属德顺州。
宋、金时期宁夏南部的其他建置这些建置都是宋、金渭州(治今甘肃平凉市)的属地,大多数分布在泾源县境内。
六盘关寨今六盘山顶红军长征纪念馆广场处,北宋咸平三年置,属渭州平凉县。寨址即唐代六盘关址。金废。
瓦亭寨今宁夏泾源县六盘山镇瓦亭村,置寨时间不详,系牧马军寨,属渭州平凉县。地处交通咽喉,历代雄关固锁,有驿道相通。西汉置萧关,东汉置瓦亭,唐置陇山关。
木波寨今宁夏泾源县六盘山镇什字村,属渭州平凉县。
山河寨今宁夏泾源县东境六盘山镇蒿店村,始置时间不详,属渭州平凉县。东至州30里,西3里即《水经注》所记之弹筝峡,唐代史籍称“金佛峡”,今名“三关口”,雄伟险峻,有大道过峡。峡之北壁有摩崖石刻“萧关锁钥”等,今仅存“山水清音”“泾汭分流”两款。
化平县治制胜关(今宁夏泾源县城西北2公里关店遗址),北宋乾德二年(964年)析华亭县地始置安化县,治安化峡,即今宁夏泾源县新民乡,属仪州。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移治唐代制胜关旧址,今关店之名盖源于此。至道元年(995年)复徙安化峡,旧地仍为制胜关。熙宁五年(1072年)因仪州废,改属渭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陷金,属平凉府。金大定七年(1167年)更名化平县,辖安化、安国、白崖河、耀武4镇及瓦亭寨。辖境包括今宁夏泾源县全境及固原县、平凉市的安国镇。县内有著名峡谷二:流江口,在制胜关西5里,即今之西峡;细卷口,在白崖河南,即今之“老龙潭”。
安化镇今宁夏泾源县新民乡,原名“安化峡”,为安化县治所。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徙县治于制胜关后,降为安化镇。
白崖河镇今宁夏泾源县泾河源镇。
(第三节)西夏都城兴庆府
1002年,西夏军攻占灵州,第二年李继迁升灵州为西平府,当做临时首都。但李继迁在进攻凉州时中流矢,不治而亡。其子李德明即位10多年后,决定向北发展,选定隋、唐的怀远县城,改名为“兴州”,并作为新的首府,即今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范围。
定都前的准备那么,李德明为什么要放弃已有上千年历史、“扼西陲要害”的灵州城,而另选一个只有300多年历史的县城作为新都?分析有三个原因:第一,经济因素。怀远县地处河西,农业发达,经济富庶。自北魏以来,银川平原新修的灌渠多在河西,有旱涝保收的良田数万顷。刁雍修好艾山渠的第三年,河西到处“平地积谷”,朝廷只好下令外调60万石。而灵州所在的河东地区,灌渠、良田都少得多。对于一个都城来说,粮食的供应是一个重要因素。第二,地理因素。怀远县西靠贺兰山,东临黄河,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尤其是贺兰山有很多峡谷险隘,易守难攻。而灵州地势旷平,无法据险扼守。
加之西夏发展的方向是北部和西部,从地理位置上看,怀远县更为适中。第三,军事因素。灵州长期作为中原朝廷的军事重镇,主要防御对象是黄河以北的北方游牧民族,可以据河为天堑之固。而西夏的防御对象刚好颠倒过来。它与北方辽国的关系相对较好,李继迁娶的是辽国公主,又被辽册封为“西夏王”。西夏的敌人主要是南面的宋朝。从以后近200年的历史看,与宋兵戎相见年复一年,而与辽只打过三次仗。灵州南距宋夏边界不到150公里,骑兵一日可到。一旦大敌当前,背靠黄河,很难退守。而怀远县在黄河之外,宋军来攻,既有黄河天堑御敌,又有贺兰山可以退守。西夏立国后,灵州就曾于1081年被宋军包围过;而兴庆府却从未受到宋军的直接威胁。议论迁都之事时,有个谋士说,灵州“地居四塞,我可以往,彼可以来,不如怀远,西北有贺兰之固,黄河绕其东南,西平为其障蔽,形势利便,承万世之业也”。李德明于1020年派“贺承珍督役夫北渡河城之,构门阙宫殿及宗社、籍田”,大兴土木修建都城,号为“兴州”。此后,新都建设工程又经历10年才初具规模。
