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细嫩的名茶,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愈低,一般以80摄氏度左右为宜。这时泡出的茶嫩绿、明亮、滋味鲜美。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普通的绿茶,则要用95摄氏度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味淡薄。
泡饮乌龙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粗老,必须用100摄氏度的沸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及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还要在壶外淋热水。
泡茶烧水,不要文火慢煮,要大火急沸,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道佳。
(五)冲泡时间和次数
红茶、绿茶将茶叶放入杯中后,先倒入少量开水,以浸没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开水到七八成满,便可趁热饮用。当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这样可使前后茶的浓度比较均匀。
一般茶叶泡第一次时,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能溶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左右,泡第四次就所剩无几了,所以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乌龙茶宜用小型紫砂壶。在用茶量较多的情况下,第一泡1分钟就要倒出,第二泡1分15秒,第三泡1分40秒,第四泡2分15秒。这样前后茶汤浓度才会比较均匀。
另外,泡茶水温的高低和用茶叶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泡茶时间的长短。水温低、茶叶少,冲泡时间宜长;水温高、茶叶少,冲泡时间宜短。
(六)冲泡程序
泡茶的程序和礼仪是茶艺形式很重要的一部分,也称“行茶法”。行茶法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操作、结束阶段。
准备阶段要求在客人来临前完成所有准备工作;操作阶段是指整个泡茶过程;结束阶段是操作完成后的收拾工作。
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冲泡方法和程序。在众多的茶叶花色品种中,每种茶的特点不同,或重香、或重味、或重形、或重色、或兼而有之,这就要求泡茶有不同的侧重点,并采取相应的方法,以发挥茶叶本身的特点。但不论泡茶技艺如何变化,泡茶程序是相同的。
1.清具
用热水冲淋茶壶,包括壶嘴、壶盖,同时烫淋茶杯。随即将茶壶、茶杯沥干。其目的是提高茶具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不使温度过快下降,这对较粗老茶叶的冲泡尤为重要。
2.置茶
按茶壶或茶杯的大小,将一定数量的茶叶放入壶(杯)。如果用盖碗泡茶,那么,泡好后可直接饮用。
3.冲泡
置茶入壶(杯)后,按照茶与水的比例,将开水冲入壶中,冲水时,除乌龙茶冲水须溢出壶口、壶嘴外,通常以冲水八分满为宜。冲水在民间常用“凤凰三点头”之法,即将水壶下倾上提三次,其意一是表示主人向宾客点头,欢迎致意;二是可使茶叶和茶水上下翻动,使茶汤浓度一致。
五、中国名茶
(一)西湖龙井
产地:西湖龙井,简称龙井。因“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和“龙泓井”圣水而得名,是我国著名绿茶之一。龙井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龙井村四周的山区。茶园西北有白云山和天竺山为屏障,阻挡冬季寒风的侵袭,东南有九溪十八河,河谷深广。在春茶吐芽时节,这一地区常细雨蒙蒙,云雾缭绕,山坡溪间之间的茶园,常以云雾为伴,独享雨露滋润。《四时幽赏录》有“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的记载。历史上因产地和炒制技术的不同有狮(狮峰)、龙(龙井)、云(五云山)、虎(虎跑)、梅(梅家坞)等字号之别,其中以“狮峰龙井”为最佳。
