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大全集
2576000000058

第58章 卫灵公篇第十五(4)

朱熹注:“誉,平声。毁者,称人之恶而损其真。誉者,扬人之善而过其实。

夫子无是也。然或有所誉者,则必尝有以试之,而知其将然矣。圣人善善之速,而无所苟如此。若其恶恶,则已缓矣。是以虽有以前知其恶,而终无所毁也。斯民者,今此之人也。三代,夏、商、周也。直道,无私曲也。言吾之所以无所毁誉者,盖以此民即三代之时所以善其善、恶其恶而无所私曲之民。故我今亦不得而枉其是非之实也。”

张居正注:“孔子此言,盖深为世道虑,而欲挽之于三代之隆也。要之公道在人,以之命德讨罪、褒善贬恶者,都是此理。使在上者持此以操赏罚之权,则天下以劝以惩,而公道大行;在下者持此以定是非之论,则天下以荣以辱,而公道大明,尚何古道之不可复哉?”

解读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这很符合他主张的君子之道,而孔子又是如何毁人和誉人呢?他以誉为主,也就是以赞美表扬为主,并且这种赞扬一定是有根据的。他认为夏商周能够持续三代,都是因为君主能直道而行。

生活中的我们要真正做到直道而行是非常不容易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但是我们应该尽力而为之。听到别人毁人誉人,自己不要马上就下结论。同样,听到别人毁誉自己,也不要过分往心里去。对待一个人的毁誉之名,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人云亦云,失去了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75.26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①也,有马者借人乘之②,今亡矣夫。”

注释①阙文:史官记史,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便缺而不记,这叫做阙文。②有马者借人乘之:有人认为此句系错出,另有一种解释为: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调教,而靠别人训练。本书依从后者。

译文

孔子说:“我还能看到史书上因存在疑问而缺少文字记载的现象,如有马的人因自己不会调教而先借给别人骑——这样的事现在没有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此必有为而言。盖虽细故,而时变之大者可知矣。”

张居正注:“执己自用,不顾是非之实,能知史文之当阙者何人哉?悭吝自私,全无公利之意,能以马借人者何人哉?盖人心日漓,而风俗日薄矣,有世道之虑者,岂不可慨也哉!”

解读

这是孔子对高尚行为缺失的感叹。

孔子所在的时代,礼崩乐坏,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得非常严重。子路所说的“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也仅仅是他的志向,慷慨大方的品质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古人民风纯朴,连马这么贵重的家产都能大大方方地借给别人用。这种好的风气在孔子的时代已经渐渐消失。助人为乐,说起来简单,却不容易坚持。

如果我们都能够怀着一颗热心,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给他一个微笑,我们这个社会的风气一定会更好,人与人的相处也会更加和谐。

15.2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名家注解朱熹注:“巧言,变乱是非,听之使人丧其所守。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

张居正注:“孔子说:‘凡持正论者,多尚实不尚文。惟那舌辩巧言的人,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以贤为不肖,以不肖为贤。听其言,虽若有理,而实不出于天下之公。一或误听之,则真伪混淆,而聪明为其所眩,是非倒置,而心志为其所移,适足以乱德而已。至若谋大事者,必有忍乃有济,使或小有不忍,而任情动气,当断不断,而以妇人之姑息为仁,不当断而断,而以匹夫之果敢为勇。如此,则牵于私爱,或以优柔而养奸,激于小忿,或以轻躁而速祸,适足以乱大谋而已。’

然则人之听言处事,可不戒其意向之偏,而约之义理之正哉?”

解读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的确,这句话包含有智慧的因素,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忍耐精神,百行之本,忍之为上。有远大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该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所谓“心字头上一把刀,遇事能忍祸自消”。这句话不应是委曲求全、不思进取的借口,而应作忍辱负重、大展宏图的动力。

在人生的一切事业上,都存在着忍耐、克制的需要。古今中外,无论士农工商,能成大事的人都是有大忍之心的人。忍耐克制是中华民族为人处世的根本方法,是中华传统文化道德的精华所在,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我们就能形成忍耐克制的品质。

75.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①注释

①此句孔:孚强调了一定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一个人的好坏。

译文

孔子说:“大家都讨厌的人,一定要考察他;大家都喜欢的人,也一定要考察他。”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盖天下有众论,有公论,众论未必出于公,公论未必尽出于众,能于此而加察焉,则朋党比周之人,不得以眩吾之明,而孤立无与之士,成得见知于上矣,此用人者所当知。”

