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江南的灵州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将薄骨律镇改置为灵州,并设郡县,州城设在回乐县。魏收所著《魏书·地形志》灵州部分佚失,而且所用资料尽毁,因此北魏灵州所领郡县大多无法考证。西魏仍设灵州。其间,东魏在天平三年(536年)迁移灵州民众5000户至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县城关),以此为侨治灵州。东魏武定元年(543年)又在宁州(寄治山西介休市)侨治灵武郡。北周在灵州置总管府,领普乐、怀远、历城、临河郡。辖境约当今宁夏中宁县以北各地。北周时,灵州所辖的宁夏平原就有了“塞北江南”的美誉。那么,为什么叫塞北江南呢?古籍出现两种说法。宋人乐史的《太平寰宇记》记载,宣政元年(578年)三月,北周大将军王轨击败陈将吴明彻,俘斩三万余人,将所俘江东士兵迁于灵州安置。江东之人尚礼好学,习俗相化,因此称灵州为“塞北江南”。此为“习俗相化”说;宋人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则说灵州“有水田果园,置堰分河水溉田,号为塞北江南”。还有唐代诗人韦蟾的诗句:“贺兰山下果园城,塞北江南旧有名。”此为“水乡风貌”说。两说都是有理有据,而此后的1500多年,人们理念中已把二者相融:人文方面既有江南的尚礼好学之风,地理方面又兼具江南的鱼米之乡特色。所以,宁夏平原不是江南而胜似江南,故谓之“塞上江南”。
普乐郡治回乐县,北魏后期始置,具体时间待考,领回乐、鸣沙二县,辖境包括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灵武市西部、青铜峡河东地区及中宁县全境。北周仅领回乐县,辖境略有缩小。
回乐县治地在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古城湾。北周初年以东汉之富平县地置回乐县,与灵州、普乐郡同治城。辖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灵武市西部及青铜峡市的河西地区。
鸣沙县治鸣沙镇(今宁夏中宁县鸣沙镇),北魏始置,上隶灵州普乐郡。西枕黄河,此地人马行经,随路有声,异于余沙,故号“鸣沙”。辖今宁夏中宁县及中卫县河南地区。北周保定二年(562年)于此置会州。建德六年(577年)废州为鸣沙镇。
会州参见鸣沙县。
怀远郡治怀远县,原为灵州属地。北周建德三年(574年)从江南移民两万于此,始置怀远郡,隶灵州,领怀远一县。辖今银川市、永宁县、贺兰县及青铜峡市、平罗县大部。
怀远县治所在今宁夏银川市东掌政乡洼路村,滨临黄河。曾名“饮汗城”,沿革失考。赫连勃勃以此为皇家园林,称“丽子园”。北魏始置怀远县,隶灵州。西魏废县。北周建德三年(574年)从江南移民两万于此,置怀远郡并怀远县,县境与郡同。
宏静镇治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镇附近,一作弘静镇,北魏徙关东汉人到此屯垦,立弘静镇,属怀远县。《魏书·刁雍传》: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刁雍上表曰:“臣镇所绾河西……平地积谷,实难守护。兵人散居,无所依恃。今求造城储谷,置兵备守……立城之所,必在水陆之次……”诏许之。次年三月,城筑就,诏名“刁公城”,以旌其功。城在黄河之西三里,又名“薄骨律仓城”。后移汉人居此,故俗谓之“汉城”。
吕城今宁夏永宁县即此,即西汉时之(北)典农城。郦道元《水经注》:“俗名之为吕城。”属怀远县。
胡城今青铜峡市西北。即西汉灵武县治。北魏破赫连昌,收胡户(匈奴族民户)居此,故号“胡城”。
历城郡治建安县,北周太和初(477年)平三齐,徙山东历下之民居此,故名“历城”。北周始置历城郡,隶灵州,领建安一县。辖今陶乐县及灵武市北部。
建安县治浑怀障(今宁夏平乐县陶乐镇西南),北周始置,隶历城郡。县治在秦蒙恬所筑塞外浑怀障。辖境与郡同。
临河郡治地待考,西魏始置,属灵州,治地及属县均不详。疑在今宁夏平罗县北。