工艺:西湖龙井以细嫩的一芽一二叶为原料,经摊放、青锅、摊凉和火军锅制成。炒制手法有:抖、带、挤、甩、拓、扣、压、磨等八大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变化多端。龙井茶的外形扁平光滑,色泽翠绿,汤色碧绿明亮、清香、滋味甘醇,有四绝之美誉:一色翠,色泽翠绿;二香郁,香气浓郁;三味甘,甘醇爽口;四形美,形如雀舌。龙井茶现在分为11级,即特级、1至10级,春茶品质最好,特级和1级龙井茶多为春茶期采制,产量约占全年产量的50%。
特点:龙井茶的品质特点为色绿光润、形似碗钉、藏锋不露、匀直扁平、香高隽永、味爽鲜醇、汤澄碧翠、芽叶柔嫩。产品中因产地之别,品质风格略有不同。狮峰所产色泽较黄绿,如糙米色,香高持久,味醇厚;梅家坞所产,形似碗钉,色泽较绿润,味鲜爽口。
龙井茶的维生素C、氨基酸等成分含量多,营养丰富,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消食化腻、消炎解毒的功效。
(二)信阳毛尖
产地:信阳毛尖是我国著名的绿茶之一,亦称“豫毛峰”,产于河南信阳西南山一带。历史上信阳毛尖以五云(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一寨(何家寨),一寺(灵山寺)等名山头的茶叶最为驰名。信阳县古称为义阳,产茶历史悠久,唐代陆羽《茶经》中,把信阳划归淮南茶区。唐《地理志》载:“义阳上贡品有茶。”北宋苏东坡赞道:“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毛尖在清代已被列为贡茶。
工艺:采摘细嫩的一芽一二叶,经摊青、生锅、熟锅、初烘、摊凉、复烘制成。分特级、1至5级共12等。谷雨前的称“雪芽”,谷雨后的称“翠峰”,再后的称“翠绿”。
特点:信阳毛尖外形细、圆、紧、直,多白毫,内质清香,汤绿味浓,色绿光润。
(三)黄山毛峰
产地:黄山毛峰,属绿茶类,产于素以奇峰、劲松、云海、怪石四绝而闻名于世的安徽黄山市黄山风景区和毗邻的汤口、充川、岗村、芳村、杨村、长潭一带。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高谷深,丛林密布,云雾迷漫,湿度大。茶树多生长在高山坡上,山坞深谷之中,四周树林遮阳,溪涧纵横滋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水性好,保水力强,含有丰富的有机物,适宜茶树生长。
工艺:黄山毛峰经杀青、揉捻、烘焙制成。分特级、1至3级。特级黄山毛峰又分为上、中、下三等。特级黄山毛峰堪称中国毛峰茶之极品,形似雀舌,匀齐壮实,峰显毫露。其中“鱼叶金黄”和“色如像芽”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性。
特点:黄山毛峰以香清高、味鲜醇、芽叶细嫩多毫、色泽黄绿光润、汤色明澈为特质。冲泡细嫩的毛峰茶,芽叶竖直悬浮汤中,继之徐徐下沉,芽挺叶嫩、黄绿鲜艳,颇有观赏之趣。
(四)碧螺春
产地:碧螺春为绿茶中珍品。它历史悠久,清代康熙年间,即已成为宫廷贡茶。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太湖附近,茶区气候温和,土质疏松肥沃。茶树与枇杷、杨梅、柑橘等果树相间种植。果树既可为茶树挡风雨,遮骄阳,又能使茶树、果树根脉相连,枝叶相袭,茶吸果香,花熏茶味,因此而形成了碧螺春独特的风味。
工艺:碧螺春茶在春分、谷雨时节,采摘一芽一叶初展,此时叶的背面密生茸毛,肉眼可见,所采的鲜叶越幼嫩,制成干茶后白毫越多,品质越佳。碧螺春经摊青、杀青、炒揉、搓团、焙干制成。制茶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1斤干茶约有6万余片嫩叶。
特点:碧螺春茶极其细嫩,1公斤茶有茶芽13万个左右。“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是碧螺春茶的真实写照。
碧螺春冲泡时,要先将沸水倒入杯中,稍后再投茶叶,让茶叶徐徐下沉,饮茶者可在瞬息之间,领略杯中雪花飞舞,芽叶舒展,清香袭人的奇观神韵,真是赏心悦目,妙不可言。