解读

本章旨在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厌恶还是欢迎,我们都应该仔细分析他受欢迎或被讨厌的原因。深一层的含义是,君子应当明辨是非,不从众。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是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倡导者。自由就是思想的独立性,表现出来就是对人对事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

在纷繁芜杂的社会,我们看待身边的人,不要不入云亦云,不要随波逐流,不要因为别人的是非标准而影响自己的判断,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然后作出结论。另外,人性都是复杂的,一个人的好坏不是绝对的,所以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

15.29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

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而不是用道来光大人。”

名家注解

朱熹注:“弘,廓而大之也。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

张居正注:“夫人能弘道,则道所当自尽,非道弘人,则人不可自诿矣。然弘之一字,其义甚大。理有一之未备,不叫作弘。化有一之未达,不叫作弘,故语修己必尽性至命,语功业必际天蟠地,斯足以尽弘字之义也,体道者可不勉哉?”

解读

孔子认为,人应该尽自己的努力让“道”发扬光大,而不是让“道”来左右人。

人生是一个不断成长与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从而由浅入深地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提高自己,必须经历一个苦闷、挣扎、思考并不断欣喜的过程,这个过程有苦,云开雾散,阳光普照,内心升腾出无以言表的畅然之气;有甜,继而备增前进的动力,直至达到觉解的地步,获得永无穷尽的人生快乐,进而胸装天地众生,此所谓“人能弘道”者也。如果仅仅将“道”作为装点门面、哗众取宠的工具,并非真的去领悟人生之真谛,并非真心诚意地做仁者之事,那么这就是名副其实的道貌岸然。非但无法畅然人生之正气,获得人生的快乐与真谛,而且必将在浑沌的人生困境中,在“人生是苦难”的低级层次中,苦苦挣扎。

历史记住了孔子和他的仁礼之道,而且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文化。

道虽不能弘人,但却是可以启人的。因为如果一个人热爱他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他必定会以自己的工作为自豪。而往往正是因为这样的自豪感,激励着他不断地学习,不辞辛苦地工作,最后做到“人能弘道”。

75.3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①注释

①孔予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练语言,向人们道出了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译文

孔子说:“有了过错不改正,那是真正的过错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过而能改,则复于无过。惟不改,则其过遂成,而将不及改矣。”

张居正注:“过,是过差。‘孔子说:‘人之学问工夫,未到精密的去处,其日用之间,岂能无一言之差,一事之失。但知道是自己的不是,随即改了,则可复于无过矣。若遂非文过,惮于悛改,则无心之差,反成有心之失。一时之误,遂贻终身之尤,其过将日积而不及改矣,可不戒哉?’于此见人固以无过为难,而尤以改过为贵。故大舜有予违汝弼之戒,成汤有改过不吝之勇,万世称圣帝明王者必归焉,自治者当以为法。”

解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一句哲理了。孔子认为,任何人都可能会有过错,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自古以来,人类最不可避免的就是犯错,而最害怕的却是认错,最悲哀的是不知错,最糟糕的是知错而不改。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是说人要每天反省自己三次。

就连伟人也有出错的时候,更何况平凡的我们了。世界上没有不可原谅的错误,只要你肯承认,你的错误就减轻了一层;只要你意识到那是错误,那你所犯的错误便减轻一半;若你还知道去改正,并以行动去证明你在改正,你的错误便可原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以人为镜”,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忠言逆耳却利于行,“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可贵的不是没有过错,而贵在有错误自己能及时改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们只有做到过而能改,才能让生活更有意义,生命更有价值。让我们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多反省,多检讨,乐于听忠言,善于讲真话,知错能改,使自己成为境界更高尚的人吧!