李元昊定都兴庆府1031年李德明死,子元昊嗣立。元昊一改其父臣服于宋的策略,主张与宋分庭抗礼,立志“英雄之生,当王霸耳”,并拒绝宋朝所赐赵姓,改姓“嵬名”。1033年升兴州为兴庆府。1038年,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立年号为“天授礼法延祚”,定都兴庆府。新订官制,立文武两班,设汉名官号和西夏名官号。中书掌政务;枢密管军事;三司理财;御史台司监察;兴庆府执掌京城事务;下设经略、正统、统军、殿前、皇城、三司、内宿、巡检、陈告、磨勘、审刑、农田、门、群牧、受纳、典礼共16司。以上官署衙门,全部设在兴庆府。
兴庆府的城市建设西夏立国后,元昊继续大兴土木“广宫殿、营殿宇”,修建皇宫、官署,又在城内城外建避暑宫、园林,“逶迤数里,亭榭台池,并极其胜”。兴庆府的城市规划布局,参考了唐长安城及宋都开封的设计。城池布局为东西长于南北的长方形,周长18里有奇。南北各设城门二,东西各设城门一,城门上建城楼。城墙外浚护城河,宽33米。城内有20多条街道,构成方格街道网。皇宫、官署、作坊、商市、民居各自集中分片布局。城内有承天寺、戒坛寺、佛祖院等宗教场所及兵营、仓库;城外有避暑宫、木栅行宫、诸浮图、快活林;贺兰山东麓有佛殿、双塔、帝麓。按城市规模计算,城内居民约20万人。
蒙元对中兴府的打击西夏中期,约在1085年将都城兴庆府更名为“中兴府”。自建都以来,它相对安全,160多年未经历任何战火。但在蒙元兴起后,却三次经历战火浩劫,而且损失一次比一次惨重。1209年秋,成吉思汗率骑兵从河西走廊长驱直入,先攻破西夏在贺兰山的屯兵之所、都城外围要隘克夷门(今银川市西贺兰山三关),然后包围中兴府。历时两个多月,中兴府久攻不下,蒙元军决唐徕渠东堤引水灌城,居民淹死、民房倒塌无数。后因渠西堤亦决,蒙元军也被水淹,只得暂停进攻。夏主安全纳女请和,并允诺每年纳贡,成吉思汗才下令退兵。1217年,蒙元大军再次包围中兴府,眼看无力抵御,夏主李遵顼逃到凉州,其子德仁在都城宣布投降。因此时西线战事紧迫,蒙元军撤围而去。1226年,成吉思汗决心灭西夏,先攻取河西走廊诸州,再东向从今中卫、中宁的“黄河九渡”越渡黄河,十一月攻克灵州。次年春包围中兴府。六月又遇大地震,城中成为一片废墟。七月,西夏最后一个皇帝李献城投降后被杀。蒙元军进城后,大肆烧杀,居民四处逃散,故史书记载为“空其城”。
(第四节)灵州西平府
西夏前后共设过4个府,除都城兴庆府之外,还有凉州西凉府、甘州宣化府,分别在甘肃武威市、张掖市;灵州西平府在宁夏境内,设在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古城湾。
西夏的临时首府1002年李继迁攻取灵州后,就在此设西平府,并作为临时指挥中心,自称“西平王”。灵州北枕黄河,西固峡口,控河朔,扼环庆,历来是北御戎狄的军事重镇。李继迁欲以灵州为根基建大业,但第二年攻凉州吐蕃大首领潘罗支时,未识破其诈降之计,中流矢而归,死在灵州境内。其子李德明即位后,继续以灵州为根据地东征西讨17年,基本稳定了夏境。1020年后西夏首府虽北移兴州,但灵州仍然是黄河以南诸州、军的军事、经济中心。灵州之东30里的东关镇,是西夏翔庆军的驻地,常备兵力5万人。灵州又是西夏的一个交通中心,南控环庆、镇戎军至关中的两条大道,北控通兴州的黄河吕渡,西控通河西走廊的传统丝路,东控通盐、夏诸州乃至宋都汴京的驿道。宋五路西征攻灵州元丰四年(1081年),宋神宗决定调集50万大军,兵分5路攻西夏,约期会师灵州西平府,此即“元丰五路西征”之战。其中鄜延路总管种谔为东路,领兵9.3万出绥德、米脂,但只到了夏州就畏缩不前。王中正为北路,领兵6万出麟州,沿无定河上游攻到宥州,兵力就已损失一半,只得退兵自保。李宪为西路,领兵近9万出临洮,攻下榆中、兰州、南牟会、天都山,最后只到清水河而还。攻到灵州城下的只有2路。