(五)祁门红茶
产地: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佼佼者,产于黄山西南的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等地。产品以祁门的利口、闪里、平里一带最优,故统称“祁红”。茶园多分布于山坡与丘陵地带,那里峰峦起伏,山势陡峻,林木丰茂,气候温和,无酷暑严寒,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土质肥厚,结构疏松、透水透气及保水性强,酸度适中,特别是春夏季节,雨雾弥漫,光照适度,非常适合茶树生长。
工艺:采摘一芽一二叶至一芽二三叶,经萎凋、揉捻、发酵、烘焙、精制、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连剔、补火、清风、拼和制成。祁门红茶分一至七级。
特点:条索紧细苗条,香气清新持久,滋味浓醇鲜爽。浓郁的玫瑰香是祁红特有的品质风格,被誉为“祁门香”。
祁门红茶加入牛奶、糖调饮也非常可口,汤茶呈粉红色,香味不减,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六)安溪铁观音
产地:安溪铁观音,属青茶(乌龙茶)之极品,有200余年历史,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茶区群山环抱,峰峦绵延,常年云雾弥漫,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大部分为酸性红壤,土层深厚,有机化合物含量丰富。
工艺:采摘无性系铁观音品种新芽二三叶,经晾青、晒青、做青、炒青、揉捻、初焙,包揉、复焙、复包揉、低温慢烤、簸拣、烘焙、摊凉制成。
特点:铁观音茶香馥郁持久,味醇韵厚爽口,齿颊留香回甘,具有独特的香味。茶叶质厚坚实,有“沉重似铁”之喻。干茶外形枝叶连理,圆结成球状,色泽“沙绿翠润”,有“青蒂绿腹、红镶边、三节色”之称。汤色金黄澄鲜,以小壶泡饮工夫茶,香高味厚,耐泡。
(七)白毫银针
产地:白毫银针简称白毫,又称银针,因单芽遍披白毫,色如白银,纤细如银针,所以得此高雅之名。白毫银针产于福建省福鼎市,地处中亚热带,境内丘陵起伏,常年气候温和湿润,土质肥沃。
工艺:清嘉庆元年(1796年)福鼎县首用当地有性群体茶树——菜茶壮芽创制。1885年改用选育的“福鼎大白茶”品种。1889年政和县开始选育“政和大白茶”品种壮芽制银针,以春茶头一二轮顶芽为原料,取嫩梢一芽一叶,将真叶与鱼叶轻轻剥离,将茶芽匀摊水筛上晒晾至八九成干,再以焙笼文火焙干,筛拣去杂制成,趁热装箱。
特点:福鼎银针色白,富光泽,汤色浅杏黄,味清鲜爽口。政和银针汤味醇厚香气清芬。
(八)君山银针
产地:君山银针,为黄茶类珍品,产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君山岛。君山位于西洞庭湖中,如一块晶莹的绿宝石,镶嵌在波光潋滟的碧湖之中。古往今来,洞庭君山就是一处令人神往的地方,许多名人雅士慕胜登临。古老而富有神奇色彩的君山物产丰富,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君山银针。从古至今,以其色、香、味、奇称绝,闻名遐迩,饮誉中外。总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君山岛,土质肥沃,气候温和,温度适宜。茶树遍布楼台亭阁之间。君山产茶历史悠久,古时君山茶年产仅1千克多,“君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下江南时,品尝君山茶后,即下旨年贡九公斤。君山银针,现在年产也只有300公斤。
工艺:君山银针每年清明前三四天开采鲜叶,用春茶的首摘单一茶尖制作。制1千克银针茶约需5万个茶芽。君山银针制作工艺精湛,对外形则不作修饰,以保持其原状,只从色、香、味三个方面下工夫。
特点:香气清高,味醇甘爽,汤黄澄亮,芽壮多毫,条直匀齐,着淡黄色茸毫。
君山银针用玻璃杯冲泡,则有一番奇美景象。冲泡时,芽头开始冲向水面,悬空挂立,徐徐下降于杯底如金枪林立,又似群笋出土,中间或有芽头又从杯底升至水面,有起有落,十分悦目。有的芽头包芽之叶略有张口,其间夹有一晶莹气泡,恰似“雀舌含珠”。茶形与汤色交相辉映,茶香四溢,丽影飘然。饮者目视杯中奇观,品尝银针鲜香,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第二节)咖啡