15.31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①注释

①孔子在此进一步阐述学和思的关系问题。

译文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冥思苦想,没有得到什么,不如踏踏实实去学习。”

名家注解

朱熹注:“此为思而不学者言之。盖劳心以必求,不如逊志而自得也。”

张居正注:“思,是思量。益,是补益。孔子说:“我于天下之理,以为不思则不能得。固尝终日不吃饮食,终夜不去睡卧,于以研穷事物之理,探索性命之精,将谓道可以思而得也。然毕竟枉费了精神,而于道实无所得,何益之有?诚不若好古敏求,着实去用功,以从事于致知力行之学,久之,功夫纯熟,义理自然贯通矣,其视徒思而无得者,岂不大相远哉?所以说不如学也。’然孔子此言特以警夫徒思而不学者耳,其实学与思二者功夫相因,阙一不可,善学者,当知有合一之功焉。”

解读

孔子十分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

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人从一生下来,就处于不断学习的过程之中。

因为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是陌生的,有各种各样的难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因此人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只会一天到晚地进行空想,那他将一事无成。但是一味地读书而不思考,那么也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从而受到表象的迷惑而不会懂得真正的道理。我们要把学习和独立思考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

15.32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①在其中矣;学也,禄②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注释

①馁:饥饿。②禄:做官的俸禄。

译文

孔子说:“君子要谋求道而不要谋求食。种地,常常会挨饿;学习,就会得到官禄。君子忧虑道能不能实行,而不忧虑是否贫穷。”

名家注解

朱熹注:“耕所以谋食,而未必得食。学所以谋道,而禄在其中。然其学也,名家注解

忧不得乎道而已,非为忧贫之故,而欲为是以得禄也。”

张居正注:“谋,是图谋。馁,是饥馁。孔子说:‘人之所以终日营营而不息者,都只是谋图口食,干求利禄而已。乃若君子之人,其所图惟于念虑者,只在求得乎道焉耳。至于口食之求,则有所不暇计者,盖食之得与不得,不系于谋与不谋。如农夫耕田,本为谋食而求免于饥,然或遇着年岁荒歉,五谷不登,则无所得食而饥馁在其中矣。君子为学,本为谋道,固无心于禄,然学成而见用于时,则居官食俸,而禄自在其中矣。夫求者未必得,而得者不必求。则人亦何用孳孳以谋食为哉?

是以君子之心,惟忧不得乎道,无以成性而成身,不忧无禄而贫,而欲假此以求禄而致富也。’君子立心之纯有如此,人臣推此心以事君,敬事而后食,先劳而后禄,斯可以为纯臣矣。”

解读

孔子认为,处在君子与小人之间的知识分子要谋取富贵,去生产劳动是没什么用的,而应当学习管理国家的才能和品德,进入社会管理阶层。君子关心的不是物质生产,而是礼仪道德、典章制度等精神形态的文明大道,即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和“君子忧道不忧贫”。

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成才的道路越来越多。俗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通过读书获得高学历来取得事业的成功,这条道路并不是我们每个人的必经之路。社会的多元性,使我们的选择多了起来,这种时候我们更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努力坚持走下去,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15.33子曰:“知及之①,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⑦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注释

①知及之:知,同“智”。之,一说是指百姓,一说是指国家。此处我们认为指禄位和国家天下。②莅:临、到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智慧所能得到的,却不能靠仁德守住它;即使得到了,也一定会失去。智慧所能得到的,靠仁德又能守住它。不以庄严的态度君临百姓之上,百姓则不会敬重你。智慧所能得到的,仁德又能守住它,以庄严的态度君临百姓之上,假如不以礼义治理国家,也是不完善的。”

名家注解

朱熹注:“知足以知此理,而私欲间之,则无以有之于身矣。知此理而无私欲以间之,则所知者在我而不失矣。然犹有不庄者,盖气习之偏,或有厚于内而不严于外者,是以民不见其可畏而慢易之。下句放此。礼,谓义理之节文。愚谓学至于仁,则善有诸己而大本立矣。莅之不庄,动之不以礼,乃其气禀学问之小疵,然亦非尽善之道也。故夫子历言之,使知德愈全则责愈备,不可以为小节而忽之也。”

张居正注:“容貌端严叫作庄。莅字,解作临字。动是鼓舞作兴的意思。道合内外,兼本末,有一边,不可缺一边,而德愈全,则责愈备;进一步,更当深一步。体道之功,庸可以自足乎哉!”

解读

孔子说,任何一个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如果我们凭借聪明才智得到它,但没有仁德保持它,即使得到了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得到它,也有仁德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对待,那么百姓就会不敬;凭借聪明才智得到它,有仁德保持它,能用严肃态度来对待,但行为不合礼制,那也是不完善的。在这里,他把仁德的重要性提到非常高的地位,甚至认为仁德是万事的主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