西安州治大兴(今陕西定边县南),西魏始置西安州,废帝三年(554年)改为盐州,辖今陕西定边县、内蒙古乌审旗及鄂托克旗南部、宁夏盐池县大部。领大兴郡。
盐州治五原镇,西魏废帝三年(554年)以西安州改置,其北有黑盐池、白盐池,产盐颇丰,故名“盐州”。北周文帝迎娶蠕蠕公主郁久闾氏为皇后,路经黑盐池即此。胡三省注《资治通鉴》:盐州五原县有乌池、白池,乌池盖即黑盐池也。辖今陕西定边县、内蒙古乌审旗及鄂托克旗南部、宁夏盐池县大部。领大兴郡。
大兴郡治大兴(即五原镇),在赫连夏复地,北魏始光末年(428年)太武帝平赫连昌,始置大兴郡。西魏改五原郡。寻置西安州,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置盐州,州、郡同治。
五原郡治五原镇,西魏以大兴郡改置,以其地有“龙游原、乞地千原、青岭原、可岚贞原、横槽原”五原而名。
大兴县治五原镇(今陕西定边县南),北周以五原镇置,为盐州、五原郡治。
蒲川镇疑在今宁夏盐池县西南,西魏镇名,属大兴郡。
南北朝时的原州北魏正光五年(524年)废高平镇改置原州,治高平城,取“高平”曰“原”,同时置郡县。这是原州首次作为州级建置出现。领郡二:高平郡、长城郡;辖县四:高平县、默亭县、黄石县、白池县。辖境约当今固原市所辖各县、区和海原县、同心县大部。西魏改名“平高郡”。北周置原州总管府,又在长城郡下置平凉县,增辖今宁夏泾源县及甘肃平凉市大部。《周书·武帝纪》:“天和四年(569年)筑原州城。”此系扩城展筑。
高平郡治高平城(今宁夏固原县城关)。北魏正光五年(524年)置,属原州,领平高、默亭二县。辖境约当今宁夏固原县及隆德、西吉、海原、同心县之大部。西魏末更名“平高郡”。
平高郡治高平城(今宁夏固原县城关),西魏末以高平郡更名,仍隶原州,辖县未变。
高平县、平高县治高平城(今宁夏固原县城关),西汉始置,三国魏废,北魏正光五年(524年)复置,隶高平郡,为原州、高平郡治所。西魏末改平高县。辖今宁夏固原县中部和北部、同心县南部、海原及西吉县东部。境内有木峡关。《北史·周本纪上》“永熙三年(534年)帝进至原州……引兵上陇……军出木峡关”即此。
默亭县治今宁夏固原县瓦亭。北魏正光五年(524年)始置,西魏、北魏因之,属高平郡。辖今宁夏泾源县东部、彭阳县古城乡及隆德县大部。《魏书·地形志》误作“里亭”。
长城郡治黄石固(今宁夏彭阳县东南沟口乡红河滨),北魏正光五年(524年)始置,属原州,因郡内有秦长城蜿蜒而过,故名。领黄石、白池2县。辖境约当今宁夏彭阳县大部、甘肃平凉市北部。北周建德元年又增辖平凉县。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黄石县为“百泉县”。
黄石县治黄石固(今宁夏彭阳县东南沟口乡红河滨)。北魏正光五年(524年)始置,因地在阳晋川(今宁夏彭阳县红河流域)黄石固,故名。为长城郡属县,辖今宁夏彭阳县南部及甘肃平凉市北部。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为“长城县”。
长城县治黄石固(今宁夏彭阳县东南沟口乡红河滨)。西魏废帝二年(553年)以黄石县改置长城县,仍属原州长城郡,直到北周。
百池县治地待考。北魏正光五年(524年)始置,属原州长城郡。西魏、北周因之。治所在阳晋川,即今宁夏彭阳县红河流域,详址待考。
(第四节)郦道元笔下的宁夏河流水系
宁夏古代河流水系的走向,与今大同小异,但河流的名称、水量、所经城镇,却与今天有天壤之别。唐代以前的史籍,多称黄河为“河”或“河水”。最早称“黄河”的是班固所著《汉书》,在《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中就有“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之句。唐代之后,都统称“黄河”。秦汉之际,今河套一段黄河叫“北河”,今宁夏青铜峡境内一段黄河称“上河”。宁夏境内最大的支流清水河,唐以前称“高平川水”,宋代称“蔚茹水”或“葫芦河”;而西吉县向南流的葫芦河,宋称“武延川”……只有发源于泾源县的泾河历经千古未改名。
