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大全集
2576000000057

第57章 卫灵公篇第十五(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未来。

有的人不重视也不思考自己的选择,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一味地在人情世故中去向别人求助,而不问问自己该怎么明白道理、区分善恶好坏。这样的人,一味地迷失在向外求助上,遇事总想着依赖别人。这样很容易误入歧途,甚至被别人控制自己的命运。生命如果没有主张,没有看法,不敢自己思辨,就只能跟随主宰者的脚步,被他人的思想所操控。

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多动脑筋,问问自己,我需要什么,我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我该“怎么办”。而不应该稀里糊涂,或者把问题交给别人,让别人来为自己作决定,让别人来主宰着自己的生命。我们应该常常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问问自己究竟要“怎么办”,该“怎么办”,多观察多总结多思考。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用自己的力量来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

15.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①,难矣哉!”

注释

好行小慧:爱耍小聪明。现已衍为成语。

译文

孔子说:“整天和大家聚在一起,却不说一句涉及仁义的话,只喜欢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是难办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言不及义,则放辟邪侈之心滋。好行小慧,则行险侥倬之机熟。

‘难矣哉’者,言其无以入德,而将有患害也。”

张居正注:“小慧,是私智。孔子说:‘君子之取友,本以为讲学辅仁之资也。’夫苟群聚而居,至于终日之久,所言者全不及于义理,而惟以游谈谑浪为亲,所行者全不关乎德业,而惟以小事聪明为好。夫然则放辟邪侈之心滋;行险侥幸之机熟。不惟无以切磋而相成,且同归于污下而有损矣。欲以入德而免患,岂不难矣哉?”

解读

在明朝末年,满清学者顾亭林就引用孔子的这两句话批评明末的社会风气。他说南方的知识分子“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北方的知识分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会有善与不善的区分。有些人“言不及义”,放荡、怪癖、邪恶等念头时有滋生,他们卖弄小聪明,搬弄是非,不计利害。更有甚者,乘机套取秘密,危害国家,或使他人遭受名誉和人格的损害,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好的谈话能够使彼此获得智慧,开拓思维,获得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力量。而言不及义、好行小慧者,却很难获得所需要的智慧。有时候,一个人不自省,总在那儿议论,可能议论的东西完全是无用信息,实属浪费生命。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也要对身边的环境有所选择;要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卖弄小聪明,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成功。

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①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注释

①孙:同“逊”,意为谦逊。

译文

孔子说:“君子行事应以义为根本,以礼义来实行,以谦逊的语言说出,以诚信的态度完成。这才是真的君子啊!”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义以为质,如质干然。礼行此,孙出此,信成此。此四句只是一事,以义为本。”又注:“‘敬以直内’,则‘义以方外。’‘义以为质’,则‘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朱熹注:“义者制事之本,故以为质斡;而行之必有节文,出之必以退逊,成之必在诚实:乃君子之道也。”

张居正注:“夫以义为质,则固已得事理之当矣,而又备众善之美,以此处天下之事,将何往而不宜哉?盖非成德之君子未易及也。然此必学问深而涵养熟者,然后能之,有经世宰物之责者,当知所从事矣。”

解读

孔子十分重视君子的仁义和礼仪。儒家强调君子应该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追求道德的完善和心灵的净化,鄙视那些只顾蝇头小利的人。孔子反复强调,“君子义以为上”,“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把利看得很轻,穷不失义,弱不丧志,并把义利之辨看成是君子和小人的分界线。君子为人处事或修养自己,应该以道义为准则,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相应的礼仪,言行一致。

古人讲究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是说做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不讲信用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否则一旦被人识破,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而诚信精神应该从小培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诸多美德,君子注重修养,具备许多美德而为人称赞。沐浴在正统文化中,重德行善,才是今人的正途。

15.79子曰:“君子病①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②也。”

注释

①病:忧虑。②不己知:即不知己。意为不了解自己。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忧虑自己没有能力,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病字,解作患字。孔子说:‘今之学者为人,故每以人不己知为患。君子学以为己,其所患者惟在道不加进,德不加修,碌碌焉一无所能而已。若身有道德之实,而人莫我知,于我本无所损,于人果何足尤?故君子不以为患焉。’

此可见自修之道,当务实而毋务名矣。”

解读

本章中,有力度。孔子要表达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强者在面对社会的时候,只担心自己的能力不够;而不是担心别人不够了解他的才能。这句话还有一种表述,就是“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可知也”。不要发愁现在社会上没有让你去尽忠的那个职位,真正要发愁的是你自己有安身立命的本事吗?

