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大全集
2576000000017

第17章 公治长篇第五(3)

对一般人来说,敏而好学似乎还比较容易做到一些,而做到不耻下问就非常困难了。因为敏而好学,只要聪明点再加上刻苦勤奋就行了;而不耻下问则是要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这不仅仅是个好不好学的问题了,而且还牵涉到了自尊心、虚荣心的问题。人的天性很奇怪,如果自己地位低下,能力微弱,向地位尊贵、见多识广的人请教似乎理所应当,并不感到羞耻,反而会显得自己很上进。然而,一旦反过来,如果我们自己地位尊贵、能力很强,让我们求教于地位不如我们的人,我们就会觉得没有面子,羞于开口。所以,尽管我们常常将“不耻下问”挂在嘴边,但要真正实行起来,还是有些困难。

不耻下问,实际上是一种良好的修养。不懂就要请教别人,做学问不应该将自尊心放得太高。尤其是当今社会,林林总总的职业遍及各个行业,正所谓隔行如隔山,而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专长,虚心向别人请教,大家相互学习才能共同进步。

5.16子谓子产①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注释

①子产:姓公孙,侨,字子产,是郑穆公的孙子,郑简公、郑定公的宰相,执政二十二年,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

译文

孔子评论郑国贤相子产有四种行为符合君子之道:“自己的言行谨重;侍奉君主恭敬;对人民施以恩惠;使用人民合乎情义。

译文

朱熹注:“恭,谦逊也。敬,谨恪也。惠,爱利也。使民义,如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之类。”

张居正注:“子产备这四美于上下人己之间,是以能尊主庇民,而郑国赖之,岂非春秋之紧大夫欤!然郑以区区小国,能用子产,故虽介于晋楚二强国之间,而竞能杜其侵陵之患,若人君以天下之大,任用得人,则其长治久安之效,又当何如哉!此用人者所当加意也。”

解读

子产是著名的政治家,郑国的贤宰相。在郑简公、郑定公之时执政22年。他执政期间,正是晋国和楚国战乱不息的时候,郑国正处在这两个大国之间。子产既能不低声下气,也不妄自尊大,使郑国得到了尊敬和安全。他确实是中国古代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所以,孔子对子产的评价很高,认为治国安邦的政治家就应该具有子产的这四种道德。

这四种道德就是:严于律己;忠于君主;以恩惠教养人民;以道义役使百姓。

四方面既包含了对人对己,又包含了对上对下,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价和要求。圣人认为正因为子产做到了这四方面,郑国在当时才能自立于强国之间而兴盛起来;也正因为子产能够做到这四方面,才能够使他自己保持相位22年而得到人民的爱戴拥护,同僚的仰慕支持,国君的信任重用。

君子执政,社稷有福,君主有福,百姓也有福。君子从政把君子作风运用到政治上,那么国家就会繁荣昌盛,百姓就会安居乐业。所以,任何时代,想要国泰民安,都需要行君子之道的人执政。

5.17子曰:“晏平仲①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注释

①晏平仲:名婴,春秋时期齐国著名贤大夫,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时执政。事迹见于《晏子春秋》和《史记·管晏列传》。《史记》卷六十二有他的传。

“平”是他的谥号。②久而敬之:“之”在这里指代晏平仲。

译文

孔子说:“齐国大夫晏平仲善于与别人交朋友,时间越久,人们越是敬重他。”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人交久则敬衰。久而能敬,所以为善。”

张居正注:“善于人交,是说能尽交友之道。”

解读

孔子称赞齐国大夫晏婴,认为他与人为善,能够获得别人对他的尊敬,很不容易。晏婴这个人不太容易与人交朋友,但是如果交了朋友就一定会善始善终。日子越久,交情越深,他对人越恭敬有礼,而朋友们自然也越敬重他。

人类是群居动物,大家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完成事情。所以,与人交往,认识朋友,十分重要。我们都有朋友,但是能够全始全终的却没有几个,所以我们常常感叹:“相识满天下,知己能几人?”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朋友之间刚开始亲密无间,可是日子久了,就渐渐疏远,甚至反目成仇。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没有做到持之以恒的“敬”。两个人刚认识的时候,彼此之间都十分客气,就怕自己哪句话哪个举动让对方不高兴;而交往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以为双方之间很亲密了,不必再计较那些礼节,说话办事都开始随便起来,久而久之,两个人必定厌烦彼此,以至最终分道扬镳。

现代人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与朋友交往,很少在乎朋友的感受。许多人酒肉朋友一大堆,平时一起娱乐一起喝酒,表面看去大家一片祥和;可一旦遇到利害关系或者谁有不测,大家很有可能瞬间就成了陌路人。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没有知心人,大家应该竭诚相待。只要我们时时刻刻尊敬朋友,时间久了自然会获得朋友的敬重,从而长久地维护彼此间珍贵的友情。

5.78子曰:“臧文仲①居蔡,山节藻税,何如其知也!”