对宁夏汉代至北魏河流水系的记述,当以郦道元的《水经注》最为详尽。这部地理名著,名义上是注释《水经》,实以《水经》原文为纲,作了20倍于原书的补充和扩展,自成不朽巨著。由于郦道元生前在宁夏随军参战数年,走遍山山水水,并作为一个“有心人”实地考察、访问,所以对宁夏的河流水系记述极为详尽、极为准确。如今天的清水河,每一条小支流都能在《水经注》的高平川水中对号入座,比全国其他更大的河流还详细得多。如书中所记温池县境内的温泉,1500年后按图索骥,仍能找到泉址。
《水经》则是中国第一部记载河流水系的专著。其作者一说为汉代的桑钦,一说为晋代的郭璞。从《水经》所记“河水”沿岸城镇看,有上河城、廉县等西汉城镇。因此,所描述的河流当是汉代实况。
按《水经》原文和《水经注》郦道元的注文分别考证,可以理清宁夏汉代、南北朝两个时期的水系大势。
《水经》记述的汉代宁夏段黄河河水经祖厉县(西汉县名,属安定郡,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北流,再折向东北入宁夏境,又经黑城(西汉城名,在今宁夏中卫市常乐乡)之北东流,然后有高平川水(今清水河)注入。河水又经眴卷县城(西汉安定郡属典,今宁夏中宁县古城有遗址可考)西,主流与今天走向相同,另分出支流经今之恩和、鸣沙、白马再汇入主流。河水又经富平县西的青山峡(今青铜峡),又名“上河峡”。河水出峡后分作两股:东面为支流,当时叫“东枝”,其走向与今天的黄河走向大同小异,当时从东枝引出若干灌渠“以溉田圃”;西面为主流,又称“西河”,其走向与今天相去甚远。主流从今天的青铜峡河西总干渠正北流,经过蒋鼎乡西、邵岗乡西、银川市新城之东,再经西湖北流至廉县(西汉北地郡属县,在今宁夏平罗县下庙乡暖泉村有遗址)东。此处是河水流向的一个拐点,由正北流拐向东北流,至平罗县陶乐镇与东支汇合。主流和支流所围的洲岛,就是西汉时的灵洲,它包括青铜峡市、永宁县、银川市、贺兰县农耕区的大部和平罗县的南部。按《水经》的描述,西汉时的灵武县城、廉县城,都濒临主流西岸。前者在青铜峡市邵岗,后者在平罗县下庙乡暖泉村,而且在新莽时曾更名“西河亭”。近年来,在银川市城市建设中,在北京中路西段的几个工地,深挖八九米之后,发现是厚厚的一层洁净、质量优良的河沙,说明正是2000多年前的黄河故道。所有这些,都是考证汉代黄河走向的有力证据。
《水经注》记述的南北朝宁夏段黄河流向郦道元的注文,以大量文字记述了北魏时宁夏境内黄河的走向、沿岸城镇、古迹、名人佚事。总体说来,它与今天的黄河流向大体相同,只是吴忠市一段在陈袁滩之西。
《水经注》记述的清水河今天的清水河,从西汉到南北朝都叫“高平川水”。由于郦道元在平定高平农民起义的战事中行军打仗来往于流域地区,所以对这条支流比黄河干流记述得还详细。高平川水源出高平县境大陇山(六盘山),流经高平县城(今宁夏固原城)之东,故名“高平川”;其源头水质咸苦,所以又名“苦水”。令今人叫绝的是:汇入高平川水的28条支流,其源头、流向、汇入地点,郦道元全都记录在案。流域的城镇、山脉也都历历在目。我们今在地图上能找到的小支流,郦道元无一遗漏。如固原的东海子、北海子,流经须弥山的石门水及其五源,流经石峡口的石峡水……无一遗漏,只是名称和现今不一样。
《水经注》记述的泾河源及六盘山泾河,古称“泾水”。六盘山,古称“陇山”。《水经注》有关泾水的原文已佚失,但各种古籍经常零星摘录或引用。清光绪《合校水经注》本将这些分散资料辑录,从中也能看到北魏以前宁夏最南端的山水面貌。泾水源出泾阳县高山。而高山就是秦始皇“始巡郡国”经过的笄头山(一作“鸡头山”),又称“美高山”。今六盘山主峰“米缸山”,实际是“美高山”的转音。这是泾水正源,即今天流经泾源县老龙潭的泾河。它的东源就是今天的颉河,源出小六盘,古代称“都卢山”。颉河流经的三关口,即郦道元笔下的弹筝峡。因东岸绝壁洞穴内有尊镀金佛像,所以又称“金佛峡”。
《水经注》描述:“泾水经都卢山,山路之内,常有如弹筝之声,行者闻之,鼓舞而去。一名弦歌之山,峡口水流,风吹滴崖,响如弹筝之韵,因谓之弹筝峡。”这里地势险要,两岸都是百丈悬崖,是萧关古道和丝绸之路的咽喉。东岸绝壁上曾有很多摩崖石刻,今天能看清的有“山水清音”“泾讷分流”。经岁月磨洗,“萧关锁钥”等已辨认不清,但在旧志书中有确切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