刘昌祚一路出镇戎军,有士卒5万,沿清水河北上,在鸣沙夺取夏国御仓之粮百万石,最先抵达灵州城下。另一路是环庆经略使高遵裕,率步骑8.7万人出环州,下清远军,沿灵州大路攻到灵州城下。原定还有降宋的吐蕃族首领董毡率兵12万与西路一同进发,但董毡从始至终按兵未动。此时西夏为梁太后专权。宋军来袭,梁太后在朝会上问计于群臣,均无退敌之计,独有一老将说:“不须拒之,但坚壁清野,纵其深入,取劲兵于灵、夏,而遣轻骑抄绝其馈运,大兵无食,可不战而困也。”梁太后用其计,下令灵州城守军坚守不出。两路宋军攻到灵州的共10万,围城17日,夏军坚守不出,后派兵决开七级渠。宋军溃败,最后无功而返。此役光高遵裕一路,宋朝就在关中征调81县粮草,运粮民夫达30万人。随军前往灵州的诗人张舜民写下两首诗,其一为:“青冈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白骨如沙沙似雪,凭君莫上望乡台。”其二为:“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军砍作薪。他日玉关归去路,将何攀折赠行人。”
任得敬专权时的灵州大都督府西夏从来没有设都督府的惯例。但在天盛年间,却专为一个外戚在灵州设大都督府,他就是任得敬。此人原为宋朝西安州(今宁夏海原县西安乡)的州判,率兵献城投降西夏,被任命为代理知州。他有个女儿长得很漂亮,献给夏主乾顺为妃,得到宠爱,年余后便被立为皇后。任得敬两年间从静州知州做到翔庆军都统,掌管5万军队,被封为“西平公”。1039年乾顺驾崩,其子仁孝即位,任女被封为“太后”。任得敬靠贿赂、结党营私,很快又从尚书令、中书令升至国相,甚至把持西夏朝政。他的两个弟弟,一个任殿前太尉,一个为京都的府尹。夏主仁孝十分怯弱,将任得敬封为“楚王”“秦晋王”,总揽军国要事。任得敬野心越来越大,发展到企图将西夏一分为二,让皇帝去管河西走廊,他自己管灵州、夏州及京畿。天盛十七年(1165年),他征调民夫10万,大兴土木扩建灵州城,又在城东翔庆军的驻地建造宫殿自己入住。仁孝毫无办法,先把灵州升为大都督府,然后又分夏国的西南路、灵州给任得敬自为一国。10多年间,灵州成了独立王国,其城市规模扩展,驻军也越来越多。后来西夏靠金国的帮助诛杀任得敬家族,分裂局面虽终止,但国力逐步衰败,灵州也于1226年被成吉思汗大军攻陷。
(第五节)西夏州郡及疆域
西夏行政建置仿宋制,设州、郡、县。由于史料佚失,有关西夏县级建置的记载留下极少,只能列出10多个县名。但对州级建置各种史籍有很多零星记载。《宋史·夏国传》记载,西夏立国时有22州,而实际是26州。到中期因被辽夺去胜州,被宋夺去兰、会、绥、银、安、龙6州,增设了永州、雄州,所以只剩22州。1136年后,今青海境内各州归入西夏版图,所辖之州增至30个。总览西夏前、中、后期,共设置过33个州。不在宁夏境内的21个,其中在今陕西省境内的6个:绥州,今绥德县;银州,今横山县党岔乡;洪州,今靖边县大路沟乡;石州,今横山县东;龙州,今靖边县龙州堡;安州,今吴旗县铁边城。在今陕西和内蒙古境内的4个:宥州,今鄂托克旗东南境城川古城;胜州,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天顺圪梁古城;丰州,今乌拉特前旗东土城子古城;夏州,今陕西靖边县北红墩界乡白城子。在甘肃境内的7个:会州,今靖远县;兰州,1081年宋军收复;凉州,今武威市;甘州,今张掖市;肃州,今酒泉市;瓜州,今安西市;沙州,今敦煌市。在今青海的4个:西宁州,今西宁市;今乐州,今乐都县;廓州,今尖扎县黄河北岸;积石州,今贵德县。
西夏在今宁夏境内先后设置过12个州,分别如下。
沿袭唐宋之州一是灵州。西夏自始至终设有灵州,管2郡:灵武郡在州城;鸣沙郡在今宁夏中宁县鸣沙镇,设有御仓,为夏国储粮之所。二是盐州,州城在陕西定边县南,辖地包括今盐池县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