注释

①臧文仲:姓臧孙,名辰,鲁国的大夫。“文”是他的谥号。因不遵守周礼,被孔子指责为“不仁”、“不智”。

译文

孔子说:“鲁国大夫臧文仲为保藏大龟建造了一间房屋,屋中的柱子上雕刻了山一样的形状,梁上短柱画着水藻样的花纹,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说是明智的呢?”

名家注解

朱熹注:“当时以文仲为知,孔子言其不务名义,而谄渎鬼神如此,安得为知?《春秋传》所谓作虚器,即此事也。”

张居正注:“盖人有人之理,神有神之理。人之理所当尽,而神之理,则幽昧而不可知。惟尽其所当务,而不取必于其所难知,斯可谓智矣。今文仲不务民义,而谄渎鬼神如此,则是不达幽明之理,而惑于祸福之说,其心之不明亦甚矣。何如谓之智乎?夫文仲之智,人皆称之。夫子独据实而断其不然,这正是众好之必察焉者。所以为人物之权衡也,观人者宜取以为法。”

解读

臧文仲是鲁国的大夫,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智者”,但是他对礼制却很不在意。

“山节藻棁,天子之庙饰也”,收藏蔡龟以及在屋上装饰山形的斗棋、绘有藻草的短柱,都是只有诸侯或天子才能这样做的事情,所以他的行为是僭越。一贯维护周礼的孔子对他的越礼行为自然很不满意,并且认为他把心思和智慧都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所以批评他既“不仁”又“不智”。

应该做的事情才去做,不该做的事情一定不要做,这是最简单的生活常识。而判断应不应该的标准是什么呢?——礼。任何社会都有它的礼仪制度,法律法规,合理的就是可以做的,而不合理的自然就是不能去做的。臧文仲明明知道保藏大龟,采用天子的庙饰是违礼的仍然去做,确实是很不明智。礼是社会的行为准则,违礼就是不道德的表现。如果全社会人人都能以礼自律,社会道德水平必定得到提升,整个社会就会和谐稳定。

一个人的地位到了某种高度后,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别人,甚至改变整个社会风气。像臧文仲这样的大夫,他的僭越行为很可能在当时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现代社会也是如此,身居高位的人应该时时检点自己,凡事遵守法律法规,避免自己的行为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5.7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①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②之,无愠色。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③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

‘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

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

①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子文:姓嗣,音d。u,名毅於菟,音gouwutu,音,字子文。是楚国的著名宰相。②三已:三,指多次。已,罢免。③弑:地位在下的人杀了地位在上的人。

译文

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三次做令尹这样的官,没有欣喜;三次被罢官,也没有怨气。自己做令尹所制定的政令,全部都告诉新令尹。这个人怎么样呢?”

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忠于国家了。”子张又问:“算得上仁德吗?”“不知道,怎么能说他是仁德的呢?”子张又问道:“齐国大夫崔杼杀了齐庄公,齐国的大夫陈文子有四十匹马,全舍弃不要了,离开齐国,到了别的国家,就说:‘这里的人和我国的崔大夫一样啊。便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人好像我国的崔大夫啊。’就又离开了。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他清白得很呀。”子张又问:“他仁德吗?”孔子说:“不知道,怎么能说是仁德呢?”

名家注解

朱熹注:“文子洁身去乱,可谓清矣,然未知其心果见义理之当然,而能脱然无所累乎?抑不得已于利害之私,而犹未免于怨悔也?故夫子特许其清,而不许其仁。”又曰:“愚闻之师曰:当理而无私心。则仁矣。今以是而观二子之事,虽其制行之高若不可及,然皆未有以见其必当于理而真无私心也。子张未识仁体,而悦于苟难,遂以小者信其大者,夫子之不许也宜哉!”又曰:“于此,更以上章‘不知其仁,、后篇‘仁则吾不知’之语并与三仁、夷、齐之事观之,则彼此交尽,而仁之为义可识矣。今以他书考之:子文之相楚,所谋者无非僭王猾夏之事;文子之仕齐,既失正君讨贼之义,又不数岁而复反于齐焉。则其不仁亦可见矣。”

张居正注:“大抵人之行事易见,而心术难知。其念虑之纯与不纯,存主之实与不实,有非他人所能尽察者,故虽以文子之忠、文子之清,而夫子犹未肯以仁许之。观此,则仁之所以为仁,其义可知,而人之有志于仁者,当知所务矣。”

