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用人忌浮夸
曾国藩在培养幕僚方面很有一套方法,他常常告诫他们,做人要懂得进退,懂得进退的人容易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好感,取得的成就不仅大,而且能够持久。
曾国藩认为,为人应力戒浮夸,即到处表现自己。在他看来,浮夸之人虽才能有大小浅深的差别,但他们共同的一点是不知足,不安本分。因此,曾国藩不仅自己常常检点自己的言行是否表现欲太强,而且对僚属中有这一倾向的人及时教诲。
曾国藩第二次做两江总督时,李鸿章来到他幕府中。因年轻,李鸿章做事不拘小节,也不太受礼仪的约束。曾国藩特别喜欢他,待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曾国藩的秘室,只有李鸿章可以随便地出入。当时曾国藩的幕僚中有三圣七贤,都是名噪一时的理学大家。曾国藩惊叹他们的名声,都把他们召进幕府,奉至上宾。但只安排他们衣食住行,并不给他们事情做。有一天,曾国藩和李鸿章正在密室中谈得兴起,不巧有客人来访。曾国藩出去接见客人,留下李鸿章自己在室中,李鸿章翻看茶桌上的文本,看到《不动心说》一首诗,是一位老儒所写。而老儒即是所说的十个圣贤中的一个。诗文后面这样写道:“使置吾于妙曼娥眉之侧,问吾动好色之心否乎?曰不动。又使置吾于红蓝大顶之旁,问吾动高爵厚禄之心否乎?曰不动。”李鸿章看到这里,拿起笔在上面戏题道:“妙曼娥眉侧,红蓝大顶旁,尔心都不动,只想见中堂。”写完,扔下笔就跑了。曾国藩见完客人,回到密室,见到所题文字,连声叹息说:“一定是这个小子干的。”就让左右招呼李鸿章,这时李鸿章已经不在府中,曾国藩猜他很可能又去秦淮河上风流去了。曾国藩令差官拿着令箭四处寻找,差官找了半天,在一个歌姬的船中找到了正在饮酒赋诗的李鸿章,差宫对他说,中堂大人找他有急事,请他速速回府。李鸿章一听中堂大人找他,赶忙起身回府,见到曾国藩,曾国藩指着他所写的问道:“是你干的吧?”李答:“是。”曾说:“这些,都是些沽名钓誉之辈,他们的言行肯定不能坦白如一,我也是知道的。然而他们现在能有这样的名声和地位,靠的就是这个虚名。现在你硬要揭穿他,使他从此失去了衣食来源,那他对你的怀恨,是平常言语之间的怀怨不能比的,你杀身灭族的大祸,就隐藏在这里面了。”李鸿章听了曾国藩的一番话,冷汗直流,从此之后做人大有收敛,不再敢大言放肆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主张做人要谦虚,切勿表现欲太强。他曾说:“因卑让谦恭甘于处下的,是美名佳行迅速增长的通道,自高自大侵夺欺凌的,是自毁声名自塞言路的隘途。因此君子行为举止不敢超越法规,思想志向不敢侵凌常度,内勤于修身养性以让自己受益,外谦虚礼让以示敬重戒畏。因此怨恨非难不会牵扯到身上,而荣显富祥却能够持久通达。那些小人们却不是这样。自傲自大又爱炫耀才能,并喜欢侵凌别人,因而当他们走在人前时,有小人害他。当他有功绩时有小人毁谤他。当他受毁败覆时小人们会幸灾乐祸。因此他们争强好胜彼此不分高下时,往往两败俱伤,而使后来者居上,乘机超过他们。由此论之,争执和谦让之间的差别就区分得很明白了。”
曾国藩在培养幕僚方面很有一套方法,他常常告诫他们,做人要懂得进退,懂得进退的人容易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好感,取得的成就不仅大,而且能够持久。得志便猖狂的人属古书上讲的“小人”,这种人即便一时得志,由于轻狂自大,目无他人,容易遭到别人的嫉恨,生出祸端,这样成就就难以持久,荣福也往往短暂,昙花一现。
一个人如果自高自大,很容易对周围的事物变化失去准确的判断,因此成就难以持续下去。再加上一猖狂,得罪了其他小人,又平添了无数阻力和困难,自然难以持久。
唐朝郭子仪,爵封汾阳王。他为人具有很高的政治眼光,善于忍受灾祸,更善于忍受幸运和荣宠,深谙中正平和,不变不惊的明哲保身道理,所以才能四朝为臣。郭子仪立身处事,真正做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怨天,不尤人的风格。
郭子仪与太监鱼朝恩在政治态度上处于两个对立面,鱼朝恩视郭子仪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鱼朝恩在唐代宗大历四年的春天派人暗地挖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朝廷上下都吊唁慰问。郭子仪却哭着说:“我在外面带兵打仗,士兵们破坏别人的坟墓,我也无法完全照顾得到。现在我父亲的坟墓被人挖了,这是报应,不必怪人。”
鱼朝恩本以为郭子仪会大动肝火,万万没想到他做人如此忍让,知道是他干的,却并不说破,心中还是因此对郭子仪产生了些许感激之情,便有意约他同游章敬寺,以示尊敬和友好。宰相无载,为人阴险,听到这个消息后,怕鱼朝恩拉拢郭子仪,问题就复杂了。政治上的勾心斗角,古今中外都是个伤脑筋的大问题。因此无载派人秘密通知郭子仪,说鱼朝恩的邀请,是想对他有所企图,要谋害他。郭子仪门下将官,听到这个消息,都劝说郭子仪赴约时带一批武装卫队去。郭子仪却毅然决定不听这些谣传,只是带了几个家仆,轻松去赴会。他安慰将士们说:“我是国家的大臣,他没有皇帝的命令,怎么敢来害我。假使受皇帝的密令要对付我,你们怎么可以反抗呢?”就这样郭子仪轻松到了章敬寺,鱼朝恩一看到郭子仪几个家仆一副警惕的样子,就很诧异地问到发生什么事,于是郭子仪老老实实告诉他外面有这样的谣传,所以我只带了八个老家仆来,如果真有其事,免得你动手时还要费尽心思。郭子仪的坦诚感动得鱼朝恩掉下眼泪说:“非公长者,能无疑乎!”如果不是郭令公你这样宽厚待人的大好人,这种谣传,实在叫人不能不起疑心。
郭子仪晚年,退休家居,忘情声色来排遣岁月。那时有名的奸相卢杞还未成名。有一天,卢杞来拜访他,他正被一班家里所养的歌妓们包围,正在得意地欣赏玩乐。听到卢祀来了,马上摒退所有女眷。他和卢杞单独谈了很久,客人走了后家眷问他:“你平日接见客人,从不避讳我们在场,今日为何又叫我们回避呢?”郭子仪答道:“你们有所不知,卢杞这个人,有才干,但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再加上他长得像庙里的鬼怪,我怕你们看了会笑,一笑,他就会嫉恨在心,一旦得志,你们和我的儿孙,就没有一个活得成了!”
不久卢杞官至宰相,凡是过去有人看不起他,得罪他的,一律不能免除杀身抄家的冤报。只有对郭子仪的全家,即使稍稍有些不合法的事情,他还是曲予保全,认为郭令公非常重视他,大有知遇感恩之意。
从这二则故事可以看到,做人不要表现欲太强,要学会容忍,曾国藩常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是表现欲太强,而且对其僚属有这一倾向的人也及时教诲,对于生性浮夸之人往往不予大用。