才华和光芒是不会被遮掩住的,它会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所以,我们应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苛求他人的表扬或赞美,时刻把目光放在自己的进步与提高上,关心自己的发展与成长;不与他人攀比,不与他人争风吃醋,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

15.20子曰:“君子疾没世①-而名不称焉。”

注释

①没世:死亡之后。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最担忧的是,自己直到死也不能称名于世。”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疾,是疾恶。没世,是终身。孔子说:‘君子学以为己,固无意于求名,然人德有诸己,则名誉自彰,是名所以表其实者也。若从少到老,至于下世的时候,而其声名终不见称于人,则其无一善之实可知。这等的人,虚过了一生,与草木同腐焉耳,岂非君子之所恶者哉?’然则君子之所恶,非恶其无名也,恶其无实也。修己者当知所勉矣。”

解读

孔子认为君子最担忧的是,直到自己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天,也没有好的声名被世人称颂可见,孔子抑或说中国的文人是非常在乎名誉的,尤其在乎逝后是否流芳百世甚至千世。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希望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别人,希望自己的政见能够得到当朝者的重视。可是人不免一死,那么,自己所传承的人文文化,是在自己身死之后就隐没在滔滔时代洪流之中,还是被后世所学习呢?自己的作为、自己的思想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自己所传承的文化,自己一生的作为,究竟对于人类,有什么价值和意义?、这些都是孔子思考并且担忧的问题,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去思考和自我拷问的问题。

扬名于后世,是孝之终,是孔子所推崇与赞成的。名垂青史,是每个时代精英的目标。人们通常把儒家思想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从学习提高自己开始,然后管理好家,再管理好国,再管理好天下。当然我们不是狭隘地把这当成是鼓励每个人都去当大官,而应该抽象地去解读成是希望我们的心胸和境界应该从关心自己到关心别人,从关心小范围的人到关心大范围的人。我们都是平凡人,不求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但是我们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追求美好,至少在百年之后能够让子孙后代以我们为荣。

75.21子曰:“君子求诸①己,小人求诸人。”

注释

①诸:“之于”的合音。

译文

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孔子说:‘君子小人,人品不同,用心自异。君子以为己为心,故凡事皆反求诸己,如爱人不亲,则反求其仁,礼人不答,则反求其敬。即其省身之念,只恐阙失在己,而点检不容不详,何尝过望于人乎?小人则专以为人为心,故凡事惟责备于人,己不仁而责人之我亲,己无礼而责人之我敬,即其尤人之念,只见得阙失在人,而所求不遂不止,何尝内省诸己乎?’夫求诸己者,己无所失,而其德自足以感人,求诸人者,人未必从,而其弊徒足以丧己。观于君子小人之分,而立心可不慎哉?”

解读

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应该首先从自己这方面来要求,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成功。这是中国古代提倡的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也和《易经》提倡的“君子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们工作不如意,往往怨天尤人,埋怨环境条件不好,别人不了解自己,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大材小用,牢骚满腹,情绪低落。凡事不从自己方面寻找原因,只是埋怨别人,这就是“求诸人”。“求诸己”就是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能,这也是一种现实而积极的人生态度。有这样的态度,就会自强不息,凡事努力自省,逐渐走向成功。“求诸己”更是人与人相处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与人相处,免不了会有纠纷和冲突。有矛盾、有问题先从自身检查起,这是“求诸己”;反之,眼睛盯着对方,只责备对方,不检讨自己,就是“求诸人”。“求诸己”,就会责己严而责人宽,“求诸人”就会责己宽而责人严。

现实生活中,我们在个人发展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自身无法改变的情况,比如全球金融风暴,比如国家政策的调整,比如领导的严格要求。此时我们如何自处?是该把有限的精力都放在替奥巴马操心如何制定救市计划,是为政策的调整惶惶不可终日,还是纠结于领导的几句严苛的批评呢?这些不消说都是做的无用功。