解读

令尹子文是楚国的贤相,他经历了三次上台又三次下台的官场沉浮。可贵的是,他三次上台都没有感觉欣喜若狂,没有觉得自己相当了不起;更可贵的是,三次下台时他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委屈,没有官场失意的沮丧感,反而将自己在位时的政令一一交代给继任的新令尹。这可真不是等闲之辈所能具有的风度啊!所以孔子认为他是一位忠于君主、忠于职守的人。

陈文子与崔杼同是齐国大夫,同朝辅佐齐庄公,崔子杀了齐庄公。陈文子面对这种礼崩乐坏,以下犯上的局面,无可奈何,抛弃了自己的全部家产—~四十匹马,愤然出走。谁知到了其他国家,所见的情况跟齐国相差无几,连走数国。可见陈文子这个人是如此清廉自守,耿介高洁。所以,孔子认为他是一位不与逆臣共事,清高自保的人。

但是,子张问孔子这两个人是否仁德时,圣人却回答说他不知道。他认为不了解这两个人的其他方面,不能下是否仁德这样的结论。可见,仁的要求很高。即便像令尹子文、陈文子那样的行为,也不能轻易给予仁的评价。令尹子文和陈文子。

一个忠于君主,为国尽忠;一个不与逆臣共事,清廉自守;一般人都认为他们已经很仁德了。可是在孔子看来,“忠”和“清”都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达不到“仁”的。

5.20季文子①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②可矣。”

注释

①季文子:鲁国大夫季孙行父,“文”是他的谥号。他是鲁桓公少子季友的孙子,曾在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时任正卿。②斯:就。

译文

季文子每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斟酌再三、反复考虑。孔子听到了,说:“想两次就可以了。”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为恶之人,未尝知有思,有思则为善矣。然至于再则已审,三则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讥之。”

朱熹注:“季文子虑事如此,可谓详审,而宜无过举矣。而宣公篡立,文子乃不能讨,反为之使齐而纳赂焉,岂非程子所谓‘私意起而反惑’之验欤?是以君子务穷理而贵果断,不徒多思之为尚。”

张居正注:“盖天下之事,虽万变不齐,而其当然之理,则一定不易,惟在义理上体察,则再思而已精,若用私意去揣摩,则多思而反惑。中庸教人以慎思者,意正如此。善应天下之事者,惟当以穷理为主,而济之以果断焉,则无所处而不当矣!”

解读

凡事不想一想就行动叫做莽撞,往往会后患无穷;三思而后行,则是慎重负责的表现,应该给予肯定。然而,如果遇事总是想得太多,瞻前顾后,反反复复,就容易陷入犹豫不决的境地,导致优柔寡断,错过处理事情的最佳时机。所以,处事多思是好的,但过分了也不尽善,这也正吻合了孔子“过犹不及”的思想。

做人做事应该小心谨慎,遇到事情不可惊慌失措,急于行动;但是过分小心,考虑得过多则会贻误时机。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是非、善恶都是相对的。所以一旦思考得太多,就会发现处处是矛盾,让人头绪混乱,更理不清事情的脉络。正所谓“当断不断,反被其乱”。一件事情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足够了,没必要反反复复做不了决定。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就很可能会自相矛盾,最后放弃这件事。由此可见,凡事都有度,小心谨慎也要有个限度。

如今社会,机会很多,但是不要忘记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很多朋友总在抱怨,如果我当时不想那么多,事情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糟了。可是,生活中没有如果啊!

面对机会,尤其是得来不易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学会当机立断,切勿考虑得过多。

否则一旦失去,就后悔莫及。

5.27子曰:“宁武子①,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⑦,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注释

①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②愚:这里是装傻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就显出聪明;在国家政治混乱时,就显得愚笨。他的聪明是人们所能做到的,但是他的愚笨别人却很难做到。”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邦无道,能沈晦以免患,故日不可及也。亦有不当愚者,比干是也。”

朱熹注:“文公有道,而武子无事可见,此其知之可及也。成公无道,至于失国,而武子周旋其间,尽心竭力,不避艰险。凡其所处,皆智巧之士所深避而不肯为者,而能卒保其身以济其君,此其愚之不可及也。”

张居正注:“盖处常易,处变难,用其智以立功者易,藏其智而成功者难。所以说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夫自人之分量而言,知固不如愚,然时乎无道,乃使君子不敢用知而用愚,则岂国家之幸哉!”

解读

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很有方的大夫。卫国在卫文公时,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当时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竭力尽忠并有所建树;而到卫成公时,卫国政局动乱,形势恶化,宁武子就处处装傻,无声无息地韬光养晦。孔子根赞赏“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仁者风范,同时也强调“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竹,“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处世策略。所以,他对宁武子“邦有道”就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邦无道”就装疯卖傻的行为,表示极大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