一、咖啡的起源
咖啡是热带的常绿灌木,可生产一种像草莓似的豆子,一年成熟三至四次。它的名字是由阿拉伯文中Gahwah或Kaffa衍生而来。咖啡的由来一直有着一个很有趣的传说。传说在6世纪时,一个阿拉伯人在埃塞俄比亚草原牧羊。有一天,羊儿在吃了一种野生的红色果实后,突然变得很兴奋,又蹦又跳的。这引起了阿拉伯人的注意,而这个红色的果实就是今天的咖啡果实。
历史上最早介绍并记载咖啡的文献,是在980年~1038年间,由阿拉伯哲学家阿比沙纳所著。在1470年~1475年间,由于麦加的当地居民都有喝咖啡的习惯,因此影响了前往朝圣的人。这些人将咖啡带回自己的国家,使得咖啡在土耳其、叙利亚、埃及等国逐渐流传开来。全世界第一家咖啡专卖店则于1544年在伊斯坦布尔诞生,这也是现代咖啡厅的鼻祖。之后,在1617年,咖啡传到了意大利,接着传入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
二、咖啡的品种
咖啡是一种喜爱高温潮湿的热带性植物,适合栽种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因此我们又将这个区域称为“咖啡带”。一般来说,咖啡大多是栽种在山坡地上,而咖啡从播种、生长到结果,需要四五年的时间,而从开花到果实成熟则需要6~8个月的时间。由于咖啡果实成熟时的颜色是鲜红色,而且形状与樱桃相似,所以又被称为“咖啡樱桃”。咖啡常见的品种有以下几种:
(一)阿拉比卡
由于阿拉比卡品种的咖啡比较能够适应不同的土壤与气候,而且咖啡豆不论是在香味还是品质上都比其他品种优秀。阿拉比卡不但历史最悠久,而且也是栽培量最大的,产量占全球咖啡产量的80%。主要的栽培地区有巴西、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埃塞俄比亚、牙买加等。阿拉比卡咖啡豆的外形是较细长的椭圆形,味道偏酸。
(二)罗布斯塔
罗布斯塔大多产于印尼、爪哇岛等热带地区。罗布斯塔能耐干旱及虫害,但咖啡豆的品质较差,大多用来制造速溶咖啡。罗布斯塔咖啡豆的外形近乎圆形,味道偏苦。
(三)利比利卡
利比利卡因为很容易受病虫害的威胁,所以产量很少,而且豆子的口味也太酸,因此大多只供研究使用。
三、咖啡豆
(一)咖啡豆的种类
由于栽培环境的纬度、气候及土壤等因素的不同,咖啡豆的风味产生了不同的变化,一般常见的咖啡豆种类有以下几种:
1.蓝山
蓝山咖啡豆是咖啡豆中的极品,所冲泡出的咖啡香郁醇厚,口感非常细致。主要生产在牙买加的高山上,由于产量有限,因此价格比其他咖啡豆昂贵。蓝山咖啡豆的主要特征是豆子比其他种类的咖啡豆要大。
2.曼特宁
曼特宁咖啡豆的风味香浓,口感苦醇,但是不带酸味。由于口味很独特,所以很适合单品饮用,同时也是调配综合咖啡的理想种类。主要产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等地。
3.摩卡
摩卡咖啡豆的风味独特,甘酸中带有巧克力的味道,适合单品饮用,也是调配综合咖啡的理想种类。目前以也门所生产的摩卡咖啡豆品质最好,其次是埃塞俄比亚。
4.牙买加
牙买加咖啡豆仅次于蓝山咖啡豆,风味清香优雅,口感醇厚,甘中带酸,味道独树一帜。
5.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咖啡豆香醇厚实,微酸但是口感强烈,并有奇特的地瓜皮风味,品质与香味稳定,因此可用来调配综合咖啡或加强其他咖啡的香味。
6.巴西圣多斯
巴西圣多斯咖啡豆香味温和,口感略微甘苦,属于中性咖啡豆,是调配综合咖啡不可缺少的咖啡豆种类。
7.危地马拉
危地马拉咖啡豆芳香甘醇,口味微酸,属于中性咖啡豆。与哥伦比亚咖啡豆的风味极为相似,也是调配综合咖啡理想的咖啡豆种类。
8.综合咖啡豆
综合咖啡豆是指两种以上的咖啡豆,依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咖啡豆。由于综合咖啡豆可撷取不同咖啡豆的特点于一身,因此,经过精心调配的咖啡豆也可以制作出品质极佳的咖啡。
(二)咖啡豆的鲜度及质量鉴别
1.闻
新鲜的咖啡豆闻之有浓香,反之则无味或气味不佳。
2.看
好的咖啡豆形状完整、个头丰硕,反之则形状残缺不一。
3.压
新鲜的咖啡豆压之鲜脆,裂开时有香味飘出。
4.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