关键是要学会向内用力。恐惧时、茫然时、委屈时、愤怒时,多问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足,有什么地方还能做得更好,此时心中的不快可能就转而变成了进步的契机。如此,从内修炼便形成了推动自身发展的无穷无尽的动力。

75.22子曰:“君子矜①而不争,群而不党。”

注释

①矜:庄重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长论短,能与众人相处而不搞帮派。”

名家注解

朱熹注:“庄以持己日矜。然无乖戾之心,故不争。和以处众日群。然无阿比之意,故不党。”

张居正注:“夫持己莫善于矜,而不争乃所以节矜之过。处众莫善于群,而不党乃所以制和之流。古之帝王,检身克己,而未尝忿嫉求备于人,容民蓄众,而不废旌淑别慝之典。其善处人已乏间,亦用此道而已矣。”

解读

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是庄重自尊的,对自己很有信心,但却并不骄傲自满,所以也就不会去和他人争强斗胜。

“君子不争”,不是说君子没有进取心。君子自尊自重自信,不会与别人争强好胜,所以,遇到什么事情,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谋求解决的办法。作为一个君子,有自己坚持的操守,不会像小人一样的去拉帮结派。就算是有所争的话,也是君子之争。同样的意思,孔子讲过好几次,比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总还是有一些东西是我们应该坚守的,比如做人的操守和修养。在面对各种利益诱惑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用尽自己的全力去争取我们应得的,但是切忌不要像小人一样用一些下三滥的手法。我们要与人为善,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却不要从彼此之间的利害关系出发,存营私之心而结交朋友。只有为人坦坦荡荡有君子之风,我们的人生道路才会越走越开阔。

15.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①注释

①此句也是孔子所论及的君子的一部分特征。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排斥他的言论。”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盖天下真才难辨,使以言举人,则饰言以求进者众矣,而可若是之易乎?其人虽无足取而其言或有可采,则君子亦姑置其人而已。至于其言之当理,则有不可以人弃者。狂夫或有可择,刍荛亦所当询。何尝因人而遂废其言乎?

盖善之所在无方,使以人废言,则嘉言之攸伏者多矣,而可若是之隘乎?夫用人审,既不至于失人,取善弘,又不至于失言,可以见君子至公之心矣,尧舜静言是惩,迩言必察,正此意也。”

解读

孔子认为,在选拔人才时要考察他的品德和实际才能,不能仅凭听他的言谈就提拔他;在听取意见时,不管他的人品、地位如何,只要是正确的意见都要采纳。

人是一个复杂的高级动物,有的人能说又能做,有的人能说而不能做,有的人能做不能说,有的人所说与所做相反。所以君子“以言举人”可能导致错误的结果,“以行举人”也可能导致错误的结果。并且,“以言废人”或者“以行废人”

都可能是犯错。最好的方法是“听其言,观其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说“言为心声”,但是语言不是行为;言语所表达的是一种可能性,还不一定是事实的东西。所以,光是有言不行。俗话说,“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有的人能干但是口才不好,有的人口若悬河,但是却不能真正地做事。有些用人者常常被别人的言辞迷惑而轻率地用人,结果要么是任务不能完成,要么是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任用人才时,不能只看他会不会说话,也要看他能不能做事。言行一致并且有实干精神的人,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器重的。

15.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释

①其恕乎: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名家注解

朱熹注:“推己及物,其施不穷,故可以终身行之。”

张居正注:“此恕字与《大学》‘絮矩’二字之义相同。盖平天下之道,亦不过与民同其好恶而已。推心之用,其大如此,不但学者之事也。”

解读

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宽恕别人,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这样的处世之道,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可以缓和人际关系,更可以安定社会秩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所说的就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也能让我们有一个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事情的处理,总会有不痛快、不满意的地方。说老实话,假如是自己去处理,不见得比对方好,问题在于我们心里都有一个自然的要求,就是要求别人能够很圆满地处理事情。但是不要忘了,对方也是一个人,既然是人就有缺点。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你多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我们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

15.25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①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注释

三代:此指夏、商、周三代。

译文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誉过谁?如果我赞誉谁了,那一定是经过考验了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三代能以正直之道而行世。”

名家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